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官橋和龍門哪個離廈門近
擴展閱讀
福州汽車上崗證在哪裡 2025-05-25 02:19:24

官橋和龍門哪個離廈門近

發布時間: 2022-10-03 01:09:02

❶ 廈門-南安官橋多少公里

120km左右

❷ 安溪的官橋、龍門要劃入廈門

感覺不可能,之前也還傳聞漳州龍海歸廈門管,一樣是謠言~~
謠言止於智者

❸ 從廈門開車到官橋怎麼走

廈門上高速,水頭下高速,出高速路後右轉,直走,20分鍾左右到官橋鎮區

❹ 官橋的交通

官橋交通十分便利。早在民國16年(1927年),廈門安溪公會就發起開拓安溪至同安的公路,籌資創辦安溪民辦汽車路股份有限公司,開通了安溪歷史上的第一條公路,安同公路貫穿官橋境內,結束了官橋交通不便的歷史。現官橋的公路四通八達,省道206線、207線從境內經過,特別是龍門隧道開通以後,更拉近了官橋與廈門的距離。2002年底,境內30個進村(居)公路全部實現主幹道水泥化,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❺ 野山谷生態樂園的景區交通

線路1:熱帶雨林—探瀑獵奇一日游 (綠色線路)票價50元/人
行程約5KM,需3個小時,強度適中,老少皆宜。
行 程: 親水棧道—情人潭—玉女潭—月橋飛瀑—鏡泊湖—水簾瀑—皓月湖—熱帶雨林—恐龍谷—鱷魚灘—大象群—疊瀑群—人工石林—返回餐廳—午餐後自由活動
線路2:採金溪、熱帶雨林—探索發現一日游(紅色線路)票價80元/人
行程約8KM需6個小時,運動量及體力消耗大,請遊客量力而游。
行 程:親水棧道—情人潭—玉女潭—月橋飛瀑—鏡泊湖—水簾瀑—百步崖—V型索橋—百丈崖—百步雲梯—小坪水庫—熱帶雨林—疊瀑群—大象群—恐龍谷—鱷魚灘—返餐廳;
線路3:采銀溪大峽谷—挑戰極限一日游 此線路屬探險型路線,請慎選!(藍色線路)票價90元/人
行程15KM,約8個小時,運動量及體力消耗大,僅限16—50歲遊客探險體驗。
行程: 溯溪而上,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橫渡鋼索橋,超越自我—高空飛渡,挑戰極限—抵 達飛瀑潭,徒手攀岩—快活林營地用餐-—觀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歷史遺跡(水渠)
—小坪水庫發電站參觀—參觀高山茶園—熱帶雨林觀景(人工石林、疊瀑群、大象台、鱷魚灘、人工降雨、恐龍谷)—木屋別墅—水上餐廳用餐—旅程結束。 乘客可乘公交廈門同游1線等的路線,可以到達野山谷景區站下車即可。 表1野山谷景區公交線路基本情況表序號線路起訖點首末班時間備注野山谷景區站【終點站】 1廈門同游1線 梵天寺←→野山谷景區梵天寺首班09:00末班15:30
野山谷景區首班10:05末班17:00 旅遊線路2、乘坐廈門658路、廈門655路、廈門615路、廈門631路、廈門641路、廈門671路、廈門602路到梵天寺站下車向前走到梵天寺站(靠東溪公園)再換乘廈門同游1線到達野山谷景區站下車即可。 表2梵天寺公交線路基本情況表序號線路起訖點首末班時間備注梵天寺站【經過】1廈門602路第三醫院總站←→竹壩新村第三醫院總站首班05:40 末班18:35
竹壩新村首班06:30 末班19:30 2廈門615路四林總站←→丙州東頭尾四林總站首班06:20末班18:30
丙州東頭尾首班06:00末班18:45 3廈門619路同安汽車站←→三秀山同安汽車站首班06:30末班18:10
三秀山首班07:00末班18:40 4廈門624路竹壩客運站←→溪林村竹壩客運站首班07:00末班18:00
溪林村站首班07:00末班18:00 5廈門631路方特夢幻王國←→同安影視城方特夢幻王國首班06:30 末班18:30
同安影視城首班06:30 末班18:30 6廈門641路東海學院←→會展中心東海學院首班05:50末班20:00
會展中心首班06:50末班21:10 7廈門655路泉舜東海學院←→輪渡公交場站泉舜東海學院首班05:20末班20:30
輪渡公交場站首班06:00末班21:00 8廈門656路同安影視城←→輪渡公交場站同安影視城首班06:00末班20:00
輪渡公交場站首班06:30末班21:00 9廈門658路同安影視城←→梧村公交場站同安影視城首班05:20末班21:40
梧村公交場站首班06:00末班23:00 10廈門692路同安東海學院←→廈門北站同安東海學院首班06:00末班20:00
廈門北站首班07:10末班21:30 11廈門671路第三醫院←→新圩郵局第三醫院首班05:50 末班19:30
新圩郵局首班06:25末班20:20 3、乘坐快速公交BRT快2線、快5線到城南站,再換乘地面公交廈門658路、廈門655路、廈門615路、廈門631路、廈門671路、廈門602路到梵天寺站向前走到梵天寺站(靠東溪公園)再換乘廈門同游1線到野山谷景區站下車即可。 表3快速公交BRT線路基本情況表序號線路起訖點首末班時間備注城南站【終點站】1快2線第一碼頭←→同安樞紐站第一碼頭首班06:10末班21:15
同安樞紐首班06:10末班21:15 快速公交BRT2快5線前埔樞紐站←→同安樞紐站前埔樞紐站首班06:10末班21:15
同安樞紐站首班06:10末班21:15 4、乘坐廈門610路、廈門630A路、廈門630B路、廈門651路、廈門690路、廈門760路、廈門761路、廈門791路到同安一中站下車,再換乘廈門同游1線到野山谷景區站下車即可 表4同安一中公交線路基本情況表序號線路起訖點首末班時間備注同安一中站【經過】1廈門610路岳口小區站←→石潯村岳口小區首班07:00末班17:00
石潯村首班08:00末班18:00 2廈門630A路BRT樞紐站←→BRT樞紐站運營時間:首班06:30末班20:00上行3廈門630B路運營時間:首班06:35末班20:10下行4廈門651路會展中心←→同安城東工業區會展中心首班05:30末班21:40
同安城東工業區首班05:30末班21:10 5廈門690路同安城東工業區←→廈門北站同安城東工業區首班06:10末班22:00
廈門北站首班07:15末班23:20 6廈門760路大嶝公交車場站←→第三醫院總站大嶝公交車場站首班06:20末班19:20
第三醫院總站首班06:03末班19:15 7廈門761路蓮河站←→第三醫院總站蓮河首班05:50末班20:15
第三醫院總站首班05:45末班19:10 8廈門791路新店車場站←→杏林消防 新店車場站首班05:20末班19:30
杏林消防首班06:00末班21:30 泉州—同安(206線往安溪方向)—龍門遂道—前方1公里向左拐-野山谷
安溪清水岩—龍門鎮(206線往廈門方向)—野山谷
泉州—官橋—龍門(206線往廈門方向)—野山谷
石獅—同安(206線往安溪方向)—龍門遂道—野山谷
漳州—同安(206線往安溪方向)—龍門遂道—野山谷

