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廈門海關進境的空箱中截獲兩千隻活蟑螂,涉事人員將面臨哪些處罰
美洲大蠊,是一種攜帶多種細菌和病毒的蟑螂,在我國屬於外來物種,很容易造成我們生態環境被破壞,所以我國海關對此嚴格檢測。這不,廈門海關從入境的空箱中截獲了兩千隻活蟑螂,那麼涉事人員將面臨哪些處罰呢?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非法引進外來物種將面臨刑事處罰,還要面臨罰款。事情的具體情況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一、事情的發生
這件事情發生在4月14號,廈門海關在一個空的箱子中發現了活體蟑螂,經過檢查發現是美洲大蠊 。根據了解,這種蟑螂攜帶很多細菌,像痢疾桿菌、霍亂弧狀細菌等都存在在這種蟑螂身上,一旦人體接觸後,很容易感染。經過統計,此次活體蟑螂有2000隻,是廈門海關近幾年來在進境空箱中截獲病媒生物最多的一次。之後,工作人員對這些蟑螂進行消殺。
看了這么多,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想法呢?不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見解。
② 生物安全法第60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規定是:
1、國家加強對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
2、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監測、預警、控制、評估、清除以及生態修復等工作;
3、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是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制定的法律。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物安全應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的原則。
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國家生物安全領導體制,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國家鼓勵生物科技創新,加強生物安全基礎設施和生物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生物產業發展,以創新驅動提升生物科技水平,增強生物安全保障能力。
國家加強生物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的義務,支持參與生物科技交流合作與生物安全事件國際救援,積極參與生物安全國際規則的研究與制定,推動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 國家加強對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
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監測、預警、控制、評估、清除以及生態修復等工作。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③ 廈門海關進境空箱中截獲2000隻活蟑螂,美洲大蠊會影響到人類嗎
廈門海關進境空箱中截獲2000隻活蟑螂,美洲大連會影響到人類的,首先美國大鐮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其次是遷入家中攜帶病毒,再者是容易偷吃家中的食物。需要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分析美洲大蠊對人類的具體影響。
一、美洲大蠊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首先美洲大蠊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對於這些截獲的美洲大蠊而言他們在入境後會進入到中國境內的生態系統中,會成為很多昆蟲的天地,有些昆蟲對於生態系統的發展是有利的,這樣一來他們通過不斷的繁衍,從而破壞了生態系統中的平衡,使得很多有益的生物被吃掉。
廈門海關進境空箱中截獲2000隻活蟑螂處理美洲大蠊的注意事項:
優先通過送到檢疫部門進行檢疫,看是否攜帶有致命性的病毒,如果攜帶有致命性的病毒的話就需要核實美洲大蠊的來源,同時對這些美洲大蠊進行銷毀處理。
④ 買賣入侵物種,以成災害物種,違反哪些法律法規
買賣入侵物種比如毒蛇是不犯法的,是否違法主要要看你販賣的物種是否是國家保護動物,涉及保護動物的就是違法的。違反的是非法買賣國家保護動物的法規比如《野生動物保護法》。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款中「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繁殖的上述物種 )。
⑤ 國家對外來物種入侵的防範和應對政策有哪些
法律分析:(1) 物理防控,主要包括人力滅除、利用專門設計製造的機械設備防治外來入侵物種。
(2) 化學防控,主要是用化學制劑控制外來物種的種群,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於推廣等優點,但容易對生態環境、本地物種以及人 類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3) 生物防控,包括生物替代和生物防治,生物替代是選用當地物種通過替代方法控制外來入侵物種,生物防治是通過在原產地引進天敵控制外來物種。
(4) 綜合防控,將生物、化學、物理等單項技術有機結合,發揮各自優勢、彌補單個技術的不足,綜合治理外來入侵物種。
法律依據: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 《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 不斷健全防控體系,進一步提升外來物種入侵綜合防控能力。到2025年,外來入侵物種狀況基本摸清,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基本健全,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大危害入侵物種擴散趨勢和入侵風險得到有效遏制。到2035年,外來物種入侵防控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重大危害入侵物種擴散趨勢得到全面遏制,外來物種入侵風險得到全面管控。
⑥ 急!!!廈門外來入侵生物(植物)地點! 可追加30分!!
