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的四九城指的是什麼,有什麼由來
一、北京的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而內城的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前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二、北京的城牆歷史起源於商代後期。當時在北京地區有燕和薊等自然生長的方國。
1、公元前1045年周滅商後,分封諸侯。武王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於燕。後來燕的實力強大了就把薊吞並了,並遷都於薊城。
2、金中都時候的城牆是在遼南京城的基礎上擴建的,擴建的方式是在原城址的基礎上,在東、西、南三面全部加以擴大,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金中都是遼南京城的升級版,從此北京的城郭形式就基本上接近於正方形了。
3、元大都城沒有在金中都基礎上擴建,於是元朝人只好在舊金中都城的東北處另起爐灶修建全新版的新城。新城的形狀也是矩形,南北略長,東西略短。
4、明朝皇帝決定把現成的元大都拆了,要修建全新正式版的北京城。其面積為62平方公里。它把元大都城的北城牆往裡縮了2.5公里,又把南城向南推進到前門一帶。明1564年,又修築了包圍在南郊外面的外羅城。明朝時全城的中心南移。外城的正南門———永定門,為中軸線的起點。
5、清朝定都北京之後,沒有做新版,只是沿襲明代格局。順治八年(1651),重修承天門,改稱天安門。
6、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大中華民國成立,清王朝被推翻,北京作為封建王朝帝都的歷史從此結束。
(1)北京四九城英文怎麼說擴展閱讀
城之變遷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關於北京的城牆存留發生過一場論戰,結果是廢城派占據了上風,北京的城牆從此灰飛煙滅。
當時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城牆作為古代防禦的工事,已完全失去了它現實應有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相反它的存在還阻礙了城市的發展。另一種意見城牆是古代文化的遺存,應該保留。
西直門、東直門、宣武門、安定門、永定門等47座城門城樓、箭樓和角樓被一一拆除,而今就剩下三座可供人觀賞了。
Ⅱ 老北京指什麼
老北京
老北京的概念很寬泛,既指老北京城(四九城),也指老北京人、老北京民俗禮儀等。
老北京的一般界限為1949年。
老北京網
http://www.oldbeijing.net/
Ⅲ 老北京四九城的名字都是什麼
四九城」,即指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所以,有的北京人就把「北京城」叫「四九城」.
北京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時候,那時的燕國就在這里建起了城牆,...
Ⅳ 四九城是什麼意思北京為什麼叫四九城
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而內城的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前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北京城自明代後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設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皇城有四座城門。內、外、皇城統一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行政區。
北京城被分成兩部分,內城成為軍事駐防地兼家屬區,外城則是單純的居民區。這個「四九城」,即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
變遷:
如今北京城的格局基本是由明代奠定的。「中軸對稱,平緩開闊,輪廓豐富,節律有序。」和考古情況相反,對於北京來說,是城市保留了下來,而最能夠體現城市格局特點的城牆卻沒有留下來。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四九城
Ⅳ 北京為什麼叫49城
北京叫49城有兩種解釋,主要體現在「4」的區別:
第一種解釋:4代表的是皇城的四個城門,即:大明門(大清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9代表的是內城的九個城門即: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朝陽門,崇文門(哈德門),前門(正陽門),宣武門,阜城門,西直門。
第二種解釋:4代表的是北京城的四道城牆,它們呈環狀相套,由外至內分別是:外城、內城、皇城和紫禁城。9代表的是內城的9個城門。
(5)北京四九城英文怎麼說擴展閱讀:
老北京四九城分布
中國古代城市的規劃和建設離不開城牆,修築一道城牆來環繞市區,這才成為城市。老北京城由內到外由宮城(即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道城牆構成,其中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皇城有四座城門,形成了「內九外七皇城四」的嚴整格局。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北京人稱呼北京城為「四九城」,就是用皇城四門與內城九門來指代北京城的。
外七,指的是:廣渠門、廣安門、左安門、右安門、東便門、西便門、永定門;
內九,說的是: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崇文門、宣武門、德勝門、安定門、前門;
皇城四,說的是:大明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
Ⅵ 四九城是什麼意思
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
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而內城的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前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四九城現在已經不僅僅指朝陽、宣武、崇文等城區,已被引申為北京。四九城飽含了人們對北京文化、情懷以及安靜和諧氛圍的懷念。朝陽門位於北京東二環線上,元朝稱齊化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基本來源於此。
上世紀50年代,城樓、箭樓等剩餘的建築先後兩次被拆除。至此,朝陽門徹底消失,只是將名稱作為地名保留了下來。北京的九大城門僅存的只有正陽門和德勝門箭樓的部分殘垣。
(6)北京四九城英文怎麼說擴展閱讀
北京城自明代後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設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皇城有四座城門。內、外、皇城統一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行政區。
東直門走的是木材車;安定門走的是糞車;德勝門走的是兵車;阜成門走的是煤車;宣武門走的是囚車。而西直門則走水車,皇宮飲用水取自京城西郊玉泉山,所以為宮廷拉水的水車專走這個西邊的城門。
為了保證泉水清涼的品質,避開白天繁鬧的人流,西直門的水車往往在半夜裡進城。所以,西直門是九門中關閉最晚的一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九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AR技術復原北京四九城原貌 重現舊時民俗生活(圖)
Ⅶ 四九城是什麼意思北京為什麼叫四九城
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
北京老城門有句俗話,叫「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鍾」,其中「內九」與「皇城四」就是「四九城」這個名稱的來源。
北京城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個部分。「皇城四」就指的是皇城城牆設的四個門。清順治八年(1651),清世祖又下令大規模重建,將正南的「承天門」更名為「天安門」,其餘三門分別稱為「地安門」、「東安門」和「西安門」,以示外安內和。故這四個門就是「皇城四」。「內九」指的就是內城城牆的九個門,分別為: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西直門、東直門、德勝門、安定門。
Ⅷ 北京四九城是啥
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
四九城現在已經不僅僅指朝陽、宣武、崇文等城區,已被被引申為北京。四九城飽含了人們對北京文化、情懷以及安靜和諧氛圍的懷念。
Ⅸ 北京四九城拼音怎麼寫
北京四九城拼音(běi
jīng
sì
jiǔ
chéng)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Ⅹ 北京四九城是什麼意思
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個城門、內城的九個城門的總代稱。
皇城四門分別是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而內城的九門分別是正陽門(前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北京城自明代後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設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內城有九座城門,外城有七座城門,皇城有四座城門。內、外、皇城統一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行政區。
(10)北京四九城英文怎麼說擴展閱讀:
清代時期,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政策,將漢民全部驅至外城居住,騰出內城住八旗軍隊及所攜家眷(直至中後期,方有高級漢官被特賞內城居住,如劉墉劉羅鍋的父親劉統勛)。這樣,一個北京城被人為地劃分成兩部分,內城成為軍事駐防地兼家屬區,外城則是單純的居民區。
內城、外城涇渭分明,旗人、民人界限森嚴。當時的八旗很為自身的特權地位自豪,稱自己的所居地為「四九城」,來標明自己是拱衛紫禁城的高於他人的特殊群體,以區別居住在外城的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