1. 廈門有什麼好吃的特產嗎
特色餐飲
花生湯、海蠣煎、面線糊、沙茶麵…如果你去廈門旅遊,有經驗的朋友們總要提醒你:這些小吃不可不吃。可你若找不到技藝純正的飯店,那是品嘗不到廈門小吃的真正特色的。廈門歷史最悠久的風味飯店要數「好清香」和「吳再添」了,但終日食客盈門,很難訂到座位。
其實以廈門為代表的閩南菜,隸屬於八大菜式里的福建菜,菜式清鮮香脆,注重調湯,口味清淡,酸甜適宜。廈門是近百年來發展起來的港口,菜式風味在歷史上以泉州菜和漳州菜為主體,還兼收了粵菜和西餐的風味。 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開始,大批年輕的廈門廚師遊走列國,大量地吸取了西菜的精華,於是,廈門菜在原閩南菜「清鮮香脆」的主旋律上,有了更多的開拓與創新,一躍成為閩南菜的代表。
如傳統菜「加力魚(閩南冬季盛產的一種海鮮)火工白菜」,過去是以加力魚頭和大白菜先大火、後慢火地將其燜熟,如今是以大白菜將加力魚肉包起來,投入事先調制的魚骨高湯中,再裝進小瓷盅里,大火蒸透後上席,更顯風味。
閩南菜以善制山珍海味著稱,口味清淡,所以有人說,它與粵菜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實際上,閩南菜在調湯估味方面自成特色,常用糖、醋、醬等調味,幾乎每款菜餚都會搭配兩三款醬料,讓食客一次品嘗到不同的風味。它注重湯料的烹制,以清鮮、醇和、葷香為特色,有「一湯十變」的美譽。
春卷是廈門人過春節必上席的美饌,起源於泉州的傳統美食「嫩餅菜」,是一款大家圍坐一起自包自吃的菜,寓意全家美滿團圓。此菜光是餡料就很不簡單,包含有胡蘿卜、高麗菜、鮮蝦仁、肉絲、海蠣、荷蘭豆絲等十數種原料。 吃時先將春卷皮展開,抹上甜辣椒醬,依次撒上炒得香酥的海苔、「貢糖」(古時進貢給皇帝的花生酥)、肉鬆、芫荽等配料,再夾上十數種原料切絲煮熟的煲仔菜,包成卷狀,個中味道何止五種?酸、甜、辣、咸、鮮五味兼備的大卷,吃起來只有一個字:香。
薑母鴨是一道在廈門、台灣都很受歡迎的風味菜餚。選用紅頭正番鴨、當地的老薑母以及十餘種中葯材煲制而成。由於紅頭正番鴨皮薄肉紅,無皮下脂肪,味道香醇,口感清爽,據聞還有消脂去滯的食療效果。 師傅則說,做這道菜費時很長,正番鴨胸肉很厚,幸而沒什麼膻味,用高粱酒專調的湯汁腌制,起碼一整天才入味。
苦螺是閩南地區特有的海產,個頭小,身價也不高,味如涼瓜,卻仍然抑制不了人們品嘗它的興趣。這「海里的涼瓜」有涼瓜所沒有的海鮮鮮味,白灼的時候清爽,熬成湯羹的時候甘甜,味道奇特。
蟶子相當常見,手指頭大的鮮肉,打火鍋、清炒都不錯。但是當它的貝殼布滿花線、個頭大了一倍之後,我們竟然認不出來了。了解之後才知道,在廈門吃蟶子分兩個季節:「一月吃小蟶,七月吃老蟶」,小蟶跟我們常見的分別不大,而老蟶則要蓄養兩年再吃,貝殼上的「花紋」有如它們的年輪,標示著它們的資歷。 因為肉質肥美,以姜絲、蔥花清蒸,即可得其鮮味,當地人為了不浪費,還會用剩下的湯汁蒸水蛋,與龍蝦之下鋪面線有異曲同工的效果。老蟶性寒涼,廚師建議胃寒的人不宜多吃。
土筍凍是廈門相當有特色的小菜,筍子怎麼也能結成凍?此「筍」非彼「筍」,土筍是生長在海灘泥沙中的一種軟體小動物,因形似「小筍」而得名。它含有豐富的膠質,經過熬煮後所含的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成凍,外觀晶瑩潤澤,宛如白玉,口感清脆、味美甘甜,如果佐以蘿卜酸、芫荽芥辣醬或美極鮮味汁,吃起來更加鮮嫩爽口。
