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公交站將有大變化!具體都調整了哪些站名
北京公交站將有大變化!具體都調整了哪些站名?1月30日,北京公交集團發布《關於公交站名規范方案的通告》,自2021年2月6日首車起實施。此次站名規范調整規模非常大,方案涉及公交站位1683處,站名843個。
北京17條公交線增加中途站位
自2021年2月6日首車起,部分線路增設中途站位,具體如下:
1.4路(原701路):雙向增設“南鑼鼓巷”站。
2.17路(原525路):雙向增設“光彩路北站”站。
3.34路:開往虎坊橋路口南方向增設“光明橋”“永安路”站。
4.55路:開往西安門方向增設“馬甸橋南”站(德外大街主路,與344路並站)。
5.59路:開往前門方向增設“菜戶營橋東”站;開往菜戶營橋方向增設“太平街北口”站。
6.92路:雙向增設“恩濟里小區北”“健德門西”站;開往北土城公交場站方向增設“白石橋南”站。
7.117路:開往五路居方向增設“金台路口北”“三里屯”“地鐵和平里北街站”;開往紅廟路口東方向“工人體育場”站東移約150米,與113路等“三里屯”並站。
8.135路(原635路):雙向增設“果子市”站;開往二里庄方向增設“金台路口南”站。
9.143路(原特13路):雙向增設“德外關廂”站。
10.319路(原751路):雙向增設“天通北苑三區南門”站。
11.403路:開往北京站東街方向增設“東大橋路口南”站;開往環行鐵道方向增設“東大橋路口北”“新源南路西口”站。
12.507路:雙向增設“阜永路口西”站。
13.985路:雙向增設“湖光中街西口”站。
14.F19路:雙向增設“長海御墅”“甘池路口”“黃元井村北口”“三座庵”站。
15.F21路:雙向增設“辛庄檢查站”站。營業時間調整為:房山客運站開往秋林鋪15:15,開往蓮花庵7:50、10:25;秋林鋪6:20,蓮花庵10:40、14:15。
16.F23路、F24路:雙向增設“東莊子南”“河北法庭”“房山河南村口”“辛庄檢查站”站。
17.F77路:雙向增設“堆金台”“安子江路口”站。
B. 北京公交集團的發展目標
著新世紀的朝陽,北京公交集團將以建設新北京為動力,面向明天,規劃未來,建設一個--適應首都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要求,堅持四個服務,展示北京文明窗口的公交;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既能提供安全、方便、快捷、舒適的一流服務,又能按照市場運作、機制靈活、充滿活力的公交;結構優化、布局合理、裝備先進、管理科學、服務規范、能夠發揮客運市場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的公交;把生產經營、資產經營和資本運營有機結合起來,多元經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的公交 。
C. 未來北京的公交事業將如何發展
主要配合地鐵4、9、10號線的開通,調整、撤銷、合並一些公交線路。
同時,開辟安立路、朝陽路、阜石路、蓮石路等快速公交線路,加快車輛運行速度。
配合新路的建設、新小區的建設而繼續開辟一些小區線路。
在公交車輛上,淘汰一些老舊車輛,更新為排放達到歐IV、歐V標準的車輛,新車具備空調,一級踏步,加強無障礙設施,使乘客更方便舒適。普及電動公交車、柴電混合動力公交車等新型公交車。
在場站方面,建設更多的公交樞紐,如:東直門、北京南站等,方便換乘。利用空閑的土地建設公交停車場。
以後應該不會都改成無人售票,依然是:無人售票、准無人售票、有人售票三種體制,票制為單一票制&分段計價。
目前司售人員的工資根據星級評定,分為1-7星,星級越高,工資越高。
D. 北京公交車是國家企業
北京公交集團的確是國有企業。但公交車並非全是公交集團的車。
1.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是以經營地面公共交通客運為主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截止到2019年底,擁有各類運營車輛28071輛,運營線路861條,年總行駛里程18.22億公里,總客運量45.81億人次。現有下屬單位25個,包括14個核心企業;9個控股子公司;2個直屬企事業單位。在冊職工117568人,是以客運主業為依託,多元化投資,多種經濟類型並存,集客運、汽車修理、汽車租賃、房地產開發、公交廣告、物資銷售、通訊、旅遊、餐飲、商貿、物業管理和公交科研為一體的大型公交企業集團。
2.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人們出行的需要,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圍繞提市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水平,以運營、安全、服務為中心,堅持"方便出行,改善服務"的方針,不斷調整運營結構、車輛結構,合理規劃線網布局,開辟新線路,已形成了以市內公共電汽車為主體,專線車、空調車、雙層車、旅遊車、長途汽車、以及出租汽車為輔的公共交通體系,在北京城市公共交通發展中處於主體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
