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各地軌道交通員工待遇有多少
各地軌道交通員工待遇有多少
軌道交通員工薪資怎麼樣?各地軌道交通員工待遇有多少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參考!
1)司機崗
北京
摟著嫦娥看月亮:扣完該扣的,司機到手5K左右。一號線,每天4圈。年終獎1-2萬。
上海
谷一一谷:上海這里的話現在基本上有3500-4000。然後年終獎啥的不是很多。最近改制才有這么多,以前大概只要3000左右,其他福利可以無視。
從2016年還是2015年整個地鐵系統開始狂漲工資。漲幅比例之大國企罕見。現在每月基本有10k收入,年終還有30k到40k左右的年終獎。
深圳
1537:大概了解到地鐵司機是五千多塊,具體數目不清楚。高層的工資可能會比較高,地鐵司機屬於基層。
天津
匿名用戶:天津的3000多,要求大專學歷。
武漢
匿名用戶:這個每個城市都不一樣吧,我只知道武漢在全國裡面,算是比較偏低的。入職沒幾年的,大概六七萬的樣子。這是最近幾年漲的。當司機太苦逼了……壓力大,工作強度大,幾乎沒有司機是願意當司機的。。
西安
陸連清:每月到手3600-3800,另過節費等福利、季度獎、年終獎,一年不到6W
艾多多:一年拿到手六萬差點
長三角某省會城市
林飛:長三角某省會城市設計院做地鐵業主測量隊工作的,也算是地鐵行業的吧,年薪二十五左右。
2)其他崗位
北京
摟著嫦娥看月亮:北京地鐵。我有好幾個初中同學去的。站務,扣完該扣的,到手3500。年底1-2萬年終獎。分站,分線。西直門那種大站,4k,全勤,年終獎2萬+。房山線,後勤主任,3800。年終獎1-2萬。司機,5k左右。一號線,每天4圈。年終獎同上。文職,3500上下,年終獎同上。技術信號類,只聽說前兩年就6k多了,現在不知道。節假日有福利,水果飲料,米面。除文職,領導。全部倒班,沒周末,沒黑天白天,最後沒朋友。因為休息不一樣。對了,很多人進地鐵需要花錢買工作,站務2萬,司機5萬。就是說頭一兩年白乾。因為進入地鐵首先實習半年沒工資。趕上地鐵開新線不用花錢買。年齡28以下。大了不要。或者拖關系很費勁。現在可能放寬了。要求北京戶口。外地戶口可能最近也放寬了。因為沒人去。學歷中專以上就行。很全了吧!對了,漲工資,費點勁。因為沒效益。也會漲,很少。除非升職,換部門。換站。
青島
歲月神兜:領導待遇好,普通員工,加班加到屎,工資也就4k,5K,慢慢熬吧!官本位很重,做好心理准備。
心安即吾鄉:地鐵司機。首先,我需要強調的是 在青島地鐵里,一般的崗位劃分是生產崗以及行政崗。
而許多人都覺得青島地鐵里員工的待遇肯定很好,其實不然。只是有比較好一些的員工福利。
以生產崗為例吧,實習期的工資在2000+,入司之後是有很多的培訓的,各式培訓在持續一周左右之後會迎來幾個安全教育的考試。當你考完試之後就開始針對你所進入的車間進行更加詳細和系統化的培訓了。
在入司的前半年還是屬於實習期的,80%的基礎工資,當然五險一金還是有的。
在培訓結束,開始個人崗位實習之後,等你考完本崗位的資格證書之後,工資基本也會提到正常的水平。生產崗的平均工資大概在3000+左右吧。隨具體崗位的不同,工資也會有不同,但總體來說還是差不多。
關於行政崗呢,他們是屬於公司的核心,所以待遇會高一些也無可厚非,但總體來說還是不會像民眾所以為的是高薪的穩定白領工作。
匿名用戶
對基層員工來說,在青島屬於中等偏上的工作,青島大部分私企,民企完全不能與之相比。
浙江某地
匿名用戶:一線地鐵司機或者檢修工,以本科畢業為例,一個月到手工資4000多一點
工程師或者車站站長,以本科畢業為例,一個月到手6000不到,
浙江某地鐵運營公司
不分地域
唐仙僧:大兄弟,作為一個已經在地鐵一線待了兩年的人,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地鐵情況,像有其他朋友說的薪水問題,據我所知,內地地鐵公司站務到手月薪大約2300-2600左右,深圳、寧波較好,可以高出五百左右,廣州13年年底漲了一次,到了三千出頭,所以年薪算下來加上五險一金年終獎什麼的五萬左右,不出意外撿錢什麼的應該就是這個數,而且每一個城市的地鐵公司土著現象嚴重(包括北上廣這種人流量大的一線城市)這就導致了關系戶數量不少,像這種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單位,自己往上爬的空間著實有限。
孫悟空:地鐵是一個局限性很強的行業,技術含量太低,很多人都從事所謂高強度的倒班工作制度。待遇3000--5500左右。管理崗位除非做到主任級別能達到10---15萬年薪以上.