師傅介紹說,這道菜對降火消炎頗有療效,是當地宴會的必備小食。
廈門美食的核心是海鮮四寶:蟹、蝦、魚、貝,以閩南風味為主體,兼有台灣、潮汕風味,在閩菜傳承的基礎上,博採各路菜系之長,摒棄粗糙油膩,擷取清鮮香醇,用蒸、炒、煎、炸、燜、燉、熘、
二十年來,海鮮四寶得到大發展,獲得全國金獎的就有:「干炸鑚蓋」、「綠帶鑚包」、「翡翠皇上皇」、「西施浣紗」、「彩蝶蟠龍」、「龍舟競渡」、「加力魚燉白菜」、「黃花鴛鴦」、「鵝戲南極水」、「爆炒香螺」、「沙茶鮮帶子」、「龍子心相 薄ⅰ骯o簹魚翅」、「春明鑚合」、「鮮鮑鵝掌」、「虎溪夜月」等等,在京城傾倒了全國評委和美食家,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廈門素菜,原為傳統的做法,以豆製品做成雞、魚、肚、腳等象形食品。六十年代初,南普陀素齋師傅摒棄象形觀念,創造性地素料素做、素菜素名,既講色香味,又具神形器,把素菜做成美觀優雅的大餐,品嘗素菜不僅調節胃口,又是一次高雅的藝術享受。如今,南普陀素菜經過近40年的歷程,特別是近二十的發展,已成為享譽全國名噪東南亞的高級菜餚了,它已能製作幾百道佳餚,可以10天內不重復,已是廈門美食的一張燦爛的名片。
葯膳也是隨特區建設的進程而產生的,它不再是街巷小攤的「當歸牛肉」,也不僅僅是冬令食補的「四物正番鴨」了,而是有全套菜譜的葯膳。鷺江賓館的仿古葯膳色香味俱佳,且碟、罐等器皿全系紫砂特製,專菜專用,高雅大方,一席葯膳無疑是一次藝術的大餐,令人回味無窮。
2. 蘇州哪裡有海鮮市場,我想買小鮑魚和苦螺還有別的海鮮,一般的菜市場沒有買,知道的說下,謝謝哦
南門海鮮市場。前幾天剛去的。一般計程車的師傅都知道,就說是南門市場。但是不是小商品市場啊。小鮑魚上個禮拜買好像20多一斤
3. 福建本地有什麼海鮮
1、土丁
土丁為蛆狀動物,生活在干灘塗表層,群集而居,其做法是把洗凈的泥土丁放大鍋水內煮,拌些蔥花,冷卻後湯汁自然咬凍即成土丁凍,食闡時用筷子劃成一塊,銀灰透明,入口不膩,清淡可口。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土丁,俗稱泥釘、海丁、土條、土筍,又名海蛆、沙蟲、海蚯蚓,是一種野生於沿海鹹淡水交界灘塗上的環節軟體蛆狀動物,學名叫做「星蟲」。
2、福建連江鮑魚
福建省連江縣地方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連江鮑魚體肥殼艷、鮑肉細嫩、味道鮮美獨特、營養豐富。活體連江鮑魚鮑殼質地堅硬;軟體部分比例高,肉質肥厚,呈黃白色,富有彈性;腹足吸附力強。
3、閩東大黃魚
魚體延長,側扁,體長為體高的3.7~4.1.背、腹緣均呈廣弧形。尾柄較細長,尾柄長為尾柄高的3.1~3.9。頭側扁,大而尖鈍,眼中大,上側位。
大黃魚為我國特有的海水魚類,可分為岱衢族、閩-粵東族和硇洲族的地方種群,分別分布於黃海南部和東海、福建至珠江口以東、珠江口以西至瓊州海峽60米等深線以內海域。
4、白鱔
