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密接者怎麼處理
按照疫情防控規定,須對密切接觸者採取「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的管控措施,集中隔離期限從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隔離時間總長為21天。
如密切接觸者被發現時,距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未超過14天,則按照「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集中隔離,直至距末次接觸滿14天後轉為居家隔離。
如密切接觸者被發現時,距其與陽性感染者最後一次接觸之日算起已超過14天,則直接轉為居家隔離,仍按「缺幾天補幾天」的方式,完成剩餘天數的居家隔離,直至滿21天方可解除居家隔離。

相關信息:
如在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場所內發現陽性感染者,同一場所內的部分隔離人員,包括與陽性感染者所住房間上下各一樓層、同樓層的所有集中隔離人員,自新發現陽性感染者當日起重新計算集中隔離時間,重新集中隔離滿14天。
當外環境檢測結果(不包括陽性感染者所住房間)為陽性,則對集中隔離場所內所有隔離人員,自新發現陽性感染者當日起重新計算集中隔離時間,重新集中隔離滿14天。
密切接觸者解除集中隔離前,須對其本人及所住房間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方可轉為居家隔離。解除居家隔離前,須對隔離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方可解除居家隔離。
② 疫情密接人員是怎麼判定的
一是在同一房間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還有在辦公室、教室等場所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二是在密閉環境下共餐,以及提供餐飲娛樂的服務人員,三是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四是現場流調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其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的人員。疫情密接人員是怎麼判定的

若接到疾控部門通知為密接人員,不用恐慌,不要隨便外出,做好個人防護,按照要求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積極配合隔離管控措施和疾控部門的流調工作。
疫情期間,市民在相對密閉、通風不佳的環境和場所,需要戴好口罩,不必要時不得脫下口罩。
③ 密接者會變成紅碼嗎
密接者會變成紅碼。
密接者指的是密切接觸者,這類人群是指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無症狀感染者症狀出現前4天開始,或無症狀感染者標本采樣前2天開始,與其有近距離接觸但未採取有效防護的人員。
根據疫情有關規定,確診病例、疑似病例、以及無症狀感染者以及他們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都會被賦於紅碼,所以綜上可以知道,密接者的健康碼是紅碼。

注意事項
紅碼不做核酸是不會變綠碼的。
一般來說,健康碼變紅後需要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且按照規定的頻次做核酸檢測,隔離期滿並且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才能解除紅碼,變成綠碼。
而如果不做核酸檢測的話,紅碼是不會自動變回綠碼的,因為紅碼是發生了高危接觸,有較大感染風險,所以需要做核酸檢測和隔離觀察來進一步排查和確認。
④ 為什麼新冠只能傳染密接者了
大部分人的免疫力有所提高,使新冠只能傳染密接者。新冠傳染要看個人體質,病毒載量等因素。密切接觸者接觸的病毒量少,免疫力高。這個時候被感染的概率比較小。而身體免疫力低,暴露的病毒數量多。它可能會被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