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4大新城,哪一個才是未來的頂樑柱
近期看集美新城,遠期看翔安南部新城!
凡事有先後,廈門最高概念就是在中山路老廈大那一帶的老城區,到後來,隨著經濟特區擴展到全島,思明全區和湖裡全區才逐步發展起來。
關於海滄
到了後來,島內發展空間有限,逐步往島外發展,海滄成了最火的那一個。海滄的優勢首先是海滄大橋,另外,海滄的台商投資區地位,也促進了當地的發展,同時很多的資源投入下去,海滄成了島外發展的排頭兵,並在前幾年引領整個島外區塊。
海滄除了台商投資區外,還有海滄港區和生物醫葯區的拉動作用。別小看這些經濟的加分項,這是區域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
時至今日,從房價的情況看,海滄還是占據了島外獨一份的。
關於集美
集美的地位,其實在原來是很穩固的,特別是有了集美大橋和杏林大橋及最早的廈門大橋,集美與島內的連通性是最好的,特別地鐵一號線,也開啟了集美的地鐵時代,這可是島外首個通地鐵的區。
集美新城的地位,在於良好的公建配套,大學城氛圍和景觀,讓其成為目前島外最成熟的區塊之一。而與海滄相比,集美新城還在加速完善,所以在最近一段時間還會繼續上升。
說到產業,就不能不提集美的軟體園三期了,這是目前廈門已建成的軟體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個。而且,很多軟體產業正在從島內越來越飽和的軟體園二期向這里搬遷。加上還在規劃的影視文創產業,這都將帶動本區域的發展。
關於翔安
不過如果時間拉長了看,我卻更看好翔安南部新城。因為翔安可以算是一張白紙,很多的基礎建設規劃可以從新開始,這就決定了其起點更高,未來的天花板更大。
不過翔安目前的主要原因是進島通道只有一條海底隧道,但在往下,你會發現翔安的地鐵規劃,是所有城區中最密集的,廈門機場即將搬遷,跨海大橋開始修建,且東部市集中心的規劃也慢慢浮上水面。
另外,翔安還有一個令集美也羨慕的因素,就是廈門大學的翔安校區,這將帶動本區域的文體發展,比如廈大附屬的學校、廈大附屬的醫院,等等。
總結
廈門正在進行跨島發展的大變革之中。與一線城市格局相比廈門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城市發展是單中心的。而未來的廈門,正將海滄、集美、翔安甚至是同安個個激活,從而形成多中心的發展態勢,如此,廈門才有可能邁向一線城市的行列之中。
而在這個進程中,海滄為首,集美目前風頭正盛,而未來的落腳點很可能就在翔安。因為這里的想像空間,還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可以類比的話,我願把翔安比作上海的浦東!
肯定是翔安了,以後有錢了要消費就是看比賽(一場兩館),出去 旅遊 (4F機場),讀書(廈大,實小,雙十,廈門最好的學校都來翔安了)。
未來二十年集美,海滄生活區基本不會有太大改變,馬鑾灣集美佔了五分二,南部工業區,肺要強大。同安:除了靠近集美環東海域,其他區域廈門各區沒人和同安搶後媽。翔安南部新城房產同質化,未來難產,規劃市級中心變更為東部中心,降了一個等級,十年能不能動工還是未知數?集美舊城區、灌口新城、集美新城、杏北新城、杏濱新城、陳井村片區(軟體園四期),杏林老工業區改造、北站片區多點開花,北接同安、西接海滄、長泰,南接湖裡,東接翔安(環東海域大橋),區位優勢明顯。這是島外其他區域無法比的。產業:軟三、未來軟四、杏林灣商務中心,其他區也無法比。商業更不用說了。交通:北站、高速路出入口,翔安機場飛機一年能去幾次?(除商務外),高鐵出行才是百姓出行常態。
未來是多長時間?
