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水資源現狀
北京水資源開采利用現狀與需水量
2000年北京地區開發利用水資源總量為40.48億m3,其中利用地表水13.40億m3 ,占總開采利用量的33.1%;開采地下水27.08億m3,占總開采利用水量的66.9% 。其中用於工業、城市生活和農業共計37.48億m3,地表水輸水損失和自來水供水損失共3億m3。
1、 地下水開發現狀
北京地下水水源地包括城區自來水廠、郊區縣自來水廠與城鎮工業生活自備井三部分。
(1)城區自來水廠水源地
共有9座以地下水為水源向城區供水的自來水廠。開采機井共269眼,2000年供水量為30607.9×104 m3 。
(2)郊區縣自來水廠水源地
北京市遠郊區除平谷外均建有自來水廠。 共有水廠22座,開采機井共209眼,供水能力為47.6×104 m3/d,2000年開采量為11865.58 ×104 m3 。
(3)城鎮工業生活自備井水源地
2000年北京市共有工業生活自備井7290眼,分布於北京市城區、衛星城、中心集鎮。主要用水大戶有21家,開采機井296眼,2000年開采量為9943.22×104 m3 。自備井在城近郊區分布較為集中,共有自備井2654眼,2000年開采量為2.65億m3。
北京平原區2000年開采地下水25.15億m3 ,平均開采模數39.08 m3/Km2。永定河、潮白河沖洪積扇中上部地區地下水開采較為集中,開采摸數一般大於60萬m3/Km2,開采模數大於120萬m3/Km2主要是北京西郊和順義北部。
2、地表水開發現狀
北京地表水水源主要有密雲、官廳、懷柔和海子4座大型水庫,總庫容88億m3 。但由於1999年後連續乾旱,水庫來水量銳減。2000年4座大水庫來水量只有7.97億m3,年末蓄水量20.18億m3。
北京市大型水庫2000年基本狀況表
單位: 108m3
水庫名稱
總庫容
興利庫容
全年供水量
全年來水量
年末蓄水量
密雲水庫
43.75
19.01
7.11
0.97
15.42
官廳水庫
41.6
2.41
2.96
2.64
4.16
懷柔水庫
1.44
0.66
0.46
4.18
0.31
海子水庫
1.21
0.95
0.18
0.29
合 計
88.00
23.03
7.97
20.18
密雲水庫是北京城市最重要的地表水飲用水源,水源九廠從密雲水庫取水,1989年建成一期工程,取水量50萬m3/d。95年建成二期工程,取水量增至100萬m3/d;99年建成三期工程,取水量50萬m3/d。
官廳水庫自1954年建成後,曾是北京工業、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但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水體受污染,水質逐年變差,1997年後不能作為城市生活供水水源。
懷柔水庫是密雲水庫向市區供水的調節水庫。京密引水渠是北京城市供水的輸水大動脈,水源來自密雲、懷柔水庫。永定河引水渠是引官廳和永定河河水入城的重要輸水乾渠。
2000年北京市共利用密雲水庫、官廳水庫及其它中小型水庫、河道地表水13.40億m3,其中密雲水庫供水7.11億m3,懷柔水庫供水0.46億m3,官廳水庫供水2.96億m3。
北京市2000年用水情況分析:
總利用水量40.48億m3/a,除地表水輸水損失和自來水供水損失3億m3外,實際用水37.48億m3/a。
按水源分,其中地表水為10.95億m3,佔北京市用水量的29.63%;地下水量26.53億m3/a,佔北京市用水量的70.37%。
按用水性質分,有工業用水、城鎮生活用水、農村用水和河湖環境用水。
1、工業用水
共用水8.37億m3,其中地表水4.2613億m3,地下水4.1037億m3,工業產值2790.0億元,平均每萬元產值用水量30.0 m3。
2、城鎮生活用水
共用水9.3689億m3,(地表水3.3594億m3,地下水6.0095億m3)。其中規劃市區人均用水321L/d;豐台河西及海澱山後人均用水359L/d;遠郊10個區縣人均用水225L/d。
3、農村用水
包括農、林、漁、人畜用水,總用水量19.4544億m3,其中地表水3.0418億m3,地下水16.4126億m3。按用途分,種植業用水13.9811億m3,占農村總用水量的71.87%;果林用水1.9780億m3,佔10.17%;漁業用水1.1097億m3,佔5.7%,人畜用水2.3855億m3,佔12.26%。
4、河湖環境用水
用水量為0.29億m3/a。
北京市近幾年每年用水量為40~42億m3,20世紀90年代以來地下水開采量相對穩定,每年開采量在26~28億m3,其中農業開采量16-18億m3,地下水利用量占年用水量的60%以上。北京市平原地區1961~2000年地下水儲存量累計減少57.45億m3,其中1980~2000年地下水儲存量減少44.14億m3。平原地區超采范圍較大。其中嚴重超采區面積3312Km2,超采區面積1743Km2,未超采區面積1473Km2。
北京市地表徑流量20世紀50年代末期為47億m3,60年代為20億m3,80年代前期為15億m3,90年代境內地表徑流量僅為13億m3。1980~1997年北京清水出境量多年平均為7.3億m3,污水多年平均出境量7.2億m3。地表可利用水量急劇衰減,作為主要供水的密雲水庫,2000年來水量不到1億m3,年末蓄水量只有15.42億m3。
北京2010年需水預測:
根據對北京用水調查成果,結合用水典型調查及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2010年北京市工業、生活、農業和環境需水量預測如下:
1.工業需水量
