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Hermes愛馬仕2004年在ELLE上做廣告的香水的名字(彩頁附香水小樣);或給出愛馬仕所有香水名稱及對應年
Hermes
國內翻譯成愛馬仕,是一個有170多年的法國品牌。最早是做馬具起家,然後逐漸開始生產皮具、配飾、香水。2002請來時裝界著名調皮的孩子Jean Paul Gaultier做女裝的首席設計師,就是其品牌的香水瓶造型是女性上半身的那位。Hermes最有名的就是絲巾了,那份端莊華麗,連俺這種臭男人都有點動心,決定等俺工作了一定要給俺老婆買一條。另外的經典就是以Grace Kelly命名的Kelly包了,據說每個包都是手工製作,並綉上製作師傅的名字。如果這個包損壞或是維修,一定還是交到這個製作者的手裡。
Hermes的香水不多,但一貫保持著精緻華麗的傳統。女香有24 faubourg(字面意思是城郊,但我不知道國內會翻譯成什麼,以下的中文名稱也一樣都是字面意思),Amazone(亞馬遜人),Caleche(敞蓬四輪馬車),Eau d\'Hermes(愛馬仕之水),Eau d\'Orange Verte(綠色的橘子),Hiris,Rouge Hermes(紅色愛馬仕)。男香有Bel Ami(好朋友),Equipage(歡呼),Rocabar。
我喜歡的24 Faubourg是1996年出品的,據說瓶子上的圖案是一款絲巾上的圖案。這一款的味道介於清新和濃郁之間,很難描述是什麼樣的感覺。另一款我喜歡的Hiris是1999年出的,主要是鳶尾花香。這種花以前我都沒聽說過,不過味道很甜美溫馨。據說鳶尾花是唯一從根莖中提取香氣的花種,2.5噸重的新鮮根莖只能提煉出150克最好的鳶尾花純香劑。作為一個植物方面的白痴,我不對此發表評論。Rouge Hermes這一款有些象CD的紅毒,濃情化不開的嫵媚感覺。
24 Faubourg
據說Amazone這一款是為喜歡運動的女性准備的,但我沒聞過。其他的香水我也沒聞過。
如果讓我給Hermes選代言人,我會選擇義大利模特出身的Monica Belluci,足夠的美麗性感。國內的影迷最熟悉的可能是她主演的<Malena>的電影,中文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個自古紅顏多薄命的電影。我雖然沒看過這一部,不過看看內容介紹就倒了胃口。我一貫認為無論多麼深奧的哲理也不應該使用踐踏美麗的方式來表達,所以我極其討厭一些法國、義大利、德國、伊朗、印度的電影,張藝謀的也讓我惡心。我還是喜歡她在Asterix & Obelix第二部Mission Cleopatre(埃及艷後的任務)中的扮相,還有Matrix 2中那個索吻的女人,以及Under Suspicion中的嫉妒的妻子;她在Tears of the Sun(太陽之淚)中的形象就算了,完全是為藝術犧牲。
一個多月前買了瓶新出的Un jardin en Mediterranee,可能是唯一的一款中性香水吧。
其實很多老牌最開始起家都是做旅行產品的。Louis Vuitton起家的就是經典的旅行皮箱,Prade也是,Hermes最開始則是製造馬鞍產品的。
以前,能夠負擔得起頻繁旅行的一般都是些有錢人。夏天從巴黎去楓丹白露或者遠一點的普羅旺斯海邊避暑的當然非富即貴,而常往來於幾大洲之間的更是不是貴族總督們就是新興的大亨了。旅行的頻繁促使了旅行用皮箱製造行業的發展,而逐漸地皮箱製造商們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並延伸到服裝等別的產品線,以便更好地為自己的這些富裕階層的老主顧服務。
其實,出差、觀光、旅行和休假是真真正正完全不同的事情。出差就是在機場、酒店和office之間穿梭;觀光是跟著旅遊團一天跑十幾個景點,每個景點只有照相和買東西的時間;旅行是背著包探索各地的大街小巷風土人情;度假才是真正的放鬆休閑。