高聰聰:地鐵信號從業者 這個行業做研發的工資水平好像會高一點 但是近幾年參加工作的員工除了技術大牛而且運氣不錯的工資不錯,其他的都挺悲催。另外地鐵信號維護人員普遍年紀都不大,另外維護不要求高學歷,就我知道的待遇好的(北京地區,非領導階級)不會超過8000,而且普遍很累。
3)某網站上的不完全統計
各城市地鐵公司平均收入如下(僅供參考):
北京地鐵 4785元
京港地鐵 6341元
上海地鐵 4484元。
廣州地鐵 5460元
深圳地鐵 6007元
天津地鐵 4411元
南京地鐵 4644元
武漢地鐵 3329元
重慶地鐵 3153元
長春地鐵 ——
大連地鐵 4113元
沈陽地鐵 4018元
蘇州地鐵 4446元
南昌地鐵 2871元
長沙地鐵 5527元
昆明地鐵 2808元
西安地鐵 4051元
成都地鐵 4205元
鄭州地鐵 3415元
青島地鐵 4375元
哈爾濱地鐵 3228元
杭州地鐵 4304元
無錫地鐵 4895元
合肥地鐵 5019元
福州地鐵 4166元
寧波地鐵 5168元
廈門地鐵 ——
貴陽地鐵 ——
南寧地鐵 ——
烏魯木齊地鐵 ——
蘭州地鐵 ——
太原地鐵 ——
石家莊地鐵 ——
常州地鐵 ——
東莞地鐵 3766元
徐州地鐵 ——
佛山地鐵 ——
南通地鐵 ——
濟南地鐵 2700元
呼和浩特地鐵 ——
蕪湖地鐵 ——
包頭地鐵 ——
紹興地鐵 ——
洛陽地鐵 ——
相關閱讀:鐵路和地鐵行業的員工,差別大嗎?
據業內人士介紹,地鐵行業待遇普遍比國鐵低的`多,因為國鐵是國家補貼,而地鐵是市政府補貼所以比較窮。而一線員工基本上都是大專或者中專畢業生,對於地鐵這種看重學歷的國企而言估計能力強晉升也難,就算晉升了薪酬提升也非常有限,比如地鐵司機壓力大,休息時間基本上用來培訓、考試、開會,待遇卻偏低,更別提年底獎金了,很大一部分地鐵公司是沒有年終獎或者有些還是送個橘子的。事實確實如此嗎?聽聽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吧!
陳俊直:一般來說各個城市的地鐵運營商工資是比較少的。一般不建議去地鐵。因為除了香港地鐵外,其他地鐵或多或少都要政府的補助才能運行下去。試問,賺不了錢,還要補貼,又不是公務員序列,憑什麼要多發錢給你。
大鐵路的動車所我沒接觸過,但大鐵路其他非動車的車輛段、機車段什麼的待遇和地鐵待遇半斤八兩。
姚樂:地鐵司機的空閑時間還是很多的,也很輕松。而火車時間又累上班時間也比較長。工資肯定要比地鐵高呀。這么說吧也許地鐵司機3000,火車司機8000。當然兩個職業都會隨工作年齡增加。
Young陽:拋開關系等其他因素不說,高鐵是首選。首先地鐵的待遇方面,我所了解的裡面相比也就寧波地鐵、廣州地鐵等的待遇比較可觀,很多公司的待遇都比較低,從發展前景來說,地鐵裡面的崗位數目少,技術性不高,像調度、檢修等方面相比於鐵路都是比較簡單的,在升職空間上會受影響。至於高鐵方面,我相信它現在的影響力也是有目共睹的。當然,是塊肥肉,與之競爭的人也會更多,工作這種事情受太多的東西的影響,最好的做法就是選擇了以後就不再後悔,踏實做下去,兩個單位都不差,哪裡都能找到出路。
匿名用戶:大部分地區,國鐵都比地鐵工資高啊。
而且動車所都在樞紐城市,不會給你分到偏遠地區。不存在去沿線的問題。
不過因為高鐵維護是夜間垂直天窗,所以車輛入庫檢修也都是在夜間進行的。頭幾年要上夜班,年輕人上上夜班也沒啥。
還是得具體看是哪個局、哪個地鐵。
匿名用戶:鐵路系統最近一年效益節節下滑,不少鐵路局甚至名義漲薪實際降薪;地鐵得看你去哪個地鐵公司,有些是不錯的,會比大鐵高,有些比不了。另外大專建議去大鐵,收入高點;本科建議去地鐵,機會較多。提醒一下,大鐵的勞動強度是遠高於地鐵的。
廢柴基:就我個人所知對比地鐵和鐵路
1)關於地點:題主這兩個工作地點哪個離家近和你想不想在家附近。鐵路雖然有員工票但是來回幾個小時也不好受。
2)關於薪金福利:地鐵工資前期確實低,上班兩年後能拿到同職業鐵路員工工資。中後期基本持平(僅限一線員工)。節日福利兩個都差不多,反正員工都覺得坑。
3)關於管理和休息:因為地鐵就在一個城市領導層和一線都在一個地點上班,不是鐵路山高皇帝遠各種考試、檢查、培訓、提問。一般這些事都會佔用下班時間。
4)關於晉升:新地鐵公司以後會開新線晉升的空間會大,但是一線工晉升道路偏窄。鐵路、老地鐵,人員結構穩定,晉升空間小。
廢柴基:本人鄭州地鐵一線員工2016年畢業,在單位1年整,文憑大專。鄭州地鐵正式運營這是第3年算是題主的問題中的新單位。
司機我知道的:
地鐵工資低於鐵路。
跑車前強制睡眠(接觸網工一臉羨慕)
新地鐵要開新線的話晉升空間比鐵路老地鐵大。
工資福利年終獎及時保量發放還是沒問題的,再怎麼說也是公共企業吃的是省財政。