❻ 龍門位於中國哪個省

南充市龍門鎮
龍門鎮位於南充市東北部,嘉陵江東岸,屬亞熱帶,溫暖濕潤低山丘陵地帶。宋時建鎮。距南充城區15公里,距南充火車東站1.5公里。為高坪十里工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四川省五大集鎮之一。1995年被列為國家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鎮幅員33.94平方公里,場鎮面積3.8平方公里,大小街道32條,總長13000餘米,其中最長的街道1500米,寬36米。轄14個行政,129個社,7個居民段,42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萬人,耕地面積17063畝。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59101萬元,其中:農業產值8421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0680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578元。糧食總產量11980噸。勞務輸出4180人,勞務輸出收入2508萬元。財政收入503.39萬元。
農業堅持科學種田,調整產業結構。全鎮七個村廣柑高換改良50萬株,種植商品蔬菜5000畝,其中:膜覆蓋3000畝,建大小棚溫室150畝,形成了龍門蔬菜批發市場;全鎮有5個村制種玉米5100畝;1個村水稻制種602畝,均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全鎮實現社社通公路,公路總長達58公里,其中:三級公路5公里;水上運輸可上至廣元,下達重慶;318國道貫穿全境,達成鐵路過境18公里;開通程式控制電話2500門;實現了村村通直撥電話,縮短了與外界的距離。建成地面衛星電視接收塔3座,行動電話接收站1座,用戶達11000餘戶;有線廣播遍布全鎮各村社,電視覆蓋戶數佔92%,其中有彩電的戶佔20%。生活和工業用水來源於嘉陵江或地下取水,3個水廠的日供水量達15萬噸;天燃氣日供氣量1.2萬立方米。「鯉魚跳龍門」雕塑與「太陽燈」、「天鵝燈」等造型各異的街燈,交相輝映,寬闊繁華的街道綠樹成蔭。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交警各隊、刑偵中隊、綜治辦等部門,為龍門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可靠保證。人行、建行、工行、農行、信用社、工商聯商會儲金會等6家金融單位為支援企業發展作後盾。100多家茶園(館)清香四溢,生意興隆;10多家歌舞廳樂聲悠悠;國民大酒店以優良的環境,得到了市、區大型會議選址的垂青;佔地800餘畝的大岩山公園遊人如織,復興的雲霧寺,香客不斷。鎮上各行各業月經營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上。逢場天,流動人口達15萬人次,不是逢場天也在2萬人次以上。
龍門鎮黨委、政府著重開發房地產業,一是出優惠政策;二是加速城鎮配套及功能完善,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三是政府部門為其提供一條龍服務。1997年至2000年,四年間,新建營業及住宅面積16萬平方米,公共建築3萬平方米,工業及生產性建築12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創產值12500萬元。房地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帶動了本地沙、石、磚、瓦以及水泥製品等地方性建材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又促進和加快了城鎮建設的步伐。?
全鎮工業、農業、交通、通訊、鄉鎮企業、城鎮建設、民營經濟、文教衛生等發展迅速,現代化城鎮格局已初步形成,周邊10多個鄉鎮的幹部、群眾紛紛到鎮落戶,一些外來投資者紛紛前來經商辦廠,興辦實體。南充棉紡廠、南充泰達化纖有限公司等大中型骨幹企業,為龍門鎮經濟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全鎮有各類企業2051家,其中:中外合資及骨幹企業31家。
安溪縣龍門鎮
