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城牆因垃圾而保留的是哪裡
擴展閱讀
廣州馬具報價多少錢 2025-05-12 13:25:49
廈門827多久一班車 2025-05-12 13:11:04
福州食鼎記在哪裡買 2025-05-12 13:03:11

北京城牆因垃圾而保留的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6-18 03:23:53

A. 北京在哪三個地方保留了古城牆,北京古城牆各是哪三個朝代的

吳晗當時是北京市的副市長,文化底蘊十分深厚,也是「三家村」(吳晗、鄧拓、廖沫沙)之一,絕對不會主張拆除城牆的。拆除北京城牆是中央做的決定,要疏通交通——現在看來絕對是空前的損失! 北京的城牆現在還有幾處遺存: 1、東南角樓附近城牆:位於崇文區崇文門以東到東便門一帶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長度最長的北京內城城牆,外加一處箭樓——內城東南角樓。 2、西南城角附近城牆:位於西城區西二環西便門橋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牆遺址,裡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樓。 3、德勝門箭樓:位於西城區北二環德勝門橋北。 4、正陽門城樓及箭樓:正陽門俗稱前門,是北京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門,位於天安門南側。以前的北京城門包括:城樓、箭樓、瓮城三個部分,只有正陽門保持著城樓及箭樓。 可惜的是,由於修建二環路,大部分的城牆都被拆除。

B. 在北京已經看不到老城牆的影子,為什麼要被拆除

在古代城牆的作用可以抵擋敵方最為強大的騎兵與步兵,但在現代對於熱武器的撞擊卻沒有太多的用處,反而會成為累贅。

3、多方一致統一的結果

但這種拆除的決定卻毀壞了中國古代許多的歷史文物。所以當時梁啟超先生建議應該以宏偉龐大的目標進行規劃。開拓出新世紀中國的新景色。但這種理念卻未被採用。

但對古城牆的拆除行為是否正確,這並不是我們所能參與的問題。這是當時上層領導一致同意票決過後的決定。也許當時對於拆除行為的決定並不成熟,但在當時社會,城牆確實限制了城市的發展,為了能更快追上外國社會使我們自身變得強大,這樣的決定是必不可少的。

C. 略顯殘敗的城牆北京明城牆遺址,為何被說為是無數北京人的痛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位於市中心地域。北京明長城城牆遺址公園東起城東南角樓,西至崇文門,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因為其珍貴的歷史文化底蘊,國家採取措施極力保護,雖然已飽經滄桑。現在僅存一段牆體。

對於明長城的現狀,要徹底改變城牆長期遭受破壞的狀況,拆除長期影響城牆安全的各種違章建築等。鑒於對歷史文物的保護,以及明長城破壞嚴重,北京市政府決定修復城牆,加強保護力度。歷史文化是國家的瑰寶,需要保護,需要我們貢獻自己的力量。




D. 老北京城牆為什麼要拆,向德勝門為什麼又能留下來

對交通有影響,這是一種論點,說城牆阻礙交通,這個「廢物」沒用,因此拆掉。還有一種思想,是意識形態方面的,說城牆這個東西是封建社會留下來的,束縛我們的思想,應該像莫斯科一樣——莫斯科拆牆改為花園路——把它拆掉。有這種主張的人還是很有地位的人。 1979年初,北京市為了修建立交橋,准備拆除德勝門箭樓。鄭孝燮深知其文物價值,他聽說後立刻給當時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陳雲同志寫信。陳雲同志同意了這個意見。當時交給國務院,谷牧副總理批示,由計委撥了30萬塊錢,來修繕德勝門箭樓。

E. 北京古城牆還剩多少,在什麼位置

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里,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是僅存的一段。

