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地鐵有哪些業務
擴展閱讀
天津哪個溫泉適合年輕人 2025-07-11 02:39:27
廈門如何要求換隔離酒店 2025-07-11 02:14:47

廈門地鐵有哪些業務

發布時間: 2023-02-02 14:04:34

Ⅰ 廈門地鐵有編制嗎

有。廈門地鐵由於是國營企業,所以擁有多種不同的工作崗位,例如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和聘用工,所以是有編制的。廈門地鐵,又稱廈門軌道交通,是服務於廈門的城市軌道系統,以貫穿連接廈門島內外內提高容公共交通能力為宗旨。

Ⅱ 廈門地鐵的介紹

廈門地鐵( XIAMEN METRO),又稱廈門軌道交通,是服務於廈門的城市軌道系統,以貫穿連接廈門島內外提高公共交通能力為宗旨。廈門軌道交通由廈門市政府全資擁有的國有企業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及管理。根據《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規劃方案,線網規劃有10條線路,總長度387.75公里,設車站190座,其中換乘站40座。廈門地鐵1號線2013年11月13日陸續開工建設,2014年4月全面開工,計劃2017年12月全線洞通並實現綜合聯調,2018年12月30日開通試運營。廈門地鐵2號線2015年01月31日陸續開工建設,2015年底全面開工建設,2018年建成,2018年底開通運營。 廈門地鐵3號線2015年12月28日控制性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島外段將在2016年全面展開建設,2019年11月建成開通運營。 廈門地鐵4號線2015年12月28日控制性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除穿山隧道外的其他段落也將於2016年底實現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開通運營。

