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珠綉怎麼畫
擴展閱讀
上海節能泵多少錢 2025-09-24 11:46:10
天津牛頭肉哪裡有賣 2025-09-24 10:48:41

廈門珠綉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2-12-23 06:11:11

❶ 廈門有什麼特產要去哪買來廈門旅遊准備帶點回去給親戚朋友。

廈門特產你可以在中山路步行街買,那邊有很大的手信禮品店,也可以試吃,價格也不算貴,或者你上網買也可以呀,現在網路超級方便的。鼓浪嶼餡餅、魷魚干、豬肉鋪、薑母鴨、土筍凍、鳳梨酥這些都很好帶。

廈門,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是福建省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6個區,總面積170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9萬人,戶籍人口261.10萬人,常住外來人口達221萬人。

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廈門市由廈門半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島礁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杏林灣、馬鑾灣、同安灣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千米。

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

❷ 廈門珠綉的介紹

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漢族裝飾性手工藝品。珠綉起源於唐朝,鼎盛於明清時期,解放後工藝逐漸失傳。廈門珠綉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針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

❸ 廈門有什麼能帶走的特產

廈門特產 廈門盛產花生、水果;沿海多產魚、蝦、蜊、蟹、魷魚、文昌魚。是我國文昌魚故鄉之一。廈門盛產的甘蔗,是輕工業、製糖業重要的原料。同安素有「甘蔗之鄉」的美稱,年產甘蔗6萬多噸.至於珠綉、漆線雕、泥塑、彩扎、雕塑等工藝品,更是豐富多彩,暢銷國內外,深受人們的喜愛。 主要特產有各種亞熱帶瓜果、魚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餡餅、葯酒、文昌魚、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海產干貨等。 魚皮花生:是選用特級麵粉、白糖和其他優質配料為表皮、內包上等花處滾合烘製而成,它選料嚴格,工藝講究,具有得香郁酥脆、咸中帶甜的風味,為上等菜料。 花生酥:的主要原料是花生和糖,食用時將其輕輕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甜而不膩,香留齒頰。 菩提丸:是將橄欖與砂仁、豆蔻、肉桂、沉香等多種名貴中葯和糖水一起熬制而成,吃來香甜可口,而且有增進食慾,止吐散滯,消除腹痛之功效。 青津果:以橄欖為原料,配以甘草、糖水製作而成,甜酸適度,鹹淡可口,芳香四溢,有消積解脹,醒酒去膩,止暈抑吐,爽身養脾之效。 餡餅:為選用優質麵粉、豬油、上等綠豆等烘製而成,其製作重在火候,做到整個餅內熟外赤不走油,吃起來餅皮香酥油潤,鮮餡冰涼清甜。市面上以鼓浪餡餅和南普陀素餡餅為最佳。 葯酒:是葯材和酒的融合體,具有葯的療效,酒的作用。有萬全堂、春生堂、松筠堂、固本葯酒、衛元葯酒、月桂補酒、烏雞白鳳酒等品種。 文昌魚:是廈門的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又名蛞蝓魚,主要產地在廈門同安劉五店。文昌魚體形小,頂多五六厘米長,每斤有四五千尾之多。全身半透明,頭尾兩頭尖,是高級魚品,其肉質鮮嫩,味道清津甜美,製成干品,有一二年的保存期,是理想的旅遊購物佳品。 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廈門珠綉產品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目奪,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針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珠綉掛圖《廈門海堤》、《南京長江大橋》、《龍鳳戲珠》等,構圖清新,設色柔和,景物逼真,層次分明,參加過全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 ,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的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廈門珍珠拖鞋,以其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受到國內外客商好評。 漆線雕:是廈門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早在幾百年前漆線雕像就馳譽中外,遠銷東南亞各國。漆線雕是以精細的漆%C 「全游網」是一個很好的旅遊網站,樓主想知道的,上面都有。網址 www.3608.com 。

❹ 請問廈門有什麼紀念品啊

廈門紀念品有漆線雕、廈門珠綉。

1、漆線雕

漆線雕是福建廈門歷史最長的工藝品,早在幾百年前,廈門漆線雕像就馳譽中外,暢銷東南亞各國。漆線雕用精細的漆線,以特殊的製作方法纏繞出金碧輝煌的建築、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衣飾花紋,尤以民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麒麟、雲水、纏枝蓮等為多。



2、廈門珠綉

珠綉起源於唐朝,鼎盛於明清時期,解放後工藝逐漸失傳。廈門珠綉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多個品種。