北京的豐台區的鳳凰嘴村、高樓村、萬泉寺與馬連道均可找到一些金中都城牆的遺址。具體到金中都城牆遺址公園,位於北京市豐台區東管頭街,中國戲曲學院西南。

F. 為什麼要拆北京城牆而卻連寺廟和道觀都不放過!!!!!

確實是為了修地鐵拆掉的,你看2號線的線路就知道了~什麼安定門,阜成門,前門,和平門,西直門等等。。都是沿著城牆走的。北京站南邊那裡稍微拐了個彎,所以城牆保留了一段在東便門,你可以去看看。可惜啊~

G. 北京9個城門除了德勝門還有哪個保存下來了

北京城池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築的總稱,由宮城、皇城、內城、外城組成,包括城牆、城門、瓮城、角樓、 敵台、護城河等多道設施,曾經是中國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禦體系。北京城門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門的總稱。根據等級以及建築規格的差異,分為宮城城門、皇城城門、內城城門、外城城門四類。明清北京城有宮城城門四座(一稱六座)、皇城城門四座(一稱六座、或七座)、內城城門九座、外城城門七座,在民間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清朝滅亡後,北京城池逐漸被拆毀,除宮城保留較好外,現皇城城門只有天安門被保留,內城僅存正陽門、德勝門箭樓、東南角樓以及崇文門一段殘余城牆,外城則完全被毀,只有永定門被重建。

北京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已看不到舊時的模樣。原來的城牆成了通衢大道,城門只作為地名而保存。追尋著城門的變遷,透過歷史的畫卷和記憶的書卷,我們依稀還能聽到老北京的暮鼓晨鍾,還能看到戍卒的盔甲鮮明,還能感覺到時代變遷的血雨腥風。一座座威儀的城門,時間一樣消散在空氣里,摸不著,看不到,但卻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就像無法忽視寫入史冊的勇士。

北京舊城共有「內九外七」十六座城門,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徵。

內九是指內城上的九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城牆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城牆上有阜成門、西直門;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

外七是指東城牆上的七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便門、廣渠門;南城牆上的左安門、永定門、右安門;西城牆上的廣安門和西便門。

內九門:
東直門,元代稱崇仁門。鎮門之寶外有鐵塔,內有一座石雕的葯王爺像。多走運木料的車。

朝陽門,元代稱齊化門。標志是瓮城門洞上刻有一枝谷穗。它是北京的糧門,多走糧車。朝陽門也叫「杜門」,有休息的意思。通過京杭大運河運來的漕糧,都由此門入城,存放在朝陽門內的幾座大倉庫內,因此它多走糧車。它的瓮城內建有關帝廟,但廟里只有神牌而沒有神像。北京內城的九座城門各有一廟,惟獨正陽門有兩座,因此留下了「九門十座廟,一廟無神道」的說法。

崇文門,元代稱文明門,別稱哈達門。標志是鎮海的崇文鐵龜,多走酒車。崇文門是「景門」,有光明、昌盛之門的含義。同時它大概是北京城各門中人流貨流最繁忙的城門。在每天關門的時候,會敲鍾來提醒要出入城門的人。而其他城門則敲擊一種形狀扁平的打擊樂器,這種樂器發聲如「嘡」。因此老北京有「九門八嘡一口鍾」的說法,同時老北京口語里常說的「鍾點」大概也來於此。當年北京南郊大興縣一帶有很多釀酒的作坊,酒車常從崇文門進城,所以有「崇文門進酒車,宣武門出囚車」的說法。

正陽門,元代稱麗正門,從離卦中「日月麗乎天」得名,又稱前門。標志是瓮城裡的金身關帝廟。北京城的城門都各有一座廟,而唯獨正陽門有兩座,其中金身關老爺最為靈驗。正陽門是內城的正門,明朝稱大明門,清朝稱大清門,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準從箭樓下邊的正門出入,而只能走東西兩邊的旁門。因此它平時總是緊緊關閉。

宣武門,元代稱順承門。標志是報時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車。宣武門是「死門」,當時北京的墓地多在北京的陶然亭一帶,所以送葬的人多出宣武門,清代的刑場在菜市口,押送死囚的車也出宣武門。