Ⅲ 廈門地鐵的發展

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線路大部分沿用廈門BRT快2線、快5線線位,高架橋梁和車站是為未來的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預留的,將適時升級改造為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並將BRT快1線、快6線改為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支線。該線路仍處於遠景規劃,暫無具體計劃及建設時間。
廈門北站地底將預留廈門地鐵1號線、廈門地鐵4號線的地鐵換乘站,已經完工,為福建省首座完工的地鐵站。廈門北站站前廣場下的地道現已完工,為首段完工的地鐵隧道。廈門北站也立起了地鐵指示牌。
廈門地鐵10號線為南北向輔助線,構建了本島與集美和大同組團快速連接通道,是1號線北向出島的有力補充。線路大部分沿用廈門快速公交2號線線位,全長40.4公里。主線全線設車站31座,平均站間距1.3公里。島內設置縣後停車場,大同組團設置四口圳車輛段,同時作為線網備選綜合車輛維修基地。考慮到廈門北部集美地區發展較為成熟,現已分布有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等諸多教育產業及居住用地,該片區與廈門本島間存在一定交通需求,故在遠景線網中預留設置廈門軌道交通10號線支線可能。支線將大部分沿用廈門快速公交1號線線位,線路連接集美嘉庚體育館和後溪組團,為實現集美片區與島內的直接聯系預留條件。 2012年根據市政府的相關通知,市國資委於這里正式對軌道交通集團的「主業」進行明確批復。廈門軌道交通集團確定的三大主業為:軌道交通設施的投資、開發建設與運營;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與經營 (包括軌道建設物資供應、軌道沿線及周邊廣告、停車場及其他附屬設施的投資開發與經營管理);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與經營。
其中,地產開發的主業最受關注。「由於建設成本高昂,世界上大多數城市的軌道交通均是虧本運營,需要政府提供補貼。」有關專家此前分析,不過,香港地鐵卻實現了盈利,盈利的關鍵在於資源開發,核心贏利模式是「地鐵+地產」,地產收益佔到其全部收入的七成。
而顯然,未來廈門軌道交通,正是擬借鑒「地鐵+地產」的開發、運營經驗,以減緩投資壓力。 2011年末,廈門市機動車達到79.5萬輛,其中私人小汽車達到46.5萬輛,機動車的快速增長導致交通擁堵日趨嚴重,軌道交通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廈門市政府結合城市建設發展提出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策略,而廈門島與島外各組團的空間距離在15km-35km之間,軌道交通能夠拉近時間距離,從而快速帶動新城發展。
軌道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統中的功能定位為:作為廈門市島內外一體化發展的支撐,將組織骨幹走廊型運輸,發揮其大運量長距離功能特點,成為跨海交通的主體;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與城市常規公交和快速公交共同服務於城市內部出行,覆蓋客運走廊,成為中心區客運交通骨幹。其主要規劃原則為:實現島內外規劃建設一體化;覆蓋城市發展主要軸向;覆蓋主要客流集散點;沿城市主要交通走廊;集約利用跨海通道。
根據上述功能定位和規劃原則,結合城市規劃發展和空間布局,廈門市軌道交通遠景線網由6條線路組成:1號線、2號線和3號線為三條骨幹線路,分別引導本島向北部、東部、西部跨海發展;4號線為南北向輔助線,構建本島與集美和同安的連接通道;5號線為環海灣線,從馬鑾組團至馬巷組團;6號線為翔安區內輔助線。線網總長約246公里。
2012年06月06日《廈門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2012年07月19日至21日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咨公司組織專家來廈評審我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13年11月13日廈門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近期陸續開工建設。 海底隧道重要性
地鐵3號線往南鏈接線通過廈漳海底隧道通往漳州港。公路交通加軌道交通,對於廈門灣南北岸都是福音,既有利北岸的輻射,也有利南岸的開發。
不過5日,許多市民也憂慮,擔心隧道建成之後帶來的巨大車流,將使原來就擁堵的白城、成功大道以及島內交通不堪重負。
一些市民及專家建議,在廈漳海底隧道內建設地鐵,並將地鐵與公路相結合,讓兩者達到最優化組合。
「我贊成廈漳隧道內建設地鐵。」5日一早,市民許小姐便致電本報說:「如果隧道里只修公路讓私家車走,那將大大加劇島內擁堵。」
許小姐的觀點是,如果建設地鐵,很多住在南岸,但在北岸上班的人就不需要買車了。
一位交警也表示,隧道廈門端位於環島路白城位置,這一帶本來就很堵,特別是碰上節假日。隧道一旦建成,廈門灣南岸的大量車流將在這里匯集,並且湧入成功大道。「廈門島內交通或將不堪重負。」
「隧道內建設地鐵是最符合未來發展規劃的。」一位交通專家告訴記者,如果僅有地鐵也不方便,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地鐵與公路的結合,兩者如何最優化值得有關部門仔細論證。
大橋與隧道共存
在海底隧道擬建地點不遠,廈漳跨海大橋已經在建。從地圖上看,二者的出口確實都在漳州開發區。「在不遠的地方,又建大橋,又挖隧道,會不會重復建設?」一些讀者提出疑問。
廈門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大橋目的是連通海滄港和漳州港,而隧道則是要連通廈門中心城區和漳州開發區的中心城區。
「大橋和隧道,兩者的直接受益群體有所區分,並且在功能定位上也有所劃分。」一位業內人士說,一旦隧道建成,廈門到漳州龍海10分鍾以內即可抵達,其最直接受益的是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以及附近開發的一系列大型房地產項目。 綱要所提到的廈門軌道交通
廈門擬建7條軌道交通線路 3條已初步規劃
「十二五」期間建3條,線路走向已有初步規劃
「十二五」期間廈門將建設3條軌道交通線路。昨天,導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在前不久剛剛編制完成的 《廈門市交通運輸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草案)》(下稱《綱要》)中,對這3條軌道交通的線路方向作了初步的具體規劃。
