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拆遷無房戶如何判定
擴展閱讀
北京多少外地人 2025-09-18 09:44:14

廈門拆遷無房戶如何判定

發布時間: 2023-05-27 20:52:55

❶ 廈門拆遷安置人口認定條件

一、廈門拆遷安置人口認定條件
為進一步規范我區集體土地應安置人口認定程序,根據廈府《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完善征地拆遷政策的若干意見》(廈府〔2005〕176號)、《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國土房產局關於制定征地拆遷具體實施細則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廈府辦〔2005〕213號)、《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徵收拆遷農村住宅補償安置有關問題的通知》(廈府〔2007〕109號)、《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國土房產局關於進一步規范我市農村集體土地征地拆遷中人口認定與住宅面積計算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廈府辦〔2008〕234號)等文件規定,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思明區集體土地應安置人口認定辦法》一、認定機構成立以區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集體土地應安置人口認定小組(以下簡稱區認定小組),成員單位:蓮前片區土地房屋徵收指揮部、濱海片區土地房屋徵收指揮部、帆敏凱區土地房屋徵收辦公室、區建設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土地房屋徵收事務中心、區財政審核中心、蓮前街道辦事處、濱海街道辦事處、思明土地房屋遷建工程有限公司。
二、土地拆遷安置人口怎麼認定
有本市戶口的:
1、截止許可證核發之日,在被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已實際居住一年,且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住房,但居住困難的,可以認定為被拆遷房屋的應安置人口。
2、截止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在被拆遷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未滿一年,居住態喚在被拆遷房屋,在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住房,但居住困難的,可以認定為被拆遷居住房屋的應安置人口。《根據市房屋拆遷面積標准房屋調換應安置人口認定辦法》第6條規定有本市的:1、截止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在被拆遷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已實際居住一年,且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住房,但居住困難的,可以認定為被拆遷房屋的應安置人口。2、截止房屋拆遷許可證核發之日,在被拆遷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未滿一年,居住在被拆遷房屋,在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且符合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的人員,可以認定為被拆遷居住房屋的應安置人口。1)拆遷范圍內應安置人口的未成年子女;2)因工作需要要調回本市的幹部、職工及其隨遷家屬,在拆遷范圍內直系親屬處落戶的;3)因離休、退休、退職從市外遷回拆遷范圍內家中的;4)海員、船員、野外勘探人員、就學等人員遷回拆遷范圍家中的;5)本市居民因應征、出國(境)而注銷拆遷范圍內的戶口,後有恢復的;6)本市居民因服刑、被勞動教養、人民法院宣告失蹤或者宣告死亡拿舉等注銷拆遷范圍內的戶口,後又恢復戶口的;7)市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

❷ 我家名下原有一個小套,現被拆遷,這樣算無房戶了嗎

拆遷後,如果選擇貨幣補償且沒有其他房產的情況下可以算無房戶,但是如果選擇了房屋產權置換,房屋拍昌還是會登記慎裂在被拆遷人名下。這樣也不算是無寬賀閉房戶。

❸ 拆遷無房戶賠償

法律分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日前有相關司法判例的裁判,有三種「有戶無房」情形,在徵收時,應給予被徵收人安置補償:

1、長期在外。外出務工、經商辦企業使大量人員長期漂流在外面,幾年或數十年不回家,或者在外置業定居,但戶口未隨居住地遷入。

2、婚姻嫁娶。由於婚姻嫁娶,戶口沒有隨之遷移。這種難點在於遠嫁他方,或者長期杳無音訊的情形。

3、「口袋人口」。這一群體涉及到的是大中專畢業生,他們在畢業後未就業之前,有的將戶口仍留在學校,有的遷移到當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有的懷揣著戶口,居無定所成為所謂的「口袋戶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❹ 農村拆遷有戶口沒房子怎麼算

只有戶口沒有房子拆遷時沒有補償的。拆遷補償按照土地性質和房屋的使用用途兩種情況來分類。房屋拆遷的補償對象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不是戶口。只要是有合法房屋位於拆遷范圍內,就可以拿到補償。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這個要看村裡的政策情況。依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只要是該村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即使沒有房屋,也是需要給補償的。從法理分析,全村的土地是屬於全村每一個人共同共有的,並非只是有房屋的村民的。這樣看是有補償的。
但是拆遷補償是否和戶口有關系要看具體的拆遷政策每個項目的政策不同如有的項目是按房產的面積為補償計算的依據對於房產的戶口的情況不予以合計。而有的回遷安置項目則把戶口的數量做為安置面積的計算標逗尺悉准。因此按戶口補償多存在於有回遷安置房的項目中。很多人認為只要是按戶口補那麼戶口在就應當有相應的安置就補償。但實際情況中在拆遷的細則中會將山乎此類無房有戶的情況列為空掛戶即不予任何補償。拓展資料:被拆遷人必須履行什麼義務?
①在協議書或裁決書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②及時提供被拆遷房廈的權屬、批建手續、租賃合同、營業執照等有關資料;
③有配合公證機關、評偽機構、拆遷單位辦理證據保全、丈量、評估的義務;
④對自己主張的事項負有舉證的責任。
只有拆遷時候有房子,政府部門相應的才會補償房子,只有戶口,沒有房子的不能強行跟政府索要困雀安置房。因為就算政府不拆遷,也沒有影響到當事人的合法住房權益。有戶口沒房子的這種情況也很普遍,比如全體家庭成員的戶口都已經分離出來了,但家裡面就一套房子,也不能因為拆遷一人跟國家要一套房子。
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第十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

❺ 2018年4月4日以後政府拆遷的算無房戶嗎

無房戶是指職工本人及其配偶從未享受實物分配住房(含租住或按房改政策購買公有住房)或政府、企業提供優液禪型惠政策解決住房的。無房戶的標準是當事人是否持有房產證,且房產證是否登記在其名下。
就拆遷補償方面的法律規定來看,並沒有規定說2018年4月以後的被拆遷人就是無房戶。而且一般來講,拆遷後如果選擇房屋產權置換的,仍然是有房屋居住的,不可能成為無房戶。
但是不乏地方行政證機關在出台住房政襲燃策時會將拆遷戶涵蓋進去,所以只能說法律上沒有規定,鬧猜可以具體參考一下當地的政策性文件看有沒有,畢竟各地情況不一,還是以所在地政策為准。

❻ 房屋拆遷中的無房戶是指什麼

所謂的無房戶是指房產證的吧,只有房子是你的在拆遷的時候肯定要賠償的。你所說的簡易房要看是不是能居住的房子,如果是幾個木頭搭建的簡易木房是不算的,房屋是指土木或磚木用砌的方法砌築起來的!

房屋拆遷中的無房戶是如何界定,例如村集體所有的房屋,在拆遷時能否說訂酣斥叫儷既籌習船盧村集體屬於無房戶,就是說無房戶是指現在有沒有實實在在的房屋還是指有宅基地在宅基旅肢地上合法批准建設的房屋。還有我在宅基地外建設的簡易房拆遷時能算是無房戶么?我宅基地上的房屋不在拆遷嫌坦范圍內!
所謂的無房戶是指房產證的吧,只有房子是你的在拆遷的時候肯定要賠償的。你所說的簡易房要看是不是能居拆者世住的房子,如果是幾訂酣斥叫儷既籌習船盧個木頭搭建的簡易木房是不算的,房屋是指土木或磚木用砌的方法砌築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