白鱔是鰻魚的一種,學名鰻鱺,是一種降河性回遊魷類。在海里出生,而到江河裡長大。其體形呈圓筒狀,前身較,事身較細且側扁,皮膚下埋沒細鱗,表皮光滑,背部呈暗綠色,腹部白色,故廣東人多稱為「白鱔」,產於廣東、福建、浙江等省沿海及江河。
5、福建漳港海蚌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特產,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漳港海蚌殼呈橢園形,面有輪線紋,有紫、黃、灰諸色,軟缽,有心、肝、胃、腸等多種器官。
春夏之交產卵,系體外受精,小蚌以海藻為食,至三、四年的老蚌,有大至一斤的,色深紫,殼紋粗,浮游海面與海潮相映,能發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連江鮑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東大黃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漳港海蚌
4. 最丑最恐怖卻最美味的海鮮是什麼
第一種:琵琶蝦
說真的,我第一次見到琵琶蝦的時候,真的被它丑到了,因為這種蝦的頭居然有兩種形狀,先是扁的,然後再是圓的,而且琵琶蝦的頭非常大,所以看起來能吃的部位只有一點點。不過,琵琶蝦可以說是大龍蝦的平替版,雖然它能吃的肉要比大龍蝦少,不過它們的口感非常相似,價格也比大龍蝦便宜不少。所以如果想吃大龍蝦,但是手頭又不寬裕的話,建議大家可以買琵琶蝦來嘗一下。
第二種:泥螺
泥螺是一種不常見的海鮮,它主要產於遼寧和寧波。泥螺看起來與普通的海螺不一樣,一般普通的海螺肉體都是蜷縮在螺殼里的,但泥螺卻有一半的身體在螺殼里,另一半是裸露在外面的,而且吸水後體積會膨脹得很大。要想吃到最肥美的泥螺,要在春季和秋季的時候,這兩個季節泥螺的味道更加鮮美。
第三種:血鉗
沒吃過血鉗的人可能不知道血鉗其實是一種海螺,這種海螺還挺常見的,一般宵夜店裡都有賣。血鉗外表醜陋,而且煮熟之後的血鉗有點恐怖,粘連著一些紅色液體,看起來就像鮮血一樣,這很多人不敢下口。
第四種:苦螺
很多海螺的外表都很漂亮,所以有些人在吃完螺肉之後會把螺殼保存下來,但是苦螺跟很多漂亮的海螺都不一樣,它的外表非常粗糙,看起來有點丑,而且會讓人覺得它的外殼永遠都洗不幹凈,再加上它先苦後甜的味道,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苦螺。
第五種:斗笠螺
斗笠螺的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個斗笠一樣,形狀有點奇怪,不過它的味道卻是非常鮮美的,素來有「鮑魚螺」之稱。苦螺跟鮑魚比起來螺肉更小,所以烹飪的時候也比較容易入味,吃起來味道比鮑魚還好一些呢。
第六種:藤壺
藤壺一般都是密密麻麻地生長在一起,所以建議有密集恐懼症的小夥伴千萬不要看藤壺的生長照片,會讓人受不了的。藤壺一般都長在海邊的岩石上,不仔細看的話根本就看不出來,而且如果你不是一個在海邊長大的人,不知道藤壺是一種怎樣的海鮮,那你可能會誤認為藤壺是岩石上被腐蝕的小孔。不過,藤壺的味道還是特別鮮美的,而且價錢也不便宜呢,目前在海鮮市場最便宜也要賣到1500塊一斤。
5. 海里苦螺吃了對人骨頭好嗎