不過,有關人士透露,該《綱要》還是草案,並非最終定稿。有關部門、專家等正在對軌道交通線網進行優化、論證,很快將作出決策,並報國家批准。
《綱要》里提到,根據《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廈門擬規劃建設7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這將對廈門城市格局的變化、城市發展空間的拓展、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十二五」期間建設首期3條。現年「兩會」上,市發改委主任康濤透露,這3條的大致方向為:向東、向西、向北,串起廈門島內外,讓各方向群眾受益,並向外輻射。
值得一提的是,這3條軌道交通要走地下,還是走路面;是要建輕軌,還是地鐵,都還未確定。
《綱要》對3條線路作初步規劃
1號線為南北骨架線,構建本島與集美片區快速跨海連接通道,並服務於島內外火車站。線路南起中山路,沿桂花路向東北輻射,穿越金榜山轉入廈禾路,後沿嘉禾路向北,經海堤跨海後沿著杏前路、杏錦路到達杏林組團東側,後沿規劃路向北貫穿集美新城,過瀋海高速後止於廈門北站。
線路連接廈門火車站、嘉禾路商業區、杏林組團、集美新城、廈門北站等重要客流點及規劃開發區域,長度31.5km,設車站19座,線路於廈門北站附近設置車輛綜合維修基地。
2號線為東西向骨架線,構建本島與海滄快速跨海連接通道。線路東起鍾宅灣,沿環島干線向南至何厝後沿呂嶺路經江頭由湖濱北路向西跨海,經海滄後止於馬青路北側。
線路連接本島東部五緣灣商務區、廈門軟體園、呂嶺住宅區、海滄中心區等已開發區域,長度24.1km,設車站21座。線路於海滄馬青路以北設置車輛段備選用地。
另外,2號線在規劃遠期將在海滄區內延伸至馬鑾城市副中心,線路總長38.7km。
3號線為西南—東北向骨架線,構建本島與翔安片區快速跨海連接通道,線路南端預留向南延伸至漳州條件。
遠期規劃:線路西起廈大,沿思明南路轉入鎮海路向北鋪設,後經市府大道穿越篔簹湖沿七星路向北穿仙岳山,後轉至湖裡大道、枋湖北二路向東,跨海後到達翔安片區,沿規劃洪鍾大道向北鋪設連接新店、馬巷組團,止於瀋海高速北側。線路連接本島傳統核心區、市級行政中心、湖裡區、翔安區等成熟功能區及規劃開發區,長度42.4km,設車站29座。線路於新店、馬巷設置車輛段備選用地。「十二五」規劃:線路西起廈大,止於翔安區新店鎮。
輕軌和地鐵有什麼區別?
有關人士告訴導報記者,許多市民對軌道交通有一定的誤讀,以為路面上的就是輕軌,地下的就是地鐵,「其實,不管地鐵還是輕軌,都可以走路面或者地下,它們的區別在於列車寬度、型號、編組和車軸重量,地鐵的載客量要大於輕軌。無論地鐵、輕軌,統稱為軌道交通。」
三、廈門建設總長約247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
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建設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廈門市建設總長約247公里的軌道交通線網,廈門市民最快能在5年內享受到城市軌道交通帶來的出行便利。
廈門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黃曉舟說,隨著廈門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機動車數量迅速增長,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發展軌道交通十分必要。
黃曉舟介紹,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遠景規劃建設6條線路,線網總長約247公里。廈門市軌道交通將組織骨幹走廊型運輸,成為跨海交通的主體。同時,其線網未來將與城市常規公交和快速公交共同服務於城市內部出行,覆蓋客運走廊,成為中心區客運交通骨幹。
據了解,廈門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前期工作從2010年初即已全面啟動,首期軌道線路工程由1號線、2號線和3號線部分構成,總長約85公里。
四、廈門地鐵1號線部分線路將有調整
東南快報訊(記者張冠軍)2013年7月30日,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就曾發消息確認:廈門地鐵1號線年內就要開工建設。日前記者獲悉,廈門地鐵1號線最快或將於下月動工!不過據集美區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相較於此前多次見諸媒體的1號線的站點設置和規劃線路等,1號線可能會在這個基礎上有所調整,而目前調整方案還未具體落定,最終的線路方案屆時以施工建設為准。6條線路變4條線路此前依據廈門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廈門市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6條線路組成,總長約246.2公里。1號線、2號線和3號線為三條骨幹線路,分別引導本島向北部、東部、西部跨海發展;4號線為南北向輔助線,構建本島與集美和同安的連接通道;5號線為環海灣線,從馬鑾組團至馬巷組團;6號線為翔安區內輔助線。不過據最新的消息,廈門軌道交通規劃線路調整,6條線變成4條線,其中1條為輕軌,同安老城區被拋棄。廈門將建設的4條骨幹軌道包括廈門島到集美區1號線、海滄區—廈門島—翔安新機場2號線、島外環灣3號線,以及環島旅遊輕軌4號線。1號線和2號線縱橫分布,2號線還預留了城際軌道銜接,連接泉州和漳州,3號線沿著海灣串起島外四個區,4號線則是環繞廈門本島。調整1號線部分線路據集美區規劃局透露,地鐵1號線預計將於2013年9月開工。集美區規劃局局長黃英表示,地鐵1號線的線路在原先設置基礎上可能會對幾段線路進行調整,將有13個站點落在集美。黃英介紹說,對幾段線路進行調整主要是從規劃的角度及保護城區的角度考慮。比如原來的起點站設在中山路,但鑒於中山路有很多風貌建築,抗震等級也不高,地鐵修造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拆遷和破壞,所以政府規劃建議優化線形,改走鎮海路。集美區一帶,原先考慮經過杏北,但考慮到這里存有大量老城區,集灌路杏北路一帶又有很多台商企業,牽涉到大量的居民和拆遷,建造過程可能會影響進度,因此政府通過精心比選,考慮調整到杏錦路一帶。根據線路規劃,地鐵1號線將有13個站點落在集美。目前調整方案還未具體落定,最終的線路方案屆時以施工建設為准。據悉軌道1號線的工程節奏大概會在2013年9月份動工,按照一般一條地鐵線路的建設周期,爭取在5年內能順利開通軌道1號線。

