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廈門總共有幾個區啊分別是什麼
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26個街道、12個鎮以及8個非正式區劃的經濟管理區。
6個市轄區分別為: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8個非正式區劃的經濟管理區: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廈門集美台商投資區、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
(1)廈門市國金廣場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由本島廈門本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21世紀廈門逐漸成為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
參考資料:網路-廈門
㈡ 福建省廈門羅賓森屬於哪個街道
廈門羅賓森廣場屬於梧村街道。
羅賓森購物廣場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廈禾路889號
㈢ 廈門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名字
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
6個市轄區分別是: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廈門市還設立有非正式區劃的經濟管理區。包括: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廈門集美台商投資區、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
(3)廈門市國金廣場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2017年,廈門市常住人口401萬人,全市戶籍人口231.03萬人。2018年01月,廈門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5。
參考資料:網路-廈門
㈣ 廈門市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
市政府辦公廳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市教育局
市科學技術局市經濟發展局
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
市公安局(掛市人民政府打擊走私綜合治理工作辦公室牌子)
市監察局(與市紀委機關合署辦公)
市民政局(掛市國防動員委員會支前辦公室牌子)
市司法局
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市公務員局合署辦公)
市公務員局(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署辦公)
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
市建設與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掛市交通戰備辦公室牌子)
市農業與林業局(與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
市水利局
市海洋與漁業局市商務局(掛市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牌子)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掛市版權局、市文物局牌子)
市衛生局(與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合署辦公)
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審計局
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掛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牌子)
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市體育局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掛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市統計局
市旅遊局
市糧食局
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與市衛生局合署辦公)
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
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掛市民防局牌子)
市信息化局
市規劃局
市市政園林局
市法制局
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市物價局
市投資促進局 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南部,境域北緯24°26′~24°28′,東經118°03′~118 °13′,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裡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市隔海相望,總面積75.31平方公里。
