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廈門的美稱是什麼
廈門相傳古時有白鷺棲息,故有「鷺島」之稱。
廈門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食物,吸引了大量的白鷺來此棲息,故又稱「鷺島」。
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 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 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
拓展資料: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
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Ⅱ 廈門首次記錄到黃嘴角鴞,這種鳥的叫聲與普通鳥類有何不同
門市觀鳥協會觀察員在集美區灌口鎮雙龍潭水庫附近區域進行夜間觀察時,在靠近路邊的低矮枝幹上發現一隻黃嘴角鴞。這是黃嘴角鴞首次在廈門被觀測到,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鳥種記錄。據介紹,黃嘴角鴞在福建山區記錄較多,由於是夜行性的鳥類,一般站在又高又隱秘的高枝上,往往只聞其聲難尋其蹤跡。黃嘴角鴞的叫聲很有魔性,似噓、噓-噓、噓的雙音節哨音,穿透力很強,能響徹山谷。
在食物短缺季節,為數量較少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提供食物。對野生動物的搶救應採取個體化人工搶救,對流浪、受傷、感染、體弱的野生動物採取人工搶救、恢復健康、野外放歸等措施,通過搬遷的方式,保持和擴大野生動物的數量,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Ⅲ 初夏有什麼鳥
7月份的鳥 --作者: 江南
七月份,我們在廈門可以見到的留鳥和夏候鳥有白頭鵯、白胸苦惡鳥、池鷺、小白鷺、牛背鷺、黃葦鳽、栗葦鳽、栗喉蜂虎、黑卷尾、發冠卷尾等。在這流火的七月,烈日炎炎,所以提請朋友們可以充分利用清晨和傍晚較涼爽的時間去觀鳥,俗語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那我們早起的觀鳥人就可以看到更多的鳥了。
由於天氣的原因,在山頂,見到的鳥類反而少了。我們在山頂稍事休息,從另一條路下山。剛走沒幾步,就看到了兩只喜鵲。喜鵲體型較大,比珠頸斑鳩大上兩三倍,身體以黑為主,腹白,尾長且黑、有藍色光澤。其中一隻居然當著這么多男女觀眾的面在「更衣」。
拐了一道彎,在一棵開滿黃色小花的大樹上有五六隻小鳥上竄上跳的,乍一看以為是白頭鵯,但細看後發現略有不同,它的頭部有明顯向上突起的羽冠,眼後有一顯眼的紅色小耳斑,故名紅耳鵯,臀紅、耳紅,比它灰頭灰腦的兄弟白頭鵯靚多了。剛欣賞完紅耳鵯,就聽到幾聲沙啞刺耳的鳥叫聲,順著聲音望去,原來是一隻黑領椋鳥在練聲,它頭白、喙黑,眼周淺黃色,顧盼之間風情萬種。
電線上,停著三隻栗喉蜂虎,上月鳥情報告有推薦,這是一種很漂亮的鳥類,整個身體以綠色為主,喉部栗色,在陽光照耀下,宛若戴著一條又大又粗的金項鏈。
「戴勝!」,隨著一聲歡呼,一隻戴勝粉墨登場。它十分給面子地聳立著粉棕色鑲黑白花邊的絲狀冠羽,拍打著色彩斑斕的翅膀,風度翩翩地展開扇形的尾部徐徐降落在山坡上,還意猶未盡地信步而行,當真是美不勝收啊!