相比較與鐵路:地鐵司機應該工作時間會好一點。因為我們這地鐵一般跑半個小時司機就會休息一會,鐵路是在到站前是全程操作的。休下班時間,不是很清楚鐵路但是地鐵下班時間各種開會、考試,很煩。
⑵ 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在生活體驗上最大的特點分別是有哪些
對每個城市的感知都與當時的生活和經歷有關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我帶來自己的見解。
廣州
在這里度過了大學四年,可能與大學生活有關,對廣州對深的印象更多的是自由包容開放又不失己,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我所體驗到的廣州市生活最初在於喝早茶、下午茶、粵語。初入廣州,小販糯糯的“靚女靚仔”再配以溫暖的笑容就讓我喜歡上了這個城市。粵語有種懶懶的味道,原本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在粵語里拖個長音或者加個慣性的“啦”“咗”“嘅”等尾音,尤其是女孩子或者小孩子的粵語,聽到都感覺像唱歌,即便是吵架,你都覺得那些臟話洗了個澡變得圓滑。而在廣州有個好處,就是你隨處都可以聽到,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商場逛街,你的耳邊都充斥著糯糯的粵語。
喝早茶和下午茶的文化在學校里便能充分體現,中大的君城飯堂在早上和下午提供各色的點心和小吃,沒課的時候我經常和同學專門過去要一份點心套餐,坐下來談天說地,或者靜靜地看書。在大學期間更是跟著廣州本地的同學到酒店裡喝早茶,跟我們不同,周圍有很多人是一大家子都出來喝早茶的,老人,大人,小孩,坐在一張圓桌上,一邊吃著,一邊聊著家長里短,實在愜意得很。走在西關大街上,你還時不時會看到三兩個人坐在小茶桌上泡著茶,或下著棋。
作為一名學生,還會關注廣州自由和民主。也許是由於就讀於中山大學,我很明顯感覺到在廣州,這里對於中山先生的崇敬和對辛亥革命的重視是遠大於外省的。而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更浸潤在各層。學校高層會因為學生微博的抗議在短時間內作出反應將開學的時間推遲整整一周,被拖欠工資的員工會集體罷工尋找學生或社會的力量解決,同性女生會在校長面前披彩虹旗宣布出櫃。在這兒待了四年,當與在其他地方上大學的中學同學聚會時,你會明顯感覺到你身上多了廣州的味道,雖然說不上來是什麼,但你會很喜歡你這種味道。
當然我所體驗的更多的是校園生活,步入社會後的生活也許並不如校園里的安逸清靜。但是,我那留在廣州工作的閨蜜,她在畢業後的生活可謂滋潤得很,和若干個同學share房租,每天做著不同的點心小菜,或者熬個粥煲個湯什麼的,讓我們這些在深圳漂浮著的人羨慕不已。
嘖嘖,人家那才是生活,我們這只是生存。
深圳
深圳是個很有意思的城市,喜歡它的人和不喜歡它的人估計一樣多(沒有做過相關調查,主觀臆測的,對該話題有興趣的人可以發起問卷調查什麼的),適合它的人覺得這里是天堂,不適合的人會覺得這里無趣冰冷得很。而我一直都覺得,城市沒有好與壞之分,我們與城市是相互選擇的,我們在選擇城市,城市也在選擇我們,如果你覺得這個城市不適合你,那就離開。離開不是妥協,而是去尋找適合你的城市。
因為廣州沒有直達廈門的動車或高鐵,所以我無論從家回校還是從校回家都得到深圳中轉。因此在來深圳工作以前,我對深圳的直接印象大多停留在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的深圳北站,還有站內養眼、化點淡妝、禮貌且態度良好的工作人員,間接印象來自去深圳遊玩回來的同學,會提到歡樂谷、世界之窗等好玩的地方,靠近香港,購物很方便。遺憾的是,中間來來回回幾十趟,我始終沒有出過北站。這就導致畢業時離開廣州出發去深圳的時候,產生一種“終於進了傳說中的深圳”的感覺。這種感覺很中性,略帶點抵觸。只等日後在生活中體驗這個城市的溫度。
這里想分享一個租房的小插曲。我在畢業前就已經預料到了等到畢業季里才去找房子,十之八九會出現“房源緊張,房價上漲”的賣方市場局面,所以在5月份的時候我就開始聯系房子。恰好得知有一個大我一屆的老鄉師姐跟我是在同一家公司,已經在深圳待了近一年,正在考慮換房子,跟我說她已經找好了房子,可以跟她一起share,我趕忙答應了。當時以為就這樣說好了,還為如此輕松解決住房難題而竊喜不已,歡天喜地地放下了心,專心去忙畢業答辯、畢業旅遊、畢業分別。直到6月下旬,臨近畢業,我跟她確認一下,然後她告訴我,房間她已經和另一個人share了!!!她甚至沒覺得這事應該跟我打個招呼。有點淬不及防,原諒我當時想罵人的心,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對她的印象連帶對深圳的印象都低了好幾度。不過也感謝她和這個小插曲,讓我對日後在深圳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備。
