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有哪些燈塔島礁石
擴展閱讀
上海幾何中心是哪裡 2025-05-25 21:52:09
深圳龍華好房子多少錢 2025-05-25 21:46:33
深圳防疫碼怎麼有盾牌 2025-05-25 21:27:35

廈門有哪些燈塔島礁石

發布時間: 2023-05-24 14:50:46

廈門哪裡看日出最美看日出最好的地方推薦

廈門觀賞日出有哪些非常值得推薦的地點?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廈門有許多非常適合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想去賞景的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詳見下文。

1、月光環和杏林閣

【推薦理由】亮點:這個角度很有趣,剛好可以把杏林閣放到月光環內。

交通指南:集美大橋過華僑大學的第一個路口,不上橋,走橋下紅綠燈左拐後,過一座橋,第一紅綠燈左拐,就是杏林灣營運中心了爛告鄭。往裡開到第一個可以左拐的路口左拐。一直開到一個工地大門停。沿著大門右邊的湖邊公園小路走300米,就可以看到這角度。

景點門票:免費

小貼士:提醒:這角度最好的觀看時間是冬季。

2、集美新城:集美塔

【推薦理由】亮點:集美新城地標

交通指南:位於集美新城中央花園。

3、五緣灣大橋

【推薦理由】亮點:可全年觀日出,有時橋下會有漁船來點綴畫面。五緣大橋很雄壯,拍日出的角度有很多。橋上:可正面拍,以及拍兩側不同的風光。還有橋下以及五緣灣內灣沙灘的角度也可以拍。

交通指南:廈門島內可乘坐公交車:6、82、102、948路在五緣灣音樂島站或者濕地公園(環島幹道)站,即可到達五緣灣范圍內。

景點門票:免費

小貼士:提醒:大橋友橡夜景燈冬天6點左右滅,現在是5點滅。在橋上拍攝要注意安全。

4、園博苑

【推薦理由】亮點:可以全年觀日出。這里可以拍的點很多,以橋和水為主。

交通指南:拍琴橋(西門入口第一座)角度有兩個,一個在西入口左側保安室進去,但不好進去。另一個走西入口遊客服務中心廣場的岔路,往西入口的另一個方向走(園博一號),可以到湖邊,第一小路口往右,在湖邊可以遠看琴橋日出。

景點門票:免費

5、杏林灣

【推薦理由】亮點:有木棧道、亭閣。

交通指南:進園博苑檢票口直行到第一有往右邊拐的路口,右拐。一直朝杏林灣方向走,就可到湖邊。

小貼士:提醒:到這里的人少,要到湖面木棧道要跨過隔離帶,有蜘蛛絲。最好拿東西在前面掃一下。這里的木棧道年久失修,要注意安全。

6、濱海西大道

【推薦理由】亮點:可看到集美大橋還有翔安,沙灘很乾凈,是新開發的。

交通指南飢頌:從島內自駕車走集美大橋出島,下橋走濱海路(同安)方向,直走到一大片用船改造的大排檔(即BRT後田站),入口在「姐妹大排檔」招牌,直開到盡頭那片沙灘。

景點門票:免費

小貼士:提醒:人比較少,要注意安全。

7、五通燈塔公園

【推薦理由】亮點:燈塔夜景和朝霞完美的結合。

交通指南:A、公交車:1、6路,82路,102路到「五緣灣運動館站」下車,然後步行500多米即可。2、103路,到「下邊站」,向前步行500多米即到。B、自駕的朋友,可以直接從會展中心的環島幹道向五通碼頭方向,行駛即可。

景點門票:免費

小貼士:提醒:現在燈塔熄燈時間為5點,冬天是6點。

8、馬鑾灣

【推薦理由】亮點:有灘塗、漁船。

交通指南:位置:過杏林大橋,沿著路標往海滄方向下橋,過兩個紅綠燈後的左邊海灘。

小貼士:提醒:看灘塗要算好潮水。

9、龍舟池

【推薦理由】亮點:嘉庚建築,清晨凸顯寧靜。龍舟池有漁民在勞作,時而有白鷺飛過。

景點門票:免費

10、觀音山海灘

【推薦理由】亮點:看日出的首推之地,為什麼呢?這里可全年觀日出,可以看到漁船、漁民出海、漁民勞作、遊客露營,更有白鷺嬉戲。更有趣的是,身後的觀音山辦公樓玻璃反射朝霞,像一塊塊金磚。今年馬年,萬馬奔騰的雕塑加上雲霞流動,有另一番景緻。