不常出差的人(例如剛工作的年輕人)總是很喜歡出差的機會,可以免費去很多地方遊玩。但是他們往往會逐漸發現出差本身其實是一件很消耗體力的事,而且也沒有多少空餘時間可以去探索一個新的地方。
我已經過了喜歡出差的年紀了。即使是去一個新的國家、新的城市,也沒有任何新鮮感和興奮感可言,好象大多數城市都是一樣的。從機場出來的計程車上,如果不看路旁建築的標牌,往往是分不清是身處哪個國家的;甚至有時候被morning call喚醒,看著標準的房間布置、固定的電視頻道,要過上好一會才能想清楚自己在哪個城市。
至於觀光,只是在實在是因為受時間安排、地點等等的限制的時候有過兩次,有別的選擇時是斷然不會去跟旅行團的。八十年代是日本的旅行團殺遍世界,而今風水輪流轉,常見的已經是大陸的團了。相關的很多趣事下次再說。
我喜歡的是旅行和休假。
上學的時候很喜歡旅行,常獨自一人背著包在國內流竄。喜歡在陌生的城市裡尋找那些古老的痕跡,根據以前讀過的各種傳奇筆記搜索好玩的好吃的東西,刻意地去認識很多陌生人,享受萍水相逢的感覺。
工作了之後更喜歡休假了。沒有morning call,沒有schele,對著湖光山色或在公園的草地上,陪著身邊的人一起發呆。但是我不會背著背包住青年旅館或者去窮山惡水跋涉。那可能是一種獨特的體驗,但是,我工作的時候已經很累了,為什麼休假也要在物質方面虧待自己或者是折騰折磨自己?
所以Hermes的地中海花園(Un Jardin en Mediterranee)是我最喜歡的香水之一,休假的時候用這款香水實在是再好不過。輕柔的、慵懶的味道,沒有一絲會讓人煩躁的甜膩,只是讓我安靜、放鬆,然後找一個柔軟的沙發或躺椅困一覺。
這款2003年推出的限量版是中性香水,網上找到的三調:
前味:夾竹桃、佛手柑、柑橘
中味:夏天的茉莉、尼羅河睡蓮、橙花
後味:無花果樹、乳香脂樹及西洋柏
其實夾竹桃的淡香中是夾雜著苦味的,是不是在香水的原料中比較少見呢?
Eau des Merveilles是Hermes家2004年的新香水,字面意思是奇跡(優雅、美妙...)之水,好象國內也有翻譯成橘采星光的。顏色是淺淺橙色,瓶中有星星點點的點綴。
前味是普通的柑橘,主調是極淡的東方香型或苔香,幾乎分辨不出來,連早晨我吃的桃子都比它要香。看來Hermes的夏日限量版准備一直就這么堅持休閑清淡路線了。無論如何,Hermes並沒有象很多品牌那樣拿幾種常見的花排列組合一下就推出一款新的香水了。
逛街歸來,心情大佳。彎到酒店的餐廳里看今日廚師推薦,發現他們的自助餐只有兩種主菜,卻有至少二十種頭盤和四十種甜食。有性格,就是它了。(這次不是在chateau吃的,Sam不要流口水啊)
先吃了兩口麵包,一點雜菜沙拉,然後嘗了幾種bacon和sausage,再喝了點湯稍作休息。
然後是一盤生火腿甜瓜。用薄薄的jambon包裹著melon送入口中,微鹹的火腿夾雜著melon香甜的汁水,美妙的感覺啊。這是我最喜歡的頭盤之一,可惜國內能買到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的火腿的地方不多,國產火腿又不適合這么吃。
又吃了點別的開胃菜以後,才是主菜。主菜乏善可陳,毫無新意,不提也罷,本來就不是沖著主菜去的。
然後又休息了一會,吃了些水果去去油膩,重整旗鼓向甜食們進軍。
第一道落入我五指山的甜點是親愛的tiramisu,一大盅。厚厚一層純正的可可粉,是醇厚的苦味,下面一層嫩滑無比的cream,入口即溶。再加上最底層浸了酒的蛋糕,幾種口味混在一起,套用周星星電影里的台詞就是:「那種感覺,就象初戀的滋味...」
(想像一下,彷彿可以看到遠處的沙灘上,一個人身披白色輕紗漸漸奔近,音樂響起「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慢鏡頭推進,面部特寫,是吳孟達或者成奎安或者如花的陶醉的臉...)