阜成門,元代稱平則門。標志是瓮城牆壁上刻著一朵梅花,多走煤車。阜成門也叫「驚門」,有「公正」的意思。西山門頭溝出產的煤是北京城裡必不可少的燃料,此門距西山最近,因此煤車都從此門進城。標志「梅」與「煤」同音,老年間有「阜成梅花報春暖」的說法。

西直門,元代稱和義門。標志是瓮城上有一塊刻著水紋的石頭,多走水車。北京城內的水質不好,皇宮用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清晨,水車皆從西直門入城。

德勝門,軍隊凱旋時從此門入城,多走兵車。德勝門也叫「修門」,有品德高尚之意,仁義之師要從此門出入,因此此門多出入兵車。

安定門,軍隊出發從此門出城,鎮門之寶是真武大帝,多走糞車。安定門也叫「生門」,有「豐裕」之意,所以皇帝要從此門出去到地壇祈禱豐年。其他八座城門的瓮城內都建有關帝廟,惟獨安定門瓮城內修建的是真武大帝廟,真武大帝於是成為鎮門的寶物。安定門外的糞場比較多,所以糞車多從安定門出入。

外七門

廣渠門,又稱沙窩門。

廣安門,明代叫廣寧門,又叫彰儀門。

城門的組成----城樓、箭樓和瓮城

城樓 北京內城的各個城門上方都建有城樓,這些城樓坐落在一個墩台之上,與左右的城牆緊密相連,墩台的下邊正中間開有一個拱形的券洞,就是城門洞,門洞處安有兩扇對開的大門,外包鐵釘,正面有鍍銅大泡釘。門後有大門栓。

明代北京內城的城樓修建於明正統年間,各城樓都是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城樓一般都是面闊7間,進深5間,但也有進深3間的,像朝陽門。阜成門就是三間進深。內城各城樓的具體規格都不太一致,大體上說,以正陽門的規格最高,在各城樓中最為壯觀,崇文門、宣武門稍差一些,東直門、西直門又差一些,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阜成門的規格最低,各城樓都有上下兩層,守城將士可以登樓遠眺。

外城的城樓都比內城矮小。最高大的是位於中軸線最南端的永定門,城樓約高20米,為重檐歇山頂,面闊7間,進深3間,於正陽門遙相呼應。其次是廣寧門,現名廣安門,只是比永定門矮了一點。廣渠門和左安門、右安門都是單檐歇山頂一層的城樓,高度只有15米左右,東便門和西便門形制更小。

箭樓 北京各城門的外邊正前方還有一座城樓,叫做箭樓。各座箭樓的形制也各不相同,正陽門的箭樓最雄偉壯觀。城台高約12米,為重檐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南側面闊9間,北出抱廈7間,東南西三面設有四層箭窗,南面共有52孔,東西兩面各有21孔,前門箭樓高38米,寬52米,進深32米,是北京城內各箭樓中最高大的。在內城9門中,只有前門箭樓下面開有門洞,而且僅供皇帝出入。

北京內城各門的箭樓的造型與前門箭樓基本相同,正面是重檐歇山頂,後面出抱廈五間。正面重檐下面有三排箭孔,重檐上邊有一排箭孔。

外城箭樓的形制更小。永定門箭樓正面有兩排箭孔,每排7孔,左右兩側兩排箭孔,每排3孔,共有26個箭孔。箭樓的後面沒有抱廈,只有一道門。廣安、廣渠、左安、右安四門次之,只有22個箭孔,東便門和西便門最小,只有8個箭孔。

瓮城 箭樓的左右兩側也有城牆,並且與內或外城的城牆相接,於是在各城門處形成了一個個向外鼓出的小城,這就是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狀有正方形的,像東直門、西直門的瓮城;也有長方形的,像正陽門、德勝門的瓮城;還有半圓形的,像東便門、西便門的瓮城。其他瓮城基本是正方形,但在相鄰兩面牆的相接處採取了弧形而不是直角。