海里苦螺吃了對人骨頭沒有科學依據的,不過海里苦螺營養價值很高,雖然個頭小,身價不高,卻是閩南地區特有的海產,在海邊的礁石上,遍布著無數的小苦螺。其味如其名,味道奇特,苦中帶甘,但苦螺卻仍然抑制不了人們品嘗它的興趣。這「海里的涼瓜」有涼瓜所沒有的海鮮鮮味,尤其是經過白灼後,甘香鮮美的口味更令人不忍停箸。
6. 急求廈門旅遊一些事項
你好
以前我們早上7點前到日光岩是不用錢的 但是現在不知還有沒有 去海底世界如果有學生證是可以打折的 還有給你一些資料 希望多你有所幫助
�廈門小住了一段時間,對廈門有了一點不同的了解,發現廈門其實沒有什麼太多真正好玩的地方或者說景點,但是真的是太適合小住一段了,生活閑適,每天住在青年旅舍里,聽鳥叫、喝閩南的功夫茶吃又香又甜的茶點,聽這里的住客「話仙」,自己騎車去海邊看夕陽,摘草莓,每天去嘗一點地道小吃。再坐船渡海去鼓浪嶼閑逛,在那些各國的老別墅里拍照片,聽歸家的孩子練琴聲從一扇扇窗戶里飄出,不知不覺就醉了。夕陽快落入海里時,找一家海鮮小食店,吃小漁船上剛上岸的小海鮮,苦螺、葉子魚、西公格。。。若是幾個朋友,還可以找一條小船邊釣邊吃。
住的時間比較長,加上朋友的資料,給大家推薦一些比較經典的地方,絕對值得一去!
住:
1、 廈門國際青年旅舍:南華路41號,電話0592-2082345,2199876。就在廈大旁邊,去海邊、去鼓浪嶼都近,生活特別方便。正宗的背包客聚集地。設施比較完備、可以上網、自助洗衣、也可以自己做飯菜,房間很新,床單很白,而且有一特別大的花園庭院,主人特別熱情,運氣好和主人交上朋友,主人總是會請你喝茶、嘗小吃什麼的。閩南特有紅磚房老別墅,鬧中取靜,每天早上睡到都是被鳥兒的叫聲吵醒的,在院里讀書時,有竹葉飄下落在書上,正好可以做書簽,還有主人的兩只貓兩只狗和一隻鳥住在這里,都非常可愛。在城市裡能找到這樣一個遠離喧囂的地方真是太適合長住了!在這里,每天和各色客人聊天,和老闆喝功夫茶,聽本地人講閩南文化,才覺得其實一直以來對廈門的了解很少,這個城市是需要細細品味的。
2、 賓悅旅社:鼓浪嶼內比較有名的一旅社,院里開滿了鮮花,房裡有一種頹廢、逝去的年華的美。住在這里,可以細細品味一下鼓浪嶼老房子的感覺,感受一下地道的鼓浪嶼人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家旅社設施有點過於簡陋,房間也沒有什麼裝修,光線不好,看上去有點黑黑的。不過呢,好處就是這里價格便宜啊。如果不講究,倒是可以住兩天的。
3、 夜百合賓館:筆山路11號。兩位廈大的老師合開的只有五個房間的家庭旅館。價格背包客比較受不了(450元一晚),而且地點會稍微偏僻。但是房間都是中國的古式傢具和歐洲的裝飾風格結合的感覺,盡顯奢華。有一個露天陽台,能夠看到海。主人開這個店的原因是可以用來招待自己的一些來自國外的好友。如果沒有經濟壓力,不妨可以去這里住上幾天,絕對讓你感受到彷彿置身鼓浪嶼租界時代的奢華至極的異國風情中。
吃:廈門的小吃其實挺多的,以下的這些不僅是廈門的小吃,還有些是當地比較有名的菜館。且也是些價格比較適合我們背包族的館子,有時間不妨可以一一嘗一嘗。
一、 中山路周圍的老市區
> 1、 中山路的肉棕
> 2、 九市的鹵面
> 3、 大同鴨肉粥
> 4、 烏糖的沙茶麵(民族路醬油廠)
> 5、 定安對面廣州小食里的叉燒褒仔