然後被我各個擊破的有神秘的巧克力慕司、高貴的冰激凌、雙重性格的......
最後實在是吃不下了,只好放棄了cheese和espresso。
旁邊的一家子象是東南亞人,嚴格地遵守健康准則,每個人只吃了一大盤草(就是各種生的菜葉子組成的沙拉),主菜和一點水果。這里可不是沙發土豆橫行的美國,而是巴黎,還斤斤計較什麼卡路里未免太可惜了吧。
24 Faubourg,以Hermes巴黎旗艦店的地址命名。瓶身的圖案據說是一款絲巾,蠻典雅的。
網上看到說這一款是清新花香調的香水,但我倒覺得這一款不象現代的那些花香調香水,倒有點古典的味道。主調里花香不重,反而有一些琥珀、檀香的味道,很端莊的感覺。
廣告語是La lumiere que chaque femme porte en elle.
英文版是The inner light which makes you shine.
我倒是覺得英語的版本沒有完全翻譯出法文的意韻,其實法語的意思是每個女人都有其內在的光芒(吸引人的地方)。
基本上每個女性平時都會表現出一種固定的樣子,或性感或冷艷,甚至是平平無奇,因人而異。但是,每個人都有其內在的光芒,很多女性只有在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面前在會散發這樣的光芒,或者是表現出與平時不同的一面。每個女性也都有天真、嫵媚、嬌弱...的一面,再強再硬的女性也一樣,只不過大多數男性沒福分看到或者不知道怎麼去看而已。
順便又想起一部新的電影,中文叫《暖暖內含光》的(喜歡這個名字),英文是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主演是Jim Carrey、Kate Winslet和Kirsten Dunst。這部可能是我今年最期盼的電影了,希望這部會象Truman Show一樣讓我感動。
24 Faubourg這一款還有Eau Delicate的比較淡的版本。
Iris,清爽柔美的味道,我很喜歡這一款。有一點大度,有一點柔美,並且不張揚的女孩子蠻適合的。
Iris是鳶尾花,法國國花,據說藍色的Iris花語是優雅(Graceful)。不過我是從來不送花的,所以對花語並不很了解。至於優雅,這個年代已經很少見得到了。沒有了男性的優雅的呵護關懷,女性怎麼可能優雅得起來?
Rouge Hermes,我總覺得有點奶味,不過整體還是比較穩重的,不太膩,不象紅毒那麼妖艷或Amor Amor那麼熱情奔放。這款應該適合比較矜持不外露的女性。
Guerlain
國內叫嬌蘭。1828年,Pierre-Francois-Pascal Guerlain創建了這個品牌。因為Guerlain不斷推出新香水,連各國王室都是其擁護者,如Eugeenie女皇便特聘Guerlain為王室御用香水專家。關於Guerlain究竟有多少種香水,我所見到的一本時尚雜志說是有700-800種。到了大概20世紀,Guerlain才開始生產護膚及彩妝系列。1994年加入了LVMH集團。
關於Guerlain的品牌歷史,就不多說了,網上可以翻到好多。值得一提的是,Guerlain雖然也和Chanel、CD等一樣是LVMH的一員,但是她的銷售渠道卻是獨立的。LVMH集團不僅擁有眾多的時尚品牌,也擁有強大的銷售渠道,例如世界最大的化妝品和香水連鎖店Sephora,連鎖免稅店DFS,巴黎老牌的department store La Samaritaine等等。在國內因為沒有專門的化妝品和香水連鎖店,所以一般化妝品和香水都是在department store(百貨商場)設專櫃的。但是在歐美,化妝品和香水連鎖店應該是最大的銷售渠道,百貨商場相對來說小很多。由於人力和地價都很貴,一般品牌的化妝品和香水都是在化妝品和香水連鎖店裡出售的,幾乎沒有自己建專賣店的,只有Guerlain是個例外。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知道。
......(中間省略一千四百字的廣告)
廣告過後,歡迎大家回來。