安溪縣龍門鎮安溪縣龍門鎮位於風光旖旎的晉江溪畔,與廈門特區毗鄰,面積156.33平方公里,山地15.6萬畝,耕地2.7萬畝,現轄31個行政村,人中6.5萬人。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是革命老區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龍門鎮黨委、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抓好農業生產為基礎,以企業發展重點,以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保證,有力地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和進步。199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4.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3250元。展望未來,前程似錦。龍門鎮將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鎮情,奮力拚搏,扎實推進新一輪創業。龍門鎮位於安溪縣南部的東嶺峰北麓,東鄰南安縣翔雲鄉,南連同安縣汀溪鎮,西與虎邱鎮、大坪鄉交界,北和官橋鎮接壤。地處東經118°05′,北緯24°57′,面積156.33平方公里。
龍門之名因山而得。明嘉靖《安溪縣志》載:「龍門山,在依仁里,山勢若崖,兩石夾峙如門,古龍門驛以此得名」。當地族譜亦有如下記述:「層岩迭嶂,山勢險要,崖岩直抵溪底,深百尺,通往小道,必經兩岩夾峙之間,隙縫處如門。」其地圩場,亦稱龍門圩。
安溪置縣之初,龍門屬歸善鄉依仁里,從宋至元、明、清龍門仍屬依仁里。民國初期沿用清制。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依仁里屬依新區;1940年6月,改為第一區龍榜鎮,8月改屬龍門、官榜兩個鄉鎮;1945年,恢復龍榜鎮,下轄仙地、溪內、湖山、金獅、榜頭、山美、榜寨、美卿、寮山、龍山、龍門、桂瑤12個保。
建國初期,龍榜鎮屬龍城區,不久改屬第二區,1952年7月改為第六區,同年9月改屬官橋區,1958年2月撤區改設龍門鄉,1958年9月並入官橋人民公社,1961年8月劃為龍門、湖山、仙地、桂瑤、榜頭、寮山六個小公社,隸屬官橋區。1965年撤區,六個小公社並為龍門公社,1984年改為龍門鄉,1991年改為龍門鎮至今。現下轄山頭、美頂、美內、美卿、榜寨、寮山、龍門、龍山、龍美、翠坑、桂瑤、桂林、觀山、湖山、炙坑、溪坂、溪內、溪瑤、仙地、仙東、仙西、仙鳳、金獅、洋坑、和平、白芸、榜頭、大生、山美、後坂、光孝31個村。
綿陽市龍門鎮
綿陽市涪城區龍門鎮地處涪江上游,距綿陽機場15公里,四川小城鎮建設重點示範鎮。108國道高速公路橫穿東西,且有被譽為""西南楊浦大橋""的互通式立交橋座落場鎮,九寨溝環線的綿江一級公路縱貫南北,距寶成鐵路復線一級貨站綿陽火車站6公里,是綿陽市的重要交通樞紐、進出川物資的重要集散的和中轉站。交通、通訊、商貿較為發達,鎮內壩丘相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3OC,雨量充沛 ,年均降雨量987毫米,日照充足,無霜期272天,涪江、長灘河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且無污染。建鎮於1998年6月,鎮內種、養殖業比較發達,是綿陽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優質水果生產基地、奶牛養殖基地、涪城區農村能源沼氣建設試點鎮。全鎮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52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1.2萬人,幅員面積2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萬畝。
建鎮以來,鎮黨委、政府與全鎮人民一道,發揚""團結務實、艱苦奮斗、開拓創新、振新龍門""的龍門精神,堅持走特色發展的路子,使全鎮的面貌煥然一新,農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場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2002年底,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10元。鄉鎮企業發展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工農業總產值和財政收入翻了一番,集鎮面積擴大了3倍,場鎮綠樹成蔭,四季常青,呈現出園林式場鎮的格局。鎮上先後榮獲綿陽市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鎮、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綿陽市近郊工作先進鄉鎮等殊譽。