思明區周圍海域寬闊,港港域面積達275平方公里,港闊水深,外航道水深達12~25米,寬1000米以上,可通航10萬噸級船舶;內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寬數百米,可通萬噸級船舶港區岸線長234公里,其中深水岸線43公里。港外有大金門島、小金門島、大擔、浯嶼等一系列島嶼組成天然屏障,港內風浪小,可建萬噸泊位約40個,最大可建10萬噸泊位。港內潮差達4~6米,落潮流速大於漲潮流速,泥沙淤積少。地處亞熱帶,終年不凍。年平均霧日30.8天,對航行影響不大。
思明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過渡。思明區由於面積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島內水資源總量小,不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九龍江北溪引水工程成為向廈門島供水的主要水源。花崗岩丘陵、山地和沙灘,為旅遊提供自然資源。
思明區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於廈門市南部(含鼓浪嶼全島),北面與湖裡區毗鄰,三面臨海,與小金門諸島和漳州大陸隔海相望。下轄鼓浪嶼、鷺江、中華、廈港、開元、篔簹、梧村、嘉蓮、蓮前、濱海等10 個街道辦事處,設有96個社區居委會。
思明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不斷深入推進全國強區建設,精心打造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商務營運中心、消費購物中心和旅遊集散中心。 湖裡區成立於1987年11月,位於廈門島北部,現轄5個街道、45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78平方公里,占廈門島面積的47%,海岸線長達24公里。
湖裡區的主要特點是:
一是改革開放最早。1980年10月,國務院批准在湖裡2.5平方公里范圍設立廈門經濟特區。1981年10月,廈門經濟特區開始動工建設,湖裡成為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視察廈門經濟特區,在湖裡親筆寫下「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題詞,隨後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島。1987年在工業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湖裡區。
二是地理位置特殊。湖裡區是進出廈門島的門戶,廈門海港、空港,陸路出島的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以及在建的翔安隧道,均在湖裡轄區。
三是外商投資密集。區內有三資企業2200多家,投資總額約50億美元。世界500強有24家落戶湖裡。
四是產業轉型趨勢明顯。經過20多年的發展,湖裡區迅速完成了工業化進程,逐漸實現了「退一優二強三」的產業發展戰略,現一產全部退出。
五是全面城市化迅速推進。湖裡區一直是全市重點開發區域之一,特區初期,主要是開發建設2.5平方公里、東渡港、高崎機場,以後又陸續開發建設象嶼保稅區、火炬高科技園區、航空工業城、留學生創業園等。近幾年,島內建設重心向東北部推進,環島路、縣黃路、仙岳路、疏港路、南山路、湖裡大道、成功大道、環島幹道等一批重要市政道路盡皆貫通,「一環四橫五縱」的道路框架已經形成,「鎮改街」、「村改居」全面實現,統一的城區管理體制逐步完善,舊村改造和片區開發迅速推進,尤其是五緣灣片區、湖邊水庫片區成為全市的開發熱點。
六是外來人口眾多。全區外來人口是戶籍人口的近三倍。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一方面為特區的建設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也給我區的城市管理、社會治安和義務教育等帶來了較大壓力。
湖裡區將圍繞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兩個先行區」大局,按照市委「六個先行」的要求,全面落實區委六屆十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突出「五抓五促」(抓轉型促提升、抓商貿促繁榮、抓項目促後勁、抓穩定促和諧、抓服務促落實),更加註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更加註重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更加註重城區品質品位的提升,努力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勇當排頭兵,著力打造海峽西岸商務營運、現代物流、高新技術研發和旅遊集散中心,更好地服務全省、全市發展大局。 集美區是西出廈門本島的重要門戶,西北與漳州長泰交界,東北與廈門市同安區接壤,西南與廈門市海滄區毗鄰,東南連接廈門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區位優勢獨特。全區總面積276平方公里,下轄灌口、後溪兩個鎮,杏林、集美、僑英、杏濱四個街道辦事處,35個社區居委會,21個行政村。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相繼設立杏林、集美台商投資區,是廈門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設有台商投資區、文教區兩個管委會。集美經濟社會發展有以下六個主要特點:
一是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十一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70億元。集美的鐵路交通密集度居全省第一,鷹廈鐵路、福廈將與在建的廈深、龍廈、福廈城際鐵路交匯於坐落在集美後溪的廈門北站。集美的公路四通八達,瀋海高速、324國道、319國道貫通全境,基本建成集美大道、海翔大道,初步形成「五橫五縱」的城區交通骨幹網架。集美還是廈門島內外的重要承介面。廈門島六個進出島通道中的三橋一堤(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高集海堤)通過集美,快速公交系統(BRT)1號線、2號線經過集美。