交通指南:廈門島內乘坐58路公車,到達終點站「觀音山商業街」下車即可。

景點門票:海灘門票免費

11、黃厝海灘

【推薦理由】亮點:全年觀日。這里零星停了些漁船。

交通指南:位置:數星園沙灘。

景點門票:免費

12、廈門會展中心

【推薦理由】亮點:全年觀日。有釣友在釣魚作為背景。

交通指南:位置:會展後面的沙灘。

景點門票:免費

13、狐尾山公園

【推薦理由】亮點:登上觀景台,視野開闊,濱北一帶的全景盡收眼底。有體力的讀者,可提早出門,先爬個山,觀看完日出,還可在這里的茶座泡茶,讓看日出變得豐富多彩。

交通指南:往東渡海山路口上去,走一段可看到氣象台路,往上開就是了。也可以從市政府旁邊的鳳凰山莊大門進去,沿著石頭小路往上即可。

景點門票:公園門票免費,公園上面的氣象區科普知識展區和海上明珠觀光它收費。

小貼士:提醒:林蔭之地,不要抽煙哦。

14、__湖

【推薦理由】亮點:這里有水、有白鷺、有城市建築和雕塑。每天來這鍛煉和拍攝的市民很多。這里能拍到很多廈門的美圖。

景點門票:免費

15、曾厝_

【推薦理由】亮點:地點有三個:佳麗海鮮酒樓後面的木棧道、音樂廣場、白石炮台。特別推薦音樂廣場前有一個廈門最美麗的灘塗,但是要看潮水什麼時候和日出時間對應。

交通指南:公交車到「曾厝_站」下車即可。註:剛來廈門旅遊的童鞋,如果是在火車站,可以打的去,告訴司機走文曾路,會比較快,費用大概15元左右。

景點門票:免費

小貼士:提醒:只有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初可以觀日出。

16、景州樂園對面海灘

【推薦理由】●亮點:這里聚集著廈門最有特色的礁石群。隨著每天潮汐高度的不同,有不同的景緻。

交通指南:在環島路景州樂園正對面,有個廟的路口下去,到一個賓館的停車場往右邊小路可繞到海邊。或從景州樂園前的環島路一個交通攝像頭,有個綠化帶口可直到海邊。海邊最佳觀日景點要沿著木棧道往礁石方向走,大概走300米有一亭子,再往前一點可走到沙灘上的礁石。

小貼士:提醒:礁石上看日出要注意腳下,看到顏色是黑色的,很可能很滑。

17、日光岩

【推薦理由】亮點:既在山上又在海邊,還能看輪渡全景及鼓浪嶼全景日出。拍完可以欣賞下鼓浪嶼街道的美景。

景點門票:60元(2022年6月19日-8月31日免費)

小貼士:提醒:記得帶手電筒或頭燈。注意輪渡時間及開門時間。

18、皓月園

【推薦理由】亮點:鄭成功雕像,可以沿著下面的木棧道,繞到雕像後面看廈門新地標。

景點門票:15(2022年6月19日-8月31日免費)

小貼士:提醒:冬天拍攝效果更好,夏天太陽北移了。

19、港仔後沙灘

【推薦理由】亮點:毗鄰菽庄花園,這里絕對是觀海看日出的絕佳場所。如果能在鼓浪嶼療養院大門往左的位置,進到院子里,站在圍牆邊拍照就更出效果了

【門票】免費,(2022年6月19日-8月31日菽庄花園也免費)

Ⅱ 廈門的景點有哪些

廈門鼓浪嶼

碧海環抱中的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里,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均為廈門名景。鼓浪嶼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溫和,島上90多科4000餘種植物常年鬱郁蔥蔥,珍貴樹種有國內僅有的大果紅心木、國內最粗的印度紫檀、從紐西蘭等國引種的各類珍稀果樹,島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下的頂級群落。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瀕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金門列島隔海相望。
宋代以前,鼓浪嶼還是水草豐茂、渺無人煙的小島,名圓沙洲。宋末元初,對岸嵩嶼李姓族人上島開發,逐漸形成聚落。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鼓浪嶼訓練水師,於1662年揮師東徵收復被荷蘭殖民者侵佔38年之久的台灣島。鴉片戰爭後,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1902年,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鼓浪嶼名人史跡眾多。這里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之一,島上大批珍貴的摩崖石刻,雖歷經長年風雨洗禮,依舊保存完好。中國現代婦產科醫學奠基人林巧稚、中國語文現代化先驅盧戇章、中國現代體育啟蒙家馬約翰等60多位鼓浪嶼籍名人故居、陵墓都在鼓浪嶼島上。鼓浪嶼以其婀娜多姿的自然風光和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35個王牌風景區之一,在福建省居十佳風景區之首。

在鼓浪嶼上迷路也是一種幸福

鼓浪嶼--日光岩

日光岩俗稱「晃岩」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核孝,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最高峰。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山中峰腰怪石嶙峋,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蓮花庵」「古避署洞」「龍頭山遺址」「水操台」「鄭成功紀念館」等建築,石洞、古城和歷代摩崖石刻隱約可見,身臨其間,思古撫今,會令人感慨萬千。從島上渡輪碼頭下船步行十幾分鍾就可以直接到達。