廈門外來入侵生物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08-04-29
在科幻電影里,外星生物入侵地球的老套路,讓許多人熟悉得有些乏味。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很容易忽視身邊實實在在的入侵者。直到危機爆發。
今年3月中旬,被稱做「紫色水妖」的水葫蘆繼續在廈門諸多水域肆虐,只是今年,它來得特別瘋狂,密密麻麻。為了對付它,同安已經組織了數千人次,日夜不停打撈。
入侵廈門的,不止水葫蘆。目前,進入廈門的外來物種超過百種。貓爪藤、德國小蠊、互花米草……這些外來入侵生物已經「匍匐」在城市的某些角落,「虎視眈眈」,並在人們不經意間大規模爆發。
面對大多數的外來入侵生物,我們目前沒有徹底根治的辦法。
廈門,目前有多少外來入侵生物,它們給我們的家園帶來怎樣的危害?今天,本報推出這期專題,希望讓大家知道,我們,該怎麼辦?
外來生物 兵臨城下
周末回家,媽媽正在忙著與蝸牛戰爭。
舀了一勺鹽輕輕灑在蝸牛身上,蝸牛馬上蜷起身子,身體里慢慢滲出水來,慢慢沒了動靜。看來這鹽真是消滅蝸牛的絕頂好東西。
我看了不僅有點不忍心,還責怪起媽媽的狠心。
媽媽說我沒有看到它們的「暴行」當然會有婦人之仁。說著開始控訴起蝸牛:前一星期廚房突然來了好多蝸牛,到處爬,惡心不說還會吃買回來的青菜葉子。
蝸牛的入侵源於兩個月前買的一棵又白又嫩的大白菜。媽媽說當時發現白菜上有兩只蝸牛,洗菜時就隨手扔進垃圾桶了,想不到兩個月後,蝸牛瘋長,廚房成了這幫傢伙的樂園。
仁慈會成就作惡者。
我為傷害了這小小生物而不忍,從大局出發,還是橫下心幫媽媽撒鹽巴。
這只是一場家庭與生物的小小阻擊戰。
然而就像媽媽買白菜一樣,一次飛機航班、一艘遠洋輪船、一位在各大陸之間跋涉的旅行者,都可能有意無意地攜帶著外來物種「登陸」。
這讓我想起了近日同安母親河東西溪里正在進行的一場生物阻擊戰。
敵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世界十大害草——— 水葫蘆。
綠油油的一片,連綿幾公里,讓人看了心裡發怵。
它們本該長於巴西,卻在此放肆。
其實入侵廈門的生物並不僅水葫蘆。
「強龍壓倒地頭蛇」不止一次地在廈門的生態系裡發生。
鼓浪嶼居民與美洲來的貓爪藤大動干戈。
墨西哥來的「沙篩貝」曾讓廈門漁民蒙受巨大損失。
德國小蟑螂讓辦公室里女生們大叫……
外來生物入侵,總是悄然而至,兵臨城下。
當你發覺之時,也往往正是它形成氣候之時。
在沒有硝煙的日子裡,
是時候,我們吹響反擊外來生物入侵的集結號了。
戰役
水葫蘆之災
她曾點綴湖面喂飽豬
水葫蘆,漂浮在水面上,在一片碧綠中挺立,紫藍色的花瓣如朵朵蓮花。
39歲的謝辰在思明區一家外貿公司上班,他曾對這種花一見鍾情。小時候,他住在同安。某年夏天,他第一次在東西溪畔看到這種植物,不多,零星點綴在水面上。好漂亮的花啊,他當時想。
後來,他經常看到這種植物。外公家養了豬,每年春天開始,就到附近的池塘里撈這些植物,撈滿兩籮筐挑回家給豬吃。豬的食量很大,水葫蘆的長速也很快,幾天工夫,就可以長滿一池塘。那時,經濟比較困難,沒有錢買太多的米糠。外公說,豬開始長骨架時,食量最大,就要用水葫蘆摻少許米糠喂養。
那時,謝辰沒想到,多年之後,這種有著美麗花朵的植物會成為人們所懼怕的。
沒天敵,她成「紫色水妖」
水葫蘆是外來物種。
在家鄉巴西,它很「乖巧」,水面上零星點綴著,添了詩意。
然而在中國,它很「瘋狂」,表現出驚人的繁殖能力。夏天,一株水葫蘆在3到6個月可以繁殖25萬株,種子沉積水下可存活5到20年。在家鄉,它有200多種昆蟲天敵,但中國沒有。人們開始把它叫做「紫色水妖」。
1901年,它被作為花卉引進中國,20世紀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它開始大量繁殖。後來,水葫蘆逐漸從豬的嘴巴里退出。人們開始慢慢淡忘它,直到多年後的一天,人們吃驚地發現,它已泛濫成災,特別是在南中國。
「覆蓋整個水面,滋生蚊蠅、影響生活用水;堵塞河道,影響航運、排灌和水產品養殖;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這是專家對水葫蘆泛濫危害的描述。