> 6、 銀行中心五樓及國際銀行四樓的日式咖喱----雅子,咖喱的口味剎是純正
> 7、 輪渡地下通道的「快可立」珍珠奶茶
> 8、 中山路來雅六樓冰吧的紅豆牛奶冰,十元好大一盤
> 9、 中山路「天利和」木瓜牛奶。
> 10、 鷺江賓館的晚茶
> 11、 幸福路「小眼鏡」排擋,專做醬油水。記得要下午6點以前去,不然不是沒位子就是
沒料了
> 12、 在輪渡「春天」的拐角處的台灣小吃店:棺材板--台灣的名小吃
> 13、 吃正宗的蝦面只要在吳再添往輪渡方向走第一個小巷子左傳就是了。推薦蝦面、豬
腳面
> 14、 九市(定安夜市,路口,第一個巷口)的麻糍應該也是鼓浪嶼葉氏麻糍
> 15、 銀行中心附近有家海鮮大排擋,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這家做的絲丁魚餅,涼
拌騾肚,涼拌騾腸實在是極品
> 16、 局口街從中山路這邊走過的第一個賣春卷也很棒
> 17、 民立小學對面的「月華「的沙茶麵和肉棕,特別時沙茶麵,現在還是由80歲的月華
阿婆親自配料。
> 18、 鎮邦路有條很小的巷子,里頭有戶人家做點沙茶麵、燉罐的小生意,豬心罐、烏雞
罐、番鴨罐都加了不知道什麼葯材,口味絕對勝過「寶貴」之流。
> 19、 西門的土筍凍
> 二、 湖濱東西南北
> 1、 濱北的「寶貴」八寶飯(燉罐特別好)(濱北轉盤附近,加油站的正對面)
> 2、 四里的沙茶麵
> 3、 福聯的自助茶
> 4、 市府大道邊巷子里的阿發醬油水-新鮮好吃又便宜只是在路邊環境不是很好
> 5、 湖濱舊貨市場對面的好再來川菜館
> 6、 湖明路瀟湘湘菜館
> 7、 湖濱南老知青的纖絲驢肉
> 8、 白鷺洲大酒店的雞軟骨、還有種海苔加著怎麼去做的對蝦
> 9、 歡樂園的鴉片魚頭還有那小菜里的雞爪
> 10、 亞珠餐廳的白灼章魚和芡實煲,亞珠的-小鮑撈飯
> 11、 金永福的醬海螺肉、蟹虎串燒;福滿樓的多寶魚、鯊魚骨湯、黃金炒飯…
> 12、 濱南路北方人獨一處的烤養小腿,味道很正哦
> 13、 柄豆乾: 在胡濱四里菜市場的南段除了柄豆乾之外還可以柄魚、蝦等等
> 14、 廈門六中的牛肉更,現已經遷到阿朱餐廳隔壁
> 15、 濱北挨近市處的巴西烤肉(近二十種肉)
> 16、 濱北中行後頭的客家菜(怎麼也記不得店名)
> 17、 振業大廈對面的西安小吃:涼皮很好
> 18、 百味鮮的-水煮桂花魚
> 19、 感光廠斜對面的同安老店,門口只寫著封肉、魚頭湯、煎蟹,裡面的魚頭湯實在鮮
得可以
> 三、 禾祥東西路
> 1、 糊塗火鍋的青椒雞(繁榮廣場)
> 2、 好好啃大骨頭是在湖濱南建行紅樓邊上的路口進去
> 3、 逍遙津徽菜(國貿廣場和匯禾新城之間)
> 4、 魚樵耕讀里頭的鋦飯
> 5、 小城故事附近的山裡人家閩北菜館
> 6、 奔馬飲食店的醬排套餐,8元/份,可以和無錫醬排相比美
> 7、 禾祥路上海湯包的湯包配剁骨肉湯
> 8、 和祥東二娃的水煮活魚
> 9、 禾祥東奔馬對面的客家菜
> 四、 文灶
> 1、 鑫安賓館後面的榮記深海魚(魚皮熬粥20元/份,註:深海魚油很有營養)
> 2、 榮記深海魚一旁的牛慶牛肉,里頭的牛肉和溪魚都相當不錯
> 五、 蓮花
> 1、 蓮花二村:市場附近的韓國料理,地道又便宜。