預測需水總量為9.86~10.86億m3,不包括市區電力工業利用中水1.77億m3。其中城近郊區工業需水量5.02億m3,遠郊區縣工業需水4.84~5.84億m3。
2.生活需水量
預測生活需水量14.13~16.13億m3,其中城鎮生活需水13.49~15.41億m3,農村分散點需水量0.64~0.72億m3。
3.農業需水量
預測逢平水年為16.79億m3,其中種植業灌溉需水量12.52億m3,林牧漁業需水量4.27億m3;逢枯水年需水19.16億m3,其中種植業灌溉14.29億m3,林牧漁業4.87億m3。
4.環境需水量
預測總需水1.84~2.41億m3,其中綠地需水1.14~1.36億m3,湖泊需水0.62~0.93億m3,道路澆灑0.09~0.12億m3。
以上預測2010年需水總量為42.62~48.56億m3。不含輸水和供水損失量,也沒有考慮再生水回用。
Ⅱ 6月20日的水位比6月17日的水位上漲了多少
7.19是柳州歷史最高水位。
1988年8月31日,洪峰水位為89.04米;
1994年6月17日,洪峰水位為89.25米;
1996年7月19日,當晚21時洪峰水位為92.43米。
7.19洪水,柳州市區受淹面積75平方公里,佔全市建成城區面積的91.5%。全市(含郊區、柳江縣、柳城縣)受災人數78.9萬人;受困100多萬人;倒塌房屋間;市區197條街道有196條被淹;受災1000多家,99%的被迫停產;全市的市政設施全部被淹;停水、停電、停氣、食品嚴重短缺、交通癱瘓、大部分通訊中斷;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00多萬畝;養殖業及「菜藍子工程」損失慘重。據統計,全市經濟損失達103億元。
Ⅲ 南水北調從哪到哪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向黃淮海平原東部和膠東地區和京津冀地區提供生產生活用水;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供水區域終點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個省(市);西線工程尚處於規劃階段,沒有開工建設。
南水北調工程方案構想始於1952年國家主席毛澤東視察黃河時提出。自此,在歷經分析比較50多種方案後,調水方案獲得一大批富有價值的成果。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 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干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 東、中線一期工程干線總長為2899公里,沿線六省市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里。
(3)北京市水位上升了多少米擴展閱讀
南水北調工程的意義:
南水北調工程優化了水資源配置,工程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成為多個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南水北調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支撐。
「南水」佔到北京中心城區自來水供水量七成以上,天津市14個行政區全部用上「南水」,河南多個城市主城區100%使用「南水」,河北石家莊、邯鄲、滄州等市的90多個縣區受益,江蘇形成了雙線輸水的格局,受水區供水保證率提高了20%—30%,提升了蘇中蘇北地區防洪排澇抗旱能力。
Ⅳ 1970年以來,北京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米左右,地下水位最深處現已達40米以下,局部地區出現地面沉降.要
位於華北地區的北京市因為工業發達,人口眾多,不僅用水量大,而且有許多的污染和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導致北京缺水嚴重.地下采水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地面沉降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北京缺水的現狀,最主要的方法是盡快完成南水北調工程,將長江流域的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來緩解缺水的現狀.
故選:D.
Ⅳ 世界海洋的水位上升了100米,是什麼意思
世界海洋的水位上升了100米,
意味著大陸是在下沉的,
那這樣陸地面積就會減少,
這樣人類生存的面積就會減少,
所以說這應該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Ⅵ 水位上升2米記作+2米,下降3米記作-3米,水位從-3米到+2米上升了______米.
(+2)-(-3)=2+3=5(米)
答:水位從-3米到+2米上升了5米.
故答案為:5.
Ⅶ 水位上升了-20米表示什麼
代表上升了20米啊。你不是寫出來了嗎?
Ⅷ 「水位上升」數學題。
6分米鐵塊體積為6*6*6=216立方分米
水槽底面面積=24×9=216分米
216/216=1分米
上升一分米
Ⅸ 密雲水庫的水位上升-50米的實際意義是
B密雲水庫的水位下降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