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黨委可在廈門黨建e家平台上為發展黨員創建賬號對嗎
廈門的黨建工作,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只需一台電腦或智能手機,黨員就可參加組織生活、參加學習教育、接轉組織關系、繳納黨費等。
昨日,「廈門黨建e家」信息化平台正式啟動,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沈陽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強和改進網路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這是信息化發展對黨建提出的新要求。「廈門黨建e家」平台有黨員服務平台、黨組織管理平台以及手機微平台等三個子平台,涵蓋黨組織和黨員履行義務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包含組織生活、接轉組織關系、交納黨費、發展黨員、體制外黨員因私出國(境)黨籍管理、工作台賬、黨內統計等功能模塊。
開發建設「廈門黨建e家」,是廈門貫徹落實中央推進黨建信息化工作的有益探索,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和全國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運用網路信息技術創新黨建工作的具體舉措。
在平台正式啟動之前,「廈門黨建e家」平台已完成一期、二期功能開發,並先後在火炬高新區、思明區、湖裡區和廈門海關進行試運行,運行總體順暢,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普遍歡迎。
陳沈陽在講話中指出,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開發建設「廈門黨建e家」信息化平台,運用互聯網思維及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方法,能夠切實加強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管理和服務,實現黨建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智能化和科學化,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支部,落實到每名黨員。
陳沈陽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准確把握開發建設「廈門黨建e家」的現實意義,充分使用平台的活動管理、會議管理、黨員管理、工作台賬等各項功能,做好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發展黨員等日常業務工作,形成線上線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的局面,使「廈門黨員e家」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工作平台、與時俱進的黨員教育平台、聯系服務黨員的互動平台,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積極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示範市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平台使用便捷 深受黨員歡迎
20分鍾完成黨組織關系轉移;70歲老黨員不僅自學平台操作,還教會了不少人;統計黨費也比以前簡單多了……
「廈門黨建e家」平台自試運行以來,總體效果良好,其便捷的使用方式,受到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普遍歡迎。
實例1
20分鍾完成關系移轉
觀音山營運中心黨工委所屬流動黨支部70餘名黨員來自園區不同樓宇、不同企業,日常管理中存在收繳黨費難、接轉組織關系難、黨員集中開會難等問題。通過網上「自助式」管理,黨組織管理難題迎刃而解。
今年3月,黨員詹春珠同志通過「廈門黨建e家」平台從街道轉入組織關系,不用開介紹信、不用層層接轉,從提交申請到支部接收,用時不到20分鍾。「辦事效率太高了,完全沒有影響我的日常工作。」詹春珠感慨地說。
據了解,按照傳統紙質轉黨組織關系的程序,申請人需要通過6個層級的審批,跑不同的地方,耗時數日才能完成。而「廈門黨建e家」平台將程序精簡為4個層級,黨員足不出戶就能完成。
實例2
70歲黨員幾天就上手
「廈門黨建e家」平台操作起來簡單便捷,易學易懂,許多高齡的老黨員也能輕松上手。
翔安區大嶝街道雙滬社區老人協會黨支部許志言同志已是70歲高齡,依然積極與年輕人共同學習使用「廈門黨建e家」平台,更是多次在社區綠色網吧對照操作手冊獨自摸索學習。
平台在翔安區推廣使用的短短幾天,他就已經成為一名「專家」。
許志言還將操作經驗凝練成通俗易懂的語言,走遍街道9個社區,手把手輔導其他老黨員使用該平台。
在他的幫助下,全街道60歲以上老黨員均已初步學會使用平台,並完成信息完善和身份綁定。
實例3
黨費數據統計全自動
黨員侯靜雲長期負責湖裡區城市管理執法局機關黨支部黨費收取,以及全局黨支部的黨費匯總、統計、分類、上繳、報表、排查等工作。
每到交黨費時,就是侯靜雲最忙碌的時候。她不僅要負責黨費收取,還要為每位黨員在黨費證上簽下自己的名字。黨費匯總、統計、報表、排查等工作都要手工操作,費時費力不說,還容易出錯。她要匯總十幾個黨支部的黨費,為了確保數據准確無誤,總是要算上好幾遍,有時因為幾元錢的出入,還要反復排查問題出在哪兒。
有了「廈門黨建e家」平台,侯靜雲的工作可以徹底解放了,平台自動進行各種數據的統計分析,自動生成基礎信息,一目瞭然。
廈門20.9萬黨員全部進入平台
截至5月23日,全市20.9萬名黨員全部進入平台,1.3萬個基層黨組織的管理員完成了培訓工作,各級黨組織通過平台召開「三會一課」2507場(次),開展主題黨日、主題實踐活動等764場(次),網上轉移黨員組織關系2882人次,繳納黨費11.4萬筆,510人在網上申請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