僅從天氣來講,深圳和廣州差不了太多,7月份的時候是一樣的溫熱,下雨前後一樣的潮濕悶熱。可能在廣州更多的是待在處在郊區的大學城,空氣還是挺清新的,而深圳可能是由於行道樹繁茂得很,濕氣散不去,所以總感覺深圳的空氣潮潮的。但沒過多久,便感覺到了這個城市的另一種溫度,這是租房的續曲。
由於被放鴿子,我不得不和眾多畢業生一起奔波著找房子(心裡默默念,沒有員工宿舍也沒有班車的公司不是好公司。。。),被深圳的房價碾壓在街上眾多賓士寶馬的車輪下。我上班的地方在南山區科技園,因為不想住太遠,所以就近找。深圳的房價瘋得很,以兩房一廳為例,普通小區的月租大概4千到5千,稍好一點的小區房在4.5千到5.5千,我們所看過的最貴的房是5.8千(在23樓,只帶最簡單的傢具),而如麒麟花園的小區則是單間就4千左右。算了一下,如果3個人share一套房,平均每個人在1.5千左右,對於一個稅前月薪為5千的人來說,工資的一大部分就交待了。即便如此,房子仍然供不應求,往往房主才放出出租的消息,中介們就一窩蜂全擁了過去,帶著一撥又一撥的人去看,即便貴得離譜,也熱銷得很。經常你稍稍猶豫,等過了一天再打電話過去問,房子就沒了。絕對的賣方市場,房主也不怕房子沒人租,有同事遇到簽約且交了定金而被房東放鴿子的情況。我們因為拿著有限的預算找能接受的房子,所以遲遲找不到心儀的房子,期間遇到各種奇葩的情況,有人因為房子和房間的朝向在風水將其定為“非宜居之所”;有小區的保安乜斜著眼把我們攔住對我們說:“別問了,這小區你們是住不起的”,以至於同事差點和保安打起來;有機智的房東奶奶和中介鬥智斗勇把中介給甩開了。
房東和中介們都精得很,恰巧我也精得很,所以就遲遲沒找到心水的房子(主要是不想住得太差,錢包里的預算又緊張==)。那段時間,我和同事每天早上光鮮靚麗地出門,在馬路邊上買一份早餐或蹲或站或走著吃,如果遇著刮台風下大雨,嘖嘖,那味道簡直酸爽。然後進入光鮮靚麗的辦公樓上班。下班後顧不上吃晚飯,約了好幾家中介或者房東去看房,然後晚上找個店隨便吃點。在深圳這個豪車豪宅高樓大廈遍布的地方,你會不時感覺到你的渺小和卑微,當然也有人感覺到的是一種奮斗的慾望和紮根的昂揚鬥志。而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在深圳生活的不適應。
我對深圳的另一個感知來自於深圳的人。這是一個外來人口居多的城市,魚龍混雜,你會遇到好的人,也會遇到不好的人,關鍵是看你自己怎麼對待生活。比如在一個雨天,我看到一個路人眼睜睜地看著騎電動車的人在自己身邊摔倒而無動於衷。如果你冒雨行走,幾乎不會有人會跟你share他的傘。我曾經一個人抬著一個大箱子和兩個包去乘地鐵,下去的樓梯很高,又沒有電梯,我抬著東西一級一級喘著粗氣往下走,身邊有很多人經過,沒有人會停下來搭把手。當然,你也會遇著很善良的人,比如在列車上沒錢時你會遇到主動請你吃飯的阿姨,在搬家時會遇到負責的快遞小哥看不下去了,說好只到樓下但仍然上樓幫你抬東西,在搭車時會遇到很熱心的師傅幫你把行李整理好才離開。總之,我所感受到的深圳的溫度隨著遇到的人而起起伏伏。
深圳的生活其實很便利,只要你的收入允許,你可以過得很舒服。幾大商圈滿足各層次人們的需求,實在不滿意,你還可以到對岸的香港去采購;出門沒有現金也不用急,微信、支付寶、滴滴、Uber等服務遍布大大小小的角落。
但我很明顯能感受到,我不適合深圳,深圳也不適合我。深圳太新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都感覺深圳有點浮有點飄,而我又很容易被環境所帶動,所以漸漸也變得浮躁且不快樂起來。
於是我決定離開了,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城市。
上海
對上海印象很好,感覺這是一個有文化有情調的城市。
最直接的印象還是來自於這兒的人,這不是一個以年輕和青春吸引人的城市,它的沉穩就像這兒的人兒一樣,帶著一點與生俱來的高貴與淡淡的一點傲慢。但這兒的人兒是最禮貌與紳士的,哪怕是你兩個人在小小的外白渡橋過道上拍照,以至於流連忘返,上海的路人甲乙會停下來,等你們慢慢地拍著,無論之前走得有多快,彷彿從你的鏡頭走過是一種冒犯。而這種理念似乎並不是個別存在,而是普通存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上,所以等你反應過來時,以你倆為界,兩邊的人流已經停下來排起了長隊,等你們賞玩這一段美麗,沒有人催促,沒有人抱怨,一切都順理成章。你倒會不好意思,忙收起相機,對兩邊的人說著抱歉和謝謝,然後心裡又對這個城市增了一分好感。
