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廈門鼓浪嶼上的居民有沒日本人
好像鼓浪嶼上沒有什麼日本人,以前肯定是有的。
『貳』 日本人在廈門有哪些企業
在廈門的日本公司共200家左右
大公缺拿司有:TDK、FDK、NEC東金、松下
石材公司,木製家伏塌搭具公衫哪司,以及貿易公司等
『叄』 廈門的日本人主要住哪裡
我同事老婆是個日本廠的,在灌口那兒,老闆和高層人物都是日本人,大部分是住東渡那兒。
『肆』 當年日本強占廈門時的罪行有哪些要全!謝謝!求大神幫助
在「七·七」盧溝橋事變68周年之際,我市文史專家洪卜仁發現的日軍據廈期間所編《新廈門指南》等物證,記錄了位於廈門港口的浯嶼島(今屬龍海市港尾鎮)在日偽軍統治期間的情況。 為了尋找人證,記者來到這座距離鷺島僅6海里、面積只有0.96平方公里的小島,傾聽倖存者講述60多年前的屈辱與苦難、國恨困含與家仇。 《新廈門指南》中的浯嶼方點陣圖 老漁民余福講述當年的悲慘經歷 曾為妓院的老屋見證了日寇的罪行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八日《江聲報》 一九四0年八月八日《仰光日報》 漢奸引狼入室 1938年5月廈門淪陷後,浯嶼島便經常遭到日機的瘋狂掃射。1938年10月,在漢奸莫清華引領下,日寇強佔了浯嶼島。 今日的浯嶼島已是龍海首富村,島上嶄新的樓房別墅鱗次櫛比,老屋已所剩無幾。其中有一座老屋,外表雖已簡悔老舊,仍依稀能見當年的華麗。這就是日偽軍統治時期,浯嶼「行政署長」、「警備司令」莫清華的老宅。 日寇侵佔廈門後,將廈門、金門、浯嶼三島合並成「廈門特別市」,在浯嶼設立「行政公署」。在《新廈門指南》中的《浯嶼》部分,稱莫清華「現年二十九歲。乃浯嶼望族。自幼聰慧過人。曾肄業於石碼中學。為區訓軍官養成所優秀生。」浯嶼島79歲的漁民余福這樣表述。「莫清華認日本人為『乾爹』,日本人讓他當司令,他招了一群走狗,統治了浯嶼。」 日軍利用漢奸莫家三兄弟及蔡兩和等組織「浯嶼自治會」,後改為「浯嶼行政公署」,以莫清華為「行政公署」署長兼「警備司令」,並兼第一大隊隊長,第二、三大隊隊長由其弟莫清苞、莫狗熊擔任,三個大隊計300多人,日本人片山岩男則任「浯嶼行政公署」副署長兼警備區副司令,進行控制。 漁民家破人亡 余福曾親眼目睹日軍的暴行:「日本人登陸時,父親帶著我躲到後江的沙灘上。當時一塊大石頭後面躲藏了一群人,狗也藏在那裡,後來狗忍不住跑了出來,日本人就跟蹤找到了躲藏的人,把他們綁到海邊的沙灘上集體槍殺了。日本人還用汽油燒毀了40多艘漁船和10間房屋。」 當時,常有日本戰船、飛機在水面、天空轟炸,海面上布滿水雷,漁民無法討海,只能靠船運賺些小錢。日本人用鋼絲索綁著水雷,成串布在海水中,退攔尺正潮時才看得見。有一條廈門漁船下網時打撈了一個水雷,漁民不明白那是什麼東西,就將它撈到甲板上,結果水雷爆炸,全船人都死了。 無法出海捕魚,漁民失去了生活來源,只能吃野菜,不少人被迫上吊或逃亡。漁民林振福一家因無米下炊,子死妻亡,自己只好上吊自盡。浯嶼本是貧困地區,莫清華卻極盡能事搜刮。漁民偶然捕得一些魚蝦,每百元必須繳納20元魚捐。 更令人發指的是,島上的居民一旦生病,就被莫清華趕到荒無人煙的浯安島上,不許親人照顧,任憑風吹浪打,過著無醫無葯的悲慘生活,直到死亡。 華僑慘遭敲詐 因為浯嶼介於廈門與大陸之間,日偽軍便將浯嶼設為華僑歸國的「中轉站」。在《新廈門指南》中,日本人無恥地稱,這是為了使浯嶼成為華僑之「理想的安樂鄉。」 余福還記得,當時海外華僑要回到泉州、漳州家鄉,必須在廈門登記後轉運到浯嶼,再由浯嶼「行政公署」派船「護送」回到家鄉。華僑要出國也要先經過浯嶼,由設在島上的「僑務科」發放出國證。日偽軍在浯嶼島上的天妃宮內設立「華僑招待所」,內有專人駐點,還在浯嶼的海濱設立「華僑聯歡社」。《新廈門指南》稱「內有現代消遣品及南北樂。笙歌簫管。鑼鼓喧天。月明如鏡。青山如畫。」