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哪裡看菊花
擴展閱讀
ms953航班到杭州哪個機場 2025-05-14 18:46:32
成都飛廈門多久淡季 2025-05-14 18:39:28

北京哪裡看菊花

發布時間: 2022-06-11 14:40:37

A. 《秋天的懷念》中母親為什麼要帶『我』到北海去看菊花

母親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氣,堅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菊花。

《秋天的懷念》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於1981年創作的散文。此文敘述了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對母愛的贊美;

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對先年對母親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動。全文語言平淡、文字朴實,沒有經過精心的編織與雕琢,但卻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1)北京哪裡看菊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1981年,最初發表於當年《南風報》上,那年史鐵生30歲。在史鐵生21歲時,也就是1969年到陝北延安「插隊」。三年後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

在生龍活虎、絢麗多彩的青春年華遭遇到生命的不幸,因而他的脾氣變得陰郁無比、暴怒無常。而他的母親此時肝病相當嚴重,常疼得整夜睡不著覺,可她將兒子瞞得緊緊的,仍鼓勵兒子好好活著。母親猝然離去後,史鐵生寫下了這篇文章以紀念他的母親。

B. 北京周邊適合情侶去的地方

看你是否有車 ?沒車的話,市區 去 石景山游樂園 ,或者水立方嬉水樂園 之類的。
喜歡安靜的話,去世界花卉大觀園 ,植物園 ,北京國際鮮花港,看菊花展。。。。
好多地方能玩。
打折景區門票 ,淘寶支付寶交易,百分百安全,先玩後付款。 QQ就是我網路賬號 ,關於旅遊方面的,我可以免費為您咨詢服務。 祝您玩的開心。O(∩_∩)O~

C. 看菊花什麼時候看最好

賞菊自漢魏以來,重陽(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之俗。

晉代詩人淵明尤愛菊花。

至唐宋時,重陽賞菊成為風俗。

宋代,菊之名種培植繁多,盛況逾越前代,成為當時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動。

明、清繼之,有堆菊花山等項目,實際即是菊花品種展覽,其名目多至千種。

北京、蘇州等地皆達到相當大的規模。

三國魏曹丕《與鍾繇書》:「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獨秀,今奉一束。」唐李群玉《九日》詩:「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宋吳自牧《夢梁錄·九月》:「年例:禁中與貴家皆此日賞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賞。

其菊有七八十種,且作重九久。」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禁中例於八日作重九排當,於慶瑞殿分列萬菊,燦然炫眼,且點菊燈,略如元夕。」清顧祿《清嘉錄·菊花山》:「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千盎百盂擔入城市。

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抬……或於廣庭大廈,堆疊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清潘榮陛《帝京夢時紀勝·賞菊》:「秋日家家勝栽黃菊,采自豐台,品類極多。

椎黃金帶、白玉團、舊玉團、舊朝衣、老僧衲為最雅。

酒爐茶設,亦多栽黃菊,於街巷貼市招曰:某館肆新堆菊花山可觀。」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九花者,菊花也。

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後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

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

D. 你仔細看菊花會想起什麼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4)北京哪裡看菊花擴展閱讀

菊花生長旺盛,萌發力強,一株菊花經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個花蕾,有些品種的枝條柔軟且多,便於製作各種造型,組成菊塔、菊橋、菊籬、菊亭、菊門、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懸崖菊、十樣錦、盆景等,形式多變,蔚為奇觀,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無數的觀賞藝術品。

賞菊,一直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的習慣,遠從古代的京都帝王宮廷、官宦門第和庶民百姓,近至當今中國各城市的人民群眾,每年都在秋天舉行菊花會、菊展和菊式等各種形式的賞菊活動。北京植物園每年秋季都會舉辦賞菊活動。廣東省中山縣小欖鎮菊花會始辦於宋代末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延續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菊會之一,人數最多時可達一百萬。

E. 菊花旅遊景區有哪些地方

開封 滿城黃金 沖天香透
開封種植菊花的歷史源遠流長,有記載的歷史就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而從1983年開始,開封每年都會舉辦菊花會。花會期間,可以說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開封的菊花目前有數千種,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歷代傳下來的珍貴品種,還可以看到花工們精心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如「層林盡梁」、「洞庭秋色」、「黃山雲霧」、「西湖柳月」、「葵花向陽」「貴妃醉酒」「嫦娥奔月」、「桃李爭春」等等,充滿詩情畫意。

開封是七朝古都,可供游覽的名勝古跡當然不少,而菊花會的地點恰好都是在這些「著名」景點中,可以賞花逛園兩不誤。晚上別忘記再去逛一逛開封的夜市,天下第一樓的灌湯包、馬豫興的桶子雞、沙家醬牛肉、白家的羊蹄都是不錯的選擇。

開封第36屆菊花文化節

本屆菊花文化節採用色彩艷麗、花朵飽滿的菊花新品種,全市布展菊花279萬盆,其中主(分)會場190萬盆,社會大環境89萬盆,融入了宋文化、「五城聯創」、中日韓友城交流、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小企業發展大會、中國雜技「金菊獎」等元素,豐富人民群眾生活,演繹豐富歷史文化,彰顯綠色生態宜居,體現地域特色、文化特色、菊花特色。

時間:10月18日-11月18日

地點:

主會場:龍亭公園、天波府、鐵塔公園

分會場:清明上河園、中國翰園、萬歲山、禹王台等

門票:

