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海隆勞務輸出需要哪些條件
擴展閱讀
廣州如何買k3 2025-09-21 20:26:55
深圳程序猿教育怎麼樣 2025-09-21 20:26:54

廈門海隆勞務輸出需要哪些條件

發布時間: 2023-04-04 00:08:12

1. 辦理勞務輸出公司都需要什麼手續!

根據《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管仔桐正理辦法》:

第六條

申請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須提交以下材料:

(一)企業的申請報告。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銀行資信證明原件。

(三)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企業驗資報告、財務年度報告、資產負債表復印件,稅務機關出具的完稅證明原件。

(四)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固定場所租賃證明復印件。

(五)公司章程、經營管理制度、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復印件。

(六)本辦法第五條第六項規定的相關專業人員證書復印件。

(七)擬開展對外勞務合作的國別及地區可行性報告。

(八)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出具的提供外派勞務人數證明原件。

(九)法律法規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七條

企業申請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應向注冊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商務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

第八條

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在收到企業的全部申請材料後,應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初審,並將初審意見連同企業全部申請材料一並報商務部。

(1)廈門海隆勞務輸出需要哪些條件擴展閱讀:

根據《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管理辦法》:

第五條

申請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注冊3年以上,注冊資本金不低於500萬元人民幣,中西部地區企業不低於300萬元人民幣。

(二)具有相當經營能力,資產負債率不超過50%,無不良行為記錄。

(三)擁有固定的經營場所,辦公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

(四)具備健全的管理制度,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五)具有足額交納對外勞務合作備用金的能力。

(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的對外勞務合作專業人員不少於5人,專職培訓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均不少於2人,法律人員不少於1人。

(七)具有相應市場開拓能力和現場管理能力。

(八)具有一定工作基礎,近3年向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提供外派勞務人員不少於300人。

第十一條

企業在領取《資格證書》30日內,向原企業登記主管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二條

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變更企業名稱、注冊資本和經營場所的,應依法向原企業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辦理登記。經登記後30個工作日內,報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及商務部備案。

第十三條

經商務部批准具有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的企業,可向其對外簽約的境外承包工程項目派遣所需勞務人員。

第十四條

經批准設立的外商投資職業介紹機構或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開展招聘人才出境業務,除按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提交有關材料外,還應提交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和外念悔商投資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第十五條

被國家列為特殊專業的行業,由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另行制訂經營資格條件。

第十六條

已取得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須自本辦法實輪物施之日起的一年內,達到本辦法規定的條件。

第十七條

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被依法吊銷、注銷後,其經營資格自動喪失。

第十八條

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的監督管理,對不符合本辦法第五條第(一)至(七)項規定的,應要求其在一個月內達到相應的條件,不能達到的,可報請商務部撤銷其經營資格。

第十九條

具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違反國家對外勞務合作管理規定,由商務部給予警告或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勞務輸出需要什麼條件

中國公民申請勞務出口必須具備的條件:
1、專業技術工作要適合海外,專業不對口,技術不熟練者是不可能符合要求的;
2、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飢野遵守前往國的法律和勞動紀律;
3、要有健康的身體,能夠適應前往國的氣候條件和勞動環境;
4、爛銀喊要有必要的語言能力,尤其是直接和外方打交道的外語水平,但一般集體從事勞務者可不必強調外語能力。勞務合同是確立僱主和勞務人員相互間法律關系、各自的權利、義務和職責的重要文件,是受到法律保證的。一旦雙方簽訂勞務合同後開始生效,雙方都必須按照合搏搜同規定的條款辦事。如發生糾紛,雙方都要根據簽訂的合同條款解決。如果不簽訂書面勞務合同,一旦發生糾紛,不但很難處理,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 勞務輸出需要什麼條件

法律分析:勞務輸出公司其實就是勞務派遣公司。注冊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股東符合法定人數;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慎旅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有公司住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三條: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規定虧絕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三)股東寬空凳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4. 勞務輸出的公司需要什麼資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節 勞務派遣

第五十七條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二百萬元;

(二)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 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尺旦吵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第六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派遣勞動者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標准執行。

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遲擾到其他用人單位。

第六十三條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第六十四條 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六十五條 被派遣勞動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第三十八條 的規定與勞務派遣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被派遣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 和第四十條 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的,用工單位可以將勞動者退回勞務派遣單位,勞務派遣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第六十六條 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陵侍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第六十七條 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

(4)廈門海隆勞務輸出需要哪些條件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八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