二是新城建設全面推進。全區城市建成區54平方公里,呈現「一心四片」蝶型城市發展格局。在全市島內外一體化的推動下,2010年2月率先啟動島外新城建設。集美新城位於風景如畫的杏林灣畔,規劃總用地面積44.2平方公里,規劃人口48萬人,將重點依託廈門北站、園博苑和文教區,建成集商務營運、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生態旅遊和交通樞紐為一體的環灣生態型新城區。
三是工業經濟比較發達。經過多年的「工業強區」之路,我區工業實力強勁,擁有杏林、集美兩個台商投資區和廈門機械工業集中區三大工業園區,集美台商投資區成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擁有正新(輪胎)、金龍汽車、廈工、安妮、櫻花、LEELEN(立林)、WISH(偉士)等中國馳名商標。
四是第三產業快速發展。2008年,集美區實施「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啟動年」,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努力優化調整經濟產業結構。經過幾年的努力,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商貿、物流、旅遊、文化創意、動漫、營運中心等重點發展領域成效初顯,喜盈門、京閩北海灣、人人樂、金龍汽車物流等大批重點項目建成運營,杏林灣營運中心、前場鐵路大型貨場、聖果院商業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五是旅遊風光秀麗。擁有國家4A級景區「陳嘉庚紀念勝地」和全球最大的水上園博苑,每年定期舉辦海峽兩岸龍舟賽、中國汽車越野錦標賽、中國業余籃球公開賽(CBO)等有影響的賽事。園博苑是我市全力打造的一個永不落幕的水上園林大觀園,除了傳統的園林建築外,還力爭每一年推出一個主題島,如教育島、溫泉島、體育島等。18多公里長的黃金海岸線和92平方公里的生態山地也是集美旅遊業的發展重點,雙龍潭休閑運動景區今已全線開放,旅遊碼頭、射擊中心、水上運動中心、溫泉度假酒店等一批上檔次的旅遊配套設施正抓緊建設,基本形成「一地一園兩線」的旅遊發展格局。
六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文化底蘊深厚。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擁有從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校到大學的完善的教育體系和完備的教育設施。集美文教區已有中科院環境研究所、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廈門理工學院等9所高等院校,目標是建成全省高級人才培育中心、科研與交流中心、創新中心與產業化基地。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完善,擁有廈門第二醫院、廈門第一醫院杏林分院、廈門市疾病控制中心等優質衛生服務設施。文化設施豐富,擁有文化中心、影劇院、嘉庚體育館、嘉庚紀念館、圖書館、文化廣場等良好的文化設施。重視民生改善,實施「綠洲計劃」,出台完善70多項惠民政策,逐步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社會救助幫扶體系;率先推行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及貸款參保,實現全民醫保。榮獲「中國十大最關愛民生的縣(市、區)」稱號。 海滄區,位於廈漳泉閩南金三角地區的突出部,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1℃,最高月均氣溫28.5℃,最低月均氣溫12.5℃,極端最低氣溫2℃,極端最高氣溫38.5℃,年均日照時間2233.5小時,年均降水量1143.5MM。地貌主要由丘陵、台地、平原組成,地勢平坦,地質結構穩定,歷史上未發生過破壞性的地震。優越的港口條件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早在三百多年前就使其成為福建南部拓海貿易的重要港口。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提出了把海滄建成「東方大港」的宏偉構想。20世紀初期,英國「亞細亞」和「美國美孚」兩大國際財團也將海滄作為輸送石油的中轉站和船舶的加油基地。
1989年5月,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海峽兩岸經貿交流的深入,中國國務院決定把廈門海滄等地區辟為台商投資區, 其中海滄台商投資區規劃開發面積為100平方公里,為中國大陸面積最大的台商投資區。1994年6月,江澤民總書記指示:「要把海滄辦成吸引台商投資、包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中心,以高新技術為支柱的重要開發區。」海滄從此進入了面向全世界開放、實質性啟動開發的階段。
海滄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稟賦和潛在優勢,被列為廈門拓展港口經濟和迅速發展大工業的最佳區域。 同安區別稱「銀城」,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 1997年5月撤縣設區,2003年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調整後,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現有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轄6個鎮、 2個街道辦事處、7個農林場、81個行政村、44個社區居委會。