主會場龍亭門票70元/張

開封菊花節翰園展區門票:50元/張

開封菊花節清明上河園展區:80元/張

開封菊花節萬歲山展區:40元/張

開封菊花節鐵塔公園展區:30元/張

桐鄉 鄉間野外 百花勝雪
桐鄉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中國杭白菊之鄉」,杭白菊種植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桐鄉的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燦如黃金,色香高雅。這里的白菊味甘性涼、葯食同源,因此在明朝年間就被杭州府列為貢品,「杭白貢菊」也由此得名。桐鄉人會在這個季節用菊花裝扮整個城市,用遍地田野杭白菊建起一個獨一無二菊海生態旅遊觀光基地。

田野里浩翰的杭白菊,在藍天白雲下,銀浪滾滾,煞是好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如此遼闊壯美的田野菊海、如此令人神往的田野菊海,這就是桐鄉的秋季。每到深秋時節,桐鄉農村便到處繁花如雪,被譽為「百花地面」。此時到桐鄉,除了可以遨遊花海外,也可和身穿藍印花布的村姑一起採摘杭白菊,現場微波烘製,然後就在花的包圍下,喝上一杯自己炮製的菊花茶,再搭配上菊鄉誘人的茶點小吃,心頭愜意油然而生。

南通 秋色連波 黃花遍地
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憑海臨江,景色秀美。南通有著悠久的菊花種植歷史,菊花的品種、造型在全國都首屈一指,菊花也因此成為了南通的市花。南通菊花在全國各類菊花展覽會上獲獎牌無數,每年秋天,文峰公園、人民公園都要舉行菊花展覽。

唐閘公園位於市郊唐閘鎮東首,是南通市樹種最多、綠化率最大的公園,也是南通市市花保種、生產、科研基地和中國菊花保種種植基地。目前,全國共有菊花品種3000多種,唐閘公園就有1600多種,佔了一半多,特別是這里自育的100多種新品種,更是被視為我國菊花珍稀品種中的「絕密檔案」。

F. 北京哪裡可以看菊花

看到消息說9月27號好10月7號之間有賞魚觀菊游園會——現在去看能看到菊花嗎? 公園:團結湖公園 活動名稱:第三屆賞菊觀魚游園會 時 間:9月26日

G. 周末去北京陶然亭公園賞花怎麼樣

推薦十月份去看菊花,十月是北京旅遊最舒服的日子,陶然亭會在每年十月都會有菊花節,一些用菊花紮成的動物造型很不錯。

H. 中國最有名的菊展在哪個城市

國內六大賞菊地推薦
開封
滿城黃金 沖天香透
第一次看《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時候,還以為拍攝地點在開封,那高高的朱紅色宮殿,分明就是龍亭公園嘛,那一盆又一盆多到數不清的菊花似乎只有在開封才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得到。
開封種植菊花的歷史源遠流長,有記載的歷史就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而從1983年開始,開封每年都會舉辦菊花會。花會期間,可以說滿城都是菊花香。開封的菊花目前有數千種,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歷代傳下來的珍貴品種,還可以看到花工們精心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如「層林盡梁」、「洞庭秋色」、「黃山雲霧」、「西湖柳月」、「葵花向陽」「貴妃醉酒」「嫦娥奔月」、「桃李爭春」等等,充滿詩情畫意。

開封是七朝古都,可供游覽的名勝古跡當然不少,而菊花會的地點恰好都是在這些「著名」景點中,可以賞花逛園兩不誤。晚上別忘記再去逛一逛開封的夜市,天下第一樓的灌湯包、馬豫興的桶子雞、沙家醬牛肉、白家的羊蹄都是不錯的選擇。
今年的菊花會期間,開封市政府還推出了東京夢華——— 北宋東京城歷史文化陳列展、宋文化產業創意研討會「東風夜放花千樹」詩詞朗誦演唱會、開封市青少年書畫大賽及「百米長卷頌金秋」活動、開封市豫劇演唱會、河南省青少年柔道錦標賽暨省十一屆運動會資格賽、河南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暨省十一屆運動會資格賽、「菊城杯」500公里信鴿賽、開封菊花小姐電視大賽等一系列文體活動。

活動看點十分密集,單是一個菊花小姐的評選已經讓你值回票價,要知道,這里可曾經是天子腳下,佳麗三千,美女如雲,還盛產過李師師這樣傳奇式的美女+才女。
賞花指引
菊花會時間:10月18日至11月18日
菊花會地點:第27屆菊會的主會場為龍亭公園,分會場有禹王台公園、汴京公園、鐵塔公園、天波楊府和大相國寺等12處。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桐鄉
鄉間野外 百花勝雪
桐鄉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中國杭白菊之鄉」,杭白菊種植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桐鄉的白菊,花瓣潔白如玉,花蕊燦如黃金,色香高雅;更重要的是,這里的白菊味甘性涼、葯食同源,因此在明朝年間就被杭州府列為貢品,「杭白貢菊」也由此得名。

田野里浩翰的杭白菊,在藍天白雲下,銀浪滾滾,煞是好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如此遼闊壯美的田野菊海、如此令人神往的田野菊海,這就是桐鄉的秋季。每到深秋時節,桐鄉農村便到處繁花如雪,彌望皆白,因此被譽為「百花地面」。此時到桐鄉,除了可以遨遊花海外,也可和身穿藍印花布的村姑一起採摘杭白菊,現場微波烘製,然後就在花的包圍下,喝上一杯自己炮製的菊花茶,再搭配上菊鄉誘人的茶點小吃,心頭愜意油然而生。
桐鄉人會在這個季節用菊花裝扮整個城市,用遍地田野杭白菊建起一個獨一無二菊海生態旅遊觀光基地,讓遊客走進桐鄉體驗著花的浪漫,並感受到這片田野的主人特有的真誠和質朴。