可是目前,還沒有根治它的有效辦法。用化學葯劑會污染水源,同安清理水葫蘆曾採用過拉網式打撈,但「量太大小船拉不動」,於是,人工打撈還是目前最主要的辦法。
同安花了近百萬元阻擊她
2004年開始,水葫蘆成了同安東西溪之痛。每年,水葫蘆都會泛濫水面,4年來,同安為清理水葫蘆先後花了近百萬元。
今年春天是形勢最嚴峻的一次。伴隨水葫蘆攻佔東西溪的同時,又多了一個新品種:水花生。它們在短短幾天里,密密麻麻地覆蓋滿整個溪面。
從3月15日到現在,同安已經組織數千人次投入作戰,每天從早到晚不停打撈。「即便這樣,打撈的速度還是趕不上它繁殖的速度。經常是剛經過一個晚上,頭天剛清理干凈的溪面,又呼啦啦瘋長出一大片。」同安區東西溪管理所所長蔡藝玲很無奈。
圍剿貓爪藤
數百年古榕也被它「絞死」
2004年,鼓浪嶼圍剿貓爪藤之戰。
在鼓浪嶼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林,至今心有餘悸。他還記得,許多山地、牆壁、屋頂,甚至玻璃窗、電線桿都爬滿貓爪藤,大家手握鐮刀、鏟子、剪刀,可怎麼挖也挖不幹凈。現在,每年都要清除一次。
盧昌義,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教授,曾主持外來入侵生物防治研究等課題。他說,貓爪藤像地毯一樣,鋪滿整個林地。它的「貓爪」深深抓住樹皮往上攀,一旦爬上樹頂有了足夠陽光,會長得更快,莖葉層層疊疊,構成厚厚網狀層,把整個樹冠遮蓋,使樹木的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然後,它再攀援周圍其它樹木並覆蓋,最終導致成片樹林死亡。
貓爪藤也是外來物種,老家在熱帶美洲。1840年,鼓浪嶼成為英國租界後,從海外引入貓爪藤。每年4月,它盛開鵝黃色的花朵,點綴在一片綠意中,甚是好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它被當做庭園籬笆和觀賞植物栽培。
不知何時,它從人們的庭院中「逃逸」變為野生植物,經過幾十年的潛伏期,2004年種群爆發。據不完全統計,鼓浪嶼受貓爪藤危害的樹種達36種,其中受害最重的是相思樹、榕樹,不少大樹已經死亡,連數百年的古榕樹也不能倖免。
貓爪藤已成為鼓浪嶼園林樹木的一大公害。目前,貓爪藤雖然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沒有根治,每年又會冒出新藤。並且,貓爪藤已經「登陸」廈門島內,在廈大情人湖林地、物理館後的一些地段、鷺江大學後山成片或斑塊狀分布著。
盧昌義說,國外至今也還沒有任何一種清除貓爪藤的有效方法;而在鼓浪嶼,別說消滅貓爪藤,就是要控制其蔓延、清除其危害,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目前,進入廈門的外來物種超過百種,其中造成生物災害的主要有加拿大「一枝黃花」、互花米草、鳳眼蓮、貓爪藤、五爪金龍、微甘菊、沙篩貝、桔小實蠅、德國小蠊和福壽螺等。
搜敵
清道夫
2007年11月8日,廈門林業公安接收到一條「怪魚」,一鑒定,竟是清道夫。清道夫老家在拉丁美洲,又叫垃圾魚,生存能力很強。它已被我國列為外來入侵有害物種。去年,清道夫肆虐珠江成災,大量吞食魚卵和魚苗,嚴重威脅其他魚類的繁殖生長,而目前尚無有效手段控制它的蔓延。
在廈門,清道夫基本被養在魚缸里供觀賞,但去年林業公安接收到的這條魚卻是在湖邊水庫被發現的。這意味著,清道夫已經入侵到廈門的自然環境里。
食人魚
慶幸的是,廈門市面上目前並未出現食人魚。5年前,只有29條在海底世界公園供人參觀。
2003年1月14日,在海底世界生活了5年的29條食人魚被執行「安樂死」。海底世界在廈門海洋與漁業局的見證下,將它們倒入福爾馬林和海水混和液中。
食人魚被稱為「水中狼族」,來自南美洲亞馬孫河,它會大量「屠殺」水中其他魚類。2002年底,國家漁政漁港監督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嚴查食人魚。之所以處死食人魚,是為了防止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水域生態環境的破壞。
有專家認為,食人魚的例子就是我國及時制止外來物種入侵的成功案例。
德國小蠊