Ⅳ 廈門地鐵1號線的地鐵概述

廈門地鐵1號線總體呈南北走向,連接了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等重要組團,是由本島向北輻射形成跨海快速連接通道的骨幹線路。地鐵1號線為南北骨架線,構建本島與集美片區快速跨海連接通道,並服務於島內外火車站。
廈門地鐵1號線沿城市重要的南北向發展軸建設,起點在鎮海路,途經文園路、湖濱中路、湖濱南路、嘉禾路出島;在高集海堤、集杏海堤則探出地面,以高架和地面方式跨海;過海後又重新「鑽」入地下,沿杏錦路、誠毅大街、規劃中的珩山路,最終到達廈門北站北廣場。地鐵1號線全長30.3公里,從鎮海路至廈門北站,全程設24座車站,根據設計,廈門地鐵1號線選用標准B型空調車輛,六輛編組,可載客約1400人,全程通行時間約為50分鍾。
廈門地鐵1號線共設置車站24座,除跨海段為高架車站外,其餘均為地下車站。平均站間距離1.3km。其中,島內設置車站14座,平均站間距離1.0km;跨海段設置車站1座,平均站間距離3.3km;島外設置車站9座,平均站間距離1.4km。全部車站中共有7座換乘車站。線路在本島北部設置高崎停車場,在集美新城以北設置琦溝綜合維修基地。全線設置主變電所兩座,控制中心一座 。

Ⅳ 廈門有地鐵嗎

廈門有地鐵,而且很早就有地鐵了。廈門首條地鐵線路於2017年12月31日正式運營,使廈門成為福建省第二個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

廈門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有3條,包括1、2、3.號線,均採用地鐵系統,共77座車站(換乘站重復計算),地鐵線路總長98.4千米。廈門地鐵年客運量為1.14億人次,日均客運量約為31.14萬人次。

服務設施:

廈門地鐵車站由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設計,地下段採用全封屏蔽門,屏蔽門上方配有指示燈,線路板,本站,終點站和相隔站信息,屏蔽門下方配藍光防跌落燈條。

站台層還配備LCD車輛距離預告屏,本線和全線線路表,殘疾人專用電梯,扶梯和自動扶梯。站廳層付費區配備詢問室,付費區外設衛生間,購票機,檢票機,安檢設備和超市、商店等。

Ⅵ 廈門五一地鐵免費嗎

2021年5月1日至5日是免費的。
廣大市民和遊客可以免費乘坐廈門市的地鐵、BRT和常規公交線路(包括普通公交、大站快線、旅遊公交、農客線路、城際公交)。
廈門地鐵是指服務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首條線路廈門地鐵1號線於2017年12月31日開通初期運營,廈門成為中國第三十五座、福建省第二座開通地鐵的城市。截至2021年6月,廈門地鐵開通運營線路共有3條,包括廈門地鐵1號線、廈門地鐵2號線、廈門地鐵3號線首通段。線路採用地鐵系統,里程總長98,4千米,共設車站77座(開放運營70座)。
2008年8月31日,廈門快速公交開通運營。