賞花指引
花會時間地點
浙江的桐鄉市在每年11月上旬都會舉行菊花節,為遊客展示濃郁的菊文化。今年的菊花節,將是桐鄉的第十屆菊花節。
花會情況
每年的菊花節,都會有大型文藝表演、觀賞田野菊海、游覽菊海迷宮、品味菊花茶,同時舉行水鄉古鎮烏鎮游、中國蠶桑絲綢文化游等活動。在菊海觀賞區,會為遊客特別開設品茶區和飲食區,喝杯菊花茶,點上幾份湖羊羊肉面、三珍齋醬雞、榨菜鹹菜面等桐鄉特色小吃。
美食
烏鎮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據《烏青鎮志》記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民間傳說它是因姑嫂二人斗氣而成,故名。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南通
秋色連波 黃花遍地
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岸的南通,憑海臨江,景色秀美。南通還有著悠久的菊花種植歷史,菊花的品種、造型在全國都首屈一指,菊花也因此成為了南通的市花。南通菊花在全國各類菊花展覽會上獲獎牌無數,每年秋天,文峰公園、人民公園都要舉行菊花展覽。錯過了機會到園藝博覽園賞菊的愛好者,可以到唐閘公園或其它公園補上這一缺憾。唐閘公園,是全國菊花保種基地。

唐閘公園位於市郊唐閘鎮東首,1953年在原褚家花園舊址建園,1955年5月1日正式建成開放,後經過兩次擴建,現佔地面積10.8公頃。該園以植物造景為主,園內景點成自然式布局。是南通市樹種最多、綠化率最大的公園,也是南通市市花保種、生產、科研基地和中國菊花保種種植基地。目前,全國共有菊花品種3000多種,唐閘公園就有1600多種,佔了一半多,特別是這里自育的100多種新品種,更是被視為我國菊花珍稀品種中的「絕密檔案」。

賞花指引
花會地點時間:10月里,南通舉辦了菊花展,但除了官方的菊花展,作為以菊花為市花的南通,民間的菊花仍然開得如火如荼,甚有看頭。
花會情況:南通是著名的花木之鄉,培植菊花歷史悠久,素有種植和欣賞菊花的民俗。1982年,菊花即被確定為南通市市花。目前,南通擁有菊花品種1600多個,這里的菊花無論是在品種數量、質量上,還是在種植技藝上都位全國前列,是全國最大的菊花品種基地。
美食:嵌桃麻糕與西亭脆餅為南通兩大聞名特色產品。「白蒲茶干」清香細軟,咀嚼勁韌,茶後小吃,久吃不膩。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中山小欖
龍山菊會 水鄉留香
小欖素有「菊城」之美譽,菊花文化貫穿小欖的歷史,初起有「菊試」、「菊社」等民間組織,後來逐漸演變成為每10年一度的「黃花會」。小欖人栽培、扎作菊花的傳統藝術代代相傳,並不斷發揚光大,特別是扎作立菊方面,小欖人更是有巧奪天工之技藝,不斷刷新世界紀錄。

歷史上每逢菊花盛開時,各家族將各種菊藝擺設在一起評比高下,美其名曰「菊試」,後發展為菊花會,會期數天至十數天不定,活動內容主要包括賞菊、賽菊、吟菊、畫菊、嘗菊、水上飄色、菊花戲等。小欖菊花會以花為媒,以菊會友,技藝精巧,規模宏大,構成了獨具一格的民間傳統綜合性花會。
小欖的賞菊地主要在龍山公園,顧名思義,龍山公園裡面有許許多多的龍牌樓龍柱高8.83米,直徑1米,雕有10條栩栩如生的群龍,門口兩旁建有九龍壁各1座,龍山的山頂上還建有5層高的「騰龍閣」,公園內還有人工湖、水榭、帆影等景點。這里的菊花不但可以在白天看,晚上更是別有一番滋味,配著各色花燈,菊花也顯得羞怯而美麗。
小欖的菊花會群眾參與性很強,除了龍山公園這個主會場以外,江濱公園則特設「社會送展區」,主要安排鎮內社區、企業公司及民間團體送展,而今年首次嘗試在水色匝周邊設置部分展位,以突出「水鄉新貌迎盛典」的主調。

燦爛的菊花掃去了秋天的憂郁,讓人心情開朗。
賞花指引
菊花會時間 :11月23日至12月10日;
菊花會地點:中山小欖的龍山公園、江濱公園等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北京
菊頌祥和 蔚為大觀
北海公園每年都有大型的菊花展,看菊花去北海也成了很多朋友秋季的選擇。在廣州一般選擇文化公園看菊展,幾乎各地區都有菊花展,何必舍近求遠,到北京看菊花展覽呢?這就是北京的「菊花文化」魅力所在了。

北京自古以來便有養菊花、賞菊花的習俗,在老北京那,稱呼菊花為「九花」,每到花期,古時總能聽到街上的叫賣聲,每家每戶也都會買上幾盆,養著、供著、賞著,還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到家裡欣賞,並作詩詠菊。
北京不同公園有不同花展。花卉大觀園舉辦的第三屆藝術造型菊花展,共有130餘個優秀菊花品種參展,共計60萬株。園內選取5000多盆黃色小菊花,搭配牽牛、串紅等布景花卉,組成長5米,高3.5米,上有「普天同慶」字樣的大扇面,作為藝菊展的主體花壇。據悉,藝菊展還邀請了本市菊花愛好者將自己的作品拿到園中展出。