(4)廈門珠綉怎麼畫擴展閱讀

廈門特產:

1、蚝仔煎

蚝仔煎為廈門最具風味的傳統大眾化名點。它以鮮牡蠣為主料,摻入適量的地瓜粉,再加入已切成小丁節的鮮蒜或韭菜及少許的鹽,倒入熱油鍋煎炒而成。其味鮮甘美,糯芳香,富有營養。若再加上一點沙茶、辣醬等佐料,或加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為可口,滋味更香。

2、古宅大蒜

古宅大蒜是建廈門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的特產。「古宅大蒜」以其瓣大皮薄、味道香辣的獨特優點風靡閩粵兩省和港澳地區,遠銷新加坡、比利時、斯里蘭卡、菲律賓、日本等國。

❺ 廈門特產有哪些

廈門特產很多哈,要是買的話,我建議去手禮網買
他們家的價格最便宜了,而且是國營企業,質量服務都很好,而且還可以機場提貨,這樣就不用旅遊的時候提著東西到處走啦,O(∩_∩)O哈哈~
1. 漆線雕:漆線雕是廈門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早在幾百年前漆線雕像就馳譽中外,遠銷東南亞各國。漆線雕是以精細的漆線經特殊的製作方法纏繞出各種金碧輝煌的人物及動物形象,尤以民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麒麟、雲水、纏枝蓮等為多。過去,漆線雕大都只限於木本,漆籃和戲劇道具上。近年來,已發展到裝飾在盤、瓶、爐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滿目。目前,廈門工藝美術廠把漆線雕與陶瓷結合起來,創作、生產了線條陶瓷作品。如線條瓷塑《鄭成功》,參加了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送到日本展出,獲得好評。小件漆線雕工藝品用綾緞製成盒子包裝,小巧玲瓏,便於攜帶,是旅遊紀念、饋贈親友的佳品。
2. 海產干貨:
3. 龍眼乾:其實很多地方都產,如果剛好你所在的城市沒有產這種東西,可以買一些。不過現在商業很發達,早就不分南北貨了。
4. 鼓浪嶼餡餅:除了傳統了鼓浪嶼餡餅,還可以買南普陀、日光岩等的餡餅,現在選擇比較多了.
5. 廈門珠綉: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廈門珠綉產品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針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珠綉掛圖《廈門海堤》、《南京長江大橋》、《龍鳳戲珠》等,構圖清新,設色柔和,景物逼真,層次分明,參加過全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的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
6. 油畫:廈門是全球重要的油畫生產基地,可以在烏石埔油畫村,或者曾厝垵買到一些很棒的且很便宜的油畫;
7. 茶葉:不過遊客要小心被宰了。像我們經常喝的都不見得能分辨出實際價格(當然喝100和喝500的能區分出來。不過300和400之間就不好說了。遊客估計更難分辨)
8. 黃金香餡餅:肉鬆、肉乾;
9. 金門貢糖。
網上還有提到的有: 魚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等。

❻ 廈門經典導游詞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旅遊地,下面是我准備的廈門經典導游詞,僅供參考。

廈門經典導游詞【1】

廈門市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構成了廈門的總體風格。

島、礁、岩、寺、花、木諸神秀相互映社,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

對台灣、東南亞的區位優勢,海、陸、空立體互補的交通設施,也為廈門旅遊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

改革開放後,廈門旅遊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

從1991年至1998年,廈門市入境旅遊者人數、人天數和(外匯)收入三項指標連續8年名列全國旅遊城市中前10位,國內旅遊也取得長足的發展。

廈門以雄健的姿態跨入了全國主要旅遊城市的行列,旅遊業成長為廈門市重點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圍繞著海上花園整體旅遊形象的構築,廈門旅遊產業素質顯著提高,國內外旅遊市場得到拓展。

在旅遊立法方面,廈門市出台了《廈門市旅遊管理條例》、《廈門市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管理暫行規定》、《廈門市旅遊定點單位管理辦法》、《廈門市一日游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初步構成了廈門地方旅遊法治體系,為依法治旅方針的實施創造了良好條件。

在旅遊資源開發方面,城市已形成鼓浪嶼、萬石山、南普陀、集美等十幾個旅遊景區(點),鼓浪嶼--萬石山被國務院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尤其是1995年以來,廈門市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陸續建成了廈門影視娛樂城、廈門台灣民俗村(景州樂園)、鼓浪嶼海底世界、胡里山炮台榮光寶藏博物院、集美航天科技城、東方和凱歌兩個高標準的高爾夫國際鄉村俱樂部等新的旅遊項目,並已對外營業。