這好感隨著一條一條安靜、帶點花草、充滿生活氣息的弄堂一分分往上蹭,還有在緩緩略過公交車窗的上海老建築、不時出現的帶樓閣的連屋,更不用說靜安各處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別墅。以孫中山先生的故居為例,整棟樓算不上特別豪華,裝飾也並無多少特別之處,然而就是那一磚一瓦,配上牆上探出身子來的藤草、一片草坪、幾棵樹,你會自然而然的靜下來,憧憬一段平靜美好的家庭生活。上海有特色的建築和街道很多,評價建築的一個標准在於其與周圍環境的配合,而上海的建築無論是別墅,還是鄰居小屋,都渾然天成地與環境相輔相成,不做作,不炫耀,十分養眼也養心。
很久很久以前聽人說上海人很排外,從僅有的幾天經歷來看,卻沒有這樣的體會呢,反倒是被禮貌而熱心的人們歡喜得不要不要的。更歡喜的是,你總能在下一個角落遇到驚喜,比如你和朋友一弄一弄地走過梧桐街,然後轉角,你看到宋慶齡故居,自然歡天喜地地進去看看偉大女性的故居模樣,順便臆想一下自己未來的居所。再比如,你明明只期待老上海的建築,卻不想誤入了老上海的當鋪,和老闆有一塔沒一塔地聊著店裡的舊式電話和收音機,呀,感覺就像是撿到了寶,隨後又看到一家韓國料理店,明明只買了八塊錢的年糕,卻被西裝筆挺紅色領帶的店家爺爺請進店裡,為我們端來水和配菜,動作不緩不急,行動間總覺得有一股風范,總之我立刻就喜歡上這個不讓人覺得老的老人了。
像這樣的人、景、事,還有不少,當然有時也會看到不好的一面,但對於構建這個城市的好印象並不妨礙,所以後來到深圳後,才會想再到這個城市去過一過生活。當然作為路人的我也知道要維持在這個城市的禮貌和紳士,必須賴以一定的經濟基礎,如果你的收入不能支撐你的生活,也是很難融入這個城市的。
所以以上就是我對廣州、深圳、上海三個城市的印象了,若非要在這三城之間擇一城生活,不會選深圳,剩下二者,要看收入,收入相當時,要看朋友圈。目前更願意待在廣州,在廣州可以借基友的年票去現場看恆大,再不濟,還可以去看富力啊!
⑶ 如何評價廈門這個城市
2014年來到廈門,在廈門呆了5年,說一下對於廈門的感受吧。
1.島內和島外
感覺廈門主要區分點就是島內和島外了,島內思明區和湖裡區,有著豐富的 娛樂 綜合體(SM廣場、萬象城、羅賓森等等),健全的醫療機構,良好的教育資源等等。總體來說,在島內你可以有很好的休閑、 娛樂 、醫療保障和教育體驗。相對來說,島外的海滄區、集美區、翔安區、同安區雖然也各有特色,但是和島內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交通成本很大,目前連接島內島外的交通有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都存在擁堵的現象,基礎公共建設也不如島內,但是島外也有島內所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區域面積,島外的每個區面積都比較大,在未來發展中有更好的多樣性。
2.工資和房價
廈門的工資水平算不上高,卻有著不同於工資水平的房價。相對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廈門的工資水平顯得被拉下很多。這和廈門這座城市的城市屬性有很大的關系。廈門偏向於一個 旅遊 城市,並沒有大型的工業企業,也沒有高 科技 高技術型公司,廈門的GDP在福建省中也僅僅排在第三左右。但是,因為廈門吸引了很多外地的人,導致很多外地資本流入了房地產市場,造成廈門房價的上升。雖然今年來有發布政策進行限制,但是房價的整體水平依舊很高。
3.舒適
無論是廈門的天氣還是廈門的城市屬性,都讓廈門成為了一座很舒適的城市。除了偶有台風光臨,廈門的天氣都在一個舒適的范圍,早上起來,你就可以看到引入眼簾的綠色,呼吸新鮮的空氣,無聊的時候去海邊走走,爬爬山,嘗嘗廈門的特色食物,或者去 旅遊 景點感受一下人潮的熱情。這是一天之內的都可以幹完的事情,因為島內真的挺小的,還有BRT和地鐵,要是打車就更快了(除了每天的上下班時間,周一早上和周五下午最為擁堵)。
總體而言,廈門算是一個舒適的二線 旅遊 城市吧。歡迎大家自己來看看,切身的體會一下。
因孩子在廈門,我在京著名高校公司退休後去廈門住幾年,我眼裡的廈門。
國家從戰略上規劃針對海東給予廈門特區政策,經多年實踐讓國家失望廈門沒有能力運用好特區政策發屬廈門。同時特區與深圳怎麼差距那麼大呢?是什麼原因廈門沒用好特區政策?