而北海公園舉行的菊花展也以造型取勝,寓意深遠。今年北海公園的菊花展,以造型菊為看點,主題為「御苑鞠頌」的精品菊花展覽共分為六個區域,「祥瑞闡福」、「鶴舞頌壽」、「鹿喜秋實」等主題布景展區。「祥瑞闡福」以「福」為主題,以鯉魚、吉象、如意、蝙蝠等元素造景。「鶴舞頌壽」以「壽」為主題,以菊花裱扎的「松」、「鶴」為主景。鶴,與慶賀的「賀」同音,松、鶴、菊自古以來有長壽,祝壽之寓意。三者相呼應表達同慶祖國六十年華誕,為祖國祝福之意。「鹿喜秋實」體現「祿」這一主題,鹿與「祿」同音,用鹿來表現人們對富足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渴望。
賞花指引
花會時間地點:第三屆藝術造型菊花展在花卉大觀園內舉行,於9月26日正式向遊人開放,11月中旬結束。
北京市第三十屆菊花展,於2009年9月25日在北海公園舉行。
交通:
豐台區世界花卉大觀園位於北京豐台區南四環中路235號,交通路線:646路、377路、外環特8路到世界花卉大觀園站下車;京開公路方向:740路、736路、719路、819路、366(支)、381路、977路、962路、937路、423路、410路等到馬家樓站下車。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1號北海公園闡福寺,乘車路線:乘5、101、103、109路公交車到北海前門,乘13、42、107、111、118、701、810路公交車到北海後門。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國內有哪些著名賞菊地
濟南
曲水流觴 把酒賞花
在國內城市中,當前的濟南最火,關注度最高,因為全運會在濟南,牽動了全國人民的眼睛。到了濟南,趵突泉要看,大明湖要看,菊花更要看。因為菊花正當時。

今年,濟南的大明湖新區免費開放之後,百花洲、曲水亭街、王府池子也都進行了相應改造,老街老巷更具泉城韻味。
遊客到了濟南之後,可以從大明湖南門進,順著曲水亭街,邊觀泉邊賞菊,吃著油璇,觀著景,一直漫步到金街泉城路。今年曲水亭的菊展的布花范圍還擴大了許多,內容豐富了許多,各色菊花從百花洲一直擺到了王府池子,絕對可以一飽眼福。

賞花指引
花會時間地點:濟南曲水亭菊花展
花會總體情況
今年的濟南曲水亭菊花展一共有百餘個品種、6萬余盆菊花,亮相於曲水亭至王府池子的全線上,讓最具泉城特色的老街老巷瞬間煥發了青春。菊花展結束後,居民可以到展會現場登記認養菊花。

I. 北京到大連自駕游途經那些旅遊景點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8

J. 中國的名勝古跡簡介

北京故宮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區,有一組紅牆、黃琉璃瓦的宮殿群,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北京故宮。故宮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朝代的皇宮。故宮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6年),先後經歷了24代帝王的朝政和居住,至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宮殿。過去這座宮殿屬於封建帝王的宮殿,而今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博物院,稱為故宮博物院,是國內外遊人參觀、游覽的著名名勝古跡。

故宮從天安門和端門開始,一直沿筆直大道向里去,不遠就是午門,這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也叫五鳳樓。紫禁城的城池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城門,南面就是午門,東面是東華門,西面是西華門,北面是神武門。在紫禁城的城池四角,各有一座造型奇巧的角樓。整個皇城為一長方形城池,周圍宮牆長約3公里,牆外有寬達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森嚴壁壘的城堡。紫禁城內宮殿重重迭迭,布局嚴謹,造型各異,各式宮殿約有890座,房屋187萬間,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

過了午門,經過太和門就是紫禁城的中心,這里就是著名的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兩米多高的漢白玉台基上,台基分為三層,每層邊緣都有漢白玉欄桿圍著,欄桿上面刻著龍鳳流雲,台基四角下面伸出許多白玉石龍頭,是台基的排水處,每當下雨時,積水便從龍頭口中流出,就好像千百條龍頭在噴水一樣,景觀奇美,是我國古代建築科學與藝術完美的結合。全部宮殿可分為兩大建築群,前面為「外朝」,後面為「內廷」。外朝則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兩邊有文華、英武兩殿,是皇帝主持朝政、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內廷是以乾清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為主體,以東西六宮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妃、皇子居住與遊玩的地方。

外朝的太和殿處於故宮的中心部位,建築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殿堂寬達28米,長63米,面積約2370平方米,是故宮中最大的宮殿,也是全國最大的木結構的大殿。在蔚藍色天空下,陽光普照金黃色的琉璃瓦頂,顯得格外輝煌。

太和殿的正面有12根紅色圓柱,殿內有瀝粉金漆的木柱和殿頂金漆蟠龍戲球大藻井;殿內正中央有一座兩米高的朱漆木台,台上是金縷、金漆雕花寶座,背後是雕龍圍屏;皇帝坐在寶座上,顯出天子的威嚴與「金鑾寶殿」的華貴。太和殿的金鎖窗、朱漆門,同漢白玉台基相互輝映,色彩絢麗,雄偉壯觀,令人贊嘆。太和殿後為中和殿,是一個鎏金寶頂亭子形方殿,殿內有兩乘八人抬的雲龍肩於輿,是皇帝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接受司禮官員朝拜的地方,有時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中和殿後即是保和殿,這是皇帝賜宴和科舉殿試的處所;清代每年除夕皇帝大宴群臣時也在這里舉行。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宮殿宏傳,巍然屹立,顯示出帝王皇權的威嚴。

