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廈門麥田的中介費最低幾個點
最低2.1個點。
其實中介費都能砍價的,一套房子交易的成本價是3000元,大家有本事就照著這個砍吧。中介費不砍純粹是白費了,全國范圍內就北京的中介費最高,比上海要高很多,不要再做中介眼中的錢多人傻的肥羊了。麥田是高端中介,死咬2.7,其實房源也不多,服務也一般。砍到2.1。
可以多去幾家中介看看,打打價。
❷ 北京麥田房產待遇怎麼樣低薪4200是真的嗎好哥們銷售專業,收到應聘消息了
是真的,但是轉正後就是2800了。
一套房子能給經紀人提成多少不一定,要看你收了多少中介費,租賃的和買賣的都不一樣,一般來講,勤快好學,能吃苦的,適應力強的,月收入在(底薪加提成,不含扣除的個人所得稅,網路發廣告,保險等費用,也就是說毛收入)6000-13000(做高端別墅的,拿到提成約1萬起步)不等,這個數字僅供參考。
❸ 廈門房產公司怎麼樣我之前一直在工廠裡面,想去丹廈或麥田,有沒有有經驗的前輩指點一二不勝感激!
丹廈房產招聘專員:不簽合同不繳交醫社保,違約罰款六千;每月招人八個,不達標扣錢;做六休一,開會啥的要到晚上十點(不常有);還要跟洗剪吹一樣無間跳舞喊口號;同事間有競爭,不會很友好。。。總之,要麼腦子壞掉才去,要麼真沒本事才去。我已掩蓋這段羞恥的工作精力,在這崗位不要想升遷和工資福利。
❹ 在廈門麥田房產做銷售怎麼樣
畢業去麥田學習到是可以的,企業文化很好,工作強度比較大,早上8:20---晚上8:30,中午會有午休,賺錢比較難,10人 中有2個會成功,如果你覺得你有以下三點中的兩點,可以去麥田1、有悟性2能吃苦3有親和力 培訓都是專業相關的 不能開手機 請採納
❺ 鏈家集團迎來重大調整:貝殼 、 德佑 、 鏈家三線合並
左暉對鏈家集團的組織架構做出重大調整。
1月11日上午,鏈家於北京召開了內部戰略會,宣布貝殼、德佑、鏈家管理團隊合並,不再劃分南北貝殼和德佑的後台,三條職能線合並。
貝殼找房方面稱,此次調整的目的是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升級服務品質和用戶體驗,更好地服務品牌、門店和經紀人。此次調整也可以視為,「All in」貝殼戰略的延續,提昇平台組織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距離鏈家集團宣布將鏈家直營、德佑加盟和貝殼找房三大業務獨立拆分,才過去了不到8個月。
2018年4月「貝殼找房」平台的上線,同年5月,鏈家集團宣布了一輪重要的人事調整。宣布彭永東總管鏈家直營、德佑加盟和貝殼找房三大業務。同時,明確三大業務線的負責人。即鏈家COO由原上海鏈家總經理王擁群擔任,德佑COO由原德佑事業部總經理祁世釗擔任。
而貝殼找房則被分為大中華北區和大中華南區:北區下轄14個省區、49個城市;南區下轄13個省區46個城市。原成都鏈家總經理徐萬剛擔任貝殼大中華北區COO,原深圳鏈家總經理張海明擔任貝殼大中華南區COO。
貝殼找房成立之初,具有十分明確的業務目標。即要在12個月內,接入商家的規模為10萬家門店和100萬經紀人數、賦能100個中介品牌。
根據官方的說法,貝殼的成立初衷多少寄託了左暉的行業情懷和野心,即通過成立大平台來規范亂象叢生的中介行業的生態秩序,同時輸出鏈家的優勢賦能。
貝殼找房可謂是承載了左暉對鏈家的未來願景——在未來規模達10萬億的二手房市場中搶佔先機。
希望成為第三方中介平台的貝殼找房,從直營、加盟模式切換到平台模式,這種「裁判員與運動員」的雙重身份雖然備受質疑和行業的圍攻。
打響圍剿第一槍的是58集團的姚勁波,同時,58集團旗下的58同城、安居客、趕集網,其將貝殼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此外,姚勁波拉攏我愛我家、中原地產、麥田房產等房產中介聯組成「真房源聯盟」,宣稱「58堅持做平台、永不自營」。甚至更是斥資10.68億元,戰略入股我愛我家,獲得約8.3%的股權……..