龍門陣
村民曾實擺了這樣一個龍門陣:幾年前,我聽說養奶牛能賺到錢,就貸款借錢加上10多年的積蓄近40萬元,一下子從內蒙買回了34頭奶牛修圈飼養,每天產出千斤鮮奶,收入千把元。我盤算著,這樣下來一年就是30多萬啦。鄉親們看到有搞頭,也跟著養起了40多頭。哪曉得人算不如天算。1999年秋天,全鎮80多頭奶牛突發牛瘟病,奶是不能賣了,上頭傳下令來,龍門鎮的奶牛得全部槍殺深埋。我一輩子都忘不了11月22日那個日子,那天正是我34歲生日,我那34頭連同鄉親們的40多頭白花奶牛牽到了村外的荒野中,聽到那「啪啪啪」的槍聲傳來呀,我簡直就是萬箭穿心,一家人抱頭痛哭:「血本無歸呀,這閻王債變牛作馬也還不起喲……」
曾實說著落下淚來,繼而又破涕為笑說:就在我一家人痛苦萬分的時候,市委書記楊海清來了,區、鄉、村連同畜牧部門的幹部來了,千言萬語安慰我,他們說,他們有責任,防疫體系沒跟上。於是市委書記發話,區上領導拍板,貼息農貸加上區鎮補助5.5萬元,鼓勵我再干。我是思前想後,斗膽又買了34頭奶牛來喂。書記鎮長帶頭,鎮上撥出專款請畜牧師成立了奶牛協會,從奶牛引進、飼養、防疫、治病到牛奶市場聯系,幹部們不知跑了多少路費了多少心,現在我們龍門鎮的奶牛已發展到了上千頭。我也發展到了76頭,一天一噸奶,收入2000塊,兩年多,我不僅還清欠債還當真發起財來了。想到絕處逢生中幹部的恩德,我不知多少次備上禮物到幹部家去謝恩,可沒有一次不是原物帶回;也不知多少次想設宴請幹部表表心意,也沒有一次請客是成了功的。鎮黨委書記姜國林一次次給我說:「曾實呀,你開初的失敗責任有我們的份,扶你和鄉親們起來同樣是我們幹部的責任,談啥子謝嘛!」開初,我聽著,後來就慪氣了:「難道我家的飯有毒哇!」話語間,曾實臉上真真透出怨氣來。
說到龍門鎮的幹部,小橋村村民王明珍擺的龍門陣也頗有意思。「我們這個社都在這半坡地上,又缺水,過去只能種些紅苕、玉米、麥子吃。鄉親們就在房前屋後栽了好多的柑桔、橙子、桃李等果樹,開頭那幾年,還能賣到錢。後來,果子味道不行了,挑到城裡打堆堆也賣不脫,人呢,還是窮。我們這里景色好,春夏天花果好看得很,香得沒法;秋天呢,果子黃金色的,也好看,就是沒得人摘。嘿,鎮上幹部有眼光。前幾年他們來,叫我們搞農家樂,說這里景色好,城裡人肯定喜歡。我說城裡人大魚大肉都吃不完,還到鄉下來吃粗茶淡飯?幹部說就是要粗茶淡飯。幹部們還專門蹲點給資金補貼,一家一戶地規劃喊搞,我們半信半疑地搞起來。嗨!城裡人當真就來了,春天看花,秋天裡摘果子耍,土雞土鴨紅苕芋子啥都吃,打牌、喝茶一天兩頓飯一個人收20元現錢。就這樣子,二三年家家戶戶都修起了新樓房。」王明珍說,為了感謝幹部指點,鄉親們商量好了,幹部來吃飯不要錢,算是感謝,可這么幾年了,硬是一回也沒感謝到。那回鎮上姜書記一家來,我堅決不收錢,衣兜都扯爛了,他還是把錢給了我。我有點氣,就說,姜書記你二天莫來了!他走遠了,丟回來一句話:肯定還要來……
擺起龍門鎮的龍門陣來,硬是就像和尚敲木魚,多多多。諸如貧困戶建房幹部跑城裡買舊磚瓦舊木料呀;建起了無公害蔬菜基地又在公路上安路燈,免得農民趕早市賣菜掉水溝呀;開文體運動會搞抓雞抓鴨扛糧食比賽給村民尋開心啦……
陽春河口鎮龍門鄉
龍門鄉,位於廣東省陽春市河口鎮,是解放革命老區,鄰靠鵝嶂嶺自然保護區,電資源豐富
有實際地名意義的龍門
移民後重建的龍門村浙江麗水雲和縣的龍門,原稱湯候門,風光旖旎的江濱村寨,南宋宰相湯思退(117—1164)府邸。然而,歷史註定了這里會發生一段故事,並改變這里的地名。
龍門的景色
八百里甌江浩浩盪盪,湯候門村就坐落在甌江中段風景秀麗的江邊。和所有的村落一樣,它的文明沿著水系在傳播,河流是文明的脈絡。清代詩人胡行之有《船過龍門》為證:「風雨晴陰一日俱,黃梅時節聽啼鴣,沿途不盡天然景,溪外青山山外陰。」 進步的文明,向來都伴隨著自私、可笑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在一個無法考證的日子裡,一位龍泉新任知縣乘舟逆溪而上,來到一地,只見青山綠水,稻花飄香,江帆點點,彷彿人入畫中,不禁心喜。然而,煩惱頃刻而至,一個峽谷橫在眼前,江流急喘,逆水行舟,難上加難。向岸上打聽,方知此地為湯候門之礱空灘。急難之餘,只得上岸請村民拉纖,然而,正值農忙時節,村民有心推辭,知縣惱怒。村民問大爺何處任職,知縣道:「我乃堂堂七品龍泉新任知縣」,眾人大笑說:「此地為雲和地界,叫湯候門村,你管不了我們。」於是,大夥一鬨而散。知縣氣得臉色鐵青,說「你們等著瞧吧!」乃步行而上。知縣上任不久,千方百計地討好知府、御史等,並奏章說:「湯候門,乃龍泉之門戶,赴縣必經之道,然現屬雲和縣邊遠難治之處,當劃歸龍泉。」爾後,湯候門乃劃歸龍泉管轄,並更名為龍門,取「龍泉門戶」之意,又把龍泉王莊的外半村、際頭村、上坑村、丁村劃給雲和縣管轄。因龍門四周之地皆雲和,又有「飛來之地」之說。