內廷的前面為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和處理日常政務活動的地方。殿內也設金鑾寶座,皇帝可在此舉行內廷典禮、批閱奏章和引見官員。寶座上方高懸「正大光明」金字牌匾。清代從雍正開始,為了緩和皇子之間對皇位之爭,將傳位的詔書事先寫好,放在「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等皇帝死後再把它取出打開,宣布傳位給誰。乾清宮後面為交泰宮,是皇帝過生日、接受群臣賀禮的地方;乾隆十三年(1748年),將代表封建皇權的25顆寶璽也收藏於此處。交泰宮後為坤寧宮,是皇後的寢室;到了清代時改為皇帝結婚的洞房或祭神的地方。內廷的乾清、交泰、坤寧三宮為「後三宮」,其布局與前三殿基本一樣,只是嚴肅氣氛減少了些,建築上的彩畫圖案也有些變化;前三殿以龍為主,後三宮鳳凰圖案增加,如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鳳凰牡丹等。東西六宮則是皇帝嬪妃居住的地方,那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宮六院」之處。現在這里已成為古代藝術品的陳列館,集中展出了宮內收藏的珍貴繪畫、陶瓷、青銅、工藝品等等。

故宮除了是宏偉壯麗的古代宮殿建築以外,還是一個古代文物的寶庫。現在故宮即為故宮博物院,院內收藏各類文物就90多萬件,主要有繪畫、書法、雕塑、銅器、陶瓷、刺綉、織錦等;還有明清兩代的原物900多萬件,這些都是研究中國歷史的寶貴財富、無價之寶。例如,繪畫館內就有大量的古代名畫。從隋、唐宋、元到明清歷代的宮廷和民間畫家的作品中,有許多都是稀世珍寶。陶瓷館中五顏六色,美不勝收,有許多各代出土的陶瓷珍品近千件,如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器,漢代的陶器,唐代的三彩陶馬、駱駝,宋代的青瓷、白瓷,以及元、明、清各代的各色彩瓷等,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我國陶瓷發展的歷史。珍寶館真像是一座寶庫,有各色寶石,閃閃發光的金銀器皿,珍珠翡翠,還有金絲鳳冠、象牙玉雕,各類珍寶舉世無雙;最為突出的是有一座鎬多塔,重達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世界罕見,是無價之寶。看到這樣的文物,可以使人們真正了解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力。中國人民是勤勞、智慧的人民,為世界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奇跡,為人類做出過寶貴的貢獻,值得自豪、值得珍惜、值得發揚光大。

安徽黃山

黃山位於長江下游、安徽省的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黃山,千峰競秀,萬壑流雲,尤以松、石、雲、泉聞名於天下,被譽為中華大地上的「黃山奇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游過黃山之後曾做出過「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評價,其意是說,去游覽過泰山、華山、衡山等五大名山以後,就不去看別的山了;如果去過黃山以後,那五大名山也可以不去看了。一位外國友人游過黃山以後,贊譽黃山風光:「黃山風景居世界風光之冠。」

黃山山區面積廣大,方圓面積約150平方公里。這里峰巒疊嶂,峰峰相連;有名的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高聳入雲,屹立於黃山中部,為黃山風景區的三大主峰。這幾座山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峰高險峻,氣冠群山。在三大主峰周圍環峙著千峰萬壑,有名可指的景點130多處,著名的有兩湖、三瀑、十二泉,潭水二十個,溪水二十四處,大小山峰七十二座。黃山風景區內群峰挺拔,松石百態,泉潭相連,爭奇斗勝;大自然的神功奇力,造就了黃山獨具魅力的奇景,這里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為四大奇觀,被稱為「黃山四絕」。

登黃山南部的玉屏樓,順山路向上攀登,路過慈光閣,再上半山寺,經過「一線天」就能看到玉屏樓;只見文殊洞頂、玉屏樓旁的懸崖邊上,有一棵姿態秀麗、古樸蒼勁的千年古松,它就是中外馳名的黃山迎客松,它像一位熱情好客的主人,伸出有力的「胳膊」歡迎四方來客,這是黃山美好的象徵。像黃山這樣的奇松,其他名山中是不多見的,但在黃山這樣奇特的古松也還不少。黃山有十大名松,如牛鼻山下的蒲團松,團團稠密,尤如和尚參禪的坐墊,可在上面盤腿習靜;始信峰邊的黑虎松,軀干挺拔,枝繁葉茂,傲立山間,儼然是一隻黑虎的化身;石筍峰旁的卧龍松,橫卧石壁,角嶄須張,活像一條將要游飛的青龍……還有許多有名的奇松,如象徵著團結友好的姊妹松、陪客松、送客松、團結松;象徵剛毅勇敢的探海松、霸王松;以珍禽異獸為名的鳳凰松、麒麟松、龍爪松等等。這些奇松不僅形態奇美,而大多懸附、屹立於奇峰怪石之上。每當陣風一吹,搖樹動影,「迎聽風聲如笛,遠聞松濤似海,」給黃山風景區帶來一種獨特的聲色之美。