給人認象也是現實,二線城市一線房價,房價在全國排名,北京,上海,深圳,廈門,高於一線廣卅。生存成本與城市不成比例,逼走多少人才。經濟低於臨市泉州, 旅遊 城市「窗戶紙吹啦叭」名聲在外!一個鼓浪嶼沒有特別。一個彈丸小島擠在島內為上等公民,島外為次等公民分級明顯,窄胸觀念有湖裡,思明不叫,喊島內為上島外為下。這樣廈門怎麼會有作為。為抗衡海東給予特區建設多年應是jl舢板幾屆領導團隊無作為,沒把海西特區建設成航空母艦,怎麼不讓國家失望!一個有作為地區沒有大胸懷科學規劃好建設好,廈漳泉一體化喊多年至今分行政個讀個的經,京津冀一體化了,怎麼廈漳泉一體化就那麼難嗎?是心胸太窄的根本原因吧!廈門可能失去對海東特區優勢。我個人分析,國家為了統一海東發展'戰略制定三條針對海東隧橋規劃北福清――平潭島――海東新竹。中莆田――黃粟。南廈門――金門――澎湖――嘉義。將來以中擔南北,廈門將失去發展優勢,這是今後幾十年趨勢,統一趨勢將成為現實。
一個包容的小巧玲瓏的花園般的海濱城市。
廈門是一個不為追求高GDP的城市。無論國內或國外綜合實力都排前17名內,挺可以了。
首先說廈門的經濟,GDP總量不高,但財政收入卻是省內最高的,這就反映出了廈門的GDP是最具含金量,沒有注水。其次廈門的運營環境,人才儲備,文化素質,都對於第三產業打下基礎,最後廈門的國際知名度又非常高,國內外的綜合實力排名又是省內最高,經常舉辦一些出名的洽談會,完全可以給企業提供一些好平台。
那些說廈門靠泉州吸血都是一些無知的人,廈門擁有自己三家世界500強企業,泉州哪一家是?一家都沒呀!泉州就靠400億的這點財稅,怎麼支撐建設搞環境,估計連建地鐵的錢都拿不出來吧,所以GDP總量高有何用,都是有水份,印度GDP總量也高啊,他能比得過歐洲發達小國嗎?還有人說廈門GDP主要靠房地產,更加無知,廈門房地產佔GDP比例都排不進全國20名內。更有人說廈門富豪祖籍大多都是泉州人,但是呢,他們都拋棄了泉州戶口。其實也能理解,廈門城建配套,教育資源,文明素質都遠遠高於泉州,人都是往高處走。當然是選擇去廈門了。哪怕不是去廈門,也會選擇去其他如北京上海。他們應該感謝福建省,至少還有一個廈門可以留住他們。
最最最後說一下,這幾年廈門為了保護環境污染企業確實搬走太多,每年800多億GDP的PX被趕走了,連翔鷺石化也讓搬走了,石化產業基本都關停,沿海沿江地區城市唯一一個沒有石化支柱產業的城市,前年也開始關閉石材廠、礦山,去年連生豬、牛蛙養殖等全部關停,不為了追求高GDP而犧牲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才是正確的!!
廈門加油!打造高顏值,高素質的生態花園城市廈門。
註:(以下奉上圖表,中國社科院,國家機構評的,事實勝於雄辯)
我在廈門住過一段時間,真的一旦說到廈門,很多人對廈門的印象絕對就是一座文藝小清新的城市。來廈門 旅遊 的遊客也是大部分穿得很文藝清新,就是為了配合廈門這個文藝清新風格還留下一張美照。
確實,文藝小清新就是廈門最好的形容詞。它沒有像其他 旅遊 城市那樣走 歷史 文化路線,而是另闢蹊徑,在國內打著這種現代化的文藝清新風 旅遊 城市除了廈門可能沒有第二個了。
來過廈門的人都知道,廈門環境很好,路都很乾凈,樹木蔥郁,又是沿海的小島,在環島路走著就可以看見大海,碧海藍天綠樹,簡直就是城市裡的大自然,是一個非常宜居的城市。在廈門中山路,曾厝垵,鼓浪嶼這些景點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可愛很小清新的小玩意,每一處景色,就算是路邊一個小店鋪也是滿滿的文藝氣息,有哪個女生會不喜歡這個城市呢?