我最喜歡的Guerlain的香水是L\'heure Bleue,是1912出品的,中文好象是憂郁時光。剛開始的味道可能有點澀澀的,但是味道逐漸散開來,若即若離地包圍著那位著藍衫的女子,說不盡的回味。不禁想起一首法語歌Magic Boulevard,就是《聯想環球影視》的片尾曲。這首歌的連接暫時找不到,歌詞見下:
Magic Boulevard
神奇大道
她一部電影要看上百遍
同樣的罪行
同樣的場景
她工作的時候總是一個人
她幫人領位
找最後一把椅子
或是第一排的位置
大銀幕上日日夜夜的愛情對白
就象風一般在她耳邊來去
她就這么看淡了別人的愛情
但有的時候
一個畫面也會讓她感動
她在黑暗中奇怪地生活
在這條魔力大道上
她永遠遮掩著她的絕望
她靜靜地不去打擾那些情人們
他們閉著眼睛
錯過了電影畫面
她把夢想連同冰激淋一起出售
一個微笑不經意地劃過
她的唇邊
拿著手電筒的她
感覺自己很美
可以去做電影明星
有的時候劇場里空無一人
整個電影就是她的演出
她就是英格麗褒曼
她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
那些她熟悉的人們
那些冰冷的人們
從來不說一個字
從來沒有人
與她握手
她的眼淚於是流下來
在銀幕上出現「劇終」的時候
Shalimar是梵文,原意為愛的神殿,這款香水中文名是一千零一夜。香水的靈感來自於印度大帝沙傑罕寵愛的妃子泰姬,他們兩人漫步的花園就是Shalimar。泰姬陵也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另一款Samsara也是印度梵文,中文名是輪回。
其它比較著名的香水還有Habit Rouge男香,完全用花朵的精華提煉而成的、不經過任何改造的Jicky,1919年出品的Mitsouko蝴蝶夫人,蘇菲·瑪索代言的Champs-Elysee香舍麗榭,Un Air de Samsara流轉之歌,Vol de Nuit(午夜飛行?)等等。
很受大家歡迎的花香水語系列,Guerlain把它算是一種「水」(Les eaux),並不歸到香水這一類.
嬌蘭這個品牌可能算是出品香水最多的了。有的說已經出了400多款,有的說超過700多款。但是這個品牌在國內推廣的力度並不太夠,銷售店也不多,所以這個品牌在國內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一點的)中的地位和在國際中的地位並不相稱。
在以前寫別的品牌時也談到過香水品牌和國家的關系。基本上除法國品牌以外的品牌,包括雅詩蘭黛、雅頓以及現代的設計師品牌都是20世紀60-7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但是法國品牌很多都是上半個世紀甚至更早就建立了,這也是法國香水幾乎成了香水的代名詞的一個原因。
幾乎所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典香水均出自法國品牌,例如Lanvin於1927年推出的「琶音」(Arpège)、Dior於1947年推出的「迪奧小姐」(Miss Dior)、Nina Ricci於1948年推出的「比翼雙飛」(L』Air Temps)、Bourjois於1929年推出的的「巴黎之夜」(Soir de Paris)、Chanel的No.5(又忘記是哪一年推出的了)等等。
而嬌蘭在二戰前推出的經典香水可能是最多的,「午夜飛行」(Vol de Nuit)、「一千零一夜」(Shalimar)、Samsara、Jicky、「蝴蝶夫人」(Mitsouko)等等都是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經典了。
二戰以前,香水的消費者以較富裕的階層為主,而且多數香水用於配合正式的晚宴禮服而採取濃郁花香主調。所以這些經典的香水味道都是很濃郁的,可能聞慣了新一代主流的清淡花香調香水的國人會不太習慣。
Shalimar(一千零一夜)和Samsara(輪回)都是取名自印度梵文,也都是東方調香水。印度其古老燦爛的文化對西方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在兩三百年以前,阿拉伯、印度和俄羅斯這三個地方的貴族可比歐洲的貴族要富得多(美國是沒有貴族的),所以全世界最精美的珠寶都基本出自這三個地方。其中,印度和阿拉伯用香料的習慣也比歐洲美國要久遠得多。