黃山除了奇松就是怪石,有人說黃山是一個奇峰怪石的世界。由半山寺向東攀登,就可見到天都峰,這是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10米,陡峭壁立,高聳入雲,高峰上有一巨石,開頭好像一隻大公雞,據說它叫「金雞叫天門」。如繼續向前攀登,到了蟠龍坡上,回頭再看,天都峰上的「大公雞」已經不見了,它卻變成了五位扶肩攜手的老人,叫做「五老上天都」。原來黃山的怪石是隨不同方位而變化,就是說旅遊者站在不同角度去看這些巨石,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因此「怪石」被稱為一絕。黃山的怪石、奇石、巧石,遍布各峰頂、山腰、峽谷。由於黃山岩石久經風化,岩石形狀各異,或圓曲方直,或斷裂縱橫,其形態多樣,如筆、如筍、如刀、如林等,形似人物、鳥獸,如雕如塑,妙趣橫生。

登上海拔1700多米的玉屏樓,站在文殊台上,四面望去,東面是天都峰和耕雲峰,北面是蓮花峰、蓮芯峰,周圍大小峰對峙輝映,山間雲霧飄浮,峰巒時隱時現,景色奇美壯觀。去黃山必到天都峰,常有人說,「不登天都峰,等於一場空」。登天都峰最為驚險的一段,叫「鯽魚背」,是絕壁上一段豁口,寬度只有一米左右,是一段長達10多米純石向上隆起的峰崗。像大鯽魚露出水面的脊背,脊背的兩側為萬丈深淵。登天都峰走過這段石脊,不免會有些膽戰心驚的。登上天都峰極目遠眺,只見那上山的小路,就像一條繩梯懸掛在懸崖絕壁上;俯瞰群山,千峰競秀,雲山相接,江河一線,確為奇景。

蓮花峰矗立於天都峰的北面,為黃山最高峰,海拔1873米,它主峰突起,周圍山峰簇擁,若從遠處看它就像一朵初開的蓮花,仰天怒放。蓮花峰北面是光明頂,海拔1841米,為黃山三大主峰之一,這里是看日出、觀雲海的勝地。從峰頂望去,只見雲霧彌漫,整個山區就像一片茫茫大海,唯有一些高山之頂露出雲海之上,宛如大海中的小島,這里就是天海。如果在早上到峰頂觀日出,景色十分壯觀,只見那天壁上顯現出一片玫瑰色的晨曦,一會兒就會金光四射,一輪紅日從群峰中徐徐升起,染紅了茫茫雲海,重重秀峰也變為紅色。雲海茫茫,無邊無際,綺麗多姿,變幻無窮,這種景象是黃山特有的雲海奇觀。黃山雲海廣大,它「五海」相連,遍布前後山群之中。白鵝嶺以東為東海,可在東海門觀看;丹霞峰與飛來峰以西為西海,可在北海賓館的排雲亭上觀看;天都峰、蓮花峰以南為南海,可在玉屏樓觀看;丹霞峰、獅子峰與始信峰以北為北海,可在清涼台觀看;光明頂前東南為天海,觀看的最好地方當然是光明頂了。

黃山的松奇、石奇,不算奇,主要是泉、瀑、潭、溪之美點綴其間。只要進入黃山的懷抱,隨處可見泉、溪涓涓細流,叮咚動聽;有的泉水則是從高山岩壁之間驟然流出,形成一落千丈的瀑布。著名瀑布有百丈瀑、九龍瀑、人字瀑等。山泉從紫雲峰、天都峰流出,奔騰於百丈懸崖,形成百丈瀑;在香爐峰與羅漢峰之間,飛瀑九折而下,每折必落一潭,瀑折為九,如九條白龍,氣勢雄偉,所以叫九龍瀑;在紫雲峰與硃砂峰之間,清泉分左右兩邊沿壁下瀉,形成「人」字形流下,故稱為人字瀑。

黃山山美景奇,稱為「四絕」,有人把它概括為:山峰峻峭摩天,雲凝碧漢,氣象萬千;青峰蒼郁稠密,千姿百態;煙雲翻飛縹緲,波瀾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羅棋布,維妙維肖;流泉終年噴涌,無色無味,可飲可浴。也有人說黃山之美,具有名山之優。它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山之怪石,又有桂林山水之美,是我國特點最多的名山,聞名於天下的風景旅遊勝地。

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這里地勢高峻,群山環抱,氣候宜人,是清代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行宮。承德南部距北京城較近,北面又靠近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意義。這里還兼備草原、河川、峽谷、溫泉等有利的地理條件,這是清代皇朝聯系北部蒙古等少數民族各部盟主,鞏固北部邊防,以及皇室北巡出獵活動最為理想之地。因而,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在此地興建熱河行宮,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全部峻工。熱河行宮佔地面積約564萬平方米,各種建築物110多處,宮牆蜿蜒起伏長達10公里,是我國現存佔地面積最大的古代皇家宮苑。熱河行宮背山面水,山巒起伏,草木蔥郁,宮殿亭閣掩映,湖沼洲島錯落,風光十分旖旎。行宮建築規模之大,佔地面積之廣,工匠工藝之巧,都是堪稱我國最為著名的、面積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皇家園林。由於這里六月無暑,九月生風,清康熙帝在正宮主殿前的午朝門題寫了「避暑山莊」的名號。