10年內集美新城當之無愧,人口、城建、環境、產業、商業、教育、交通等各個維度都將領銜島外各區,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10年後乃至更長時間,看好翔安,一是政策和定位,二是可開發空間大,白紙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以十年為限,集美還是第一位
如果以二十年為限,集美翔安打平
海滄相對地塊小一點,可塑性不夠…
至於同安…什麼時候環東海域成熟了,才能帶動同安。
至於為什麼,可以去集美市民廣場實地看一看風水布局…看了便知
海滄!海滄!海滄!海滄區政府的效率較高,經濟發展潛力大,最重要的是,雖然名校雖然在翔安,同安,集美遍地開花,但是教育沉澱,學校整體教學水平海島外海滄區最高!比如雙十附屬學校,北師大附屬。算是島外數一數二的學校了。
集美區集美新城沒有生氣,經濟發展靠後…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起了黎明曾經演過的一部電影,說過如下一句話,大家請看。
為啥這么說呢?因為廈門地區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一時難以改變。那就是大家始終認為島內才是廈門,島外是鄉下而已。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說法吧,寧要島內一張床,不要島外一套房,這都多少年啦,這種看法從來沒變過!
那廈門靠什麼來發展的呢?一靠 旅遊 ,二靠房價。 旅遊 的核心資源基本都在島內,島外的人造 旅遊 資源一時半會沒啥影響力。而房價輪番的上漲也都是島內來引領的,島外的房價只是跟著漲,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價格立馬松動,其實很多買了島外房子的,這幾年很多都沒漲,甚至有的還跌了一些,唯獨島內房價如此堅挺,無疑更加讓人們堅信,島內才是真正的廈門。
要想讓四大新城當頂樑柱,我看還是為時過早。不信你去島外看看,那裡有什麼?其實沒啥產業支撐的。有人說翔安建了新機場,以後肯定就是頂樑柱。其實目前看就翔安發展的最差,出了隧道,基本都是在建的工地,很多還都是荒地,農田,根本沒有像樣的企業。從找工作就能看出來,基本都是3000-5000工資的工作,還有幾所剛建好的好學校,除了一波炒到快5萬的房價,那就沒有啥別的東西了。再說了,你聽說哪個城市是靠一個機場成為發達城市的嗎?沒有吧,還的靠產業,靠人才。這兩點做不好,別看是新城,誰也當不了頂樑柱。最後還得靠島內那點 旅遊 資源,吸引國內外的閩南人過來買房子,才能維持廈門的顏面。
海滄才是頂樑柱呀,為什麼?因為海滄是廈門工業最發達的區。有了工業,就有了錢,有了人,有了錢和人,其他的還不會有嗎?
在廈門、漳州與泉州一元化計劃中,漳州港新區、集美新區、翔安新區與角美新區中,漳州港新區潛力無限!
我認為應該是海滄,西可對接漳州和廣東,尤其是漳州平原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可以對廈門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⑵ 廈門海滄區綠苑小區(回答好的有加分。)
綠苑小區綠苑小區
周圍環境:花園, 公園, 醫院, 學校, 銀行, 游泳池, 運動休閑, 郵局, 商場, 市場, 餐飲, 超市, 幼兒園, 停車場
其他描述:旭日海灣周邊有很多正在開發的大樓盤,升值潛力很大,周邊會有4星級酒店,實驗小學,公立幼兒園,海滄大道邊人工沙灘,遊艇碼頭、等等配套設施越來越來齊全!!
交通目前還不是很方便,不果很快那裡交通問題就解決了。區鎮府已經規劃了以後從海滄大道作引橋直接上海滄大橋,
旭日海灣與島內輪渡、東渡、隔海相望,夜景非常漂亮!空氣好!環境安靜,進島僅10分鍾到中心,到機場有現在正在建的仙岳高架橋 與成功大道相接,一路無阻!
海滄是廈門的副中心大家可別忽視了這個好地方!!!