Ⅶ 廈門有地鐵嗎

廈門有地鐵。

廈門市軌道交通1號線起自鎮海路站終於廈門北站北廣場,全長30.3公里,共設24座車站。選用標准B型空調車輛,六輛編組,全程通行時間約為50分鍾。

1號線是廈門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的骨幹線路,沿廈門市南北向發展軸敷設,是構建本島與集美片區的快速跨海連接通道,覆蓋鎮海路、嘉禾路、湖濱南路等主要交通走廊,有利於加強中山路片區、蓮坂、SM城市廣場等成熟商業、住宅區的交通聯系,帶動集美新城、廈門北站等城市新區發展,進一步完善廈門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促進城市交通一體化發展。

(7)廈門地鐵有哪些業務擴展閱讀:

廈門地鐵是服務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首條線路廈門地鐵1號線於2017年12月31日開通試運營,廈門成為中國大陸地區第31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截至2018年7月,廈門地鐵開通運營線路共有1條,即廈門地鐵1號線。線路採用地鐵系統,里程總長30.3千米,共設車站24座。

截至2018年7月,廈門地鐵在建線路共有4條,包括2號線、3號線、4號線一期、6號線一期等線路,在建線路里程總長約169.2千米。

截至2018年4月10日,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前100天日均客運量達10.36萬人次。

參考鏈接:網路-廈門地鐵

Ⅷ 廈門地鐵2號線的地鐵概述

廈門地鐵2號線(廈門島——海滄)為廈門島到海滄的東西骨架線,構建廈門島與海滄片快速跨海連接通道,
廈門地鐵2號線線路全長41.63公里,設站32座。2號線一期蘆坑站—五緣灣站線路長度由原建設規劃的25.2km調整至26.10km,車站數量由19座增至23座,平均站間距1118m。調整後的廈門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維持東西走向不變,敷設方式維持全地下線。調整後取消蘆坑車輛段,島內浦東停車場由線路東側調整至線路西側,更名為高林停車場(暫定名),用地現狀為高林公園,佔地面積為7.5公頃。投資176.2億元,規劃建設期為2013~2018年。
廈門地鐵2號線二期天竺山站—蘆坑站線路長度15.53km,設站9座,平均站間距1726m,全地下敷設。東孚車輛段選址位於海翔大道以北、龍廈與廈深鐵路走廊以南、孚蓮路以東和過雲溪以西的地塊內,現狀主要為民居、工廠和農田,佔地面積26.6公頃。[1]
廈門地鐵2號線行經站點:一期站點設置:五緣灣站(換乘3號線)、五緣灣南站、濕地公園站、高林站(換乘5號線)、金融中心站、林邊站、觀音山站、何厝站、軟體園站、嶺兜站(換乘5號線)、古地石站、蔡塘站(換乘BRT)、中孚花園站、江頭站、呂厝站(換乘1號線)、松柏站、體育中心站(換乘3號線)、湖濱中路站、建業路站、國際郵輪城站、海滄大道站、海滄CBD站(換乘6號線)、盧坑站
二期站點設置:馬青路站、翁角路站(換乘8號線)、長庚醫院站、新垵村站、馬鑾中心站、馬鑾西站(換乘8號線)、馬鑾北站、東孚站、天竺山站
廈門地鐵2號線主幹道從五緣灣至海滄新城,為東西骨架線,構建了本島與海滄區快速跨海連接通道。主要經過五緣灣、觀音山片區、江頭片區、篔簹湖北片區和海滄新城。從廈門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公布的一期線路圖來看,二號線將貫穿島內東部和東北部的新興居住區,將海滄新城與島內中心連接起來。
另一方面,廈門軌道交通2號線的五緣灣段與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相連,通過換乘,可以東西向貫通海滄新城與翔安新城。

Ⅸ 廈門地鐵1號線的介紹

廈門地鐵1號線,又名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屬於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3日陸續開工建設,2014年4月全面開工,計劃2016年12月全線洞通並實現綜合聯調,2018年12月31日全線通車試運營。試運營後,列車運營時間為05:00到23:00,全日運營18小時。廈門地鐵1號線總體呈南北走向,連接了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等重要組團,是由本島向北輻射形成跨海快速連接通道的骨幹線路。地鐵1號線為南北骨架線,構建本島與集美片區快速跨海連接通道,並服務於島內外火車站。車輛採用B型車6輛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