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的垃圾都運到那裡去了
北京 海淀區 西北望 地區有一個垃圾填埋場 目前為止是 北京最大的垃圾場
『貳』 城市垃圾是怎麼處理的,都被運到哪裡了
普通城鎮都是運往垃圾場或者垃圾填埋場,隔一段時間就焚燒或填掉了;有的地方規劃比較好的,垃圾分門別類,可回收利用的再利用了,不可回收的也是進了垃圾場焚燒或者填埋了。
『叄』 北京市渣土和垃圾都倒在什麼地方
太原市的垃圾主要採用填埋的方式,由專門的垃圾清理車運到杏花嶺區城郊的山莊頭村進行填埋,自今已經20多年了,山莊頭村的溝壑已經填滿了。聽說最近在陽曲縣新建了一個垃圾填埋基地。
『肆』 北京垃圾一般怎麼處理在哪處理大謝!急!
一般進行填埋處理,是在北京北部郊區填埋場。
『伍』 實例——北京市平原區未來垃圾處置規劃區優選
嚴格來說,上述場地優選標准、方法等均是在上海浦東、北京市和石家莊市平原區垃圾填埋處置場區的優選中總結出來的,適合於平原地區的垃圾場地選擇。至於山區垃圾填埋場地的選擇,其標准和方法可能有些不同。這里以北京市平原區未來垃圾處置規劃區優選為例,來闡述城市垃圾場區的優選方法。
一、北京市平原區地質環境條件
(一)北京市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隅,地理坐標為北緯39°28"~41°05",東經115°21"~117°30",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
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國際城市。北京的建設要弘揚民族優秀文化,進一步發展文化、教育、科技、體育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保護古都傳統特色,創建社會主義中國首都的獨特風貌。
(二)地質環境條件
1.調查評價區的范圍
調查評價區的范圍為:東經116°09"~116°56",北緯39°29"~40°13"。西起北京房山區南關,東達順義的大孫各庄;南起大興縣禮賢鎮,北止順義的牛欄山。涵蓋面積達3000餘平方千米。由於我們的任務重點調查評價的是垃圾的地質環境效應,並提出防治對策,因而,重點調查區域在北京市及其近郊范圍。實際調查面積達2000多平方千米。調查評價區的范圍見垃圾分布現狀圖(第二章圖2-2)。
2.地質構造特徵
北京市平原區的地質構造主要為新華夏構造體系,主要特徵為:
其主體是一系列北北東(18°~25°)向組成的多字型排列的隆起和沉降帶構成。並有張斷裂與其垂直,扭斷裂與其斜交。北京平原屬華北沉降帶,平原基底受新華夏構造所控制,形成了次一級北東方向排列的隆起和凹陷,隆起和凹陷的邊緣皆為北東斷裂控制如八寶山斷裂、黃庄高麗營斷裂、南苑通縣斷裂、馬坊夏店斷裂皆構成隆起和凹陷的分界線。依次從西北始分別為京西隆起、北京凹陷、大興隆起、大廣凹陷(見圖11-3)。
3.環境地質條件
調查評價區的水文地質和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如下。
(1)平原區水文地質條件。北京平原地區主要由永定河、潮白河、拒馬河、大石河、沙河、錯河等河流沖積洪積作用形成的這一廣大平原地區,因其沉積物鬆散、多孔隙、厚度大,成為地下水蓄存的天然儲倉,在長期的地質作用及水文、氣象因素的影響下,儲存了豐富的地下水,成為北京地區的重要供水來源,北京各地因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的差異及含水層岩性、埋藏深度的不同,其水文地質條件有較大的差別,由山前至平原大致可分為:
①山前地帶:即山區至平原的轉折地帶。地形坡度較大,在3%~5%以上,寬度1至幾千米不等。含水層主要由坡、洪積作用形成的粘土碎石層組成,透水性差異變化大,地下水位埋深大,一般大於10m。水位變化幅度一般在5米以上,有的地區可達11~20m。地下水接受基岩裂隙和來自山區的洪水以及本區降水入滲的補給,主要補給帶是山區溝谷出口的山前洪積地帶,是平原區地下水主要補給區之一。