不得不承認,廈門確實是一個非常浪漫美好的城市,但是也是一個非常嚴重 旅遊 商業化的城市。盡管說,這可能是每個 旅遊 城市都無法避免的問題,但是還是不免會招人討厭。
我在廈門那麼久,我是很喜歡廈門這個城市的,但是在廈門的路上幾乎一半都是遊客,本地人每天都在和遊客擠公交車,讓廈門變得很沒有生活氣息,因為遊客太多了,在路上你看到的都是一雙雙 探索 的,新奇的眼,如果問路的話,很大幾率那個人會回答你「不好意思,我是來 旅遊 的」。因為遊客變多,很多店鋪都變得很坑,很會賺遊客的錢,有時候你覺得這個東西非常普通,根本不值那麼多錢,但是就是會被賣的很貴,所以有時候真的覺得廈門在美麗外表下,總有股難以抑制的錢味。
很感邀請「如何評價廈門這個城市?」首先,人們愛自己的故鄉是人之常情,「……千好萬好沒有自己的故鄉好!……」特此,有不同的觀點評價廈門,那是很正常的。因為,隨著國家的逐步富強,祖國到處大發展,大開發舊貌換新顏,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比如:廈門(島內)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彈丸之地、四面環海、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當地人熱情好客,國際貿易交往越來越頻繁商機無限、物資交往頻繁市場繁榮當地政府很重視民生、投入大量的基礎設施、交通便捷、各方面穩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吸引國內外的人來廈門 旅遊 、工作、購房、定居……
從此上的簡單例子引發樓價的攀升就是很多人看好廈門………
鳥瞰思明 黃游新 / 攝
關於廈門這個城市,我聽過一個特別有趣的評價——大陸特別疼愛的小女兒?
為什麼有這樣一個評價呢?跟著我一起來看一看這位評價者是怎麼說吧。
中國有許多海濱城市和半島城市,但海島城市不多,最著名的兩個是香港與廈門。海島城市不多,是因為許多島嶼不適合建城,例如福建四大島——海壇、東山、金門和廈門,面積都達到百餘平方千米,但前面3座是灣外島嶼,孤懸於海岸線外,獨自面對外海的台風和巨浪,自然條件較為嚴酷,只發展為縣級城市。唯獨最小的廈門島屬於灣內島嶼,退縮在海岸線內,三面被大陸溫柔地環抱——抵擋天風海濤,可盡享海洋之利而免受海洋之害。
廈門島安詳地停泊在廈門灣的懷中。天氣晴好時,從山頂眺望整個弧形海灣,你會覺得從大陸奔來的山脈不過摒了一口氣,暫時潛入海底,又在不遠的海水中探出頭來——不壯烈,倒很像頑皮的孩子戲水。
魅力五緣灣 李儲全 / 攝
廈門島就像大陸特別疼愛的小女兒,不忍遠嫁,留在近旁好照顧。她與娘家之間的海灣既窄又淺,木帆船一潮而至;隨著廈門大橋、海滄大橋、杏林大橋、集美大橋和翔安海底隧道的貫通,更多的臍帶將她與母體拉緊,廈門也越來越半島化。這種地理特點帶來的文化心態就是廈門從來沒有過孤島意識。
她原來只是泉州府同安縣綏德鄉嘉禾里(相當於如今的鄉鎮),近現代發達後就反噬了自己的母親——把同安變成她的一個區。現在的廈門市,行政版圖超過廈門島十餘倍,還包括了廈門灣的大陸部分。
老廈門 游小雲 / 攝
因為與母體若即若離,所以你不能指望廈門有多開放,「家教」很嚴;當然也不太保守,畢竟分居獨處。晚清五口通商,廈門既不像廣州與福州那樣仇視洋人,開展轟轟烈烈的「反入城」運動,又不像上海那樣完全敞開,善於就勢,結果是中不溜兒。
改革開放後,廈門作為先行一步的經濟特區,其發展遠遠落後於深圳,排名又是中不溜兒。看廈門街頭的 時尚 ,總是落後上海半拍;文化氛圍,連福州也及不上;廈門的媒體,沒有一家影響超出本地,比較廣州的傳媒業,判若雲泥。
廈門的開發是很晚的。唐宋時期,她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荒涼海島;明代是大明王朝反走私的海防前哨;清初鄭成功經營廈門,始成重要港口;鴉片戰爭後,名列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
淡妝濃抹總相宜 王火炎 / 攝
廈門是華夏文明伸向海洋的一塊跳板:鄭成功的軍隊從這里渡海征台,下南洋的華僑在這里最後回望一眼故土。閩人以海為田,廈門人則以海為通途,海水湧向哪裡,她的觸覺就延伸到哪裡。她習慣了驚濤駭浪、生離死別、背井離鄉,也熟知種種亡命天涯和衣錦還鄉的故事。
她的眼界和胸懷像海洋一樣深邃寬廣。在大陸本土,閩南不過彈丸之地,通過廈門港,閩南人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南中國海成了閩南文化圈的內海。廈門與泉州、漳州兩個兄長的關系很有意思。
全景廈門 林雙靠 / 攝
泉州是閩南文化的長子,早慧、剛烈、善於經商,宋元時期作為遠東第一大港而盡享繁華,明清時期因港口淤塞而敗落下來,不過憑借底子好,改革開放以後大辦工廠,再次發家致富。次子漳州土地肥沃,傳統以農耕為主,家境比較貧寒,人民質朴、堅韌,明代依託九龍江口的月港搞走私、做海盜,將閩南民間海洋力量推上巔峰。清初月港淤塞,才輪到廈門港出頭,成為閩南主要海港。是故閩南地區的出海口凡三變,先是泉州後渚港,漳州月港次之,最後花落廈門港。
