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九八年北京軍區多少個軍
擴展閱讀
杭州半棲龜什麼時候冬眠 2025-08-01 10:18:18
深圳到南通動車多久 2025-08-01 10:09:01
福州工業蚊香哪裡買 2025-08-01 10:03:11

九八年北京軍區多少個軍

發布時間: 2022-09-14 07:59:05

⑴ 中國的幾大軍區有哪些98年

中國軍隊分為中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東部戰區,共五個戰區。98年分為華東軍區,華北軍區,西北軍區西南軍區,華南軍區。

⑵ 中國各個軍區人數排行

陸軍現役兵力為200萬,分屬7個軍區編成24個集團軍,其中7個快速反應集團軍(1軍、13軍、21軍、27軍、38軍、39軍、54軍)
陸軍有85個步兵師、10個裝甲及機械化師、10個炮兵師(含若干高炮師)、1個山地師、50個獨立工程兵團、19個通信團、4~7個獨立特種兵團。

軍區 集團軍:
北京軍區:24軍、27軍、28軍、38軍、63軍、65軍
沈陽軍區:16軍、23軍、39軍、40軍、64軍
濟南軍區:20軍、26軍、54軍、67軍
南京軍區:1軍、12軍、31軍
廣州軍區:41軍、42軍
蘭州軍區:21軍、47軍
成都軍區:13軍、14軍

北京軍區 6個軍 40萬
沈陽軍區 5個軍 35萬
濟南軍區 4個軍 30萬
南京軍區 3個軍 32萬
廣州軍區 2個軍 21萬
蘭州軍區 2個軍 28萬
成都軍區 2個軍 25萬

⑶ 1980年—2000年中國軍力概括

1980年,全軍有11個大軍區,至80年代中期,全軍陸軍有36個軍的番號。
當年3月,我軍進行了第六次大裁軍。中央軍委決定,軍隊再次進行精簡整編,大力精簡機關,壓縮非戰斗人員和保障部隊,將一部分部隊移交地方。同年8月15日,中央中共批轉了中央軍委《關於軍隊精簡整編的方案》。

1982年9月,我軍進行了第七次大裁軍。51萬餘人的鐵道兵和1978年1月成立的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到鐵道部和原配屬的國家各部委或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部分部隊轉到武警部隊,從此,鐵道兵和基建工程兵兩個兵種在我軍序列中消失。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擔任內衛勤務的部隊和武裝、邊防、消防警察統一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第六、七次大裁軍,與1980年相比,戰斗部隊在全軍總定額中的比例提高,機關和勤務分隊的比例下降,我軍開始實行了軍士制度,把76種由幹部擔任的職務改為由士兵擔任。

1985年,我軍進行了第八次大裁軍。中央軍委決定裁減軍隊員額100萬。
7月,全軍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正式實施,中央軍委決定解放軍裁軍一百萬,並將全軍的11個大軍區調整合並為7個軍區,即:沈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成都軍區、廣州軍區。全軍陸軍只保留24個集團軍番號
這次大裁軍有四個特點:一是陸軍軍改編成集團軍,將獨立的裝甲兵、炮兵、工兵等兵種部隊編入集團軍,並充實擴編了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種,增編了電子對抗部隊、偽裝部隊等專業兵種,集團軍編成內的各兵種的火力、突擊力和機動作戰能力都大大超過了原陸軍軍。二是陸軍淘汰了騾馬,實現了摩托化和半機械化。三是改革體制,裁並機構。直屬中央軍委和大軍區的炮兵司令部、裝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防化兵部,分別縮編合並為總參謀部和大軍區司令部所屬的業務部;11個大軍區合並為7個。四是改變隸屬關系。縣市人民武裝部改歸地方政府建制領導。百萬大裁軍後,我軍陸軍的專業兵種數量第一次超過了步兵,炮兵成為陸軍中的第一兵種,裝甲兵成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陸軍防空導彈部隊等一大批新的兵種紛紛誕生,騎兵、司號兵等不適應現代戰爭的兵種和專業被取消。
這次裁軍使我軍實現了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

1997年9月,我軍開始了第九次大裁軍。這次裁軍的特點是「精兵、合成、高效」,實現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各國由對抗轉向對話,開始向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在新的世界形勢下,中央軍委提出加強質量建軍、科技強軍、走精兵之路,並對軍隊建設提出了「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
為適應世界形勢的發展,1997年9月,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在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基礎上,我國將在今後3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
這次大裁軍,解散了大部分守備部隊,部分集團軍建制的乙種師歸武警部隊。