煩,廚房裡到處都是小蟑螂;煩,連辦公室的電源都被小蟑螂破壞了;還是煩,怎麼殺也殺不完。這種小蟑螂是德國小蠊,也是外來物種。上世紀80年代,廈門最早在賓館、酒店發現德國小蠊,現在,它的活動范圍擴展到了九成居民家中。
德國小蠊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傳播源,能傳播40多種細菌,如寄生蟲卵、乙肝病毒、小兒麻痹症,比蒼蠅、老鼠還有危害性。它只需60天便可繁殖一代,有超強的繁殖能力和抗葯性,是世界上抗葯性最強的三大害蟲之一。
「一枝黃花」
1935年,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庭院觀賞植物引進我國,由於缺少天敵,很快蔓延開,20世紀80年代擴散至河灘、荒地、鐵道兩側、農田邊、城鎮住宅旁甚至綠化地帶。它已成為對生態環境危害很大的典型惡性雜草。
廈門曾發現有五六個場(圃)種植加拿大「一枝黃花」,種植歷史1年以上,面積約200畝。廈門的花卉批發商和插花花店一般都曾銷售加拿大「一枝黃花」,個別地方已發現野生存活的。
2005年五六月份,廈門全市圍剿加拿大「一枝黃花」。
互花米草
上世紀80年代引入的互花米草,一度是「功臣」,用於促淤造陸、護灘護岸,在沿海得到迅速推廣。但現在,它極強的入侵性對潮間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致使大片紅樹林死亡,成為海灘的霸主。它被列為國家首批外來入侵植物。
目前,廈門的互花米草主要分布在海滄青礁一帶灘塗上,佔全市一半左右。
據初步統計,傳入中國的外來有害生物共380種之多,其中雜草108種,具嚴重危害性的動物40餘種,微生物23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百種最具威脅性的外來生物中,有50餘種已傳入中國。
據統計,中國、美國、印度、南非外來生物入侵造成的損失每年分別高達1000億人民幣、150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億美元。
最新的研究表明,生物入侵已成為導致物種瀕危和滅絕的第二位因素。
反思
它們為何在新環境「為所欲為」
幾十年前,水葫蘆喂養了無數的豬;貓爪藤、加拿大「一枝黃花」也作為漂亮的觀賞性植物,讓人賞心悅目。但後來,它們一下子如洪水猛獸讓人懼怕。
不過,也有許多外來物種長期和我們和睦共處,比如小麥、地瓜、玉米,還有許多蔬菜水果的原產地也不在中國。
外來生物,到底是朋友,還是敵人?不少專家提出「十分之一規律」,即所有外來物種中,約10%在新生態系統中可以自行繁殖,在可以自行繁殖的外來物種中又有約10%能夠造成生物災害成為有害物種。實際上,大多數外來物種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世界各地享受的植物資源中有50%至80%都是利用外來物種創造的。
外來入侵物種,為什麼在原產地很「溫和」,到了新環境會變得「為所欲為」?
在盧昌義看來,外來入侵物種有個突出特點:適應環境能力、繁殖力、傳播能力都比較強。外來入侵物種在原產地,是生態鏈中的一環,有天敵;引入新環境之後,因為缺少天敵而大肆擴張。
一個外來物種到了一個新的平衡的生態系統中,也許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排斥在系統之外,必須依靠人類的幫助才能生存;也可能恰好適合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並且新環境中沒有天敵,此時,這個外來物種就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生態平衡。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擴散過程,一旦大面積擴散之後就很難控制。」盧昌義說。此時,又不能為了治理某種外來入侵生物而引進它的天敵,因為天敵很可能會成為新的外來入侵生物。
人類活動有意無意導致生物入侵
山脈、河流、海洋……氣候、土壤、溫度、濕度差異……這些天然阻隔猶如一道道屏障,阻礙了物種的遷移。依靠物種的自然擴散能力要進入一個新的生態系統,相當難。
那麼,是誰幫助外來物種沖破天然阻隔,跋山涉水、遠渡重洋到達新棲息地,繁衍擴散成入侵物種?