> 2、 蓮花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壟上人家蘭州菜館,羊羔肉和丁丁炒麵
> 3、 烤肉: 位於蓮岳里科技幼兒園邊。晚上7:00以後才營業。他的烤雞翅和豆乾
> 4、 甜點以莎諾西餐廳(圓山酒樓一樓)做得最好,尤以「提拿米酥」為我至愛。
> 6、 蓮花廈融賓館後面的西域食府的大盤雞
> 7、 蓮花盈翠一條街里有一家賣咖喱雞飯,是一個印泥老華僑開的,做的很地道,而且咖
喱都是從印泥帶回來的或者用帶回來的原料自己加工的,可惜現在老人去世了,總感覺咖喱
的味道越來越象超市買的。
> 8、 蓮花西新疆食府的饢
> 9、 寶龍上海餐館的油炸冰淇淋
> 10、 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不二齋面館:豆花,面,燒餅,醬牛肉
> 11、 菲律賓領事館對面的一家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東北菜館很好吃
> 12、 香江花園一樓的內蒙食府:怪味羊腿
> 六、 湖裡
> 1、 湖裡:水上樂園附近廣東客家菜館
> 2、 湖裡活魚街靠建行路口的冬粉鴨店的鹽水鴨很好吃,雖然和南京鹽水鴨已經完全不同
,味道還是可以的,推薦愛啃鴨頭的嘗試。
> 3、 湖裡菜市場的阿強鹵面
> 4、 湖裡芙蓉苑一條街上有很多好吃的。
> 七、 蓮前
> 1、 金雞亭附近的遵義羊肉粉
> 2、 金尚禹洲花園里有龍岩的清湯粉和牛肉丸
> 3、 金雞亭裡面,去雲頂岩的路邊有家東北菜比較正宗。
> 4、 永定駐廈辦上面的龍岩特色菜
> 八、 江頭、蓮岳、松柏
> 1、 銀鷺,(同安人開的,象沙縣小吃店一樣普通。吃的卻大都很高級,熬魚翅的沙鍋就
是街邊賣的,幾元一個的土鍋。又大又土。經常去都滿座。結帳---別人結的--常常是1、2
千元。不過倒也貨真價實)。
> 2、 彩虹花園對面停車場里「渝園」川菜館的水煮活魚
> 3、 京閩酒店南側民居的一樓咸稀飯: 純屬閩南口味,稀飯是一粒一粒的,不像粥那麼
粘湯頭的味道很好,飯粒有嚼勁。
> 4、 嶼後北里車站後的小巷子里的鹵面
> 5、 冬粉鴨: 京閩酒店對面的阿亮大排擋。正宗的石碼五香
> 6、 牛肉湯: 在松柏扁食嫂和妙香麵食的中間
> 7、 梅菜扣肉:松柏天香閣館子的菜。「南乳空心菜」和「椒鹽絲丁魚
> 8、 長青路路口的診所南側台灣肉圓,推薦他的肉圓、簡餐和肉羹湯
> 9、 廣州茶點: 長升酒店酒店一樓
> 10、 長青路和湖濱北路交叉口在湖濱北路上有家灌口鹵味的,雞爪很好
> 11、 思文長青電器城對面有家新疆的天山飯店,不錯的。
> 12、 京閩中心邊上的西安小吃:羊肉泡饃
> 13、 國貿斜對面,玉凌閣。很好吃的杭州菜
> 九、 鼓浪嶼
> 1、 龍頭魚丸湯
> 2、 黃金香肉鬆
> 3、 麻糍(新華書店)
行:
一、 廈門島內:
1、 廈門島內的公交車路線很多,有一竅門就是如果想去一個地方找不到路線,就先坐去火車站,火車站有到廈門各個角落的公交路線。
2、 在廈門島內,南普陀、廈門大學、和環島路、胡里山炮台在一條路線。所以建議先到南普陀遊玩,步行至廈門大學,從白城校門到達環島路海邊,步行至胡里山炮台,游覽後可到門口租自行車,騎車游環島路。
二、 鼓浪嶼:
