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灌口和角美買哪裡的
你可以結合周圍的生活環境,醫院學校等生活設施來綜合判定。
❷ 廈門集美灌口升值空間嗎
廈門的集美灌口有升值空間的,在那邊的拆遷戶據說都有,拿到了很多賠償款,那我相信肯定會有升值空間的。
❸ 廈門集美區好嗎
集美區是廈門市所轄的一個區。面積268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361021。區人民政府駐銀江路。 1987年8月,從廈門市郊區劃出禾山鄉,更名為集美區。直至2000年初,集美區轄3個鎮,為集美鎮、灌口鎮和後溪鎮。2000年,撤銷集美鎮,設立集美街道辦事處;從後溪鎮劃出滸井、孫厝、葉厝、鳳林美4個居委會和東安、兌山2個村,設立僑英街道辦事處。2003年4月26日,國務院批准將杏林區更名海滄區,同時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其時,集美區轄3個街道,3個鎮,為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鎮、後溪鎮和杏林鎮。2004年9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4]291號)批復同意廈門市集美區撤銷杏林鎮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並調整杏林、杏濱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1]:撤銷杏林鎮,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 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後從杏林街道辦事處劃出日升、三秀、杏堤3個社區歸杏濱街道辦事處管轄,從杏濱街道辦事處劃出西亭、內林、杏林、高浦4個行政村歸杏林街道辦事處管轄。 行政區劃調整後,杏林街道辦事處轄寧寶、紡織、曾營3個社區和西亭、內林、杏林、高浦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杏林南路33號。杏濱街道辦事處轄日升、三秀、杏堤3個社區和錦園、前場、西濱、馬鑾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杏林南路12號。 自2004年起,集美區轄2鎮4街,共30個行政村、22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濱街道。 鎮:灌口鎮、後溪鎮。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❹ 廈門4大新城,哪一個才是未來的頂樑柱
近期看集美新城,遠期看翔安南部新城!
凡事有先後,廈門最高概念就是在中山路老廈大那一帶的老城區,到後來,隨著經濟特區擴展到全島,思明全區和湖裡全區才逐步發展起來。
關於海滄
到了後來,島內發展空間有限,逐步往島外發展,海滄成了最火的那一個。海滄的優勢首先是海滄大橋,另外,海滄的台商投資區地位,也促進了當地的發展,同時很多的資源投入下去,海滄成了島外發展的排頭兵,並在前幾年引領整個島外區塊。
海滄除了台商投資區外,還有海滄港區和生物醫葯區的拉動作用。別小看這些經濟的加分項,這是區域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
時至今日,從房價的情況看,海滄還是占據了島外獨一份的。
關於集美
集美的地位,其實在原來是很穩固的,特別是有了集美大橋和杏林大橋及最早的廈門大橋,集美與島內的連通性是最好的,特別地鐵一號線,也開啟了集美的地鐵時代,這可是島外首個通地鐵的區。
集美新城的地位,在於良好的公建配套,大學城氛圍和景觀,讓其成為目前島外最成熟的區塊之一。而與海滄相比,集美新城還在加速完善,所以在最近一段時間還會繼續上升。
說到產業,就不能不提集美的軟體園三期了,這是目前廈門已建成的軟體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而且,很多軟體產業正在從島內越來越飽和的軟體園二期向這里搬遷。加上還在規劃的影視文創產業,這都將帶動本區域的發展。
關於翔安
不過如果時間拉長了看,我卻更看好翔安南部新城。因為翔安可以算是一張白紙,很多的基礎建設規劃可以從新開始,這就決定了其起點更高,未來的天花板更大。
不過翔安目前的主要原因是進島通道只有一條海底隧道,但在往下,你會發現翔安的地鐵規劃,是所有城區中最密集的,廈門機場即將搬遷,跨海大橋開始修建,且東部市集中心的規劃也慢慢浮上水面。
另外,翔安還有一個令集美也羨慕的因素,就是廈門大學的翔安校區,這將帶動本區域的文體發展,比如廈大附屬的學校、廈大附屬的醫院,等等。
總結
廈門正在進行跨島發展的大變革之中。與一線城市格局相比廈門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城市發展是單中心的。而未來的廈門,正將海滄、集美、翔安甚至是同安個個激活,從而形成多中心的發展態勢,如此,廈門才有可能邁向一線城市的行列之中。
而在這個進程中,海滄為首,集美目前風頭正盛,而未來的落腳點很可能就在翔安。因為這里的想像空間,還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可以類比的話,我願把翔安比作上海的浦東!
肯定是翔安了,以後有錢了要消費就是看比賽(一場兩館),出去 旅遊 (4F機場),讀書(廈大,實小,雙十,廈門最好的學校都來翔安了)。
未來二十年集美,海滄生活區基本不會有太大改變,馬鑾灣集美佔了五分二,南部工業區,肺要強大。同安:除了靠近集美環東海域,其他區域廈門各區沒人和同安搶後媽。翔安南部新城房產同質化,未來難產,規劃市級中心變更為東部中心,降了一個等級,十年能不能動工還是未知數?集美舊城區、灌口新城、集美新城、杏北新城、杏濱新城、陳井村片區(軟體園四期),杏林老工業區改造、北站片區多點開花,北接同安、西接海滄、長泰,南接湖裡,東接翔安(環東海域大橋),區位優勢明顯。這是島外其他區域無法比的。產業:軟三、未來軟四、杏林灣商務中心,其他區也無法比。商業更不用說了。交通:北站、高速路出入口,翔安機場飛機一年能去幾次?(除商務外),高鐵出行才是百姓出行常態。
未來是多長時間?