盧昌義認為,是人類活動,有意、無意地導致越來越多的物種遷移。「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類活動,把這些物種帶到了它們不應該出現的地方。因此,我們稱這些物種是『有害的』。實際上,對這些物種而言是不公平的,它們只是呆錯了地方。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常常是人類一些對生態環境安全不負責任的活動。外來入侵物種問題的關鍵是人為問題。」
外來物種入侵主要有兩種途徑:有意引種、無意引種。在我國,50%的外來入侵植物是作為有用植物引進的,25%的外來入侵動物是有意引進的。
盧昌義認為,人們對外來入侵物種認識不足,有的地區和單位只看到眼前短期利益,在沒有全面了解外來物種特性的情況下,盲目引進,這往往會釀成大災難。當市場發生變化時,又隨意將引進的物種拋棄,福壽螺、水葫蘆等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侵入自然系統,最終成為災害。
戰術
建立引進物種風險評估體系
盧昌義說,要有效防止外來物種入侵,首先政府要重視,盡快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預警、風險評估和防禦體系。同時,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並加強邊境口岸的檢驗檢疫工作。
歐健,盧昌義教授的博士生,最近他正在做的一個課題就是「建立完善的引進物種評估體系」,內容直指人類有意引進外來物種前的先期評估。風險評估包括引進物種對當地經濟生產的影響、對當地野生生物和生物多樣性的威脅以及引起環境破壞的風險等。
要引進外來物種須申報
歐健說,在引進外來物種管理方面,沈陽有一些做法,值得廈門借鑒。
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沈陽制定了《沈陽市外來物種防治管理暫行辦法》,對全市外來物種做出具體管理規定。辦法中規定,凡是列入國家入侵物種名錄的,一律禁止引入沈陽。單位或個人如果要從外區域引進外來物種,必須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辦理相關的審批手續,並向環保部門申報、登記,填寫影響評估表。環保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和檢測機構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後,方能引進。
研製船舶壓載水快速檢測技術
船舶壓載水是海洋外來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出於航行安全考慮,船隻都要注入大量海水作為壓載水,壓載水中含有的海洋生物也就隨著船隻一起航行,當船舶到達另一國家時,壓載水裡的生物就隨著壓載水一起被排放到當地水體中,造成生物入侵。
今年「兩會」期間,不少政協委員建議研製快速檢測技術,警惕外來生物。目前我國這方面的實踐幾近空白,技術儲備甚少。
市政協委員、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焦念志建議,參照《國際公約》,研製船舶壓載水快速檢測成套技術,組織科研、海事、港務、環保等多個部門,共同研討制定港口生態安全的評價指標體系、指標標准體系、評價標准與方法體系,建立相應的資料庫。
他認為,同時要在廈門建立「港口生態健康示範基地」,建立相關緊急處理預案。
要讓市民認得外來入侵生物
歐健說,還有一項最緊迫的工作,就是增強公眾的生態安全意識。當外來物種在一些地區已經大面積繁殖擴散時,市民看到了,卻不知道,只把它當成普通物種,而不知道向有關部門報告。「這是最可怕的」。
基於這樣的想法,盧昌義在完成外來入侵生物防治研究課題後,在沒有後續經費支持的情況下,依然將「廈門外來生物入侵防治」網站保留下來。「建立這個網站的目的就是通過宣傳和預警預報,與市民一起,為廈門海灣型生態城市的建設構築生態安全的綠色屏障」。
歐健現在擔當著網站的維護工作,每季度,上面都會發布預警信息,包括該季度各種外來入侵生物的危險等級以及預防措施。
⑦ 廈門海關截獲劇毒活體蜘蛛「黑寡婦」!這黑寡婦會被如何處理
一般被海關截獲的外來物種都會被進行無害化處理,以防止危害我國生態環境。黑寡婦蜘蛛主要分布在亞洲、美洲及歐洲大陸。這類蜘蛛喜歡夜間活動,白天潛伏,晝伏夜出。 具有極強的攻擊性,對人類和家畜構成嚴重威脅。
黑寡婦的毒性有多強?
在被黑寡婦咬傷後的5分鍾內,疼痛會蔓延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受傷的人很快就會出現視力模糊、惡心和嘔吐以及全身痙攣等症狀。在嚴重的情況下,呼吸困難和心力衰竭可能會危及生命。據統計,如果黑寡婦用盡全力咬傷,如果不及時治療,死亡概率為10%。
⑧ 《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將從8月1日起正式實施,哪些物種禁止種植
管理辦法中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監測預警,源頭預防和治理修復等都做了相關的規定。並結合《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生態系統進行保護。目前我國發布的外來入侵物種包括紫莖澤蘭,空心蓮子和鳳眼蓮等70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如果不盡快的預防和制止,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物種進入我國的生態系統。
紫莖澤蘭原產於中北美的墨西哥地區。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性災難性入侵植物。這種植物成熟後可以將種子長期的埋藏在土壤下,而且不會死亡。只要達到適宜的溫度就會迅速的生長繁殖,它們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傳播,並對周圍的植物造成比較大的傷害。乾旱的季節它們停止生長,雨季充沛的季節會迅速擴張。這種植物一般遇到需要立刻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