1、 鼓浪嶼是一個沒有機動車的小島,全部要靠步行。坐車到輪渡碼頭後,
2、 從輪渡碼頭坐船過渡,往程不需交錢,回程交三元的船費。坐船時二樓要多加一元,但是不會那麼擁擠,也有位置坐,還可以拍到更多好照片。
3、 鼓浪嶼上唯一可以乘坐代步的電頻車,但是很貴,要20元,而且只在幾個重要景區門口停,不太合算。建議還是步行。
4、 從廈門島到鼓浪嶼的輪渡,最晚的應該是十二點多,所以注意不要錯過,如果錯過可以看看碼頭邊有沒有小船願意帶客過渡,一船講講價,也就是十元錢。
三、 集美:
1、 到集美的BUS很多,廈門大學門口有,火車站有,輪渡也有。很方便。
2、 到了集美之後,可以選擇步行或者是坐摩的或者是面的。不過要記得先講好價。
游:一、廈門島內:
1、 首先推薦南普陀、廈大、白城海灘、胡里山炮台、環島路一線。
這條線連在一起,上面已經提過怎麼走了。推薦的理由是:廈大真的很美,尤其是在雨後煙霧籠罩中和夕陽里,這兩個時間是廈大最美的時間。恰好我都遇上了。雨後的芙蓉湖上和遠處凌雲宿舍山頂雨霧繚繞,夕陽下的鳳凰木開著大片大片的花,所有的東西都是金色的,聽廣播中散出音樂聲,想起學生時代,不得不承認這是中國南方最美的校園。廈大的山上還有一個水庫,風景也很好,而且站在水庫的位置居然能看到遠處的海和日落。白城海灘帶給一代代廈大人無數的浪漫回憶。真是談情說愛在廈大啊!環島路上一邊騎車,一邊享受日光海風,在有草莓的季節還可以自己去親手採摘。
2、 金榜公園:
可以找一個周末早晨去爬金榜山,然後找一個茶舍坐下,看看當地人周末怎麼喝茶、閑聊,過周末。這是本地人很本土的周末聚集地。
3、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沒有什麼好玩的,但是周日的下午一般會有廣場演奏會,而且演出水準很高。喜歡的朋友倒是不妨去看看。
4、 各色酒吧:
主要聚集在馬可波羅酒店附近、檳榔、蓮花,這幾個地方的酒吧一般是演繹吧,白領和平時工作緊張的人們下班會去的。比較吵。蓮花值得推薦的是HERE吧。是廈門的一個航海戶外俱樂部的吧,氣氛不錯,喜歡戶外和航海的驢友還可以參加他們的活動。
特別推薦的是廈大附近的幾家。基本上都在南華路,愫咖啡是一家很小的咖啡店,但是很溫馨。廈門國際青年旅舍一樓的酒吧也不錯,很安靜,有大量的藝術品,而且如果遇上他們每月的PARTY就更好了,氣氛很棒。黑糖咖啡、雅舍、漫畫吧、13號吧都是很好的去處,而且價格不貴,都是比較安靜的地方。這個區域的酒吧、咖啡館都比較有人文氣息,可能是地靠廈大的原因。也各有特色,有的以旅行為主題,有的是人文藝術,很值得一一品味。
二、鼓浪嶼:
其實關於鼓浪嶼的一般景點就是那樣,沒有什麼可以多說的。鼓浪嶼原也是各國的租界,有很多歷史和大量的各國風格的老別墅和故事。大家到廈門可以買兩個資料就可以掌握一切鼓浪嶼的信息,包括好吃,好玩的。一本書是《到鼓浪嶼看老別墅》,一份《鼓浪嶼手繪地圖》。
四、 集美學村:
集美的建築實在是太美了,特別是在廈門大橋上看去時,大片的紅磚房子,有一種穩重、渾厚的感覺。集美適合在這里轉上個半天。在學村裡拿著相機停不住的拍。
我說的這幾個地方不一定是每個遊客都會去的,但是一定是比較有特色的。
購:1、廈門貢糖
2、餡餅,不要在鼓浪嶼上買,有一家是要預定才可以買到的,椰子餡的特別棒。預定電話是13606001280。