10年內集美新城當之無愧,人口、城建、環境、產業、商業、教育、交通等各個維度都將領銜島外各區,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10年後乃至更長時間,看好翔安,一是政策和定位,二是可開發空間大,白紙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以十年為限,集美還是第一位
如果以二十年為限,集美翔安打平
海滄相對地塊小一點,可塑性不夠…
至於同安…什麼時候環東海域成熟了,才能帶動同安。
至於為什麼,可以去集美市民廣場實地看一看風水布局…看了便知
海滄!海滄!海滄!海滄區政府的效率較高,經濟發展潛力大,最重要的是,雖然名校雖然在翔安,同安,集美遍地開花,但是教育沉澱,學校整體教學水平海島外海滄區最高!比如雙十附屬學校,北師大附屬。算是島外數一數二的學校了。
集美區集美新城沒有生氣,經濟發展靠後…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起了黎明曾經演過的一部電影,說過如下一句話,大家請看。
為啥這么說呢?因為廈門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一時難以改變。那就是大家始終認為島內才是廈門,島外是鄉下而已。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說法吧,寧要島內一張床,不要島外一套房,這都多少年啦,這種看法從來沒變過!
那廈門靠什麼來發展的呢?一靠 旅遊 ,二靠房價。 旅遊 的核心資源基本都在島內,島外的人造 旅遊 資源一時半會沒啥影響力。而房價輪番的上漲也都是島內來引領的,島外的房價只是跟著漲,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價格立馬松動,其實很多買了島外房子的,這幾年很多都沒漲,甚至有的還跌了一些,唯獨島內房價如此堅挺,無疑更加讓人們堅信,島內才是真正的廈門。
要想讓四大新城當頂樑柱,我看還是為時過早。不信你去島外看看,那裡有什麼?其實沒啥產業支撐的。有人說翔安建了新機場,以後肯定就是頂樑柱。其實目前看就翔安發展的最差,出了隧道,基本都是在建的工地,很多還都是荒地,農田,根本沒有像樣的企業。從找工作就能看出來,基本都是3000-5000工資的工作,還有幾所剛建好的好學校,除了一波炒到快5萬的房價,那就沒有啥別的東西了。再說了,你聽說哪個城市是靠一個機場成為發達城市的嗎?沒有吧,還的靠產業,靠人才。這兩點做不好,別看是新城,誰也當不了頂樑柱。最後還得靠島內那點 旅遊 資源,吸引國內外的閩南人過來買房子,才能維持廈門的顏面。
海滄才是頂樑柱呀,為什麼?因為海滄是廈門工業最發達的區。有了工業,就有了錢,有了人,有了錢和人,其他的還不會有嗎?
在廈門、漳州與泉州一元化計劃中,漳州港新區、集美新區、翔安新區與角美新區中,漳州港新區潛力無限!
我認為應該是海滄,西可對接漳州和廣東,尤其是漳州平原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可以對廈門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❺ 廈門島內買不起房,想買在島外,買在海滄、集美、同安和翔安哪個好
這個有什麼好比較的,都是一橋、隧道之隔,真正方便的當然是集美,集美出來公交車,還有brt,翔安和海滄有brt嗎?brt直達火車站、輪渡,其方便性當然不是海滄、杏林、翔安能比的,海滄是到漳州方便,翔安是到泉州、福州方便
❻ 廈門那個區工廠多
廈門有幾個大的工業區,工廠集中,比如同安工業集中區,環東域工業集中區等。
相比起來,應該是同安區多點
❼ 廈門集美同安哪個好
集美是個人文區,同安是個工業區,看你是要從哪方面來比了,各有各的特點。
❽ 漳州灌口和同安哪個好
漳州灌口好。灌口鎮,這個鎮是屬於福建廈門市集美區的,它是廈門當地發展很富裕的鎮之一,不僅是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之一,也是在發展上人均GDP很高的鎮,地處廈漳泉金三角的中心地段,有八閩重鎮的美譽。
❾ 廈門哪家中學最好
每個學校都是有自己辦學特色的。
一般外界人士評定學校的標準是初中根據一貫的中考成績,高中根據一貫的高考成績,則如下:
初中最好的學校是廈門市第十一中學、廈門市檳榔中學、廈門市第九中學、廈門市大同中學(老校區初中部),雙十初中部也不錯。
高中最好的是:廈門雙十中學、廈門市第一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廈門六中、科技中學
附:
福建省一級達標校:
廈門一中、廈門二中、廈門六中、廈門雙十中學、廈門外國語學校、科技中學、同安一中、啟悟中學、集美中學、翔安一中、湖濱中學、松柏中學、廈門十中、廈門海滄實驗中學
福建省二級達標校:
廈門第二外國語學校、華僑中學、新店中學、杏南中學、廈門三中、禾山中學、灌口中學、海滄中學,
福建省三級達標校:國祺中學、內厝中學、樂安中學、五顯中學、以及廈門著名的嘉濱小學
福建省普通初中示範學校:廈門市第十一中學、廈門市檳榔中學、廈門市第九中學、廈門市大同中學、廈門市蓮花中學、廈門市湖裡中學、廈門市柑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