友情提示:必游之地 開放時間:6:30~20:00 門票價格:RMB60元/人

菽庄花園

菽庄花園原是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五十年代起獻給政府辟為公園。

林爾嘉對花園精心設計,力求再現板橋別墅的風貌,又具江南園林的韻采,利用不大的一灣坡地,創造出無限的空間,「每春秋佳日,登高望遠,海天一色,杳乎無極」,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納入花園懷抱。他在園內設置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10景,並把台北板橋別墅里的小板橋也搬了來,小巧別致,獨具一格。

菽庄花園風光萬千,但最有特色的是:

藏海:一路走來不見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大門仍不見海,一堵高牆擋住了視線,偶回首,園門內側楣上高懸「藏海」匾額赫然入目,頓時領悟藏海的意蘊,轉出月洞門,突然「海闊天空」,大海奔騰而至,這種先藏後露的手法,收到了驚奇的效果。

巧借:林爾嘉把臨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潮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小的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視野寬大,頗具層次的海濱花園。特別是走在四十四橋上,面地遼闊的海空,誰也不感到其小,卻感到花園之大。遠方的南太武,山下的嶼仔尾,羅列的擔嶼、青嶼、浯嶼,眼前的日光岩、英雄山,前方的海滄嵩嶼角以及翻飛的海鷗,都成了花園的外景。四十四橋上的渡月亭,是菽庄觀海賞景的最佳點,每逢中秋,夜深人靜,海浪輕搖,欣賞那海色月色,真乃人生樂事!

菽庄花戚枝園近年又新建了許多設施,規模也擴大了。特別是將聽濤軒改建成「鋼琴博物館」,展出由鼓浪嶼旅澳收藏家胡友義先生畢生收藏的世界名古鋼琴30台,其中有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製造的「士坦威」,奧地利的「博森多福」,德國皇室專用的皇家鋼琴,稀世珍品鎦金鋼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最大的立式鋼琴,最老的手搖鋼琴,腳踏自動演奏鋼琴改仔稿,八個踏腳四套琴弦鋼琴,表現了一百多年來世界鋼琴的製作技術和發展水平,這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鋼琴博物館使鼓浪嶼琴島名符其實,增添光彩!

鼓浪嶼--皓月園

皓月園是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主題公園,位於鼓浪嶼東南海濱,佔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意在寄託對英雄的緬懷和對台灣的思念。

園中廣場豎立立著一組青銅大型群像浮雕屏《藤牌驅虜》,長13.5米、高4.7米、重18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一組歷史人物浮雕。浮雕再現了當年鄭成功揮師東渡,驅荷復台的歷史場面。
皓月園景色迷人,明代建築特色與海濱的沙鷗、樹木、海景、山色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圖畫。

鄭成功巨型石像已於1985年8月27日落成。這位虎將之雄威,從此永駐覆鼎岩上。雕像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組合而成。覆鼎岩海拔29.5米,向海中延伸30米,地形險峻,氣勢磅礴,它與海中的劍石、印斗石鼎足而立。

如今,覆鼎岩上臨海頂天立地的鄭成功雕像成為園中的主體建築,它也是中國歷史人物雕像中最大的一座。園內青銅大型群像浮雕,再現了當年鄭成功揮師東渡,驅荷復台的歷史場面。皓月園景色迷人,明代建築特色與海濱的沙鷗、樹木、海景山色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天然的圖畫。從島上的輪渡碼頭向左走僅五分鍾左右的行程即可進入園內。

鼓浪嶼-風琴博物館(八卦樓)

八卦樓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總建築面積3710平方米,高25.7米。圓頂高10米,有8道棱線,置於八邊形的平台上,頂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民間就稱它為"八卦樓",它既成為海輪進出港口的標志,也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八卦樓原主人為台灣板橋林本源家族的第三房林鶴壽,原鼓浪嶼「救世醫院」院長美籍荷蘭人郁約翰自告奮勇免費為其設計。郁約翰,1861年出生於荷蘭,畢業於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和美國密執安大學,學過土木建築和醫學,入美國籍。1888年隨美國歸正教來廈門,先被派往平和小溪籌建醫館,1898年小溪醫館遷到鼓浪嶼,取名「鼓浪嶼男女救世醫院」,他親自主持外科手術,是個醫術高明的醫學博士,又是個頗有造詣的建築設計師。他按林鶴壽的願望,設計了這幢融東西方建築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仿古建築——八卦樓。當時,西方設計師崇尚復古,郁約翰的設計也借鑒融合了古希臘、古羅馬、伊斯蘭和中國古典建築的多種元素於八卦樓。其圓頂直接按摹仿世界上最古老的伊斯蘭清真寺巴勒斯坦阿克薩清真寺的石頭房圓頂(後重建為金頂),這種圓頂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羅馬和歐洲許多國家的教堂上均可看到。四周的82根大圓柱是參照公元5世紀古希臘海拉女神廟的大石柱設計的,這種大石柱還可在始建於公元3世紀的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和羅馬的萬神廟等處看到,人們來到聖彼得廣場大石柱廊下,立刻有高山仰上的神聖感覺,很明顯郁約翰是以這種神聖嫁接到八卦樓,盡管八卦樓不如聖彼得廣場大石柱長廊那麼攝人心魄,但在八卦樓也能感覺的它的建築魅力!八卦樓大石柱之間平托的花崗岩石樑,也可以在希臘雅典廣場的赫夫依斯神廟上看到。古希臘的三大柱式中的陶立克柱式和愛奧尼克柱式頗為純正和典型。四面迴廊壓條使用廈門本地產的花崗石,粗獷而美觀。壓條下的青斗石花瓶,表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古典美。八卦樓內部通道呈十字形,直面四向,這是古羅馬教堂建築常用的技法,郁約翰將它移用於八卦樓,顯得頗為和諧大氣,表現宏偉壯觀。有人說它是「美國小白宮」「日本國會大廈」,這是不正確的。