在旅遊飯店、旅行社方面,廈門市現有旅遊涉外飯店79家,其中星級飯店45家,客房約10200多間;中小型社會旅館340家左右,床位約22000張;國際旅行社、國內旅行社48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2家;各類娛樂經營單位200多家。

1998年,全市接待海外遊客48.35萬人次,創匯2.39億美元;接待國內遊客585.52萬人次,創收55.76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6%。

為了在世紀之交,以更雄健的姿態去迎接新的挑戰,廈門確定了旅遊業跨世紀發展目標--到2010年,把廈門建成我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旅遊口岸和觀光度假發達的國際性海濱旅遊城市。

廈門經典導游詞【2】

廈門,很早以前叫“鷺江”、“鷺門”、“鷺島”、“鷺嶼”。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叫“嘉禾嶼”、“嘉禾里”;元代叫“嘉禾千戶所”;明代稱“中左所”;1650年鄭成功統治時叫“思明州”;民國以後叫“思明縣”、“思明市”。

什麼時候叫廈門呢?據說是在明初江夏侯周德興來建“廈門城”以後,才與原有的“中左所”名稱同時使用的。

以“鷺”為名,是因為傳說當時島上棲息大群白鷺。

以“嘉禾”為名,是根據《鷺江志》記載,當時島上生產一種“一莖數穗”的良種稻禾。

以“所”為名,是由於“所”是當時政府設置在這個島上的軍事機構的一種名稱,“中左”是“所”的`方位。

以“思明”為名,那是鄭成功和當時人們思念明朝而起的。

為什麼叫“廈門”呢?史料上雖然沒有說明,但是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因為廈門處在九龍江的“海門”下游,就是“下海門”流域。

這樣,有人就把“下海門”縮讀為閩南方言的“廈門”。

至於正式命名,那是從1683年清政府解除海禁以後。

廈門作為“通洋正口”,英國商人首先來到這座小城做生意,城裡的人告訴他們這個島名,因此,英語就根據閩南方言譯為“Amoy”,從而記載在史料上。

今天,廈門是祖國的港口城市,也是海外僑胞和貴賓前來我國旅遊首先到達的“門”。

因此,廈門這個名稱,有它新的涵義,也可以說是“祖國大廈之門”

廈門(又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市內有鼓浪嶼、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等景點。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

多年來大力推行普通話以及外來非閩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湧入,普通話早已成為廈門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廈門經典導游詞【3】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素有“海上明珠”之稱的濱海城市——廈門。

大家一路辛苦了。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朱,朱德的朱,在接下來的幾天中,我將陪同大家游覽廈門的風景名勝,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使大家對廈門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大家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

這位是為我們開車的師傅,李師傅,他的駕駛技術可是非常的好,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大家會欣賞到他的嫻熟技術。

大家剛下飛機一定累了,我們的行程就從下午開始,現在我先送大家去酒店休息一會兒,我們要入住的是寶龍大酒店,這是一家五星級酒店,所有的設施設備都是最好的噢! 從這到酒店還有一段路程,在這途中呢,我先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廈門的概況。

廈門是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不過60萬,但是廈門有著超越其它城市的航空業。

大家剛剛走出來的機場,就是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它佔地面積有8.9平方米,並且開辟了國內航線53條,國際航線8條,有33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廈門設立辦事處,開展各種經營業務。

它是我國第七大航空港。

廈門地處亞熱帶,全年氣溫差別不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很適合旅遊,看來大家是來對了地方,廈門環境優美,民風淳樸,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稱號。

同時也是中國十大旅遊城市之一,廈門最大的特色就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大家知道廈門的市樹、市花是什麼嗎? —— 沒錯。

就是鳳凰木和三角梅。

看來大家對廈門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鳳凰木是典型的南國樹種,枝秀葉美,它開花的季節是在夏天,可惜大家現在看不到,所以希望大家夏天的是時候在來廈門看我們的市樹,到時候可別忘了找我為大家介紹噢!