我個人不太喜歡阿拉伯和印度的風格。阿拉伯的文化和伊斯蘭宗教基本是一體的,但是伊斯蘭教可能是世界幾大宗教中唯一宣揚暴力的,所以讓我有點不舒服。印度呢,其實從四大古文明開始其文化就很發達了,但是主流是非常奢侈的,因為印度的等級制度比中國要嚴得多,而且貧富差距幾千年來都沒什麼大的改變。所以印度的文化好象就是貴族的金碧輝煌的文化,看多了就太膩了。
我個人也不太喜歡阿拉伯和印度的人。在外國,中國留學生集體對阿拉伯和印度人都不太感冒。這里不太想說民族的壞話,國內也沒有什麼阿拉伯和印度人,想必大部分版里的朋友也不會在這方面有什麼感覺的。
說到Samsara,現在就會想起我們偉大的板斧Lady_Samsara。如果沒有和一個人相處過,是不能很好地判斷出她適合哪些香水的。我沒有見過Lady_Samsara,也就不知道這一款是不是很配她。但是,從她的文字來看,她還是壓得住這一類比較經典的香水的。太年輕的女孩子不適合這些老的經典,並不全是因為味道是否濃郁或搭配什麼樣的衣服的問題,而是太年輕的女孩子少了經歷、世故、沉穩、內涵等一些需要慢慢回味的東西,多了幾分輕浮、物質、急功近利等等。所以我認為這篇貼子里提到的所有的香水可能都不適合新一代的女孩子們(至少現在是這樣,可能五到十年後會好一點),目前她們基本上還是應該多嘗試一下Hugo Boss這類信息化時代的香水吧。
Champs-Elysee(香舍麗榭)這一款是90年代推出的,以含羞草為主調,是由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代言的,相貌、身材和氣質真是沒得說,最漂亮的007女郎之一(我還喜歡的是《Live and Let Die》中的那個女巫師,不過那已經是羅傑摩爾版的007了,不知道這里有多少人看過)。法國女人真的算是一種風景,比美國式的女人多的就是那一種風情。
據說蘇菲·瑪索的某任男友是Isabelle Adjani(阿佳妮)的前任男友,一次一個記者問她這方面的問題,蘇菲·瑪索回答說,我比阿佳妮年輕,個子比她高,身材比她好,當然那個男的會選我啦。(哈哈哈...)
Champs-Elysee的名字當然是來自巴黎的香舍麗榭大街了,這條街也差不多是全世界最浪漫著名的街道了。大街的一頭是凱旋門,一頭是協和廣場,拿破崙的文治武功體現無疑。
Vol de Nuit(午夜飛行)也是一款極其經典的香水,是亦舒最喜歡的吧。前幾天復習大概是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漫畫《貓眼三姐妹》(Cat\\\'s Eye),裡面也說貓眼最喜歡用的香水就是這一款午夜飛行,不禁感嘆世界大同啊。
法國文化年終於開始了。本來上周想去雁盪路上的「法國周」去看一眼,結果還是臨時太忙沒空去。
法國時尚展會先在北京展出,等它到上海來再看。網上看到展品里有蠻多大牌的服裝,有Hermes的絲巾和Kelly包,而香水方面則有有Chanel N0.5和以下幾款香水瓶:Lanvin的Arpege,Guerlain的Vol Nuit和Liu,以及Joy by Jean Patou的某款。
雖然Chanel和Dior都是最偉大的設計師,也都有很經典的香水,但是如果讓我選最能代表法國香水、甚至是整個香水界的品牌,我還是會選擇嬌蘭。以前說Guerlain的時候沒怎麼貼圖,這里補一些。
Champs-Elysee,以前也說過是由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代言的。其實這一款走的路線還算是比較年輕現代的,二十齣頭的女生用也不錯,上班休閑也都可以,屬於百搭型。
以街道來命名香水的香水很少,因為有名的街道很少。Arden的5th Avenue(第五大道),取自紐約的時尚中心。Hermes的24 Faubourg,是其旗艦店的地址,Faubourg St.Horone大街則可以算是巴黎的時尚中心。而Guerlain的這款香榭麗舍,取自巴黎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