同安歷史悠久,素有「海濱鄒魯之地、聲名文物之邦」的美譽,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境內主要物產資源有水產品、蔬菜、水果等,全區有特色農產品近30種,尤以紫長茄、芥菜、茭白、檳榔芋、龍眼、果蔗、對蝦等聞名海內外;礦產資源有高嶺土、溫泉、礦泉水、花崗岩等。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千年古剎梵天寺以及梅山寺、北辰山十二龍潭瀑布、孔廟建築群、同安影視城等風景名勝,有汀溪窯址、婆羅門佛塔、蘇頌故居「蘆山堂」等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蓮花國家森林公園、野山谷生態樂園、金光湖「森林人家」、凱歌高爾夫球場、翠豐溫泉酒店、盛之鄉溫泉度假村、豪生美廬酒店、竹壩南洋度假區等旅遊休閑康樂場所。
近幾年來,同安區努力搶抓發展機遇,提出「工業立區」的戰略指導思想,全力打造工業、物流、旅遊「三大基地」。12平方公里同安工業集中區建設完成,園區配套日臻完善,「南拓西擴」加快推進;集休閑、旅遊、居住及新興產業為一體的25.77平方公里濱海新城區開發建設如火如荼;輕工食品園區、城南工業區、洪塘工業區、蓮花工業區效益凸顯。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增強,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先後榮獲「全國文化先進區」、「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區」、「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區」、「全國紅十字服務示範區」、「全國法治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先進示範縣區」和省「創建文明城區工作先進區」、「科普先進區」、「科技強警區」、「公安『三基』工程建設先進區」、「平安先進區」、「人口計生工作先進區」、「雙擁模範區」等榮譽稱號。 翔安區是2003年廈門市行政區劃調整後新設立的一個區,2003年10月19日正式掛牌,是廈門市最年輕的行政區。翔安,寓意於翱翔安康。
翔安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位於廈門市東部,東北與泉州市交界,西面與同安區接壤,南部隔海與金門島相望,居廈、漳、泉「金三角」核心地帶,是重要僑鄉和台胞祖籍地。獨特的區位,形成了便捷的海、陸、空交通。324國道、瀋海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福廈高速鐵路、翔安隧道構成對外便捷的交通網路。經由翔安隧道和濱海大道,10~30分鍾內可從翔安到達廈門機場、廈門火車站、廈門港等中心區域。
全區現轄四個鎮(新店、馬巷、內厝、新圩),一個街道(大嶝街道)和一個農場(大帽山農場。區內地勢平坦,全區陸域面積411平方公里,可用於工業和城市建設的土地面積達200平方公里以上;全區三面環海,海域面積133.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75公里,其中深水岸線長4.8公里,發展潛力巨大。
翔安區歷史文化悠久,行政建制始於晉太康三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人文薈萃。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墨寶為翔安帶來了重視教育的歷史風氣,「紫陽過化」讓翔安享譽「海濱鄒魯之鄉,聲名文物之邦」。翔安保留著良好的閩南民俗文化氛圍,現存有拍胸舞、宋江陣、車鼓陣、南音等閩台民俗文化資源,「拍胸舞」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區內生態保護良好,擁有文昌魚、中華白海豚、中國鱟等珍稀海洋水生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寶九品百味」系列農產品品牌。
翔安是目前祖國大陸距離金門最近的地方,距僅1800米,祖籍地翔安的台胞有近40萬人。翔安與金門雞犬相聞,歷史上嫁娶往來頻繁,地緣、血緣、文緣、法緣、商緣交融,特別是大嶝,更是與金門關系密切,兩邊語言相同、民俗相近,還擁有全國唯一的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大嶝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稱得上是兩岸的「大超市」。
建區以來,區委、區政府始終突出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搶抓機遇謀發展,新區經濟總量迅速擴大,質量效益明顯提高。為了更好地融入省委海西建設發展大局,與「兩個先行區」建設相接軌,推進翔安更好更快發展,翔安區委、區政府對發展現狀、發展前景及宏觀環境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調研,在翔安作為廈門城市副中心的遠期總體定位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現代港口物流基地、海西對台交流交往基地、高級技術人才教育基地、高優農業發展基地和現代化生態型濱海新城的「五大基地、一座新城」的發展目標。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廈門市還設立有經濟管理區。 廈門市經濟管理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國家級保稅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國家級保稅港區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國家級保稅物流園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國家級台商投資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廈門集美台商投資區、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
㈤ 怎麼查一個地址屬於哪個區的哪個街道