正陽門的瓮城佔地面積最大,呈現為東西窄的長方形,其他瓮城只設一個門,正陽門瓮城除了箭樓下邊的一個門外,還在左右兩側各開了一個門。

內城各門的瓮城有各特點,就是同一邊的城牆上的各瓮城城門都正對而開,像東城牆上北邊的東直門的瓮城門朝南,南邊的朝陽門的瓮城門朝北,這對於軍隊從某一城門經城外調往另一城門提供了方便。西城牆上的西直門、阜成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宣武門都是如此。正陽門瓮城則是在東、南、西三面開有城門,惟獨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安定門是個例外,兩座瓮城的城門都朝東。

外城的瓮城比內城小,而且有兩座採用半圓形布局,外城瓮城的城門也與內城不同,都開在箭樓下邊正中。

廢棄的城門

元大都共有城門11座,其中東、南、西三面各三座,只有北面是兩座,東面三門由北象南依次是:光熙門、崇仁門,齊化門;南面三門順承門在西,文明門在東,麗正門居中;西面三門由北向南依次是:肅清門、和義門、平則門;北面兩門安貞門在東,健德門在西。

明初,徐達主持重建新城,將元大都的北城牆廢棄,在南面5里處建起新城牆,原來北城牆上的安貞門和健德門被廢棄,東、西城牆上最北邊的光熙門、肅清門也因此廢棄。

新建的城門

和平門、建國門和復興門都是民國時期,為了方便交通,在城牆上加建的,但是它們和原來的城門有很大的區別。它們沒有城樓、箭樓和瓮城,實際上只是在原來的城牆上開了兩個拱形的券洞,使來往車輛、行人得以通行。

瑞典學者喜仁龍曾對北京的城牆和城門做過形象的比喻:「如果我們把它(北京城)比作一個巨人的身軀,城門好像巨人的嘴,其呼吸和說話皆經由此道,全城的生活脈搏都集中的城門處。由此出入的,不僅有大批車輛、行人和牲畜,還有人們的思想和願望,希望和失望,以及象徵死亡或嶄新生活的喪禮和婚禮行列。在城門處你可以感受到全城的脈搏,以至全城的生命和意志通過這條狹道流動著----這種搏動,賦予北京這一極其復雜的有機體以生命和運動的節奏。」(《北京的城牆和城門》)

北京城門的消失一方面促進了經濟和交通的發展,另一方面不得不讓人痛心歷史古跡和建築精品的湮沒。如今只能坐在疾行於二環路的車上想像,當年守城的大將軍在城牆上巡視;只能站在德勝門前想像,登高俯覽北京城的酣暢了!