登上八卦樓天台,視野極為寬廣,廈鼓全景,海天美色全擁入懷里。頓時感到八卦樓的選址、形體等諸多建築藝術有超人之美。正中那個10米圓頂,有8道不甚明顯的祾線,圓頂下圍開有4面8向長窗,透進的光線與天花上的剪粘瓷花,交織成美麗的空間,身臨其境,無不感到空靈。圓頂又聳立於八邊形的平台上,都是8的數碼,因而有八卦之寓,民間呼它為「八卦樓」。它既是海輪進出港的標志,也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

現成為風琴博物館,如果可能聽上一曲風琴演奏再去下個景點吧!!

以上幾個景點鼓浪嶼上有聯票出售

鼓浪嶼--廈門海底世界

廈門海底世界於1998年1月對外開放。它座落在鼓浪嶼輪渡碼頭西面原鼓浪公園,擁有來自世界各大洲,各大洋的海水淡水魚類350多種一萬多尾。

廈門海底世界佔地17.5公頃,總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它是由新加坡華僑與鼓浪嶼風景區建設開發公司合作興建的,總投資1000萬美元。這座花壇簇擁的海藍色水晶宮建築,第一期工程先後建成了海洋館、企鵝和淡水魚館。其入口處在主體建築外60米地方有一個設計獨特、別具一格、張牙舞爪的章魚雕,高6米、跨徑11.2米。它以獨特的雄姿熱誠地歡迎旅客光臨,它是廈門海底世界的標志性建築,也是遊客們首先拍照留念的景觀。

廈門海底世界設施新穎,有現代化的設備,而最突出的設施是海底隧道。海底隧道長80米,寬1.5米,進入海底隧道,站在電動代步道上,可以看到兩側的凹形大魚池。旅客不需潛水也能"進入海底世界"與魚共游,看到四面八方和上下前後魚的世界,川流不息的魚群近在咫尺,擦肩而過,露著鋒利牙齒的兇猛的鯊魚撲面而來,自由自在的慢吞吞的巨大 魚從頭頂飄然而過……,潛水員在水下喂魚表演,群魚爭食,人魚混為一體的精彩場面,讓人贊嘆不已。

廈門海底世界另一個獨特的設施,那就是高7米直徑2.5米的圓柱形魚池,這個高度相當於近三層樓房,在台階上可以看錶層的魚類活動,也可以看底層的魚類活動。立體感就更明顯了。大型圓柱魚缸主要展示我國南中國海五彩繽紛的珊瑚礁魚類。

廈門海上觀金門

從廈門輪船碼頭乘座指定的環島遊船,到現由金門管轄的大擔島附近海面,眺望聳立在該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巨輻標語。那天天氣不錯,還算晴朗,能隱隱地看到該島駐軍的一些軍事設施,只是沒有了電影《英雄小八路》中炮擊金門硝煙彌漫的戰事。 也許有關部門為了宣傳統一,特意在隔海相對的廈門環島路上用鋼筋鐵骨也樹起了一個巨大的宣傳架,並將「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八個大字牢牢地鑲嵌其上,這已成了廈門環島路上一道亮麗的政治風景線,台灣遊客來廈門觀光時也會被安排到此一游,如同我們好奇地眺望「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標語一樣 「成功一號」豪華仿古遊船是波賽東公司建造的第一艘仿古遊船,遊船容量258人。主航「金廈海域游」「鷺江夜遊」。遊船分設三樓,一樓觀海廳為多功能廳,航行途中將為您表演戲曲「活化石」-布袋戲;二樓為望江樓,設有雅座、包廂和露天表演台,賞月觀景聽濤,欣賞文藝表演;三樓為凌雲閣,設有咖啡茶座,品茶閑侃,另有一番情趣。金廈海域游航線: 輪渡-鼓浪嶼-廈大-胡里山炮台-白石炮台-海上軍事分界線-青嶼島-輪渡(返程有掌中布袋戲表演)鷺江夜遊航線: 輪渡-鼓浪嶼-廈大-胡里山炮台-火燒嶼-海滄大橋-輪渡(贈送文娛表演)