避暑山莊整個建築群,分為宮殿區、苑景區和外八廟三部分。宮殿區主要包括東南部的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等四組宮殿。正宮是清代皇帝舉行盛典之地,頗有北京故宮的模式;此殿全部採用楠木建造,不用彩繪,芳香濃郁,殿前庭院有參天古松,更顯得威嚴。清代皇帝留駐山莊時,接迎少數民族王公、各國使節,以及其他重大典禮等,都在這里進行。正宮後廷為皇帝的寢宮,其主樓為「煙波致爽樓」,樓殿有七間,寬闊敞亮,室內布置精巧富麗。每當春夏之交或雨過天晴時,煙波浩渺,令人心曠神怡;所以康熙贊許山莊「四周秀麗,十里平湖,致有爽氣」。松鶴齋在正宮的東側,是皇太後和嬪妃們的寢宮;這里的宮殿主要有門殿、松鶴齋、綏成殿、樂壽堂、暢遠樓等,自成格局,但與正宮相比其規模要小些。松鶴齋的後面是萬壑松風,在正宮的北側,主要由萬壑松風、鑒始齋、靜佳室、頤和書房等組成,為宮殿區中最早的一級建築;這里建築布局靈活,頗有南方園林的特點,周圍古松很多,故有此題名。萬壑松風為正殿,風景優美,康熙、乾隆有時在這里批閱奏章,召見文武百官,或欣賞湖光山色、風光美景。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由長江垂直切穿南北走向的巫山山脈,形成的高山峽谷,從四川奉節縣白帝城開始,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止,全長約200多公里,成為中國著名的長江峽谷景觀。自西向東分為三段峽谷: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因而得名「三峽」。長江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山高谷深,崖壁陡峭,江水湍急,群峰競秀,雲雨變幻多姿,成為中外馳名的峽谷風景區。長江三峽可以說是大自然對江山創建出的奇特美景,它兼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又有黃山之神奇,廬山之變幻等多方面景觀,並以山河雄奇壯美、峰石林澗幽深而聞名於華夏。

長江三峽之首瞿塘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峽長約8公里,峽谷深而狹窄,最窄處僅有幾十米,是長江航道中最為狹窄、形勢最為險峻的一段。奉節古稱夔州,這里有諸葛孔明的「八陣圖」、劉備託孤的永安宮、公孫述稱帝的白帝城等古跡。在峽口山崖絕壁上刻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赫然醒目,說明這里的奇觀。當航船隨江水推波涌浪沖出奉節時,船上的人們好像行立於水上,大有「峰與天關相接,舟從地窟而行」之感。瞿塘峽中主要景觀有:粉壁石刻、倒吊和尚、孟良梯等。「粉壁石刻」在孟良梯旁,橫延100多米,上下高數十米,為宋代以來名人題刻,行、楷、隸、篆一應俱全,風格各異;其中南宋趙公碩書寫的「宋中興聖德頌」,行草端莊凝重,距今已有800多年,具有文物價值。「倒吊和尚」在孟良梯以東,是一塊倒懸的鍾乳石,石上長滿青滕、小樹、雜草,遠遠看去好像一條繩索捆著一個光頭和尚,相傳他是奸臣潘仁美派去看守楊繼業遺骨的,被孟良捉住吊起來懲罰示眾。孟良梯在峽南岸白鹽山陡壁上,直通到山腰,經考證,它是宋以後瞿塘峽鐵索橋的遺址。

從瞿塘峽下行便是巫峽,它西起巫山大寧河口,向東至湖北巴東官渡口,橫跨四川、湖北邊界,綿延40多公里,是三峽中最長、最整齊、最為幽深秀麗的一段峽谷,又稱為「大峽」。峽谷兩岸高峰突起,怪石嶙峋,峭壁屏列,峽谷幽深,朝雲暮雨,變幻多姿,是三峽中最為壯美秀麗的一段,如果說瞿塘峽像一座「險關」的話,那麼巫峽就好像一條曲折幽深的自然山水畫廊。巫峽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時而大山當前,「石出疑無路」,時而又峰迴路轉,「雲開別有山」。這段峽谷最為有名的景觀,就是巫山十二峰。巫山十二峰都是石灰岩組成的,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屹立在峽江南北兩岸,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石灰岩被溶解蝕侵以後,人們根據山峰的形態,分別給它們取了個形象化的名稱,如江北岸的望霞峰、集仙峰、聖泉峰和南岸的翠屏峰、飛鳳峰、聚鶴峰等,其中望霞峰是十二峰中最為挺拔秀麗的,仰望峰頂,上面突出的石柱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這就是「神女峰」。關於神女峰,古代文學作品中曾想像出巫山有朝行為雲,暮行而雨的女神;這方面傳說神話也很多,相傳有關於「神女導航」的故事。故事中說:古時候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瑤姬,騰雲來到巫山上空,只見一群惡龍在天空毆斗,騷擾百姓;於是她停下來用寶劍斬殺惡龍,為民除了害。後來她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並親來這里為行船導航,最後留在三峽,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月俯視江面,總是第一個來迎接朝霞,最後一個目送晚霞歸去。所以神女峰又叫望霞峰。巫峽的景觀中,還有集山峰下的孔明碑,金子山下的秋風亭等,每一景觀都有一段民間流傳的故事。