事實上,在國難當頭之際,華僑大都歸心似箭,哪有心思享受?而莫清華等漢奸就藉助華僑逗留浯嶼及「護送」他們回鄉之名義,進行敲詐勒索。 1940年8月8日的《仰光日報》記載了日偽軍對華僑「以保護為名,行訛詐之實」的伎倆:「浯嶼自治會」配備60多名偽兵在媽祖廟檢查過往船隻,這些偽兵大都由莆田、海滄、山東等地的盜匪充任,配有10把駁殼槍和40多把步槍。不論進出口船隻,每艘必須繳費15元至20元。並規定凡出入口岸的華僑或內地要出境的勞工,都要先到浯嶼接受嚴格檢查,然後指定船隻裝載赴廈,向偽華南招待所報到。招待費每名40元。遇到富有的華僑,他們就多方設計陷害。當時的廈門海域常發現隨波漂流的浮屍,都是被無辜劫殺的僑胞。 私貨荼毒村民 浯嶼居民多數以捕魚為生,日常所需的大米、蔬菜等農產品原本來自大陸的斗美、海澄一帶。成為淪陷區後,據廈日軍與駐守漳州的國民黨75師隔海對峙,相互封鎖,造成雙方物資緊張。 不久,便因為兩邊及當時作為中立國的英、美商人各有需要,催生了一批走私客。先是據廈日軍為解決糧食和肉、禽、菜等副食品的嚴重困難,派人潛入漳州沿海,勾結流氓地痞,買通海防關卡,於夜間走私「禁止資敵」的大米和豬、禽等到廈門。走私地點從廈門對岸的嵩嶼、海滄,浯嶼對岸的斗美延伸到滸茂、佛曇一帶。 余福告訴記者:當時,日軍在浯嶼虎頭山上架設探照燈,夜間照射通漳州石碼的港道,發現有走私船,即派出小艇接應,帶到廈門收購。走私船回航時,運回鴉片、西葯、紡織品等。斗美、佛曇一帶的走私大都由浯嶼中轉。日本人發給莫清華鴉片充當軍費,莫清華與兄弟莫清苞、莫狗熊及蔡兩和等成立「南華貿易公司」,以鴉片向海澄、漳浦一帶沿海走私者交換糧米、雞鴨、生豬等生活必需品。他們將好米及一部分雞鴨運往廈門供應日軍,賣給浯嶼村民的都是摻沙又摻水的劣米。「南華貿易公司」還發行鈔票「通行券」,強迫浯嶼居民使用。 日偽尋歡作樂 浯嶼漁民飢寒交迫,流離失所時,莫清華等人卻在島上開設「仁愛堂」、「蓮珠堂」等妓院和15間鴉片館及賭場。《新廈門指南》稱「妓院公許者以愛卿堂為翹楚,嶼香次之。妓女盛時,約40餘名。」島上的老漁民至今仍記得,當時有廈門女孩因生活所逼,流落到浯嶼島淪為青樓女子。日本人和莫清華等漢奸在島上尋歡作樂,島上設有多處游藝場所,有竹城、撞球、射擊、游泳、劍術等娛樂項目。 日本人還在島上組織「八仙會」、「夜行隊」、「十三猛」等封建流氓集團,「大王公盟」、「聖母盟」、「大師公盟」、「三保公盟」、「王爺公盟」、「帝君公盟」等迷信組織,島上民眾深受苦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余福回憶道:為了對少年兒童實施奴化教育,當時日偽軍在島上的蔡氏宗祠設「公立高初等小學校」,有上百名學生,校長和男女教員共7人,免收學費還發放書籍,用日語上課,有的學生讀到二年級時就能用簡單的日語對話。日偽軍還在天妃宮的前進設閱報所,內備有報紙圖書刊物。上面刊載的都是對日本人有利的內容。 1943年,日寇臨近崩潰,莫清華自知大勢已去,想找出路。1944年,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種技術訓練班(即「華安班」)副主任陳達元曾派人與莫清華洽談,促其反正。莫於八月率隊,由白坑、斗美等處登陸反正,開往漳州接受改編。 莫清華反正後,浯嶼居民深恐日寇會來報復,紛紛乘坐帆船逃到港尾避風頭。但手中所持的偽幣「通行券」成了廢紙,很多人只得變賣衣物維持一日三餐。 浯嶼簡介 1、浯嶼自古就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軍事要地。據清道光版《廈門志》載:「浯嶼據海疆扼要,北連二浙,南接百粵,東望澎湖台灣,外通九夷八蠻,風潮之所出入,商舶之所往來,非重兵鎮之不可」。早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為防備倭寇,派江夏侯周德興在福建沿海一帶設置五大水寨,浯嶼為其中之一。