H.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的歷史沿革

一直以來,明城牆遺址一直被單位、居民佔用。據現場調查,在遺址范圍內形成的79個單位中,有20餘個單位直接在城牆或基礎上建造廠房、車間、建築面積達3萬平方米,其中樓房19棟,500餘戶職工的住房建在城牆上,有的住房拆除城磚、挖掉城牆夯土;有的將城牆打洞改做後山牆,對城牆原貌造成極大的破壞。由於大量單位、住戶和自由市場的存在,使這遺址區域的環境極為惡劣,市政設施落後,管線引不進,污水排不出,房屋低矮、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這一切都對城牆及遺址產生更為嚴重的威脅。
騰退工作分兩個階段展開。第一階段從2001年10月開始,對明城牆遺址公園范圍內的佔用單位進行騰退。鐵路部門為保證雙節及春運的安全,於2002年3月開始此項工作,此階段共騰退單位79個(二開關廠正在騰退中)。第二階段是各責任單位騰退所屬住戶,由於人口基數大,各責任單位採取分階段逐批騰退的辦法,便於解決騰退中出現的問題,最大程度地保證騰退區域內的社會安定。騰退辦公室共騰退居民2612戶。其中鐵路658戶;崇文區1144戶;城建524戶;市政168戶;建工59戶,紡織61戶,東城2戶。騰退資金總計5.08億元。
隨著市政府對佔用遺址單位、住戶的外遷等整治工作的實施,這一地區的環境發生根本性變化:
徹底解決80多年來形成的單位、住戶佔用城牆遺址的問題,全部遷出遺址區域內的79個單位,2600餘戶居民。拆除各類建築6000餘間,共清運渣土垃圾160000噸。
徹底改變了多年來存在的房屋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等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的環境,在整治的基礎上,環繞城牆遺址栽種了52000平方米的草坪、樹木,建成環境優美的城牆遺址公園。
徹底改變城牆長期遭受破壞的狀況,拆除長期影響城牆安全的各種違章建築,為城牆修繕保護工作的進行創造了基本條件。 1、明城牆遺址公園范圍內佔用單位多,居民住戶多。並且分屬不同單位,既有中央單位,市屬單位,又有區屬單位、街道小廠,單位間的情況完全不同。居民的住房性質也千差萬別,有房管房、單位自管房、自建有證房、自建無證房、工棚等,總之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很大。
2、明城牆遺址公園范圍內,由於歷史原因,單位、居民自然聚居、辦公、生活,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市政設施極不完備,生活環境惡劣,污水橫流,房屋破敗不堪,其處於城市中心區的地理位置,嚴重破壞市容市貌,嚴重影響首都形象。遺址騰退工作,不僅是文物保護工作,同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提高城市環境品質,管理水平的務實之舉。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機協調在一起。
3、明城牆遺址單位、居民的搬遷,受次採用「文物騰退」政策,即原產權單位騰退住戶。誰搞的建設誰的房,就由誰負責騰退住戶。澄清歷史遺留問題,明確責任單位,調動責任單位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減少推諉扯皮。文物騰退政策,為文物古跡保護等公益性項目的建設,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4、明城牆騰退范圍,是北京城區的中心地帶,緊鄰北京站鐵路交通樞紐。許多居民就住在鐵道邊。騰退工作中,既要完成騰退任務。又要穩定居民情緒,保障騰退區域的社會安定。在整個騰退過程中,僅有4戶提出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強制拆遷12戶,執法文明,措施嚴密,善後工作妥善、扎實,基本沒有出現過激過火行為。 明城牆是明清北京城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老北京的象徵,由於歷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牆在整體上已不復存在。北京明清城牆遺跡僅余兩處,崇文門至東南城角樓一段是現存最長的一段明清城牆,全長1540米,這段城牆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大部分城牆的內城磚、城心夯土均被拆光挖凈,有的地段已大面積裸露城心的夯土層,僅存一側的城牆磚體,也受到相當程度的腐蝕、風化。
在完成明城牆遺址騰退工作後,北京市文物局投資兩千多萬元對此段城牆進行全面修繕,此次城牆的修繕工程,是以最大限度保護城牆的歷史原貌為原則,其修繕方針是保留現狀、恢復原貌,維修險情,加固殘狀,適當復建,使城牆恢復連續的整體,並得以保護。
在拆除遺址上雜亂建設及清運渣土的工程中,施工單位注意維護好現存的城牆殘狀,不繼續加大對城牆的破壞,盡量多地保留已殘破的牆體。
在修繕工程中,注重按原狀保護好城牆中原有遺跡的歷史真實性;總體上採取現狀加固的方法,採取傳統工藝傳統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城牆的歷史信息和原有風貌。

I. 據說北京剛解放時城裡堆積有幾百年歷史的垃圾,幾個月就被全部清理干凈。不知道當初被扔在哪裡

所以當初北京琉璃廠才會有那麼古董 不是你才會想到

J. 北京的古城牆意義重大,為什麼沒能像西安古城牆那樣保存下來

大家不喜歡郭沫若,除了他的為人不怎麼樣,對待感情是個十足的渣男以外,更是因為這個人作為考古學家也是一個投機分子,德不配位。比如他生前就總想著挖皇陵拆北京古城牆,在文物保護上面,做得很差。

所以在郭沫若的極力主張下,在全北京城的老百姓的呼籲下,在劉少奇同志的指示下,北京城最終經歷了前後五年時間,被拆得乾乾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