從巫峽往下就是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到宜昌的南津關,全長75公里,是三峽中最後一段峽谷。西陵峽可分為東西兩段,西段主要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等,東段有燈影峽(明月峽)、黃貓峽(宜昌峽)等。西陵峽從西到東峽谷寬窄不一,往往是一段寬峽,一段窄峽,幾乎各佔一半;峽江中礁灘很多,水勢急涌,以灘多水急而著稱。青灘、泄灘、崆嶺灘連綿相接,這些險灘有的是兩岸崩落的山岩,有的是山洪沖下來的砂石,險灘之處,水流如沸,驚險萬分,因而就有「西陵灘多節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之說。行人經過此處大多貪圖有別巫峽幽深秀麗的驚心動魄的壯美,為三峽的壯麗風光增添了不少奇險景觀,但對於船的航行也會造成不少的障礙,更需倍加小心,保證航行安全。西陵峽中景觀傳說也不少,比如峽中香溪據說是王昭君故鄉之水,說「昭君臨水而居,恆於溪中洗手,溪水盡香」。在三斗坪南岸黃牛岩前有黃陵廟(原名黃牛廟),始建於春秋時代,據說這是為紀念神牛幫助大禹開河治水有功而修建的;廟內雕梁畫柱,黃瓦龍柱,為三峽中罕見而壯麗的景觀。在西陵峽口的下牢溪入江處北岸的西陵山上,有歷史悠久的「三游洞」,是峽中著名的溶洞之一。唐代詩人白居易同他的弟弟三人曾到此游覽過,隨後每人寫詩一首,寫在洞中的石壁上,白居易為此還寫了「三洞游序」,後來人們叫做「前三游」。北宋時蘇軾父子三人也曾到這里暢游,三人也各賦詩一首,寫在洞內石壁上,人們把他們父子之游叫做「後三游」。「三游洞」屬石灰岩洞,洞內有許多天然的石筍、石柱、石床等,有的用石擊打,發出鍾聲或鼓聲,因而有「天鍾、地鼓、旁磬」三絕景觀,明代曾有人將白居易的「三游洞序」刻在石碑上,至今仍留存在那裡。

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將在西陵峽中部的三斗坪動工建設,設計大壩高為185米,預計正常蓄水水位高175米,上游沿岸各段水位提高35~95米;大壩建成後將會出現一個寬為1公里,庫長600公里,總水面面積約600平方公里的高峽平湖,成為中國中心地帶的人造「地中海」。屆時以往的礁石、險灘、泡漩、急流,都將消失,而出現的是高峽平湖,煙波浩森,山峰屹立,湖光山色,更加壯觀的景色。

杭州西湖

西湖位於杭州市西部而得名。西湖舊稱西子湖、錢塘湖,自宋代以來一直通稱為西湖。杭州西湖三面環山,一面臨市,風景區面積可達50平方公里,但西湖水面只有6平方公里,湖岸的周長約15公里,由蘇堤與白堤將湖面分成了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湖區。西湖中有孤山、湖心亭、小瀛洲、阮公墩等四個島嶼。於是常有人用「一山、二堤、四島、五湖」來概括西湖的風景。其實,西湖的名勝古跡很多,約有40多處,光是重點古跡也有30餘處。西湖的景區大致可分為四個景區,即西湖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西湖區自古以來就有傳統著名景觀為「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麴院風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鍾、斷橋殘雪、雙峰插雲,花港觀魚等。

蘇堤,俗稱蘇公堤,南起南屏路,北接麴院風荷,橫貫湖區南北,全長2.8公里;漫步堤上看春曉,霧中西湖蘇醒,鳥語花香,意境動人,因而這里被稱「蘇堤春曉」,為西湖之首。在西湖的東南岸涌金門與清波門之間的湖濱地帶,為南宋時期的御花園,園中有柳浪橋,沿湖植柳甚多,柳枝好像綠色的幔帳,春風吹動,如碧浪翻飛,柳蔭深處時時傳來黃鶯的叫聲,故名曰「柳浪聞鶯」。現在這已擴建成公園,全園植垂柳、花木,中心地帶還有一片櫻花和海棠,景緻別有特色。位於蘇堤虹橋西北、洪春橋南有一座造酒的麴院,院中種植荷藕,春末夏初荷花盛開,香風四起,「映日荷花別樣紅」,因而取名「麴院風荷」;水靜風來,遊人猶如進入了一個清涼的世界。位於白堤西端,三面臨水,背靠孤山,在皓月當空的秋夜裡,湖水平靜如鏡,清輝如瀉,故名「平湖秋月」;有古詩雲:「萬頃湖平長似境,四時月好最宜秋」。在小瀛洲島南湖的水面上,有三座造型別致的小石塔,塔高約2米,塔身中空,周圍有洞孔,月夜如在塔內點上蠟燭,燭光從塔洞口內透出,倒映在水中,構成了「天上月一輪,湖中影成三」的景象,取名「三潭印月」,景色十分奇麗。雷峰塔又叫黃妃塔,在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舊有七級雷峰塔,每當夕陽西照,寶塔金碧與山光輝映,別具風韻,所以叫「雷峰夕照」;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被法海和尚鎮壓在此塔下面,此塔於1924年9月25日倒塌。南屏山下凈慈寺,為西湖四大叢林寺院之一,每當晚禱時,寺鍾響徹四方,「南屏晚鍾」由此得名,餘音悅耳,啟人禪心。斷橋又叫段橋,此橋在里西湖與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連環湖北路,另一端通接白堤;每當瑞雪初下,橋上拱頂處的積雪先融化了,遠遠看去橋好像斷了一節,又像似橋與堤斷開了,這就是「斷橋殘雪」;相傳白娘子與許仙曾在此橋相會過。環繞西湖南北的有南高峰與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在茫茫雲海中,山峰隱約可見,好像山峰插在雲海之中,名曰「雙峰插雲」。在西湖蘇堤映波橋與鎖瀾橋之間的綠洲上,為湖區最大的公園,園內有紅魚池、牡丹園、大草坪、花港等景點,園內植物種類繁多,四季都有應時的花卉,成為花、港、魚連為一體的名勝特色景觀,「花港觀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