3.新的世紀,新的目標,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在發展創新中,正以昂揚的姿態闊步邁向現代化。改革開放30年,北京公交集團運營車輛發生了巨大變化,車輛總數居全國公交企業前列,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已接近發達國家大都市公交客車水平。1978年,當時的北京公交總公司擁有公共電、汽車2627輛,以汽油車為主,還有少量柴油車、無軌電車。
拓展資料:
這些車輛基本為高地板公共汽車,不僅容量小,動力性和舒適性差,而且尾氣排放水平很低。1978年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北京公交集團在改革開放和公交優先政策的支持下,以迎接舉辦2008年奧運會為契機,使北京公交客車的數量和質量發生了很大變化。
E. 北京公交集團的歷史沿革
北京公共交通的出現始於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76年的發展歷史。從1921年至1949年,北京的公共交通經歷了由初創到發展,再到衰敗破產三個時期。 1921年北洋政府組建了北京電車公司,1924年12月18日,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投入運營,該線全長9公里,共10輛運營車。到1935年車輛已發展到96輛。1935年,當時的北平市政府設立了北平公共汽車籌備委員會,購置30輛大客車,於8月開通了第一條公共汽車線。 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的公共汽車曾一度全部停駛,到1939年,公共汽車只有37輛。1941年發展到67輛。1942年6月電車公司日客運量達到13萬人次,1943年,電車公司有軌電車達到144輛,運營線路7條,線路總長度46.65公里。
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市政府接收日偽所管公共汽車100輛。1947年11月成立了北平市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冊車輛133輛,由於經營不善,虧損嚴重,於1948年8月停業,留下79輛殘破的公共汽車,其中能夠行駛的只有5輛。1945年至1949年北平解放前,電車公司沒有新增一輛車,新開一條線,1947年日出車82輛次,日客運量6-7萬人次,到1948年,日出車次降為20-30輛次,在冊車數141輛,只有49輛能行駛。1946年底北平的長途汽車為20輛,客運線路15條,1948年因戰亂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全部停駛。 這一時期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從無到有,但由於西方資本主義和官僚資本的壓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以及連年戰亂,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的發展歷盡磨難,到1948年公共交通企業最終衰敗破產。
新中國建立後,北京的公共交通事業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從北平和平解放到1956年10月是北京公交的恢復發展和艱苦創業階段。 1949年1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時,北京共有有軌電車103輛,運營線路7條。有公共汽車61輛,運營線路4條,公共電汽車的年客運量為2885萬人次。到1956年底,公共電汽車輛,公共汽車線路達到27條,比1949年增長5.8倍;運營線路總長為357公里,比1949年增長近10倍;年客運量達到23540萬人次,比1949年增長205倍。 從1956年第一輛無軌電車試製成功到1966年5月6日最後一條有軌電車線路停駛,北京公共交通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
從1956年至1966年底,公共汽車營業線路由27條發展到的65條,增長2.4倍;運營車數由 輛發展到1125輛,增長1.6倍;客運量達5.1億人次,增長1.2倍。從1957年阜城門至北池子的第一條無軌電車線路通車到1966年,無軌電車線路發展到15條,線路總長168公里,運營車440輛,年客運量達3.4億人次。1958年成立北京市長途汽車公司到1959年,長途車發展到114輛,營業線路54條,年客運量969萬人次。 從1966年至1984年是北京公共交通進入綜合交通體系的持續發展階段。 公共汽車數量逐年遞增,從1966年的1123輛增加到1976年的1954輛,1984年增加到3369輛,18年共增加2244輛,平均每年增加125輛。同時,線網進一步擴大,從1965年的64條線路增加到1975年的96條,1985年增加到150條。郊區線路條數超過了市區線路,大站快車和夜班車線路成網,實現了快慢結合,日夜銜接的交通運行體系。
長途汽車從1966年開始不斷發展壯大,1976年發展到364輛,增長1.6倍,1985年增加到643輛;線路發展到136條,1985年達到245條,實現了村村通車。 為了適應北京市公共交通綜合交通結構發展的新形勢,1980年8月,公共交通局改為公共交通總公司。此後,北京公共交通加快了改革發展步伐,1989年組建了運、保分離的專業場,使公共電汽車運營和保修走上了專業化、區域化管理道路。 在這期間,北京公共汽車的車輛和線路數量繼續快速穩步增長,1995年末,運營車達3927輛,比1984年增加558輛,增長16.56%;運營線路246條,比1984年增加101條,增長69.66%;客運量31.1億人次,比1984年的10.61億人次增加2.93倍。1995年末無軌電車達到525輛。