而三角梅朴實無華,易於繁殖,花色也很多;市鳥白鷺則是高雅之鳥,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群白鷺在此棲息,又因廈門島形似白鷺,素有鷺島之稱。

廈門在明朝前是叫做“嘉禾嶼”,那是因為在唐朝是種有一種水稻,一般水稻是一莖一穗,而這種水稻是一莖多穗的,當時的閩越人認為是吉祥的徵兆,於是就把這個無名的小島稱為“嘉禾嶼”;

直到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心在閩南沿海設置上、下、左、右、中五個哨所來防禦倭寇,

剛好當時廈門正好位於中、左二所,固有“中左所”之稱,隨後周德心奉命建城,而當時的“中左所”正好位於福建九龍江下游地段,故又稱“下門”當時的“下”是“上下”的“下”,後來,雅化為現在的“廈門”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把廈門、金門作為搞清復明的基地,把廈門改為“思明洲”到了1933年才恢復為廈門的稱呼。

廈門的美食風味獨特,主要是以海鮮為主,具有清,鮮、淡、脆的特點。

廈門菜發於北宋,原來是閩菜系當中的一種,到20世紀90年代,從閩菜中脫穎而出,自成一派,形成海鮮菜餚、仿古葯膳、普陀素菜、名點小吃四個系列。

在這幾天中,我一定帶大家去嘗遍廈門所有好吃的。

廈門有好多的特產,像廈門的珠綉,漆線雕,瓷雕等。

像廈門的珠綉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非常的獨特,有珠綉的拖鞋,珠綉的包包,珠綉畫等100多種款式。

漆線雕可是廈門歷史最長的工藝品。

早在幾百年前,廈門的漆線雕佛像就馳名中外,暢銷東南亞各國。

大家回去的時候可別忘了帶點給親戚朋友。

還有廈門的一些風俗習慣也很特別。

在今後的幾天當中我將會為大家更詳細的介紹一些。

看,寶龍大酒店,我們到了,請大家帶好自己的東西下車。

❼ 美麗的廈門珠綉

可能內容顯得枯燥,但是這些珠綉作品真的很好看呀,

這是我公眾號上的文章啦!!!

可能不會有人看,但是我還是想發一下。 廈門珠綉 這些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真的很有韻味。

      珠綉是廈門市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吸收了中國傳統四大名綉的優點及表現手法,十分講究它在絲絨面上,用玻璃珠和電光膠片綉出不同圖案密不容針,經光線折射珠光璀璨,色調明快。

        珠綉掛圖《廈門海堤》、《南京長江大橋》、《龍鳳戲珠》等,構圖清新,設色柔和,景物逼真,層次分明,參加過全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廈門珍珠拖鞋,以其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好評。

      珠綉工藝是在專用的米格布上根據抽象圖案或幾何圖案,把多種色彩的珠粒,經過專業綉工純手工精製而成。珠綉主要有珍珠綉、玻璃珠綉等。

        珠綉是在中國著名的刺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既有時尚、潮流的歐美浪漫風格,又有典雅、底蘊深醇的東方文化和民族魅力。珠綉起源於唐朝,鼎盛於明清時期,解放後工藝逐漸失傳。

        珠綉主要是用針穿引珍珠、玻璃珠、寶石珠,在紡織品上組成圖案的刺綉。珠綉具有珠光燦爛、絢麗多彩、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的藝術特色。用針穿引珍珠、玻璃珠、寶石珠,在紡織品上組成圖案的刺綉。珠綉具有珠光燦爛、絢麗多彩、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的藝術特色。



      珠綉主要有珍珠綉、玻璃珠綉等。珍珠綉始見於隋唐。據《通典》記載,隋代京城游樂場里的藝人「盛飾衣服,皆用珠翠」。唐代《杜陽雜編》記載,宮廷有珠綉被面,以小米粒般的珍珠等綉成鴛鴦、花卉圖案,五色輝映。宋代珠綉更為突出。

      珠綉綉工藝是在專用的米格布上根據自主設計的抽象圖案或幾何圖案,把多種色彩的珠粒,經過專業綉工純手工精製而成。珠綉藝術特點是珠光寶氣,晶瑩華麗,色彩明快協調,經光線折射又有浮雕效果,是現代生活理想的高檔時尚裝飾品、室內裝飾品。

      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廈門珠綉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 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針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

      廈門珠綉工藝的歷史有近百年,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一些華僑從海外 帶回一些玻璃珠點綴的綉花拖鞋,廈門民間製鞋藝人看了愛不釋手,從中受到啟發,設法從日本、南洋一帶捎回一些玻璃珠子,開始嘗試在鞋面上綉出各種花烏圖案。於是,廈門珠拖便開始流行開了。

      上世紀20年代,大同路幾乎成了珠拖一條街, 活源皮行從海外進口絲絨、玻璃珠等材料,雇請一些民間藝人製作各式拖鞋,除內銷外,還開始出口到東南亞一帶。 到了上世紀50年代,廈門將民間藝人集中起來,組建廈門珠綉拖鞋廠,專門生產珠綉和珠拖鞋。