您好!根據地址查找所屬街道辦事處一直很棘手,但是您在郵編庫可以輕松查到想要的答案,您在郵編庫任意頁面搜索框內輸入您想要查詢的地址,即可得到該地址對應的街道辦事處名稱(為了提高查詢的准確性,請盡量輸入完整的准確地址)
例如:想查詢武漢市硚口區融僑錦城小區屬於哪個街道?
通過上圖可以得知,該地址對應的街道辦事處為:韓家墩街道,希望能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㈥ 廈門中山路商業街的步行街簡介
廈門中山路(AmoiYatSenRoad)位於廈門島西南部,是廈門市思明區中華街道的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日據時代稱為大漢路(1933年-1945年),中山路長約1.2公里,西起輪渡鷺江道,中跨思明南路與思明北路的分界點,東達新華路(即今廈門市公安局,原廈門市工人文化宮所在地)與公園南路相連。自開街以來,一直是廈門的商業龍頭、經濟中心。
中山路全長1198米,寬15米,位於廈門市思明區繁華鬧市,一頭連著廈庇五洲客的賓館大廈,一頭連著門泊萬傾濤的碧波大海,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望。中山路的騎樓街是廈門建築文化的代表,這些建築絕大部分是二十年代華僑回鄉建造的,在我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已被列為舊城保護的重點。
中山路隨著廈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地豐盈靚麗起來。人們走在中山路上,商店一家緊挨著一家。國內知名企業來雅百貨、巴黎春天百貨、華聯百貨、金鷺首飾,中華老字型大小光華葯店、黃則和花生店;還有書城、茶莊、琴行,賓館、南音、戲劇、電影、南北干貨、東西名產、麥當勞、肯德基、咖啡吧,據統計有300多家。在這些地方,想要的東西應有盡有。在中山路,你逛不完,看不夠,買不盡。
在商業氛圍之外,中山路還洋溢著藝術的氣息,這里的店名招牌字跡各顯神韻。有一代偉人和大師的筆跡,如毛澤東題的「新華書店」,著名書法大師羅丹的「天仙旅社」,還有本市書法家陳美祥的「光華葯店」等等,可真是妙筆丹青、才氣橫溢。對於海內外前來旅遊的人們,它是走向「藝術城」廈門的一個獨特文化景觀。
漫步在中山路,人們不僅能感受到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脈搏,而且還能品嘗到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的芳香。創「三優街」、「百城萬店無假貨」的活動使中山路創造出了良好的商貿環境,越來越多的商賈雲集此地,中山路成為我市乃至閩南地區的貿易中心。
◆古城東路「閩台特色食品街」
「閩台特色食品街」匯聚了福建、台灣地區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老字型大小」的各類特色食品。龍岩花生、閩中莆寶、海澄雙潤膏、台灣蘭香子、明溪榮興肉脯干及汀州客家土特產等,都是令人耳熟能詳的知名食品。
◆鎮邦路
如今的鎮邦路是服裝店的聚集地,除了有西域駱駝、恆源祥、稻草人等知名服裝品牌外,還有許多特色服裝店,例如自由空間和淇淇,前衛時尚的風格很受歡迎。
◆水仙路
水仙路的飲食店別具特色。有南洋風情、佳裕堂、永和豆漿大王,他們的美食分別代表了東南亞、閩南和台灣三地的不同飲食風格。
◆大中路
大中路現已成為兒童用品一條街。從嬰兒裝到小學生書包,再到玩具,一應俱全。另外大中路有一家百城大同鴨肉粥(大中路19號),所賣鴨肉香脆而不膩,有獨到的風味,老廈門都很喜歡。
◆太平路
廈門開馬路時期,此地因拆遷民居引起糾紛不斷,路成後糾紛方告平息,因起名太平,寓和睦太平盛世之意。早時太平路多洋行商鋪,百貨琳琅,人潮如織,廈門本埠與外洋通商之繁華場所。
◆昇平路
古名番仔街,附近原為洋行集中地,閩南人把西洋人通稱番仔,此街因此得名。五口通商後外國商人陸續來廈通商貿易、開辦洋行。斗轉星移,昇平路已變成一條民巷。但塵封的歷史都被鐫刻在一個石碑上。
◆局口街
局口街是名副其實的女人街,分布著數十家大大小小的女士用品專賣店,除了時尚女裝外,還有女鞋、女士飾品、女士發型設計屋,許多年輕女性喜歡在這里休閑購物。
◆廈門華僑銀行
廈門華僑銀行位於中山路西端,萌芽於1877年在廈門批立的批館。華僑銀行早已遷出,但老華僑銀行至今保持著騎樓外觀,「華僑銀行」四個紅字依舊醒目,透過緊閉的大門,可以看到空空的櫃台,在上個世紀前,這里曾是那麼的忙碌與喧囂。
◆黃則和花生湯店
黃則和花生湯店是馳名中外的百年老店。這里的花生湯濃而不澀,甜而不膩,口感絕佳。隨著時代的發展,黃則和不斷拓展產品范圍,經營品種擴大到海礪煎、沙茶麵、月餅、餡餅、年糕等廈門乃至全國耳熟能詳的風味小吃,幾乎成為廈門特色小吃文化的代名詞。
◆巴黎春天百貨
巴黎春天百貨是廈門連鎖業界的佼佼者,堪稱中山路高端消費的購物天堂。這里匯聚了眾多國內外一線的服裝品牌,種類齊全,樣式新穎,將眾多國際頂尖品牌帶進了中山路,它的「fleur-de-lis」的logo已成為頂級購物體驗的代名詞。
◆小走馬路
小走馬路原是一條不知名的山路,鄭成功在此練兵時經常在路上跑馬疾馳,老百姓便把這里叫做小走馬路。「澤被甘棠」的牌坊和「鼓浪巡河功萬壽,鷺江車渡證五緣」的坊聯卻能驗證民族英雄的偉岸風姿。如今小走馬路前設有一個舞台,每逢周末和節慶假日,這里都將舉辦各種主題活動、文藝表演。
◆講古角
講古角位於局口街街口,蔭庇在一棵大榕樹下,後面立著一個仿古屏風,上刻古代民間藝人踩高蹺、打城戲等內容。這里是傳播閩台傳統文化藝術的窗口,定期舉辦豐富多樣的閩台戲曲藝術節目。這些戲曲節目包括有南音、歌仔戲、高甲戲和答嘴鼓等。
◆天仙賓館
天仙賓館是廈門最古老的旅館之一,1933年由新加坡華僑呂天保創辦,1936年12月30日著名詩人郁達夫來到廈門時,就下榻於天仙賓館432房。他在廈門天仙旅社特刊上作序,與呂天保及當時的文化界人士合影,並將照片收錄在《郁達夫全集》第四卷卷首。
◆鷺江賓館
鷺江賓館位於廈門鷺江道繁華鬧市中心的鷺江之畔,毗鄰海關、外貿、商業、金融中心,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隔海相望,景觀優美、交通方便,是福建省第一家旅遊涉外酒店。曾獲得全國外商投資先進飯店,全國外商投資雙優企業,全國旅遊優質服務競賽優勝單位等二十多種社會榮譽。
◆海後路好清香酒樓