同時,為了適應首都觀光旅遊和城市發展的需要,90年代初開辟了公主墳至八王墳的特1路雙層公共汽車,為首都增添了一條風景線。到1995年末,已經開辟特字頭雙層公共汽車線路7條。還陸續開通了由城區直達京郊各旅遊景點的游字頭專線18條,方便了國內外遊客出行。 自1994年以來,北京公交總公司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到2000年的六年時間里,運營車總數由7819輛增加到15445輛,增長97.53%;運營線路由517條增加到701條,增長35.59%;年客運量由30億人次增加到38億人次,增長26.67 %;企業資產總值由21.53億元增加到70.95億元,增長23%;凈資產由10.87億元增加到42.19億元,增長288%。 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公交總公司加快推進清潔燃料工程,購置清潔燃料車2283輛,其中303輛裝用美國康明斯純天然氣發動機新車已將長安街、二環主路上骨幹線路的236輛柴油通道車全部替換。
到2000年末,公交總公司清潔燃料車總數將達到5923輛,佔全部公共汽車總數的78.9%,其中純天然氣公共汽車1300輛,北京將成為全世界使用天然氣公交車最多的城市。 2005年1月1日,經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同意,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復,北京市公共交通總公司改制更名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面向新世紀,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努力實現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的基礎上,著眼於世界公共交通發展的形勢,按照國際大都市現代化公共交通的標准,著手制定第十個五年發展規劃。我們決心以發展為主題,以科技為動力,團結帶領北京公交10萬名幹部職工,努力建設現代化的首都公共交通,以嶄新的面貌,優異的成績跨入二十一世紀。
F. 北京公交一年優化線路多少條
2018年8月14日報道,北京國貿地區公交線路優化整合加速通勤;3條公交線開進回龍觀新村,與周邊地鐵站、高速公路無縫對接……隨著一次次線路調整,本市區域公交線網逐漸優化。縱觀一年來優化調整的二百餘條線路,不難發現其背後的總思路——減重復、增覆蓋、便接駁、提運速。不少市民已經享受到調線帶來的福利:新建小區通車了,郊區線路加密了,過去總要等很久的線路提速了。
據統計,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北京公交一年累計優化線路225條,減少重復線路長度1075.5公里,解決89.7公里有路無車問題,方便了427個小區居民出行。
便接駁:
大型社區交通接駁更便利
在線網密集重塑期,公交集團重新梳理大型社區線網布局,解決因道路建設、小區入住時序導致的線路設置缺陷。
比如,天通苑地區的微循環線網得到重新梳理。
專58路、專117路、專118路優化調整後,分別打造成為天通苑地區太平庄中街、太平庄北街、太平庄中一街的貫通線路,把天通苑的客流通過東西向貫穿的主要通道盡快輸送出去,就近接駁鄰近軌道交通及地面公交骨幹線路。
社區周邊的線路如何調整,居民也有發言權。根據市民建議,公交集團在蘇家坨地區開辟了專99路,以完善該區域公交線網覆蓋,加強與地鐵16號線的微循環銜接。同時,根據市民集中反映的乘車需求,今年3月本市16條線路增設中途站,方便亞運新新家園、白各庄新村、首開常青藤、悅瀾水岸、蕙蘭美居、潮白家園等小區居民的出行。
公交集團負責線路優化的工作人員說,除了乘客出行需求和各方面意見,線路調整的提出,更多還需要工作人員路面實地調研,看看哪有新建的小區、新開的商場、拆遷的平房等。了解到有新小區建成,工作人員會去找物業詢問入住率,甚至會在天黑後到小區里數一數亮燈的戶數,判斷具體入住人數。
今年上半年,南苑附近的一個回遷小區建成,住進了很多從永定門外拆遷而來的居民。住在回遷房的,老人,小孩兒比較多,這些都屬於乘坐公交車的主要群體。為此,公交專門增設了專67路,及時解決槐房西路南延有路無車的問題。
G.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方向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人們出行的需要,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圍繞提市城市公共交通綜合管理水平,以運營、安全、服務為中心,堅持「方便出行,改善服務」的方針,不斷調整運營結構、車輛結構,合理規劃線網布局,開辟新線路,已形成了以市內公共電汽車為主體,專線車、空調車、雙層車、旅遊車、長途汽車、出租汽車以及小公共汽車為輔的公共交通體系,在北京城市公共交通發展中處於主體地位,發揮著主導作用。新的世紀,新的目標,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發展創新中,正以昂揚的姿態闊步邁向現代化。 公交主力車型、旅遊車、長途車、專線車、小區車、