      廈門珠綉拖鞋廠生產的珠綉拖鞋出口到亞、歐、 美的50多個國家或地區。在1989年7月舉行的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該廠生產的水晶牌珍珠拖鞋榮獲金牌獎。珠綉主要原材料為玻璃珠、電光膠片和絲絨。其工藝是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直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

      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廈門珍珠拖鞋,以其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好評。

    但是珠綉的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難題。上世紀八十年代,廈門珠綉迎來發展的頂峰,隨後在90年代,因人工成本的升高和歷史原因,謝麗瑜所在的工廠也遭遇了停產、關門。當時這門手藝鮮有人問津、幾乎瀕臨失傳,謝麗瑜卻對珠綉有種割捨不斷的情懷,她覺得冥冥中跟廈門珠綉有難以割捨的淵源,有責任重振廈門珠綉的榮光。

      一直到2008年,廈門珠綉工藝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十年過去了,謝麗瑜為首的工匠們已年過半百,她們懷揣著傳承的使命帶著復興珠綉的夢想再次聚集到了一起。舍棄,意味著技藝必然消失傳承;堅持,起碼還有一線希望,哪怕給自己「挖了個坑」謝麗瑜和手藝人們仍然堅持了整整十年

      十年時間,藝術作品層出不窮,孔雀、牡丹、香爐、圖騰、宮廷器皿。中國傳統元素與廈珠綉的結合如此渾然天成,天衣無縫但技藝的傳承依舊舉步維艱。

廈門珠綉,

在這個念舊的時代,

瀕臨失傳,又期待新生。

      被稱作"日本手工匠傾聽者」的鹽野米松曾說,沒有手工業之後,才知道原來那些經過人與人之間磨合與溝通之後製作出來的產品,使用起來是那麼的適合自己的身體,還因為它們是經過手工藝一下下地做起來,所以它們 珠子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海外,像義大利、捷克這些先進的玻璃珠產地,作品的構圖也有著幾何圖案等西方元素,但作品體現的卻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不同的文化交織在一起,使廈門珠綉的作品別具一格,帶有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記,體現廣集博採的廈門精神。

      一直到2007年,廈門珠綉被認定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項目,並經謝麗瑜老師等人十多年來的堅守與傳承,廈門珠綉藝術才開始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國家重視傳統文化產業,2007年, 廈門珠綉重新引發社會關注,並於當年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時已退休的謝麗瑜被政府相關部門找到,幾經周折,她又找到原來廠里的同事,並租了房間,數人一起為恢復珠綉藝術的傳承、發展而努力。用謝麗瑜的話來說,不管過去還是現在,珠綉都可說是廈門響當當的「城市名片」。她告訴記者,2009年,她受邀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非遺大展上,一位從新疆地質礦產學院退休回到北京的87歲的老奶奶,當她看到攤上展出的廈門珠綉作品,非常激動,原來老奶奶是廈門人,對珠綉情有獨鍾,看到熟悉的物件,勾起了她的家鄉記憶。

      重拾珠綉技藝十餘年來,如今珠綉,已經與其他行業有緊密結合,從珠綉拖鞋,到精美掛圖,從服飾包包,到文創產品,全新的珠綉藝術作品層出不窮,獎項接踵而至。一針針,一線線,雖無法縫補珠綉往日輝煌,卻都傾注了守藝人的熱愛與不舍。

    我不得不佩服民家手藝人的精益求精,和堅持不懈。也不得不感嘆這些作品的美倫美幻。

      但鮮花與掌聲的背後,依舊是技藝傳承的舉步維艱。如今謝麗瑜老師一方面趁著眼睛尚佳,多留些作品,同時也在悉心地培養傳承人,希望有更多人能為這門工藝靜下心來。此外,要真正使珠綉工藝發揚光大,不是個人力量所及,需要政府部門和人們給予珠綉更多關注和適當投入。

      關於傳統民間手工藝術品的傳承確實是一個很深刻的長期性的問題。我挑選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放上圖片。就調查數據而言,可以看出傳統民間手工藝術品的繼承和發展任重而道遠。

   

在此之前,我也不了解傳統民間手工藝術。但是查閱一些資料後真的感覺非常美。當然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也會呈現地域性。

      我相信傳統手工藝術品與現代藝術必能相結合,就像廈門珠綉從珠綉拖鞋到其他各種各樣形式的手工藝術品一樣,突破瓶頸,從煥新生。更好的走進大眾的生活。

      廈門珠綉,在這個念舊的時代瀕臨失傳,又期待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