建在海滄綠苑小區的今年度我市400套經濟適用房,經過一年半的建設,目前19幢小高層住宅已經全部落成,小區的管線鋪設正在加緊進行,預計年底水電道路就可配套完成,具備裝修條件。
記者今天在綠苑小區建設工地看到,錯落有致的19幢住宅樓都已經卸下了腳手架,露出了淡黃色塗料的外牆,加上窗戶採用大玻面的鍍膜玻璃和白色塑鋼外框,住宅樓看上去顯得頗為時尚。負責小區代建的海滄房地產公司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綠苑小區400套經濟適用房從2003年底主體開始施工,目前19幢住宅樓單體都已經落成,並通過了工程的正式驗收。這19幢住宅樓都是樓高12層的小高層住宅,總建築面積有9萬6000平方米,總套數為760套,其中400套作為今年經濟適用房的房源,100套作為廈門市政府引進人才的安置用房;由於開發機制的改變,剩餘的276套將由海滄區政府回購,按市場價出售,售房款充抵土地出讓金。
海滄房地產公司表示,小區配套設施的完善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自來水、煤氣、通訊、有線電視都已鋪設完成,供電管線的施工正在進行,預計要到年底全部配套才能形成,提供給居民裝修入住。對於居民入住以後的小區公共建設設施,海滄房地產公司則表示,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的綠苑商城准備掛牌出讓,進行招商建設,它包括農貿市場、超市、餐飲等設施。學校方面,小區三期將建一所幼兒園,小學中學則近期可依託附近的育才小學、實驗中學就讀。(廈門電視台_廈視在線)
⑶ 廈門海滄大橋下有什麼樓盤
融信海上城 海滄大橋南側 只是開盤價格高,要2萬多,50年產權,首付要50%,具體你自己要去查一下。
⑷ 廈門翔安機場建起來對周邊有什麼影響
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是繼廈門經濟特區設立之初期建起的廈門高崎國際機場之後,建起在廈門特區的第二個國際機場。這個國際機場是一個大型國際機場,客流量大,現代化程度高,且是由國家批准填海造成。
要問翔安國際機場建成後
對周邊有什麼重大影響?首先想到的,至少有這么幾條:
一是會大大促進廈門市由島內向島外四區,特別是向翔安區的發展。廈門全市六區共有靣積1700平方公里左右,廈門島內的思明區和湖裡區僅有230平方公里左右,而且島南多山。高崎機場建在島北,交通雖然方便,但嚴重影響了島內的建設和開發,不但開發面積受影響,島內市區建築的高度,密集度和安全度也受影響。原有的好幾個大的城中村,都不敢馬上拆遷開發。翔安機場的開建,不管將來高崎機場是改為修理飛機的機場,或改為城建開發區,對廈門島內的建設和居民生活的改善都是極為有利的。至於機場遠點,建了翔安海底隧道,翔安大橋和多路地鐵之後,最多是延長點車程而已。而翔安機場建成之後,不僅整個大嶝島,小嶝島和填海區都會成為開發區,翔安區全部變建成區,同安區,集美區和海滄區也都會有地鐵和公交通往翔安機場。廈門市政中心將移往翔安。這對徹底開發島外四區是非常有利的。可以預期,翔安機場的建成,將象香港啟德機場遷往島外一樣意義重大。
二是翔安大型國際機場的建成,將大大改善閩南廈,漳,泉金三角的交通狀況,對閩南都市群和海西都市群的大發展非常有利。
三是廈門本來就是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和全國全省自由貿易示範區之一,又是中國東南部最大的深水良港,是海西城市群和台灣海峽兩岸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廈門是多年連冠的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綠化城市,全國宜居城市和全國 旅遊 城市,廈門是全國影視拍攝和"金雞獎"頒獎城市,是海絲和陸絲銜接發展城市,是全國20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華東僅青島和廈門二市)。廈門巳成功辦理鼓浪嶼文化申遺,並被評為國際二級城市和國際 旅遊 景點第二名。廈門還成功舉辦了金磚國家會晤城市,現在又被定為金磚國家發展實驗基地。
綜上所述,可以信心十足地預期,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建成後,一定會對擴大廈門作為國際 旅遊 城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金磚國家發展實驗基地的影響,發揮重大的作用!