空調車、雙層巴士、出租汽車種類齊全,優化合理,充分滿足現代人對出行的不同需求。 北京公交加快「綠色公交」步伐,CNG、LPG公交車、計程車、加氣站大規模推廣使用,清潔燃料車擁有量已居世界各城市首位。
設施先進的運營車輛使您乘坐更安全、更舒適、更滿意。「綠色公交」為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大都市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提高文化品位,注入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建設具有公交特色的企業文化,員工整體素質日益增強,企業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發展,交相生輝。
迎著新世紀的朝陽,北京公交將以建設新北京、辦好新奧運為動力,面向明天,規劃未來,建設一個——適應首都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功能要求,堅持「四個服務」,展示北京文明窗口的公交;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既能提供安全、方便、快捷、舒適的一流服務,又能按照市場運作、機制靈活、充滿活力的公交;結構優化、布局合理、裝備先進、管理科學、服務規范、能夠發揮客運市場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的公交;把生產經營、資產經營和資本運營有機結合起來,多元經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的公交。
H. 北京公交車的發展與變化
回首30年北京公交歷程在北京老百姓的眼中,公交車平凡的就像一年四季輪回的季節,就像日日升起又日日落下的日頭,不可少卻又感覺不到她的存在。可一轉眼30年過去了,回首30年北京公交的歷程,不僅讓人感覺歲月的滄桑,首都天翻地覆的變遷。70年代末的公交很老、很少,但在百姓的心中卻很現代,當時只要是能燒汽油、柴油滿大街跑的,都是很先進、很現代的東西,時下北京的公交車總共不到2000輛。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公交車絕大是最好的「體檢」方式,身體稍微差一點的絕對上不去,年老體弱的、抱小孩的更是甭想。最為邪行的是公交司機都要從車上下來幫著人們往車上擠,否則車門根本關不上。更有甚者,有時候「好心」的司機會讓乘客從駕駛室爬進車廂,這也算是一種「特別照顧」了。記得那時候人們的耐性也特別的好,一趟公交車等上二十分鍾或半個小時是很平常的事,有時候公交車一來勁,等上一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情。在那個年代,在北京的街頭還有一景,就是經常一家三口騎著一輛自行車,前梁一個,後座上一個。那時的北京古樸而又無奈!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北京也像全國其他大城市一樣以公共交通為首的公共設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八九十年代北京馬路上的公交車多了起來,最為壯觀的則是用膠皮連著的三節的通道車,在馬路上穿梭著如同一條長龍。特別是自1994年到2000年的六年時間里,北京公交的運營車總數由7819輛增加到15445輛,增加了將近一倍的車輛。車是多了,但當時隨著北京人口的增加以及出行的增多,乘坐公交車難還是沒有解決。說道公交車能讓北京人引以為豪,還要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辟的公主墳至八王墳的「特1路」雙層公交車,這是為了適應首都觀光旅遊和城市發展的需要開辟的,坐在上層那個神氣!以此同時,北京還開辟了許多「游」字頭的線路,專門從城區直達郊區旅遊景點,方便國內外遊客。1999年,北京街頭又出現了一景,未來改善北京空氣污染,北京購置了2283輛清潔燃料車,其中300輛裝用美國康明斯純天然氣發動機新車,這些新車每天行使在長安街、二環主路上上,成為北京一道亮麗而又清新的風景。到2000年末,北京的清潔燃料車總數達到5923輛,占當時北京公共汽車總數的八成多,其中純天然氣公共汽車1300輛,當時的北京成為了全世界使用天然氣公交車最多的城市。進入新世紀,北京街頭又多了一景,在首都街頭巷尾寫著巴士公交字樣的公交車漸漸地多了起來,這些車比其他的公交車都要好,坐著也比其他車舒適,但價錢也高啊。後來,北京許許多多老百姓才知道這是新成立的北京巴士公交公司,並且還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了市。公交也能上市,這在當時真的是一件新鮮的事情。據說通過融資,巴士公司不到5年,運營車輛由1000多輛增加到5000多輛。最讓北京老百姓感覺到公交車便利的還是2007年的1月1日,所有的公交車一律四、二折優惠,票價一下子回到了30年前,但公交車幾乎全都變成了嶄新的,許許多多的車還都有了空調,最讓人們驚喜的是許多公交線路開到了小區里,這樣公交車真的成為了北京老百姓生活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多文化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