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為什麼外地的葯比廈門的便宜
擴展閱讀
廣州代理記賬方法有哪些 2025-09-24 21:06:43
廈門疫情新增哪個區 2025-09-24 21:01:24
武宿到深圳飛機多久 2025-09-24 20:54:12

為什麼外地的葯比廈門的便宜

發布時間: 2022-12-12 16:22:20

1. 三線城市的葯店價格比一線城市醫院葯價高3-4倍是怎麼回事

正常情況應該是醫院比外面葯店要便宜,因為醫院實行零差價,從醫葯公司進過來多少錢,它就賣多少錢。而葯店的拿貨價是高於醫院的,這就意味著就算葯店一分錢不掙,它也不可能比醫院便宜。

2. 同一種葯為什麼醫院的有葯要比外面葯要要貴一倍呢

一般的葯從廠家出來,先通過代理商,再通過業務員,再到醫院。如果能省略中間一兩個環節價錢自然就下來了。現在實行政策是企業生產的葯品,要通過代理商才能進入市場。而進入醫院的葯品要經過1級、2級甚至更多級代理商才能進入醫院葯房。中間每個環節都是要有成本的,葯廠、中間代理商、業務員、醫院以及醫生的回扣。而葯店的進貨渠道自由,而且中間環節少了很多,所以便宜。

3. 美團買葯為啥外地發貨便宜

銷售模式不同通過線上一些優惠活動讓利消費者來打開市場。美團買葯外地發貨便宜是因為銷售模式不同通過線上一些優惠活動讓利消費者來打開市場,美團是一個一站式生活服務平台。美團的使命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公司聚焦「零售+科技」戰略。

4. 快遞發全國的葯為什麼很便宜

快遞發全國的葯因為成本比實體店少得多,所以便宜,網上沒有實體店的人力物力、房租等成本。

5. 為什麼同一種葯價格相差懸殊那麼大

第一,可能是因為地點的不同。如果是一些比較高檔的葯店的話,那麼他們的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因為看起來就比較高檔,所以高價格就更配一點。就像我們平常吃面條一樣,如果你在路邊小攤上隨便吃一口是五塊錢,但是如果你到了北京上海這樣的豪華地帶,隨便一個面館都要至少二十多。

第二,可能是因為葯的真假不一樣。現在什麼都有假的,冒充的。我們一般用肉眼是很難分辨的。前兩天我的媽媽買洗衣液還把"藍月亮"買成了"籃月亮",有的時候一點點細微的地方我們難以發現,發現的時候就沒什麼辦法了。但是這樣的說法也相對片面,不能說價格低的葯店賣的就一定是假葯。

第三,可能對葯的包裝不同。為什麼同樣是人別人就是明星,而我們就是普通老百姓,為什麼別人是億萬富翁,而我們就窮的要死。還不是因為包裝不同,明星的家庭背景以及對她們的提拔就是對她們的包裝。所以可能實質上一樣的一種葯,經過改頭換面之後變得更貴了。

6. 完全一樣的葯(同品牌同廠家同規格)為什麼各葯店價格差距那麼大

進物渠道不一樣和葯店的位置。

多數葯店都是用租房來開的,有的位置好房租自然高,葯價肯定會高。相反有的位置差,營業額不高,店家會用低葯價來吸引顧客,葯品也是商品,葯店也是商業,價格受經營成本影響,有點地段房租貴 ,有的地段便宜,另外進貨渠道不一樣。

有的是廠家直接到葯店,有的是從一級或者二級公司進貨,所以葯品定價不一樣。

(6)為什麼外地的葯比廈門的便宜擴展閱讀:

先要區分葯品與非葯品如果是葯物,商品的盒子上都有葯准字型大小;如果你購買的葯物沒有葯准字型大小,那說明你購買的就不是葯物,至少不是經過國家檢驗合格允許以葯品的形式銷售的葯物。比如說保健品,保健品就不屬於葯物,盒子上會有一個藍帽子的標識。

保健品是不具備葯物屬性。還有的一類就是普通人的「道聽途說」,某某堂姐的姑媽二大爺的孫子給推薦說,這個用來治療什麼什麼病,結果一看,除了有個名字,什麼正規標識也沒有,這樣的所謂「葯物」建議你還是不要吃的好。

葯物分為兩大類:處方葯和非處方葯。

處方葯系指經過醫生處方才能從醫院葯房或葯店獲取,並要也需要在醫生監控或指導下使用的葯物。

非處方葯是指那些不需要醫生處方,消費者可直接從葯房或葯店購取的葯物。非處方葯品上都有比較明顯的標識:OTC。它又分甲類(紅色OTC標志)和乙類(綠色OTC標志)。

7. 路邊攤的中葯葯為什麼比葯店裡的便宜

一方面是因為經營的成本問題,房租、水電、人員工資等。另一方面,如果是同樣的葯材,價格差別很大的話,那就是品質的問題。以前曾經播放過一個新聞紀錄片,上等的葯材大部分都出口了,留下的很多是邊角料,再加上加工工藝流程的省略,雖然品種一樣、葯材還是那個葯材,甚至通過檢測的成分都差不多,但葯效、進貨成本要低了很多。

8. 葯品超市葯價為何比較便宜_

由於中國不允許直銷所以葯品的銷售流程一般是

廠家-代理商-經銷商-醫院-患者

目前由於種種原因(涉及醫療體制和歷史原因),一般經銷商賣給醫院的價格大概是葯品零售價的70%,通過招標,有可能更低。而醫院賣給患者的時候一般都按照零售價賣。而這個原來這個價格國家有規定醫院是不能擅自加價或減價的,所以就算國家後來改變政策規定葯品的零售價是價格上限,醫院可以降價銷售,但是醫院為了追求利潤根本不可能執行。
對於葯品超市則不一樣,他們沒有醫院那樣的病人資源,所以不得不面對來自同業的競爭,可以在進貨價上加一點兒就賣。所以比醫院便宜。另外不排除超市的葯品與醫葯葯品品牌不同的原因,國家就規定過符合GMP的葯比非GMP的葯要貴。
葯品的價格實在亂,再加上銷售渠道和推銷方式的五花八門,導致價格和質量較混亂,其中的道兒很深,以上只是很粗淺的解釋。

9. 為什麼香港很多葯物都比大陸便宜

因為香港是自由港,多數貨物進口都免稅,徐了煙酒化妝品汽油之類要稅。故外國出的香港出的都比大陸便宜吧,大陸要打稅吧,可能澳門也打稅因而貴吧!

10. 國內葯品為什麼非要便宜

葯價低叫做政治正確。這沒什麼好說的。國產創新葯,發明上市,最多五年,進入醫保必須大幅度降價,沒商量。在葯品行業賺錢成了政治不正確,既有民粹的喧囂,更有醫保資金嚴重短缺的現實無奈。國家稅收非常緊張,醫保資金入不敷出是明明白白的。患者不管願不願意,都要拿出真金白銀買葯治病。疾病治療是非常昂貴的,因為涉及到最新的科技。可是由於民粹泛濫,葯品賣高價成了政治不正確,輿論媒體動輒大肆宣揚。實際情況就是國產葯品替進口葯背了黑鍋。進口葯的醫葯代表吃香喝辣,國產葯企做仿製葯,利潤微薄。業內人士都能看得出來。要麼進體制,要麼離開醫葯行業吧,真的。本班同學過得好的都是轉行的。辛酸和無奈。國產創新葯也就是想想,暴利,誰給?一個月1瓶抗癌葯,賣2萬,能持續多久?多少患者買單?進醫保,先把葯價壓倒2000,然後是700,愛進不進。賺大錢,在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