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毒蘑菇有哪些
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我國毒蘑菇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分布廣泛。我國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常致人死亡。2001年9月1日江西永修縣有1 000多人中毒,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極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種毒蕈可能含有多種毒素,一種毒素可存在於多種毒蕈中。目前確定毒性較強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鵝膏肽類毒素(毒肽、毒傘肽)、鵝膏毒蠅鹼、光蓋傘素、鹿花毒素、奧來毒素。
『貳』 毒蘑菇的種類
雨後正是采蘑菇的好時期。地里除了一些能食用的蘑菇外,還有一部分蘑菇有毒,人食用會引起中毒。那麼毒蘑菇常見的種類有哪些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網小編給您介紹下吧。
常見劇毒蘑菇種類:
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黃蓋鵝膏白色變種、粘蓋包腳菇、簇生黃韌傘。
常見毒性較強的毒蘑菇種類:
小托柄鵝膏、小毒蠅鵝膏、異味鵝膏、灰疣鵝膏、格紋鵝膏原變型、歐氏鵝膏、錐鱗白鵝膏、黃蓋鵝膏原變種、疸黃牛肝菌、黃粉牛肝菌、苦粉孢牛肝、桔黃裸傘、亞黃絲蓋傘、淡紫絲蓋傘、古巴光蓋傘、黑褐乳菇、毛頭乳菇、絨白乳菇、毒紅菇群生變種、毒紅菇山毛櫸變種、小毒紅菇、臭黃菇、點柄臭黃菇、變色龍裸傘、殘托鵝膏有環變型。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如何正確有效辨別毒蘑菇?
1:先說毒蘑菇一般生長在不幹凈的地方,潮濕,陰暗的地方,就是讓你看看這個蘑菇 生長的地方就有種不想吃的想法。沒有毒的蘑菇長的的地方干凈清潔比如生長在樹上, 草地上例如松樹和櫟樹上。
2:看色法。有毒的蘑菇非常漂亮顏色鮮艷有種誘惑你的感覺,但是你要頂住誘惑不要 去採摘。染色大多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最主要的是紫的蘑菇是千萬不能吃的 大部分帶有毒,就像小說裡面的鶴頂紅,而且他在你採摘後會變色,讓你又辨別不出來 原來是什麼顏色,所以不要去嘗試吃這種蘑菇。
3:分泌物辨別法。有毒的蘑菇如果你才找過後分泌物非常的稠,顏色為赤褐色,在空氣 中容易變色。沒有毒的募股採摘後分泌物十分的清澈沒有雜色,或者有一些是白色。還是 簡單的一句話越是多變越是不要吃。
4:形狀辨別法:有毒的蘑菇外形非常的怪異奇特,菌蓋中心呈凸狀,軍面十分的硬,菌桿 上有菌輪,菌桿細長或粗長,比較容易採摘很容易就折斷。沒有毒的蘑菇外型菌蓋比較平,菌面 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沒有菌托子。
以上是毒蘑菇常見的種類。想了解更多有毒食品安全知識及食品安全知識,請繼續關注佰佰安全網吧。
(
『叄』 哪些是毒蘑菇
1、中國十大毒蘑菇
中國的菌類植物有上千種,現在發現的毒蘑菇已經有一百多種,但是生活中常見的也就有十種,在像褐磷小傘、肉褐鱗小傘以及白毒傘等,另外在褐柄白毒傘和、毒傘、殘托斑毒傘和毛頭乳菇以及臭黃菇等,這些蘑菇都有嚴重的毒性,是嚴禁食用的。
2、毒蘑菇的危害
不同的毒蘑菇中含有的毒素是不相同的,這些毒素特別復雜,有們食用它以後產生的中毒反應也不一樣,有些人會出現幻覺,也有的會出現嘔吐和惡心以及腹瀉與腹痛,還有的直接出現血壓上升或者下降,呼吸困難,嚴重時會直接危及生命。
3、毒蘑菇的辨別方法
毒蘑菇多數生長在一些陰暗和潮濕的骯臟地帶,而且毒蘑菇表面的顏色多特別鮮艷,讓人看了特別喜歡,但是大家一定要記得越好看的蘑菇毒性越大,特別是那些紅色、綠色以及青紫色的蘑菇多數是毒性很強的毒蘑菇,平時不要採集也不要食用,另外紫色的蘑菇毒性最強,而且它在採摘以後會發生變色,這種蘑菇大家一定要遠離。
『肆』 毒蘑菇有哪些
你好,常見的毒蘑菇有:竹玉蕈、毒蔓茸、苦栗茸、霍亂茸、編笠茸、麻木蕈、天狗蕈、紅天狗蕈、柿玉蕈、月夜茸、一枝玉蕈、草里紅茸、致命白毒傘、鉛綠褶菇、網孢牛肝菌、赭紅擬口蘑、白毒鵝膏菌、毒鵝膏菌、哈蟆菌、狗尿苔等。