「好清香」創辦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以經營閩南特色的菜餚和廈門風味小吃而享譽海內外。其不斷致力開創「好清香」的特色,不斷推陳出新,形成了以閩南地方風味為主流的一系列「好清香」特色名菜,名點,名小吃,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與信賴。
◆定安路老虎城美食廣場
老虎城,一座米蘭風情的時尚流行購物中心,是中山路經營流行商品面積最大的購物中心。這里匯集眾多流行品牌,艾格、CHANGE SHE、藍煙火、音樂廚房等,帶著「把更多、更好的帶來廈門」的信念,引進了台灣的時尚經營模式,全面滿足年輕人的購物需求。
◆陳化成故居
在草埔巷有一座典型閩南風格的土木平房,這就是民族英雄陳化成的故居。建築面積不過134平方米,坐東南朝西北,兩落磚石木結構,馬鞍脊屋頂。圍牆邊還保存著當時留下的兩座高度為1.8米的旗桿石,表明了這座房屋主人不同一般的身份。在這間古樸簡陋的小屋裡,孕育出一代民族英雄。
◆中華第一聖堂
廈門市基督教新街禮拜堂,是一幢位於台光街白色圓頂羅馬式建築,1848年建成,是「中華第一聖堂」。主體大堂前立有六根圓柱子,紅色兩坡屋面上有六角鍾樓。1982年,教堂被列入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夏堂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欽點武狀元黃培松御賜建立的黃氏宗親總祠堂。現存的這一座祖堂,佔地約300多平方米,不僅有很美的藻井,又有堪稱「中華第一龕」的神龕。該堂木雕製作工藝極其精細,並採用以金彩為主的多種彩繪來強調整體裝飾效果,是廈門地區具有鮮明藝術特色的祠堂古建築。
㈦ 廈門市思明區嘉禾路東方明珠廣場 屬於哪個街道辦
應該是屬於嘉蓮街道辦。
㈧ 廈門有幾個區在島內分別是什麼區
廈門有兩個區在島內,分別為思明區和湖裡區。2003年05月,經國務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關於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意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其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設立翔安區。行政區調整後,廈門市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至2016年12月底不變。兩個島內區:
1、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南部,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裡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市隔海相望,總面積75.31平方公里。
2、湖裡區,成立於1987年11月,位於廈門島北部,轄5個街道、45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78平方公里,占廈門半島面積的47%,海岸線長達24公里。
(8)廈門市國金廣場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廈門由本島廈門本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
㈨ 廈門市,思明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361000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 361009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江頭建材市場
- 361007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明發商業廣場
- 361003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溪岸街
- 361003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虎園路
- 361009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田厝路
- 361007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西林西里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蓮前東路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嶺兜村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店上西里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店上東里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文興東三里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文興東二里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前埔一里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古樓北里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古樓南里
- 361009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蓮花五村
- 361001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錢爐灰埕
- 361001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武當分鎮
- 361008
福建省 廈門市 思明區 何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