時至今日,遊人如織的香榭麗舍大街已經和凱旋門、埃菲爾鐵塔一起成為了巴黎的標志,浪漫法國的象徵。這條街上的LV旗艦店,也成了很多日本和中國女性心目中的聖殿。但是,大部分遊客都只是在這條大街靠近凱旋門的那一半流連,實際上,靠近協和廣場的那一半香榭麗舍大街才更得巴黎的精髓。如果有朋友下次去巴黎,最好挑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走一走那一段路,會發現和這條大街的另外一端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如果要推薦法語歌,我首先就會推薦Joe Dassin唱的Les Champs-Elysees和Marc Lavoine唱的Paris,然後才是經典可比擬國歌的Edith Piaf唱的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
L\'Instant(瞬間)的男香據說國內也上櫃了。這款女香對我而言太甜膩了,有點粘的感覺,也許適合熱戀或新婚的男女。不敢想像男香是什麼樣子。
Mitsouko(蝴蝶夫人)是屬於午夜飛行那一種老一輩的香水,dedicated traditional smell
這個瓶子倒是也被別的香水所使用的,例如L\'heure Bleue等等。這一款的名字是出自歌劇的典故了,開頭提到的Liu那款也是出自歌劇《圖蘭朵》的典故。
不過我對歌劇不太感興趣:聽歌劇是文化人的愛好,象我這樣胸無點墨的人即使在歌劇院里也會呼呼大睡,甚至不保證不會有打鼾流口水等驚人之舉。
這兩天每天回家都很晚,走在小區無人的小徑上。忽然,鼻子捕捉到的是沁人心脾的桂花的香味。
在這樣的環境里,眼睛從白日的五光十色中解脫出來,聽覺和嗅覺反而變得更靈敏。抬頭是滿天的繁星點點,聽到是微風拂過樹葉,聞到的是純粹的金桂飄香,忽然心中有很安靜的感覺。
上篇帖子里剛提到自己是個都市的生物,這里再聊聊都市的對面----田園好了。
相應的,要提到的是相對而言要簡單純粹一些的香水:嬌蘭的淡香水系列,包括花草水語系列。
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中庸也好,陰陽也好,都可以理解成同樣的意思。同理,在都市裡生活久了,非常需要一個假期,享受陽光沙灘或者是田園的安逸生活。而田園生活過得太長,也難免會嚮往都市的變幻多姿。
所以,如果你有一天厭倦了太溫柔、太性感、太深沉的香水的味道,不仿換Guerlain的花草水語試試。
Aqua Allegoria,就是花草水語系列的淡香水。這一系列的瓶子基本是同一款式,顏色略有區別。
每款香水的名字基本都與花草有關系,其主調一目瞭然。
當然,這一系列的香水仍然有三調,不過其組成成分沒有一般的香水那麼復雜,味道變化也要少得多,而且主調非常簡單分明。另外,很多在其他香水裡常見的麝香、琥珀、皮革、醛等等強烈的或是人造的在這一系列裡是見不到的。
如果說那些多變的、妖艷的香水是都市間流行的物慾的象徵,那麼花草水語就是小鎮的陽光、大樹、和風、溪水----直接、溫暖、快樂的味道。
花草水語的系列究竟有多少,我實在是不知道。見過的或在網上看到過的有:Anisia Bella(洋茴香)、Foliflora(花之神)、Rose Magnifica、Herba Fresca(薄荷青草)、Mentafollia(薄荷茶)、Lemon Fresca(檸檬風情)、Winter Delice、Lilia Bella、Pamplelune(葡萄柚)......
除了花草水語系列,嬌蘭家的淡香水(Les Eaux)還有Eau de fleurs de Crat、Petit Guerlain、Eau de Guerlain等。
其實最讓人放鬆的味道,還是什麼香水都不用,享受自然的、純粹的味道:新鮮黃瓜的濕淋淋的香味,沒有任何佐料的烤紅薯的甜香,剛割過的草坪的青草,還有在安靜的晚上散發出來的梔子花和桂花的單純的香氣......
Ⅱ 獨一無二香水
兩種可能;
1、就如樓上說的CK的ONE唯一 ,分藍白兩款。
2、找人做的,我記得北京有個地方,那裡都是自己配的香水,各種味道都有,你可以依自己的喜好把幾種配在一起,絕對「獨一無二」!
