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廈門過年吃什麼、俗話說入鄉隨俗
農歷春節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廈門地區所指的春節至少是從除夕到正月初五。節前,家家戶戶貼春聯。除夕夜,合家圍爐(火鍋)吃年飯(團圓飯),以示來年全家團團圓圓。有的通宵不眠,名為「守歲」。長輩把紅包賞給未成年的孩童,名為「壓歲錢」。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起祭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清早有吃面線的習俗,表示新一年健康長壽。人們換上新裝到族人親戚家按輩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道賀新喜。客人來家,應款待甜茶、糖果、蜜餞;來客帶有孩童,則送給禮柑、瓜果。正月初二,女婿日,女兒攜夫君回娘家。正月初三這天,被作為新喪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門和外出賀年。
圍爐 : 除夕吃年夜飯,叫「吃廿九暝」,大都愛吃火鍋(暖鍋),「圍爐」合家歡。火鍋有「一品鍋」(整鍋一格)、「鴛鴦鍋」(兩格)、「四色鍋」(四格)。從「一品鍋」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貴」,湯是豬肉或雞鴨湯,主菜是金元寶(雞蛋)、銀元寶(鴿蛋),整隻蹄膀叫「一團和氣」,黑刺參與墨魚用海帶綁在一起叫「烏金墨玉」,雞鴨翅膀叫「鵬程萬里」,冬筍叫「節節高升」,粉絲叫「福壽綿長」,魚丸、肉丸和發菜叫「團圓發財」,雞頭雞尾、魚頭魚尾叫「有始有終」,加上火腿腳爪叫「平步青雲」,末了吃長生果,意思是「長生不老」,吃柑橘,象徵吉利。由於火鍋熱氣騰騰,食品翻滾不停,不斷續湯,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燒越旺」。廈門人特別重視海鮮,如鰱魚(「年年有餘」)、蚝仔、紅蝦、珠蚶、旺螺、海帶和發菜豆腐「發財多福」等,近年來又有啤酒火鍋、豆腐火鍋、丸子火鍋、什錦火鍋等應市
年糕 : 吃了年糕,萬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興!又有敬祝長輩延年高壽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從「粘粘糕」同音演化而來。清朝人程訥齋寫了一首闡發年糕寓意的詩:「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廈門人把年糕叫做「粿」,品種多樣,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粿、烏(紅)糖粿,並加冬瓜、紅棗、花生等;鹹的有金瓜(南瓜)粿、菜頭(蘿卜)粿、番薯(地瓜)粿、芋頭粿,並加豬肉、蝦米、蚝干、香菇、油蔥等;此外,還有涼粿、發粿、碗糕粿......
薄餅: 薄餅還是廈門人的一大發明。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薄餅」。它從官府傳到民間,「夫人薄餅」又變成「美人薄餅」。
圓仔:
吃圓仔,又稱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湯圓、湯團。據說,吃元宵始於春秋末期,宋代才稱園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說這種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湯浴之」,並作16字贊一首:「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廈門圓仔將各地風味兼收並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餡,什錦、豆沙、棗泥、筍肉、豬油都有。
年節習俗,閩台同源。過去,閩台都有這樣的習俗:初一炒吃除夕剩飯,每人嘗幾口;將鯉魚與青菜一起吃,能得財氣。
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註:同樣原因,在福建沿海均有此習俗,只是時間不同而已,如福建莆田仙游一帶為正月初二。
廈門過年習俗--新年貼春聯
艷紅的春聯,是新年伊始最紅火最嶄新的氣象,春聯自五代起至今已張揚紅火了一千多年,年年新桃換舊符,年年有最誠懇最美麗的祝福讓我們心花怒放,讓我們對世道和人心充滿希望。
據說廈門之習俗約在明朝建城以來漸漸興盛。據方文圖先生介紹:舊時廈門城區,春節臨近,到處擺攤設點出售春聯,平時社會交往,也常以對聯應酬,為此書坊專門編印楹聯版本,如1836年由廈門文德堂刻印的《風雅大成》即輯錄楹聯千餘副,其中春聯部分有154副。
近年,廈門多數人家的春聯都從市場買來,少有提筆親寫的。紅紙金字確實好看,但只是發財、賺錢之類的內容難免單調。因此,今年春節前,廈門楹聯協會組織廈門詩、書、聯、畫各方大家,推陳出新,聯合創作、書寫了一批新春聯,如「歡迎城市化,嚮往海灣型」,「翔安日暖花開放,集美風和鷺鳥鳴」「優生優育遵國策,倡誠倡信振民風」,「鷺海一灣商機無限,江天萬里勝友如雲」,等等,頗具地域性和時代感,展現了一派新的氣象。 正月初三忌拜年
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復明糕