②山前沖、洪積扇頂部地區:大致位於大石河蘇村以北,昆明湖、蓮花池以西,昌平馬池口、羊坊、北安河以西,順義牛欄山以北,平谷以東的平原地區。含水層主要由各河流作用形成的、厚度不等的砂礫卵石組成,導水性良好、滲透系數一般都在:0.116cm/s以上。地下水主要接受地表徑流及本區降水補給,山區地表徑流的15%~20%,本區降水的40%~60%的水量在這一地區入滲,是平原區地下水的主要補給區。
此區由山前至平原,含水層導水性漸差,地下水位埋藏深度漸淺,水位變化幅度和地下水水力坡降漸小,水礦化度漸增為其明顯特徵。河流出口的山前地帶,含水層滲透系數一般可達0.35~0.58cm/s。地下水位埋深大於20m,南口北流村地區甚至可達60~70m以上,水位變化幅度大於3m,水力坡降在2‰~3‰以上,地下水礦化度一般不大於300mg/L;到沖、洪積扇地下水溢出帶附近,含水層漸由多層砂礫石組成,滲透系數減至0.116~0.232cm/s以下,地下水位埋深、變化幅度漸減至1m左右,水力坡降遞減至1‰,地下水礦化度漸增至300~500mg/L。
圖11-3 平原區的地質構造示意略圖(1: 1250000)
(據北京市國土地質環境論證報告,1991)
此區的地下水主要消耗於側向徑流和人為開采,因地下水位埋深較大,潛水面蒸發占據很次要的地位。地下水位的升降變化直接反映了地下水補給與消耗量的變化,具有明顯的相似性。
由於此區含水層單一,滲透性強,地下水位坡降大,徑流條件好,處於地下水的主要補給區,因而豐、枯水年水位的差異變化比較大,在含水層厚度小的地區,水資源的保證程度比較低。豐水年因地下水大量補給,水資源很充沛,但在旱年,則會因缺少補給,地下水向下游很快流失消耗,以至暫時枯竭。
③沖、洪積扇地下水溢出帶:位於沖、洪積扇頂部的邊緣地帶,是位置不很固定隨地下水位升降變化而變化的變動帶。豐水年及地下水補給期,水位升高,溢出帶上限向地下水流上方推移;枯水年及地下水消耗期,地下水位下降,溢出帶上限則向地下水流下方後移;在地下水形成過量開採的永定河沖、洪積扇地區,則因地下水位的區域下降而消失。
此帶的寬度有限,一般僅幾千米,大者不大於10 km。含水層在此帶以下,即由一層漸變為多層,滲透性變差。地下水位埋深和變化幅度不大,一般都小於1m,有的地區甚至常年積水。主要接受上游地下水徑流及本區降水入滲的補給,而很快消耗於潛水溢流及潛水面蒸發,不能大量形成對地下水的有效補給,是平原區地下水的主排泄區。
④沖、洪積平原地區:即房山東南、海淀北部、昌平馬池口、羊坊以東、平谷西部及朝陽、順義、通縣、大興廣大平原地區。這一地區含水層由淺部潛水層及深部多層承壓水組成。淺部潛水層,在古河道帶含水層主要為砂層;非古河道帶,主要為粘性土層、或粘性土與下部第一層砂礫石層組成統一含水層,透水性較差。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灌溉回滲水的入滲補給,以垂直循環為主,水平徑流條件差,地下水主要消耗於人為開采、潛水面蒸發、和向深部承壓水層的越流入滲補給。
深部承壓水層,多由數層厚度不等的砂、砂礫石組成。滲透系數一般介於0.0232~0.116cm/s之間,靠近沖、洪積扇頂部地區,可大於0.116cm/s,而在大興、通縣南部及延慶中部則可小於0.0232cm/s。在非開采區,有比潛水位較高的壓力水頭,有的甚至可高出地表,主要接受沖、洪積扇頂部側向徑流的補給,局部構造部位,受基岩水頂托的補給,水位變動很小,年變化幅度一般不超過2m。在開采區、除上述補給外,還受上部水層越流入滲的補給,隨著開采強度的增大,承壓水位下降逐漸低於潛水位,導致潛水越流補給,水位變化幅度亦隨之增大,一般都比潛水位變化幅度大,在透水性差的地區,水位年變幅甚至可達10m以上。
(2)平原區環境水文地質概況。如前所述,北京的自然地理、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山區、山前與平原各地的岩石、構造與地下水動力條件的不同;包氣帶岩性變化及其厚度的分布特徵;化學組分與總鹽量的分布差異等,奠定了北京天然的地下水化學環境,成為人類活動影響下地下水污染的基礎。
北京山區岩溶裂隙水、風化裂隙水、孔隙水,由於地下水徑流排泄條件好,交替強烈,水質優良,多屬HCO3—Mg型水,礦化度<0.5g/L,硬度<15(德國度)。在花崗岩、片麻岩及煤系地層中
在平原區的頂部,多為潛水,含水層單一,水力坡度大,徑流通暢,水交替強烈,水質良好,以HCO3-Ca·Mg型水為主,礦化度<0.5mg/L,硬度<12~25(德國度)、但是由於該區含水層是單一的砂卵礫石,顆粒粗,有的甚至裸露或覆蓋層很薄,透水性強,防護性差,使地下水易於遭受人為污染。