廈門由泉州拉扯長大。原來一個瘦瘦弱弱的黃毛丫頭,因了一個優良的海港而自立門戶,數百年的通商之利,把她滋養成風姿綽約、落落大方的成熟少婦,艷名遠揚,動不動就代表閩南發言。這樣一來,泉州便有些不大服氣了,他老記得這丫頭流鼻涕時的模樣,也不喜歡她那種春風得意的張揚,總認為自己才是老大。漳州呢,人窮志短,無意爭當領袖,但泉州的頤指氣使早讓他不滿,更願意擁戴身邊這個有出息的小妹。閩南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三座城市的關系相當微妙。
集美新城 吳偉澤 / 攝
我們說了廈門沒有孤島意識,說了廈門與大陸和海洋的聯系,最後還要回過頭來,認清一個基本事實:廈門的確是一個海島。
歷史 上的廈門,指的是鷺江邊與鼓浪嶼相對的廈門城一帶,延伸到海邊,像是一片指甲。廈門城最早是明代的軍事城堡,清代擴建,周長約1450米。以廈門城內的福建水師提督府(民國年間改為海軍司令部,現為市公安局)為圓心,畫一個半徑1500米的圓弧,才是老廈門人所說的廈門。
坐在碉堡上遠眺金門,作為海防前線,廈門至今留存著眾多的明碉暗堡
這么一來,廈門島95%以上的土地都非廈門,北邊的美仁宮、東邊的文灶和南邊的沙坡尾,都屬於廈門之外的農村或漁村。如今廈門這個概念大大擴展,但在廈門人心中,廈門還是一座島城,島外是那些名叫海滄、集美、同安和翔安的鄉下,出島就出了廈門。廈門與鄉下的差別反映在房價上面:島內的房價每平方米4萬元,島外僅需一半。
廈門古城僅存的一截城牆
大離浦嶼的海灘,遠處海平線上是廈門高崎
山海交匯,四季如春,廈門的確很美。外地人經常打趣廈門人,說他們天南海北到處 旅遊 ,回來講述見聞,最後都要得出同一個結論:哎,還是廈門好!他們不承認天下還有比這個小島更美妙的地方,還天真地相信所有人都羨慕他們的城市。結果廈門人出門 旅遊 ,並沒有增長見識,倒是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
有客從福州來,廈門的朋友二話不說,開了車帶他到處兜風,環島路、中山路、鷺江道、海濱公園、鼓浪嶼,又說要帶他去看白鷺洲夜景,多麼多麼有詩意。客人抵擋不住,說你饒了我吧,我都看過多少遍 了。
本文選自蕭春雷「中國的掌紋」系列之《華夏邊城》
當年考大學時,就知道廈門大學超級美,很多同學填報志願時填上了廈大。後來工作後去廈門 旅遊 ,專程去廈大觀光,的確很美。真實廈門的地理位置,環境都是錯的,風景就不用說了,是著名 旅遊 城市。但感覺廈門這兩年有些太「低調"了,發展步伐相對較慢,房價高收入相對較低,希望廈門膽子大一點腳步快一點,提升城市實力,讓美與實力並存。
廈門雙子星塔
顏值極高的廈門大學
說廈門不好的基本是沒買房子的人。
廈門市(英文:Amoy),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廈門由廈門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最早的商業和政治中心。
廈門也是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 旅遊 城市,擁有第一批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鼓浪嶼。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贊美廈門為「東方夏威夷」。截至2014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01平方公里,主城區人口381萬。通行閩南語。
⑷ 廈門,哇嘎哩貢
哇嘎哩貢,廈門是一座很美麗的海上城市,許多人都慕名而來。個人覺得自己組隊旅遊就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哈哈哈哈......先放一張閑來的城市照騙,
沒錯這三角梅是廈門的市花,各種色都有,正紅,紫紅,黃色或者是綠色也有,我覺得廈門三角梅的種類應該是世界上最齊全的吧。 以圖為證
廈門是個節奏很悠慢的城市,根本就沒有北上廣那種高節奏高人群的能壓死人的壓力,這里風景也很宜人,果真是個適合養老的好城市。而且廈門的地鐵是我見過最最最不擁擠的地鐵,根本就沒啥人,
反正就是很舒適啦,這里的地鐵還能見到大海,在海上穿梭,那種感覺有點像是千與千尋的海上小火車,很good。
來廈門旅遊的話,鼓浪嶼是一定要去了,要是沒有去過鼓浪嶼就相當於沒有來過廈門,哈哈哈哈,後續攻略晚一點出啦
⑸ 北京和廈門哪個好
各有千秋,要讀書創業要去北京,因為廈門是有名的慢城,生活節奏慢,風景氣候好,適合居住和養老~~北京文化氛圍濃,機遇多,適合讀書創業~~
⑹ 廈門地鐵座位不舒服
廈門的地鐵座位上不舒服的話,我覺得面對你這種情況的話,廈門地鐵他不可能專門為你專門做一個位置,也只能在我們這里吐槽一下,而我們也能理解您的意思,畢竟地鐵座位他並不是按照每個人他身體上具體有什麼情況或者做的是否舒適來考慮的,而是根據,大部分人只要是個正常的椅子就可以了,您實在想坐一些比較舒服的位置的話,您可以自行帶,不需要坐這些座位,而將這些座位讓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