廈門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座落在廈門島南端胡里山海濱,建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有100多年慘淡興衰的歷史。炮台台基是用烏樟樹汁和糯米、紅糖、石灰、砂土攪拌而成,十分堅韌。整座炮台由兵營、隧道、指揮樓、觀哨台、彈葯庫、護城壕等組成,用花崗岩石砌成的長方形城堡,面積1.3萬平方米。歷史上曾經是廈門人民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古戰場。炮台分東西兩座,有兩門主炮(現僅存一炮),從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購進。炮身長13.13米,重50噸。炮口內徑280毫米,有效射程16000米。炮台還陳列從廈門海域和基建工地出土的50幾門鑄於明清的鐵炮。東西兩炮座之間有隧道相通,隧道出口處有兵營。外有護城壕,內有巡邏道,為海防要塞。

9986年炮台前沿建了"望歸台"、"盼歸台",遊客可通過望遠鏡遼望金門所轄的大擔島和二擔島。
胡里山炮台是全國重點文物單位,2000年8月,又列入《2000大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

近年,炮台院內進行整理,新建了大型壁雕《民族魂》,表現從刀槍入庫到震威奮武、抗擊強敵的歷程,意境深遂。壁雕左側,新設了"戎泉",頗為新穎。

壁雕後面的小園林,綠草如茵,有許多雕塑小品和金虎仙人球,高處建一休閑觀景亭,和諧自然。小園林北部開辟"月光岩"景點,增設"龍泉瀑布"、"一線天"和"胡里山炮台詩壁"。

榮光寶藏博物院
博物院設在胡里山炮台原兵營,是胡里山炮台管理處與新加坡億兆寶石私人有限公司聯合創辦的文化展覽機構。博物院全部展品均由新加坡收藏家張榮光先生提供的。

博物院分"世界奇石陳列館"、"世界古代戰炮陳列館"、"世界古代寶劍陳列館"、"世界古代火槍陳列館"、"古樹化石展示"等五個部分。展品有13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炮銃、槍枝、名貴寶劍和武士甲盾455件及色澤鮮艷、紋理清晰、形象逼真的有山川河海、飛禽走獸、花木蟲鳥等各種自然景觀形象的天然奇石3850件。

"世界奇石陳列館"分人物系列、山水系列、松竹梅系列、文字系列、動物系列、寶石系列等,其中鎮院之寶"黃河之水天上來",來自緬甸,重2.5噸,畫面上有一條自東北到西南的節理紋脈,似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它的南面又有一條三折寬大的河谷地,谷地中小斑點點,似是千帆競發,兩岸間又有許多重疊的矗峙高山,真像三峽影像。

在奇石二館中,有一塊"三層肉"條石,掛在鐵鉤上,酷似一塊三層豬肉,由皮、肥肉、瘦肉、軟骨等部分組成,簡直能以假亂真。

其他如人物系列中的伊甸園、山水系列中的富士山、銀河;松竹梅系列中的雙面竹、凌空竹等,動物系列中的蒼鷹、雙雁,寶石系列中的蟠桃會、繁花似錦等。還有寶刀寶劍系列中的約旦國王黃金佩劍等,不勝枚舉,真令人拍案叫絕,以致使人產生可能有"後天加工"之嫌,但最好親身一看。

廈門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於市區五老峰下,面對龍海市南太武山,南面是廈門大學。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末(1628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因寺院是奉觀音菩薩為主,又位在我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南普院寺規模宏大,總佔地25.8公傾,建築面積21270平方米。從南到北主軸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四座,加上左右廡廊,鍾樓鼓樓、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室、養正院等。所有這些建築依傍山勢,層層托高,庄嚴肅穆。近些年來,在天王殿南面有放生池、兩座新建的萬壽塔和兩個涼亭以及荷花池等,在兩池之間有七座由釋迦牟尼佛、迦葉佛等七尊佛像組成的七佛塔,萬壽塔高11層,富有南亞佛教建築的風格,使南普陀寺風景更加美麗。
天王殿也稱彌勒殿,彌勒佛慈眉笑眼,耳垂雙肩,袒胸露臍,笑容可掬,似乎對每一位遊客都表示恭候光臨。
彌勒佛在印度是一尊頭戴王冠、身體不胖的坐像,而在我國則成了手拿布袋體貌肥壯的光頭和尚。據說他雲游各地,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人們怎麼逗他,他總是眉開眼笑、和善待人。後來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不自識"。
天王殿兩側是魁梧高大、英俊威武的四大天王。全身顯得金碧輝煌。屋頂的剪瓷藝術,耐人欣賞。