在沖洪積平原的中下部,含水層由單層變多層,顆粒變細,富水性變弱,上面為潛水,下面為多層承壓水層。潛水含水層由於顆粒細、水力坡度小、滲透性能差,水平徑流遲滯,以垂直補給、排泄為主,蒸發強烈,礦化度增高,地下水化學類型逐漸變為HCO3·Cl-Ca·Mg或Ca·Mg·Na型,HCO3-Ca·Mg·Na或Na·Ca型,硬度也增高,一般20~25,甚至超過25(德國度)。承壓水層次多,開采層化學類型為HCO3-Ca型,礦化度<0.5 g/L,硬度10~25(德國度),比潛水水質要好,這是由於地表覆蓋層較厚,對深層承壓水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工作區地下水含水層結構與富水性如彩圖24。
本區各河流沿岸,大石河,溫榆河沿岸上段,昌平北部,密懷順的東部,延慶北部等地,表層粘性土厚度小於2m,岩性為粘砂、砂粘夾卵礫石或砂類土直接裸露地表,地下水自然防護條件差;清河鎮—海淀—金鼎街—衙門口—南苑、大興104農場—西梨園、禮賢—安定、通縣史村—關隆庄、通縣北運河與潮白河沿岸、順義縣漢石橋—北務、密雲韓各庄、楊宋各庄、懷柔縣城關—西三村等表層粘性土厚度2~5m,地下水自然防護條件差。北京東郊、通縣東部、大興東南部、房山長陽、懷柔水庫南部到順義東部、平谷南部等表層粘性土厚度為5~10m,地下水自然防護條件好。北京東南郊、昌平西南部、房山東部、東南部,大興北部、通縣南部、順義縣西部與平谷相鄰的地帶等粘性土厚度大於10m,地下水自然防護條件好。
二、北京市平原區垃圾填埋規劃區的優選
以北京市平原區Ⅰ1區(彩圖27)的城市垃圾填埋適宜性評價作為例子,來闡述整個選擇的詳細過程。
(一)規劃區適宜性評價
以北京市平原區Ⅰ1區(彩圖27)的城市垃圾填埋適宜性評價為例。按照層次分析法的幾個步驟,場地適宜性評價的過程如下。
1.構造適宜性評價的層次分析模型圖
根據北京市平原區城市的發展規劃、Ⅰ1區(彩圖27)的地理環境和位置、交通運輸條件、環境地質條件、環境保護要求、場地建設條件等,我們構造了如圖11-1所示的層次結構圖。
2.構造判斷矩陣及理論權重的計算
(1)構造判斷矩陣。根據北京市垃圾堆放的歷史與現狀、城市的規劃與發展、Ⅰ1區(彩圖27)的地理環境和位置、交通運輸條件、環境地質條件、環境保護要求、場地建設條件和距Ⅰ1區(彩圖27)的距離等在適宜性評價中所佔的相對權重,我們認為,環境保護條件比交通運輸條件、場地建設條件、距城市的距離都重要,但環境地質條件更重要。依其重要性排序為:環境地質條件>環境保護條件>交通運輸條件>場地建設條件>其他條件。根據這種排序,構造了下列目標層A與制約因素層B之間的A-B判斷矩陣:
城市垃圾地質環境影響調查評價方法
(2)理論權重的計算。
按照上述方法,計算得:
城市垃圾地質環境影響調查評價方法
歸一化處理後,求得B相對A層的權重:
城市垃圾地質環境影響調查評價方法
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徵值λmax
城市垃圾地質環境影響調查評價方法
這樣一來,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徵值λmax
城市垃圾地質環境影響調查評價方法
經過CR、CI一致性檢驗,表明上述判斷矩陣一致性較好,相對權重計算正確。權重計算結果表明,在該區適宜性評價中,地質環境條件、環境保護條件、交通運輸條件、場地建設條件、
CR=CI/(RI)=0.02745/1.12=0.0245<0.10
CI=(λmax-n)/(n-1)=(5.1098-5)/(5-1)=0.02745<0.10
其他條件所佔的權重依次為:0.4170、0.2630、0.1600、0.0970、0.0615,即在式(11-1)中,k100=0.4170、k200=0.2630、k300=0.1600、k400=0.0970、k500=0.0615。
用同樣的方法可計算得到第二層子制約因素對第一層制約因素之間的相對權重。
地質環境條件的子制約因素C1、C2、C3、C4、C5、C6分別對其相對權重為k110=0.297,k120=0.296,k130=0.180,k140=0.111,k150=0.070,k160=0.046。