本月推薦觀賞鳥:
白頭鵯 :白頭鵯,中等體型(19cm),身體主要呈橄欖色,眼後一白色寬紋伸至頸背,黑色的頭頂略具冠紋。群棲,性活潑,典型的唧唧喳喳顫鳴及簡單而無韻律的叫聲。在廈門極常見。
Ⅳ 關於廈門和白鷺的問題
一、廈門島最早稱為「鷺島」 是由這個傳說而來的。這個源於民間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 廈門的熱愛和對建設廈門,保衛廈門事跡的懷念。
廈門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這里寸草不生,荒無人煙,一群白鷺南歸飛到這里,停在岸邊歇息,領頭的大白鷺,發現水裡魚蝦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既沒有毒蛇猛獸的威脅,也不見獵人弓箭的騷擾,於是它鼓上了這個小島,便率領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們也隨之著手打扮自己的家園。一些白鷺用嘴啄利爪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鑿了許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嘩嘩地流淌下來;另一些白鷺,則從大陸上銜來各種花籽、草籽,播撒在島上,島上便百花齊放,綠草蔥蔥。山明水秀,花團錦簇引來許多鳥兒築巢;蜜蜂、蝴蝶也來採集花粉,頓時小島變得熱鬧非凡,五彩繽紛。
此番景象使盤踞在東海底下的蛇王異常嫉妒,它想霸佔這白鷺建設的美麗小島,於是率領蛇妖興風作浪,瞬間島上飛砂走石,天昏地暗。白鷺為了保衛自己的家園,與蛇妖展開殊死搏鬥。領頭的大鷺重創了蛇王,趕走了蛇妖,但它自己也身受重傷,躺在血泊之中。後來,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一片土地上,長出一棵挺拔的大樹,那樹的葉子,象大鷺一樣張開;那樹開的花,象大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樹木,人們稱為鳳凰木;這種花,人們稱為鳳凰花。
趕走蛇妖之後,白鷺們安心地嬉戲於樹林、海水、沙灘之間,做這個美麗小島的主人。廈門島最早稱為「鷺島」是由這個傳說而來的。這個源於民間的故事寄託了人們對廈門的熱愛和對建設廈門,保衛廈門事跡的懷念。
廈門古名鷺島,它的真正由來其實是人們第一次登上小島,看見白鷺長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於是冠之以「鷺島」。白鷺屬涉禽類鷺科,又名鷺鷥,嘴長腳長,頸也長,全身羽毛純白,頭後還垂著長長的白冠毛,毿長如絲;背部有白色疏鬆的鬢毛和尾翼,形態瀟灑,逗人喜愛。本世紀20年代以前,廈門山野樹林,到處有白鷺棲息,三五成群,飛翔於田間海上。後來因城市興建,生態的變化,白鷺慢慢減少,瀕於絕跡。這幾年經過環境綜合治理,白鷺又回到島上。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今天,白鷺又成為廈門的市鳥。
二、三: 白鷺每年4月和11月進行春秋兩季的遷徙活動。
廈門有10類鷺類,占我國鷺科鳥類總種數的50%。其中白鷺屬的5個種齊全,反映了廈門的地理位置和濕地環境在鷺類資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來,每年廈門的鷺科鳥類數量高達3萬只,按照國際標准,表明廈門海域潮間帶及圍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國內、國際上有關鷺科鳥類的重要濕地。
Ⅳ 廈門代表什麼動物
白鷺,廈門古名鷺島,它的真正由來其實是人們第一次登上小島,看見白鷺長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於是冠之以「鷺島」。白鷺屬涉禽類鷺科,又名鷺鷥,嘴長腳長,頸也長,全身羽毛純白,頭後還垂著長長的白冠毛,毿長如絲;背部有白色疏鬆的鬢毛和尾翼,形態瀟灑,逗人喜愛。本世紀20年代以前,廈門山野樹林,到處有白鷺棲息,三五成群,飛翔於田間海上。後來因城市興建,生態的變化,白鷺慢慢減少,瀕於絕跡。這幾年經過環境綜合治理,白鷺又回到島上。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今天,白鷺又成為廈門的市鳥。
Ⅵ 一種小鳥只有六七厘米長,叫聲是噝噝的,喜歡在榕樹上的是什麼鳥在廈門
暗綠綉眼鳥
Ⅶ 廈門有什麼鳥
廈門的市鳥是白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