沒啥影響,別指望翔安機場能帶動周邊的經濟,旅客下機後始終直接趕往島內,不會在翔安這個荒地過多停留。要說真的有影響的話,就只會讓老百姓更不方便,原本t4機場交通便利,至少相對於各個區來說地理位置更加均衡,你翔安機場處在什麼位置?怎麼不直接建到泉州去?我相信到時會有廈門島內直達翔安機場的地鐵,至於海滄,同安,集美的居民,就只能哭了
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建設【圖 1】是繼民族英雄鄭成功400年前攻克台灣、帶領大漢
民族沖出第一島鏈【圖 2】,真正的控制馬六甲海峽到日本諸島海上戰略交通咽喉
圖 2. 廈門與澎湖列島互為犄角,扼制馬六甲海峽到日本諸島口才上戰略要沖咽喉。
命脈之後,在東亞、南亞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展示其國際空中戰略位置重要性一次全新的機會【圖 3】和又一次偉大的壯舉。
圖 3. 廈門在東亞海空優越戰略地理位置。
必將加大、加快對台,對東南亞國家的輻射能力和吸引力【圖 4】。尤其是加快閩
圖 4. 明清以來,廈門與東亞、南亞國家緊密政治、經濟、文化聯系以及數千萬閩南、閩西、閩中華工"下南洋"路線路圖。
台人員頻繁交流和兩岸經濟、文化融合的速度。
須知80%台灣同胞原籍閩南【圖 5】,擁有語言、文化、習俗、宗族人文一致的五緣優勢。
圖 5 明清時代,閩南、潮汕、客家開發 台灣的路線路圖
昨天新華社剛剛公布廈門為全國20個國家立體交通樞紐城市【圖 6】,更是正式地
圖 6. 中國未來20個國際綜合交通樞紐.
確立廈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地位和我國東南沿海海【圖2、3、4】、陸【圖 7 昌廈高鐵、8 (烏)蘭廈大通道】、空【圖 3、4、8】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戰略任務與目標;進一步優化大陸與台灣北、中、南部海空通道,加快祖國和平統一的步伐。
圖7. 昌廈高鐵示意圖
圖 8. (烏)蘭廈大通道.
與此同時,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方便閩南金三角、閩中、閩西、贛南、粵東經濟、文化、交通整合與交流,乃至開辟多條直達大洋洲、中東、非洲、北美、南美、西歐國際航線。
更好地完成廈門市黨代會提出:到2035年把廈門市建成國家中心城市的 歷史 任務【圖 9】。
廈門翔安機場建成後對周邊有五大影響:
一是富了拆遷戶。翔安機場及周邊道路、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大量佔用建設用地,根據有關規劃,今後幾年將涉及拆遷戶一萬六千餘戶,又將催生一批百萬、千萬中產階層。
二是撬動了翔安及周邊特別是西部、北部經濟的發展。要想富先修路,修機場更是讓本地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地價上漲了,增加了政府土地收入。同時,將有利於翔安新區加快發展與空港有關的服務業和航空產業。
三是分流了高崎國際機場的客流,減少了島內的交通壓力。設計年旅客吞吐量7500萬人次,預計將分流高崎國際機場30-40%的客運量。
四是加大了廈門對周邊地市的虹吸效應。翔安機場的建設將使廈門買入「雙機場」俱樂部,進一步加強發展要素攻擊,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對周邊的漳、泉、龍、金等區域人才、物資、資金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五是亂了台灣當局的心境。翔安機場離金門只有4公里,飛機天天從他家門過,人家卻無可奈何,何其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