『伍』 北京地區 這種蘑菇叫什麼蘑菇 是可以吃的吧 謝謝
細褐鱗蘑菇。最常見的毒蘑菇之一。
『陸』 還有哪些毒蘑菇。
常見的毒蘑菇有:竹玉蕈、毒蔓茸、苦栗茸、霍亂茸、編笠茸、紅天狗蕈、柿玉蕈、月夜茸、一枝玉蕈、草里紅茸、致命白毒傘、鉛綠褶菇、網孢牛肝菌、赭紅擬口蘑、白毒鵝膏菌、毒鵝膏菌、哈蟆菌等。
『柒』 常見的毒蘑菇有哪些
1、狗尿苔
狗尿苔是長在臭牆角或干大糞上的一種有毒的蘑菇!這種毒蘑菇生長的地方,是狗經常抬起後腿尿尿的地方,因此而得名「狗尿苔」。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應。發病較快,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跳舞唱歌、狂笑,產生幻視,有的昏睡或講話困難。其毒素為光蓋傘辛(psilocin)等。由於中毒後引起跳舞、大笑,故群眾稱做舞菌或笑菌。
2、致命白毒傘
致命白毒傘外形與一些傳統的食用蘑菇較為相似,極易引起誤食,其毒素主要為毒傘肽類和毒肽類,在新鮮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傘菌體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白毒傘毒素對人體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造成的危害極為嚴重,中毒者死亡率高達90%以上。
3、鉛綠褶菇
鉛綠褶菇通常在夏秋季雨後的草坪、蕉林土地上群生或散生,與可食的高大環柄菇極相似,易被誤采誤食。它所含有的毒素主要引起胃腸型症狀,但也有些具有類似白毒傘的毒性,對肝等臟器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進食量大時也會致命
4、毒紅菇
毒紅菇又名嘔吐紅菇,外觀與紅菇相近,但其子實體一般較小,是一種分布比較廣泛的毒菌,食後主要引起胃腸炎型中毒症狀,一般發病快,病程短,除發生劇烈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外,嚴重者還出現面部肌肉抽搐,脈搏加速,體溫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臟衰弱或血液循環衰竭而引起死亡。
5、臭黃菇
臭黃菇又稱雞屎菌,此菌味辛辣,具臭氣味,有毒。在有些地方有人將它漂洗後食用,但往往不能徹底去毒。人們誤食臭黃菇後,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如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有的還出現精神錯亂,頭暈眼花,亂說亂唱,嚴重者則有面部抽搐,牙關緊閉,視力減弱,昏睡等。中毒潛伏期短,發病快,一般可於食後半小時左右即發病。如果食用量小,及時催吐、治療,可很快痊癒。
6、毒蠅傘
毒蠅傘又稱毒蠅鵝膏菌,是一種含有神經性毒害的擔子菌門真菌,誤食後約6小時以內發病,產生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出汗、發冷、肌肉抽搐、脈搏減慢、呼吸困難或牙關緊閉,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狀。
7、灰花紋鵝膏菌
灰花紋鵝膏菌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之一,其所含毒素對人體的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也就是說,一個長約八九厘米的蘑菇所含毒素就足以使一個體重為75公斤的成年人死亡。」
8、亞稀褶紅菇
亞稀褶紅菇生長狀態是白色,一旦受傷就會變成紅色,有劇毒。亞稀褶紅菇中的致死毒素是環丙-2-烯羧酸,如果中了這種毒,輕者惡心、嘔吐、腹瀉,重者造成患者橫紋肌溶解症。
以上8種毒蘑菇只是我們比較常見的,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發現的毒蘑菇種類有400多種,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有的毒素不一樣。入夏季以來,毒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對於不認識的野生蘑菇,唯一安全的辦法是絕對不要採食。畢竟野生蘑菇雖好吃,但是生命更重要!