直至民國三十三年,雲和縣長潘一塵看到「飛地」妨礙政令執行,弊端極多。如:應征壯丁逃至龍門,雲和縣就無法直接抓捕,須函請龍泉縣政府協捕,而文到龍泉,壯丁早已逃之夭夭;雲和禁殺耕牛,而殺牛者只要將牛牽入龍門既無所顧忌。乃呈文浙江省政府說:「龍門四周之地皆雲和,是舊時私怨造成的插花地。」後經省民政廳查明,龍門仍劃歸雲和縣管轄。
舊時,龍門確為龍泉之地。《湯候門夏氏宗譜》雲:昔村在龍泉縣東120里,自治區域,名為龍泉縣龍門鄉,礱空寨扼其水口。紗帽岩據其上游,山脈發自鹿角尖,住屋朝於方山嶺,村旁有獅、鳳、虎、龜四山並兩寨,雙橋、柳河、河溝八景為村中勝跡。我少時在家中看到的許多農業稅單、屠宰稅單等,都蓋著龍泉縣政府的方型大印。
今天,原有龍門村古樸的木屋、幽長的石板道,都已隨電站的建成而湮滅,只有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還在民間口口相傳。(選自《鄉土雲和》,作者:黃育盛)
陝西省韓城市古代稱
韓城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夏、商屬雍州,《書·禹貢》有「龍門,禹貢雍州之域」的記錄。相傳夏禹「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因而史以「龍門」為韓城地域的代稱。
有關的年代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傳)封於韓,食采於韓原一帶,稱韓(侯)國。周宣王時,秦仲少子康又受封於梁山,是謂梁(伯)國。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為秦穆公所滅,今韓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韓城縣志》載:「韓,候、伯之國也」。
春秋時,晉封韓武子萬於韓原。《博物志》載:「韓,武子采邑」。武子後,獻子厥從封姓為韓氏,當時,晉佔有河西之地與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與晉惠公夷戰於韓,秦敗晉,虜其君,晉獻河西地。周頃王二年春(前617年),晉伐秦,取少梁。
戰國時,周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屬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佔秦繁龐。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韓、趙、魏三分晉地,少梁屬魏。周顯王七年(前362年),秦敗魏於少梁,俘魏相公孫痤,攻取魏繁龐城。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秦與魏戰元里(在今大荔縣境內),斬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為夏陽,置邑。
秦滅六國,夏陽屬內史地。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項羽先後分封三王,董翳被封為翟王,領陝西北部地區。八月,劉邦入關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內史郡之一部分為左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內史更名為左馮翊。夏陽屬之。
新莽時,改夏陽為冀亭,屬列尉大夫治。
東漢時期,光武中興,國都東遷,西京三輔(京兆伊、左馮翊、右扶風)不變,冀亭又復名夏陽,仍屬左馮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陽並入夏陽。
三國時期,魏國雄居中原,夏陽屬魏雍州馮翊郡,晉仍因之。後屬華山郡。
東晉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膚施(今延安)遷居夏陽避羌亂。七年(351),苻健在長安建立前秦,夏陽屬之。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陽屬華州華山郡。西魏廢帝元欽二年(553),隸同州武鄉郡。宇文覺廢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陽並入合陽。
隋開皇十八年(598),夏陽自合陽分出,重新設縣,以古韓國改名韓城,屬馮翊郡。