大雄寶殿是轉逢和尚於1932年重建的,一座重檐歇山頂建築,琉璃石柱,雕梁畫棟,庄嚴肅穆。主要供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尊佛",中間是釋迦牟尼,東邊是葯師佛,西邊是阿彌陀佛。
釋迦佛兩旁,還有兩位尊者,東邊是大弟子迦葉尊者,西邊是堂弟阿難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觀音。民間傳說:古時有個老人,養了三個女兒,一天老人病了,需要人眼做葯引子。大女和二女都不管,而小女自願獻出自己的眼睛,治好老人的病。此事感動了釋迦牟尼,便創造了一個千手千眼觀音來紀念她,並站在自己的面前。
大雄寶殿建築,體現了"閩南佛殿"四大特點:一、牆上有"清影搖風"、"楚江秋吟"等山水花鳥畫,和"神河沐浴"、"六年苦行"等釋迦牟尼誕生故事的連環畫。二、屋脊是彎月起翹、紫燕凌空,顯得輕巧靈動。三、構造精巧,技藝講究,屋脊嵌有"九鯉化龍"、"麒麟奔走"、"鳳凰展翅"等圖案,都是剪瓷鑲嵌而成。四、建築材料取材本地花崗岩、青斗石,所有梁、柱、礎、斗拱、欄干都獨具特色。

大悲殿建於清初,被火焚燒。1930年太虛和尚重建,1962年重修。大悲殿內奉祀觀音,其餘三面為48臂觀音,掌中各雕一隻手眼。手上持多種法器,姿態不一,各臻其妙。
大悲殿為八角三重飛檐,全以斗拱架疊建成,殿內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鐵釘。仰視藻井,別致美麗。
藏經閣為兩層文物樓。建於1936年。樓下是法堂,是僧人講經說法的地方。
二樓是玉佛寶殿,有緬甸玉佛28尊,並珍藏中外佛典經書數萬卷。其中較為珍貴的有宋代《磧砂藏經》,明代《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血書《妙法蓮花經》、《日本大藏經》等,還有唐代銅佛、宋代銅塔、明代觀音菩薩施甘露像,以及高僧大德的墨寶。
1924年,南普陀寺由臨濟宗轉逢和尚改為十方叢林選賢制,會泉法師任第一任方丈。寺內有1925年創辦的為國內最早的佛教學府--閩南佛學院。1934年,弘一法師又增辦佛教養正院,迎來了南普陀寺建寺以來前所未有的興旺時期。1937年,佛學院因抗戰而停辦。十幾年間佛學院共培養學生200餘人,不少人為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事業做出巨大貢獻。1985年,佛學院重新辦學,現設養正院、預科班、正科班,各為兩年制,1992年起又增設二年研究班,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南普陀寺與廈門大學僅一牆之隔,卻兩種意境;"古樸與摩登並存,小和尚和大學生為鄰。

萬石植物園風景區--萬石植物園

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位於中國沿海城市廈門東南隅的萬石山上,建於1960年,全園喬灌木約180萬株,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享有「植物王國」或「植物博物館」的美譽。
廈門園林植物園是一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 園內山水秀明,林木鬱郁蔥蔥、植被豐富,主要旅遊觀光園區為:松杉植物園區、玫瑰植物園區、棕櫚植物園區、蔭棚區、引種植物區、葯用植物園、大型仙人掌植物園、百花廳、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
園內還有三百多年樹齡的「榔榆盆景」,一級保護植物金茶花,樹蕨,竹中珍品崖竹,台灣蓮霧黑金剛。有第倫桃、貓尾木、蝴蝶果、黑美人、十字架等名貴品種。更有數不盡的竹子、蘇鐵和名稱奇特的異國花木,把萬石山裝點得蒼翠欲滴,滿坡皆綠,潛行其間,宛如進入原始森林!
廈門園林植物園以中國式的園林布局裝飾,內有水,並飾以樓、台、亭、閣及現代化娛樂、體訓設施,是一個風景秀麗、花草芬香的游覽娛樂園區。整座植物園湖光山色,石徑蜿蜒,奇花異木爭奇斗艷,是一座林壑幽美的綠色寶庫。此外,該植物園還有"太平石笑"、"萬笏朝天"、"天界曉鍾"等歷史名景。形成以「科學內容、公園外貌」為特徵,「園林藝術、園藝技術」相融合的科技與藝術、自然與人工相結合的園林式植物園。是廈門旅遊觀光的景點之一。

南普陀景區--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目前是我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也是國家跨世紀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大學之一。校址位於廈門島南端,校園佔地2188畝,依山傍海、風光秀麗。與現校區隔海相望、相距3.5海里、佔地2568畝的漳州校區已破土動工。

集美景區--嘉庚公園

為完成陳嘉庚先生的夙願,投資一千萬元的嘉庚公園於一九九三年完工,與鰲園連為一體。嘉庚公園佔地五千平方米,亭台樓閣如詩如畫,曲折迴廊點綴其間。
地方不大,有編鍾表演

環島路黃金海岸

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廈門東部環島路,又稱廈門的黃金海岸,南起自廈大白城,經曾厝垵、黃厝、前埔,到達何厝香山,全長12.76公里,是展示廈門的新景觀。目前,環島路還是「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的主要賽道。

環島路寬60米,雙向6車道,為城市一級次幹道。機動車道18-24米,非機動車道6-7米,人行道6-8米,綠化帶80-100米。白城到黃厝,1997年2月動工,1998年9月8日竣工。黃厝到前埔,1999年9月8日竣工。會展中心至香山段,1999年9月動工,2000年9月竣工。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開通香山至五通段。截止目前,廈門高崎機場機場至鷺江道沿海一線,全線開通。東部環島路正對小金門、大擔、二擔諸島,兼有交通和旅遊兩大功能,它有以下二個特點。