然而,在中介領域,寄託了左暉平台夢想和行業野心的貝殼找房想要實現對行業的顛覆式改變。
在過去幾個月里,貝殼找房憑借這種比直營更加輕盈的模式,迅速擴張,成功的觸及了很多過去鏈家從未觸達過的城市,並將一大批省會城市及地級城市的中小型中介品牌接入到了貝殼找房平台,並將這些中小品牌的所掌握的房源信息以及經紀人,統一接入到了貝殼找房打造的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路。
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去年年底,貝殼找房已進入全國95個城市,賦能超過100個新經紀品牌,連接近1.8萬家門店、17萬經紀人。
然而按照貝殼找房要在12個月內,接入商家的規模為10萬家門店和100萬經紀人數、賦能100個中介品牌的目標。這張成績單可謂相差甚遠,僅有一項「賦能超過100個新經紀品牌」達成。
對於被寄予了左暉的野心、甚至鏈家未來的貝殼找房來說,這樣的擴張速度顯然還不夠快。在願景變成現實之前,貝殼找房也需要不斷摸索,做出階段性調整。
此次架構調整,有利於縮減復雜架構所產生的運營及溝通成本,也有利於鏈家將更多的力量集中在貝殼找房,做到更加迅速擴張。
管理團隊合並往往意味著崗位的縮減,部分員工將回到城市層面。所以此次架構調整,也有利貝殼更好的下沉到城市中去「以更短距離傾聽品牌、店東的聲音」貝殼找房在內部強調,此次調整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務新經紀品牌和店東,原有對品牌、門店、經紀人的服務內容和模式保持不變。
根據媒體爆料的相關文件顯示,貝殼找房會將此次調整第一時間通過各城市店東委員會於入駐品牌、門店保持溝通。
據了解,店東委員會制度由貝殼找房創立後在2018年9月對外公布,作用在於化解平台與店東的沖突、協調關系。
當然,崗位的縮減或許也意味著會令一部分人失去崗位,但從貝殼的長遠發展來看,這也似乎不可避免。
其實一直堅持直營模式的鏈家也曾嘗試過更「輕資產」的加盟模式。
早在2017年8月,鏈家宣布參股21世紀中國不動產,持有完全稀釋後10%的股權。雙方在品牌和運營上將各自保持獨立。而21世紀不動產進入中國後就是以加盟模式快速攻城略地的。
隨後的一個月里,成立已經16年的鏈家第一次嘗試調轉擴張方向,宣布以加盟模式進入鄭州。將這一加盟戰略落地的是鏈家的第二品牌「中聯事業部」,該事業部當時的總經理也正是現德佑的COO祁世釗。
「中聯事業部」來的前身是被鏈家收購的深圳老牌中介——中聯地產。2015年3月,鏈家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合並中聯地產,並將其改名為深圳中聯鏈家,5個月後,則再次改名為深圳鏈家,中聯品牌消失。
但此後鏈家又放棄了使用自己的品牌做加盟的策略。2018年1月,同樣在2015年被鏈家收購、一直被「雪藏」的德佑地產才被正式推向前台,鏈家就此開始以德佑為品牌開啟加盟業務,形成以鏈家直營與德佑加盟的雙線擴張戰略。
據說,左暉曾為了貝殼做好了6個月的業績下滑期的准備。根據公開信息,貝殼找房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仍靠投資資本驅動。
在內部,貝殼找房提出的口號是2019年要實現盈利1美元。這句口號可謂似曾相識。大概17年前,馬雲對媒體公開表示,阿里巴巴當年要實現盈利1美元。結果馬雲做到了。
按照左暉的說法,如果完全按照鏈家這種方式做下去不是不可以,但是再往下發展的時候,邊際效益會越來越低,邊際成本會越來越高。
所以目前來看,左暉仍將以貝殼找房為主體進行資本市場運作,而且目標是盡快實現在海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