❼ 福建省安溪龍門鎮和官橋鎮合起有多少人口

龍門鎮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位於安溪縣南部,距縣城23千米,距離廈門同安區25千米。轄區面積156.33平方公里,人口68997人.
官橋鎮,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中南部,距市區17千米。面積120平方千米,人口115275人.

❽ 和廈門相鄰的旅遊城市有哪些

泉州和漳州。

1、泉州

泉州市,別稱鯉城,是福建省地級市,南接廈門,泉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

著名景點有開元寺、府文廟、清凈寺、天後宮、清源山、草庵、清水岩等。

2、漳州

漳州,福建省轄地級市,東北與廈門市同安區接壤。

著名景點有東山島、南靖土樓、雲水謠、火山公園、中國女排三連冠紀念碑等。

景點介紹:

1、安平橋

安平橋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因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橋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

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歷時十四年告成。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南安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橋鎮漳里村,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1862年至1874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興建。

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惠安縣境東南24千米的崇武半島南端,瀕臨台灣海峽,亦稱「蓮島」。

始建於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

4、雲洞岩

雲洞岩景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蔡坂村,距漳州市中心僅8公里,是漳州市區唯一一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漳州市區唯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5、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

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唯一的濱海火山地質地貌風景旅遊區,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隆教畲族鄉——漳浦縣前亭鎮濱海一帶,海陸域規劃面積約1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