以後歷朝均派重兵把守,在島上設有炮台、煙墩台、暸望台等海防軍事設施。明末清初,鄭成功雄踞廈門期間,浯嶼、廈門、金門三島成三足鼎立之勢,同屬鄭氏重要基地。 2、位於島西部的天妃宮,原名和安宮,俗稱媽祖廟,是浯嶼的重要古跡。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夏重建,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修,道光五年、十年(1825年、1830年)和民國三十二年多次修葺,1981年、1985年又有維修。宮坐東朝西,面積376.28平方米,面闊3間,有4殿。一殿有歷代重修碑4方,其中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守島抗倭將領沈有容《重建天妃宮記》和道光五年(1825年)陳化成《重修浯嶼宮碑記》。二殿奉天妃,掛有清聖祖御賜匾額,其上記有施琅平討台灣、澎湖時媽祖天妃「湧泉濟師」、「助戰溫袍」的故事,殿前天井兩側壁上飾青龍、白虎。三殿祀手執玉笏天妃,稱「鎮殿媽」。四殿供三寶佛(鄭和)。宮外兩側各距10米處,有鄭成功駐島時建的水井兩口,稱「龍虎井」。 3、浯嶼四面臨海,東綿澎湖列島直至台灣海峽,西距大陸(斗美)2海里,西南接漳浦、東山,北距廈門6海里,東北離大擔3海里,離金門約8里半,距二擔僅4500米。區內原本盛產魷魚、鯧魚、帶魚、黃花魚、大鰻魚等,是閩南魚場的重要生產基地。近年來,因近海漁業資源瀕臨滅絕,浯嶼漁民大力發展外海捕撈,曾獲得省「漁業十強村」稱號。目前全村擁有漁船450多艘,其中鋼質船290艘,全部配備衛星導航儀等現代化設備,年捕撈量5萬多噸。全村擁有製冰廠、造船廠、漁具廠等68家。島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學校、漁民俱樂部、集貿市場、百貨商店、茶館酒家一應俱全。人均年收入達6000元以上,豪華別墅鱗次櫛比,被稱為「小香港」。
求採納
『伍』 1938年五月/日軍入侵廈門,見人就殺,日本人在哪裡發生萬人坑慘案
http://blog.xmnn.cn/include/ueditor/php/upload/20140904/14098348931395.jpg
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軍從海上進攻廈門,廈門島血淋淋地淪陷了。萬人坑 在五通海邊~鳳頭村海尾仔,哪兒曾經腥風血雨白骨累累。上圖是外族侵入日本人在鼓浪嶼日光岩上留下的歷史鏡頭
『陸』 在廈門的日本人
不知道,
去中山街找吧4.日譽頌本人的臉很容易看的出來。
可以去日坦雀式飯店應該可以找的到慶信鄭.
『柒』 在廈門市的日本人人數大概有多少個。。領導問我,我也回答不出。難不成要問出入境
廈門的日資企業大約有200多家,但是常駐的日本人不多,沒有準確的數字,200多人吧。
『捌』 日本人在廈門有哪些企業
比較大且獨資的是松下和廈芝科技兩個,都在島內的火炬園
『玖』 廈門五通有一處「萬人坑」紀念碑,它記錄著哪些殘酷的歷史事實呢
在廈門島內的東北角,有一座五通燈塔公園,這是一座以燈塔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在這座公園內有一處「萬人坑」紀念碑,而紀念碑直線距離400米處,就是廈門五通「萬人坑」原址。
在解放初期,廈門五通鳳頭海灘上挖掘出一個萬人坑,裡面累累白骨,整個場面令人觸目驚心,這里是日軍殘暴罪行的鐵證。
2019年的中國,百姓都過著和平安定的日子。而這世界並不太平,只是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
感恩烈士的流血犧牲,感謝祖國的繁榮昌盛。銘記歷史,勿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