一是環島路依海而築,路面平曲線隨海岸線延展,監海見海,綠化帶、沙灘、島礁、海景得到充分展示,二擔、大擔、兔嶼、虎仔嶼、煙嶼、檳榔嶼、小金門、鼠嶼一覽無余,大金門隱約可見。其中,大金門面積133平方公里,小金門又稱烈嶼,面積15平方公里,大擔0.79平方公里,二擔0.28平方公里,余均甚小。

二是環島路與沿線的景點相結合,胡里山炮台、上李水庫、台灣民俗村(景州樂園)、金山松石、「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牌、國際會展中心、何厝「炮戰紀念館」,以及廟宇、古樹、奇石、雕塑和三個臨海廣場,沿線還建有椰風寨、玩月坡、數星園、海韻台等設施、串連成五彩繽紛內容豐富的海濱旅遊觀光帶。

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就位於前埔臨海環島路內側,佔地47萬平方米,主體建築如欲騰飛的大鵬,啟航的巨輪,是廈門二十一世紀再創輝煌的新標志。其規模目前屬中國之最,居世界第五位。

Ⅲ 廈門有什麼島

1、大嶝島,是嶝島群島中的最大的一個島嶼,也是廈門最大的衛星島,位於廈門東部海面,面積約13平方公里。大嶝島原屬金門敗歲縣,由大嶝島、小嶝島、角嶼、哈白島組成的嶝島群島。1949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現屬廈門市翔安區管轄。大嶝大橋長931米,連接大嶝島與翔安半島。

2、廈門島,別名「鷺島」或「廈港」,原名嘉禾嶼,明朝依據「廈門城」命名廈門島,隸屬泉州府。廈門島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較早的商業和政治中心,轄區湖裡、思明是廈門碼叢市六區中唯獨沒有連接大陸的市轄區。

3、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遲枯櫻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因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

Ⅳ 去廈門必玩的十大景點有哪些可以說說嗎

1、菽庄花園

菽庄花園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以南,面朝大海,倚在陽光岩上。它原本是當地著名的沈琳佳的私人別墅。花園的主人以他的諧音「蜀藏」命名。它是1955年為公園而建的。

2、集美嘉庚花園

集美嘉庚花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嘉庚公園位於集美澳園北側,其大門與澳園相連。它是為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教育、培養人才、造福社會而建的。按照傳統園林的布局,將紀念、文化、娛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3、廈門雙塔

廈門雙塔是廈門的標志性城市景觀之一。它們是兩座獨立的塔樓,由裙樓相連。它看起來像一個美麗的帆,融合了「三角梅」、廈門花的視覺元素。

4、南普陀寺

它是閩南乃至全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如果你要禱告,不妨到這里來敬拜。

5、鼓浪嶼

鼓浪嶼是廈門的招牌,被譽為廈門的「心臟」。該島面向廈門市,2017年被評為中國第52屆「世界文化遺產」。

6、環島路

環島路是廈門環海的主要風景道路之一。人們看到的是一幅藍天、大海、沙灘、綠地、鮮花盛開的美麗畫卷。

有的依山傍海,有的建在海上,有的鑽在石頭上,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的特點,形成了集旅遊、休閑、娛樂於一體的濱海走廊。

7、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校園靠近山海。有蓮花湖、情人谷等景點。它安靜而浪漫。

8、大嶝島

大嶝島與金門島最近距離只有1800米,是大陸距離金門最近的地方。由大登島、小登島、蕉嶼島、哈貝島組成。它擁有東南海岸最純凈的海域。

9、園博苑

園博苑,全稱廈門國際花園博覽園,位於集美杏林灣畔。該公園旅遊資源豐富。擁有9個特色風景島、100個區域歷史園林、無限舒適的海水溫泉、標志性景觀杏林亭和月光環。

10、曾厝垵

曾厝垵已經從一個簡單的臨海漁村逐步轉變為一個炙手可熱的文化創意村。繁榮的背後,我們依然堅守著骨子裡的魅力。



Ⅳ 中國海岸線上有多少燈塔

截止2009年底,直屬海事系統管理的航標共計5775座,其中燈塔183座、燈梁亂樁1611座、導標303座、陸渣雀早早燈浮標和燈船2944座、RBN/DGPS台站21座、VTS中心28個、雷達站91座、AIS岸台94座。
其中天津海事局管理50多座(轄遼寧、天津、河北、山東海域)
上海海事局管理50多座(轄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海域)
廣東海事局管理30多座(廣東海域)
海南海事局管理30多座(轄海南及南海區域)

Ⅵ 廈門有哪些風景名勝區

1、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納攜此而得名。

2、萬國建築博覽: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區內,是鼓浪嶼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精萃景觀。先說中國傳統建築,如洞段伏宗教建築、園林建築、居民建築等燃悶,在鼓浪嶼都可以找到其影子。