3、黃金香肉鬆、肉乾。
建議不要帶太多東西,廈門的特產也沒有什麼很特別的,也可以當時嘗嘗就行了。
參考資料:http://www.dak6.com/bbs/thread-14041-1-1.html
7. 海鮮真是清甜美味,哪個地方吃海鮮最佳
國哪裡的海鮮最好吃?也許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在中國大陸一萬八千公里的海岸線上,無論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無論你去到沿海的哪個地方,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海鮮大餐等著你。
對於普通的吃貨來說,可能對各地的海鮮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認知,只要美味就行了,但對於高級吃貨來說,什麼時候?去哪兒吃?吃什麼,這都是有講究的!
除了中國不同的烹飪流派賦予了海鮮不同的味道,各地漁場特產的不同也給了吃貨行走的動力。
舟山
舟山素有「中國魚都」之稱,舟山漁場作為聞名世界的漁場,這里的海鮮不僅味鮮,而且樣多。
但其中最有名、最具特色的要屬帶魚和梭子蟹了。
每當夏末秋初,在舟山,去市場上挑幾條帶魚,選幾只肥蟹,交給店家烹飪,再配上幾瓶啤酒,吹著海風,那時你心裡想的肯定就一個字,爽。
溫州
溫州人口味清淡,因此對於海鮮的要求就一個字,鮮。
溫州最有名的海鮮產地,要數洞頭、靈昆、炎亭了,在這里,你可以跟著漁民出去體驗一把打撈的樂趣,也可以靜等第一批歸來的漁船。
在溫州,魚丸湯、生拌血蛤,是常見的美味小吃,當然也是你到溫州必嘗的美食。
寧波
說道寧波的海鮮,就不得不提到紅膏熗蟹,這可是它的一絕。
寧波有句俗話,「紅膏熗蟹咸咪咪,大湯黃魚放咸齏」,把蟹掰開,那肥碩細膩的肉質,橘黃色的紅膏,沾上些醋,吃一口,滿嘴生香,你永遠也忘不了那種滿足感。
湛江湛江,可以說是廣東的美食天堂,當然,這里最出名的依然是海鮮。
都說「中國海鮮看廣東,廣東海鮮看湛江」,這里的海鮮種類,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在這里,海蟹、對蝦、生蚝是不得不嘗試的美味。
而且在這里,還有一樣美味不得不提,它就是沙蟲,它鮮美脆嫩,無論爆炒、熬湯、椒鹽、油炸都是極品美味,就連鮑參魚翅比起它,都要遜色幾分。
汕尾
汕尾以烹制海鮮、湯類和甜菜最具特色,且味道清鮮,郁而不膩。
苦螺是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海產,它的味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苦中帶甘,尤其是在經過白灼後,它那甘香鮮美的味道最讓人留戀。
北海
說道北海,恐怕很少有人會想起它,但這里作為我國四大漁場之一,的確有著不少美味。
北海海產品產地以潿洲島為主,而且北海人吃海鮮更是注重一個「鮮」字兒,許多餐館都是直接到海邊或雇船出海收購海鮮的。
比較有特色的名菜要屬老虎魚湯、青蟹生地湯、北海文蛤、香煎魷魚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