交通運輸條件的子制約因素C1、C2分別對其相對權重為k310=0.75,k320=0.25。
環境保護條件的子制約因素C1、C2、C3、C4分別對其相對權重為、k210=0.545,k220=0.233,k230=0.138,k240=0.0837。
建場條件的子制約因素C1、C2分別對其相對權重為k410=0.750,k420=0.250。
其他影響條件的子制約因素C1、C2、C3分別對其相對權重為、k510=0.540,k520=0.297,k530=0.163。
3.場區實際權重的確定及最終評定
根據上述評價標准,結合Ⅰ1區(彩圖27)的實際情況,確定其在適宜性評價中的實際貢獻權重Kijls。
(1)地質環境條件因素的實際權重及評分。Ⅰ1區(彩圖27)位於北京市區西北部5~6km,地層條件較好,查表11-5,得有效阻隔粘性土層實際貢獻權重k110s=0.480、粘性土層滲透系數實際貢獻權重k120s=0.0128、與水源地的水平距離實際貢獻權重k130s=1、穩定性實際貢獻權重k140s=0.50、潛水位埋深的實際貢獻權重k150s=1、填埋場側壁粘性土層厚度的實際貢獻權重k160s=0.80。因此,此項得分:
Z1=100×0.417×(0.296×1+0.296×0.0128+0.18×1+0.111×0.5+0.070×0.442+0.046×1)=25.53分。
(2)其他因素實際貢獻權重的確定及評分。把Ⅰ1區(彩圖27)的其他因素的具體數據或情況,分別表11-5到表11-9,便得到如表11-11中所示意的實際貢獻權重。再把這些數據分別代入式(11-1),計算得各項分數(表11-11)。
Ⅰ1區最終得分是60.13分,根據表11-4所示的適宜性等級標准,它是一個較適宜場地。
表11-11 Ⅰ1區作為填埋處置垃圾場的適宜性評分結果
(二)未來垃圾處置規劃區的優選結果
採用同樣的方法,對其他已根據地質條件選出的區域進行評價,得到如下表11-12所示的評價結果,各區的分布區域見未來垃圾處置規劃區分布圖(彩圖27)。
表11-12 北京市平原區垃圾處置規劃區適宜性評價結果
續表
就表11-12中的評價結果可看出,綜合得分排名在前十位的規劃區情況見表11-13所敘述。其中Ⅰ7、Ⅰ9、Ⅱ7區是最好的。
(三)結論
(1)垃圾地質填埋處置法是北京市垃圾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採用的主要處理方法之一。
表11-13 北京市平原區垃圾處置規劃區適宜性排序
(2)在垃圾填埋場選址中,地質環境條件是要考慮的首要因素。北京垃圾填埋場區選定中,若只考慮地質環境條件,在表11-13中所列的Ⅰ、Ⅱ、Ⅲ三種類型的地區中(共25個區),即Ⅰ類區優於Ⅱ類區,Ⅱ類區優於Ⅲ類區(彩圖27)。
(3)在具體選定一個垃圾填埋處理場時,地質環境條件是要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從經濟成本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綜合來看,必須綜合考慮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建場條件等方面。層次分析法是較好的綜合定量分析法,利用此法可以優選出北京市垃圾填埋場區。
(4)建議今後的垃圾在上述幾類選區中擇優填埋處置。
『陸』 大家知道北京的垃圾處理場都在哪裡嗎
有認識人就可以去參觀,或則學校出面都可以,北京為誰處理廠最大的高碑店污水處理廠,100萬噸的日處理量,建議你去那個廠調查。
1.北京市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治理BOT項目———北京阿蘇衛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特許經營」2005年10月17日簽約。年底前,總投資達2.7億元的阿蘇衛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將開工建設,其建成後將使北京垃圾的減量化和資源化提高七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