廈門的民間飲食風俗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反抗壓迫的故事,「復明糕」即一例。相傳,清初同安城被攻破,百姓奮起反抗,與清兵展開靈活的游擊戰。城關一家糕點鋪子,是抗清秘密組織的聯絡點,每次行動前,店主就特製一種米糕,裡面藏有紙條,寫清楚聯合行動時間、地點、暗號,當時人稱為「復明糕」。為了防止泄露秘密,這種糕點不賣給幼小兒童,同安百姓中有句俗話就是「放牛娃與撿豬糞小孩甭吃復明糕」。 「復明糕」用米粉和白糖蒸制而成,後來加入茯苓粉,因此用諧音而獲得「茯苓糕」的名稱。「天公生」
以前,在農歷正月初九那天,廈門的家家戶戶會燒香掛燈、設案擺供,誠心虔意地敬「天公」。天公誕生是子虛烏有的,但這個節日的形成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300多年前,清軍進攻閩南,在勢單力薄的情況下,鄭成功放棄金、廈兩島,退守台灣。傳說那年十二月,清政府下了兩道命令:一道是全國老百姓在正月初一要家家戶戶點燈結綵。一道是「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剃頭令」,要老百姓改變留全發的習慣。當時,全國的老百姓都不願意改變留全發習慣,認為剪頭發是叛國不孝的表現。於是,一場反剃發的斗爭迅速展開,由於人民的極力反對,正月初一點燈結綵的命令沒人執行,清政府只好在正月初八宣布取消「剃頭令」。 廈門和鄰近各縣的老百姓聽到這一消息,非常高興,不約而同地在正月初九殺豬宰羊,點燈結綵,燒香放炮,慶祝反「剃頭令」斗爭的勝利。清朝官員知道後,便查問什麼節日,於是人們巧妙地瞞騙他們,說這是天公生日。以後年年慶祝,連閩南的官府也不例外,於是正月初九便成為「天公生」。
② 廈門正月初五吃什麼
廈門是閩南地區,位置靠海擁有許多的特色小吃,味道都十分美味,而春節期間,廈門也有不少傳統美食,令人垂涎三尺。那麼本期老黃歷帶大家了解一下,春節期間廈門吃什麼傳統美食吧。
春節期間廈門吃什麼傳統美食
春節期間廈門吃什麼傳統美食
零食堅果
逢年過節,家人團聚、招待賓朋,家裡總要備滿各種零食。
傳統糕點
紅圓、紅龜粿、發糕和年糕,這些代表吉祥、長壽、發財、年年高的傳統糕點。紅糖、白糖、四果、蘿卜等系列年糕。春糖、寸棗、炸扣、蒜蓉枝這些古早味零嘴,酥脆鮮香。
肉脯肉鬆
肉鬆、肉條、肉丁、肉脯、豬肉乾等系列產品,廣受老廈門人喜愛。
炸五香條
炸五香條是家家戶戶逢年過節的常備佳餚,年夜飯上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薄餅芋包
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有吃薄餅的習慣。傳統的薄餅需要海苔、肉鬆、貢糖和包菜、胡蘿卜、豆乾等材料。
春節期間廈門吃什麼傳統美食
春節的傳統美食
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而餃子也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
糍粑
糍粑同樣也是春節里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地區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糍粑為春節做准備,其樂融融。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
春節期間廈門吃什麼傳統美食
春節吃什麼水果
獼猴桃
獼猴桃促進腸胃蠕動:由於獼猴桃蘊含豐富營養素,一向被視為潔腸美容食品,可促進腸胃蠕動,令排泄暢通,更有改善高血壓的奇妙功用,亦可有助消除疲勞。
雪梨
雪梨能消滯解膩清理腸胃:雪梨清甜爽口,吃上一口就能立馬除去口腔的油膩感,它豐富纖維素是清腸胃的好幫手,可有效舒緩便秘。
西柚
西柚可消食去腸中惡氣:在不少減肥餐單中,都可見到西柚的蹤跡,西柚的營養價值甚高,其豐富的纖維亦有助保持腸胃暢通。而據中葯學記載,西柚有消食及去腸中惡氣之效,故能舒緩因過飽而致的腸胃不適。
③ 廈門正月初五吃什麼
廈門,這座位於閩南的沿海城市,以其豐富的美食文化著稱。春節期間,這里更是有著諸多傳統美食,讓人垂涎欲滴。本期就讓我們一起探究,春節期間廈門人都會吃哪些傳統美食。
1. 零食堅果
春節期間,家庭聚會、賓客往來,總是少不了一桌豐盛的零食堅果。無論是花生、瓜子還是開心果,都是增進氣氛的好選擇。
2. 傳統糕點
廈門的傳統糕點如紅圓、紅龜粿、發糕和年糕,不僅口感豐富,而且每一種都蘊含著吉祥的寓意。紅糖糕、白糖糕、四果糕和蘿卜糕等,不僅色彩鮮艷,更是節日里的必備品。
3. 肉脯肉鬆
肉鬆、肉條、肉丁、肉脯以及豬肉乾等,這些經過精心製作的肉製品,是廈門人春節期間不可或缺的小吃。
4. 炸五香條
炸五香條作為廈門人春節期間的家常菜,其香脆可口的味道,年夜飯上總是備受喜愛。
5. 薄餅芋包
廈門人在春節期間有吃薄餅的傳統。薄餅中包裹著海苔、肉鬆、貢糖以及包菜、胡蘿卜、豆乾等食材,既美味又富有營養。
6. 餃子
餃子在春節期間不僅是美味,更寓意著團聚合歡、辭舊迎新。其形狀類似古代的金銀元寶,因此吃餃子也寓意著招財進寶。
7. 糍粑
糍粑是春節期間的另一種可口點心,尤其在武夷山地區十分盛行。全家共同製作糍粑的過程,充滿了節日的溫馨氣氛。
8. 春節水果
春節期間,水果也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獼猴桃有助於促進腸胃健康,雪梨清甜解膩,而西柚則可以去腸中的惡氣,都是春節期間的健康之選。
以上就是春節期間廈門的傳統美食,每一道都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節日氛圍的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