3、集美嘉庚園: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集美學村的東南海濱,是為紀念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所建。

4、廈門海滄大橋旅

Ⅶ 《一閃一閃亮晶晶》燈塔在哪

一閃一閃亮晶晶燈塔在廈門。一閃一閃亮星星的取景地在非常熟悉的廈門拍攝,燈塔是整部劇最重要的取景地,貢獻了諸多名場面,是林北星的夢魘,還是林北星和張萬森浪漫回憶的地點,也是張萬森墜落身亡的地方。

但是在拍攝的時候劇組遍尋廈門所有的燈塔,還是因周邊建築環境的調性與風格期待不符,放棄了實景拍攝,在空地上搭起燈塔的頂端,再由特效和美術團隊完成周圍環境的布置。

人物

天性灑脫,活潑開朗的林北星,步入社會後漸漸收斂起放肆卻也喪失了信心。一直為了追隨愛情而放棄自我的她因男友出軌傷心至極,在收拾與前男友有關物品時意外刪除舊手機中簡訊而頻繁穿越回高中。再次回到校園,林北星發現穿越的鑰匙與張萬森有關,因此決心拯救張萬森,在這過程中也一點一點找回了自我。

Ⅷ 國內看海的十大聖地之廈門鼓浪嶼

你的腦海中是否有這樣的畫面,帶著手機背著包,在泛著金黃色的沙灘,眺望一望無際的大海,踏著碧波海浪,這是一副多美的風景。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國內看海的十大聖地之廈門鼓浪嶼。

廈門鼓浪嶼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因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

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1000餘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

著名詩人王心鑒的《鼓浪行》一詩,寫到「世外有鷺嶼,巉岩鎮海門。碧波連碧空,白帆載白雲。片前氏備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撫琴思國士,竹影拭劍痕。」即說明了慧毀鼓浪嶼的厚核兆重歷史和秀美風景。

隨著廈門的發展,鼓浪嶼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2007年05月08日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

Ⅸ 廈門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 01

    廈門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鼓浪嶼、中山路步行街、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華僑博物院、廈門園林植物園、環島路、廈門大學、曾厝垵、菽庄花園。

    廈門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如下:

    1、鼓浪嶼原名“圓沙洲,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1000餘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2、中山路步行街是廈門的老牌商業街,人流量大,商品種類豐富,人氣旺盛,人們一提到廈門,除了鼓浪嶼,大多就是中山路了,就像紐約的曼哈頓、東京的銀座、香港的中環。中山路代表了老廈門的繁華,富有時代韻律。到這里可享受豐富的物質世界,領略廈門老城風采。中山路是廈門現已保留較完整的展現近代歷史風貌的舊城街區,擁有小走馬路、陳化成故居、中華第一聖堂等眾多人文古跡。

    3、胡里山炮台(胡里山礮台)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島東南海岬突出部,毗鄰廈門大學園區,三面環海,景區系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4A級旅遊景區。胡里山炮台,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竣工於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2.2萬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炮台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風格,有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神韻,歷史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

    4、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毗鄰廈門大學,面臨碧澄海港,該寺佔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270萬平方米。南普陀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兩旁有鍾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院,佛教養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後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整座寺院氣勢宏偉,錯落有序。

    5、華僑博物院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歷史博物館,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南路493號西側,建築面積三千多平方米,該館由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主持創辦,並由僑胞和歸僑捐款籌建,分為“華僑的產生和發展”、“解放前華僑的悲慘遭遇”、“華僑同僑居國人民的友誼”、“華僑對祖國的貢獻”、“華僑社會的過去和現在”、“華僑政策的回顧”等六個部分。

    6、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位於福建省廈門島東南隅的萬石山中,背靠五老峰、南普陀寺、廈門大學,緊鄰中山路商圈。廈門園林植物園已建成松衫園、裸子植物區、棕櫚島、薔薇園、沙生植物區、雨林世界、花卉園、藤本區等特色專類園十多個,更是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萬石涵翠”諸景點,且有百十餘處摩岩石刻。

    7、環島路(英文:Island Ring Boulevard)是環繞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島的城市幹道,跨越廈門市的思明區和湖裡區兩個區級行政區,全長43公里,從廈門大學到前埔的一段海岸,長約9公里,被稱為“黃金海岸線”,是大家最鍾情的區域之一。環島路也是廈門馬拉松賽的主賽道,被國際譽為世界最美的馬拉松賽道。

    8、廈門大學於1921年由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創立。廈門大學是一座風景如畫的校園,坐落在大海與“五老人”山脈之間,被認為是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廈門大學有魯迅紀念館和人類學博物館等。

    9、曾厝垵,中國最文藝漁村,為“曾厝垵文創村”的簡稱。位於廈門島東南部,有兔耳嶺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島之礁,自然人文為一體。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10、菽庄花園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岩,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有白水洋水景風光,有火山島之礁石,又有兔耳嶺高山草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