Ⅲ 怎麼可以自己在家簡單的製作香水(不用火,不用燒)
最簡單的(可以按比例放大哦):
2杯水
1杯切碎的花瓣(一定要選用味道比較大的花,例如茉莉,熏衣草什麼的,不然這樣家用的製作方式很難提煉出香精的)
拿一個夠大的碗,把一塊孔比較細的紗布(例如褒湯的那種)鋪在碗里,紗布要夠大到邊緣可以垂出碗口,把花瓣放進去,倒進水到末過花瓣。然後找個碟子什麼的把碗蓋起來,放過夜(如果天氣太熱的話最好放冰箱,放一天半或兩天)。
拿出來,利用紗布把汁液輕輕的擠出來,擱出來的汁液應該已經可以聞到香味了。注意不要太大力把花瓣的肉也擠出來了哦。
然後把香香的水放在干凈的鍋子里用很小的火煮,一直煮到液體只剩下一小匙,裝在密封的瓶子里就是你自製的香水了。
這樣的香水可以存放一個月左右,最好冷藏哦。不用謝!
Ⅳ 北京那裡有教香水製作工藝的
其實北京有很多教的.
只要是你要多少錢學.學的是什麼詳細一點就可以找的到.
有問題網路一下.
Ⅳ 如何自製香水,以及製作的步驟
需要准備的東西(賦香率為5%)
· 精製水10ml(葯店或化學商店有售)
· 無水酒精10ml(同上)
· 計量用燒杯(化學器材店有售)
· 玻璃棒(同上)
· 空的香水瓶或噴霧器(百貨公司的化妝櫃台有售)
· 薰衣草精油10滴(在香薰店中購買)
製作方法
①把10ml的精製水放到燒杯當中,再加入10ml的無水酒精,最後滴進10滴薰衣草精油,用玻璃棒充分地攪拌均勻(注意:需輕力、緩慢細致地攪拌)。
②把調好的香水放到瓶子里,放在陰暗場所三個星期。
③把它裝到香水瓶或噴霧器里,你就可以享用這股清新的香味了。
Ⅵ 哪裡可以自己調香水
高檔香水店應該都可以,杭州清河坊遇到過,還有(香水博物館)也可以,一個店的名字
Ⅶ 怎樣在家自己做香水
香精可以說成是濃縮的香水。
香水的分類有多種:
香精(最貴,但味道也最濃,留香最久,酒精濃度70-80%,香料20-30%),法文是parfum
淡香精(比香精淡一些,但也比香水濃,香料濃度在12-20%),法文是eau de parfum
香水(香料在5-12%,一般都是普通專櫃看到的那種),法文eau de toilette
淡香水(古龍水),法文是eau de cologne,香料濃度2-5%,非常清新,一般是男士使用。
香精留香能超過半天,淡香水也就2個小時左右。
自己做香水比較難,因為好多香水都需要專業設備對花瓣啊、香料啊進行提純。如果你有現成的香水可以考慮混香,達到獨一無二的地步。
或者最簡單的是利用精油。薰衣草、洋甘菊等等帶芳香氣味的精油可以當作「香水」來使用,而且還有護膚效果啊
Ⅷ 北京有哪家店是專門賣香水的么主要是試管裝或者小樣.
收集的話最好買小樣不要買試管的,這樣還有正版的可愛的小瓶子可以收集!但是要在專櫃的話是買不到小樣的。所以只能建議你去淘寶買。
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去絲芙蘭看香水,可以隨便聞也可以噴,要是想挑香型的話最好是去那裡,種類還算是多,一般的大眾的都有!在海淀黃庄的家樂福有一家,應該是你熟悉的地方啊!
可以推薦你一個買小樣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全正品的,在西單的新一代裡面有一家很難找的化妝品店,一層,在升降梯的邊上。我們有時候回去那裡看看。別家我不敢推薦,更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Ⅸ 北京香水那裡好
北京市西城區動物園對面公交樞紐大廈地下一層時尚天麗批發城111-112
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天意商城化妝品南樓一層17號
北京市海淀區西直門北大街47號邁豪時代一號樓一單元123
Ⅹ 我想DIY香水,不知道北京哪裡可以買到原材料,以及簡單製作用的工具
告訴你一個最簡單的:用一份的石蠟,加入到一百份的酒精里溶解了,就有香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