『捌』 哪些蘑菇有毒
有毒的蘑菇有:毒蠅傘、半卵形斑褶菇、白毒傘、鉛綠褶菇、網孢牛肝菌、大鹿花菌、赭紅擬口蘑、白毒鵝膏菌、毒鵝膏菌、豹斑毒傘、墨汁鬼傘、金黃枝珊瑚菌、白霜杯傘、黃斑蘑菇。
1、毒蠅傘:誤食後產生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精神錯亂,出汗、發冷、肌肉抽搐、脈搏減慢、呼吸困難或牙關緊閉,頭暈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狀。
毒蘑菇中毒處理方法:
人食用野生蘑菇後一旦發生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類似中毒症狀,應盡快利用催吐、洗胃等方法將毒物排出,並第一時間到專業醫院對症治療。
最好保留或重新採集毒菌的樣本或留存毒菌影像,送至有關部門鑒定,這有助於工作人員確定毒素的種類及治療方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毒蘑菇 (有毒的蘑菇)
『玖』 有毒的蘑菇 名字有哪些
1、毒鵝膏菌
毒鵝膏菌,又稱鬼筆鵝膏、綠帽菌、高把菌、蒜葉菌、毒傘。毒鵝膏菌和某些可食用蘑菇的長相有些相似,菌肉、菌褶和菌柄為白色。菌柄上部有白色的菌環,其菌蓋隨著生長周期的變化,會呈現出灰褐綠色、煙灰褐色、暗綠灰色。
由於毒鵝膏菌外觀簡潔大方,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無毒」的假象,但其實它是一種有劇毒的野蘑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毒鵝膏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臭黃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毒粉褶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半卵形斑褶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糞銹傘
『拾』 有毒的蘑菇有哪些最好有圖片
蘑菇因其有良好的口感和極高的營養價值,成為近年來人們餐桌的「寵兒」。但在人們享受美味的同時,也應該提高警惕有毒蘑菇帶來的危險。
野生蘑菇傷人頻頻
日前,北京地壇醫院收治了兩例因食物中毒而導致肝損害、血液系統損害的患者,而導致兩人中毒的罪魁禍首正是他們自己採回來的毒蘑菇。
據了解,因採食野生蘑菇而造成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發生,今年以來,國內各地已發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並已經造成多人死亡。據統計,毒蘑菇中毒人數雖只佔總食物中毒人數的5.1%,但死亡人數卻佔到一半以上。 毒蘑菇毒性非常強,發病急,一般食用幾小時就會出現不適,中毒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一般分為胃腸炎型、神經型、溶血型、臟器損害型、日光性皮炎型5種類型,其中臟器損害型最為嚴重,死亡率極高。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外出郊遊時順便采一些新鮮的野生蘑菇回來,既有趣又可以滿足一下自己的口福。殊不知,這樣很可能將危險帶到自己身邊———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在生活中人們很難識別,憑肉眼和感覺根本無從斷定,所以常因誤食而中毒。因此,專家提醒人們,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正處於雨季,同時,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季節,消費者應小心預防毒蘑菇中毒。
有毒蘑菇難辨別
據了解,在我國,毒蘑菇約有180多種,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種。專家介紹,人們僅憑一般常識根本不能分辨蘑菇是否有毒,只有具專業真菌分類知識的人才能分辨。所以,僅憑經驗採摘蘑菇很不安全。目前流傳的識別毒蘑菇的方法,其實很多並不可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識別的簡單方法。而且許多食用菌和毒菌非常相似,有的甚至連專家也需藉助工具才能准確辨別。有關專家指出,根據傳統經驗和方法來識別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誤食毒菌中毒的主要原因。
專家提醒,用顏色鮮艷,有疣點、斑點等特徵判定蘑菇是否有毒並不可靠。為避免毒蘑菇中毒,人們不可隨便採食或輕易食用不認識的蘑菇。據介紹,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治療葯物,因此對毒蘑菇中毒的預防極為重要,對於市場上賣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一旦發生食用野生蘑菇後在短期內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情況,應盡快就醫。
到飯店吃蘑菇要煮透
除了避免在野外採食蘑菇,即使到飯店吃蘑菇,消費者最好也提高警惕。專家表示,在餐館就餐所食的雖然是食用菌,但也曾經有消費者在食用後出現過一些輕微的中毒症狀。這些中毒的可能性有3種:第一是野生菌收購時混雜了不宜食用的菌種,或長在有毒植物旁的食用菌帶有毒性;第二,食用量過多引起胃腸道不適;第三,野生食用菌沒有煮透,有些野生食用菌生的時候帶毒,但經高溫煮透後毒性會消失。
專家建議,專門經營野生菌類的餐館應配備一名菌類鑒定專家,一來可以幫助餐館鑒定進貨的菌類是否有毒,二來也可以為顧客提供現場指導,而消費者也最好事先詢問飯店是否具有菌類的「鑒定報告」。
另外,專家還提醒,出現蘑菇中毒應該及早治療,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就是減少毒物的吸收,減輕病情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