第十次我軍第十次大裁軍的主要目的是,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
新軍事革命是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變革的產物,是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巨大變革在軍事領域的反映。
在新軍事革命的浪潮中,信息化戰爭成為最主要的戰爭形態。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新軍事變革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國際軍事領域的競爭,集中體現在軍隊信息化作戰能力的競爭,世界發達國家都把在新軍事變革中搶佔先機、奪取優勢,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最根本的要求是建設信息化部隊,打贏信息化戰爭。
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優化軍隊的編成和結構,調整和完善政策制度。並提出了「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實現我軍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的目標,為21世紀我軍追趕世界新軍事革命潮流指明了方向。
第十次大裁軍的任務是:優化結構、理順關系、減少數量、提高質量,著重解決體制編制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優化編成結構,使部隊作戰效能進一步提高;理順重大比例關系,使領導指揮管理和保障機製得到改進;適度減少數量,使部隊規模更趨精幹;注重提高質量,使部隊建設的科技含量明顯增大,在精兵之路上邁出新的步伐。

⑷ 1982年中國有幾大軍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設有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西南軍區、西北軍區等6個一級軍區。1955年2月,國務院、國防部發布《關於全國軍區重新劃分的若干決定》,把原來的6個大軍區改建為沈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和內蒙古軍區等12大軍區。當年5月初,12大軍區基本調整完畢。1956年4月,國務院決定把福建、江西兩個省軍區從南京軍區劃出,另外組建福州軍區,直接隸屬國防部領導。7月1日,福州軍區兼福建軍區正式成立。1967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將內蒙古軍區改為省級軍區,劃歸北京軍區建制領導。1968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將西藏軍區改為省級軍區,劃歸成都軍區建制領導。至此,全國調整為11個大軍區:沈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1979年5月改稱烏魯木齊軍區)、福州軍區。1985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於軍隊裁減100萬的決定,撤並原武漢軍區、昆明軍區、福州軍區、烏魯木齊軍區等4大軍區,最終調整為沈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成都軍區、廣州軍區等7個大軍區。你可以去中國國防部網站看 http://www.mod.gov.cn/國防部網站是在2009年8月正式啟用的中國官方網站!

⑸ 中國剛成立時共有幾個軍區

中國剛成立時共有8個軍區北京、沈陽、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福州8個軍區。經多次調整,1985年起設有北京、沈陽、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7個軍區,並設立所屬各省軍分區。

⑹ 198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劃幾個軍區

1955年2月11日,國務院和國防部根據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設置情況,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對全國戰略區的重新劃分,決定將全國的6個大軍區,即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西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和西南軍區,改劃為12個大軍區。這12個大軍區大部分是以所在區的大城市命名的,計有沈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成都軍區、昆明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內蒙古軍區、西藏軍區。各軍區於5月1日前按新的區劃正式辦公。1956年又增設福州軍區。這樣,全國共13個大軍區。
1985年6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在裁軍一百萬的同時,決定將13個大軍區合並為沈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7個大軍區。
所以說1983年是13個軍區

⑺ 中國的詳細軍區分布

陸軍現役兵力為200萬,分屬7個軍區編成24個集團軍,其中7個快速反應集團軍(1軍、13軍、21軍、27軍、38軍、39軍、54軍)。陸軍有85個步兵師、10個裝甲及機械化師、10個炮兵師(含若干高炮師)、1個山地師、50個獨立工程兵團、19個通信團、4~7個獨立特種兵團。

軍區 集團軍:

北京軍區:24軍、27軍、28軍、38軍、63軍、65軍
沈陽軍區:16軍、23軍、39軍、40軍、64軍
濟南軍區:20軍、26軍、54軍、67軍
南京軍區:1軍、12軍、31軍
廣州軍區:41軍、42軍
蘭州軍區:21軍、47軍
成都軍區:13軍、14軍

北京軍區 6個軍 40萬
沈陽軍區 5個軍 35萬
濟南軍區 4個軍 30萬
南京軍區 3個軍 32萬
廣州軍區 2個軍 21萬
蘭州軍區 2個軍 28萬
成都軍區 2個軍 25萬

七大軍區分布圖

1、北京軍區

3個集團軍,2個A類部隊(38軍、27軍),1個重裝集團軍。雖然98年以來的兩次裁軍,北京軍區先後撤並了28軍、63軍及24軍三支部隊,實力大大受損,但由全軍第一王牌主力第38重裝集團軍、驍勇善戰的第27軍和擁有「紅1師」的65軍組成的北京軍區地面作戰集群,實力仍然傲視群雄,再加上北京衛戍區的御林軍,排在首位毋庸置疑。

2、沈陽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39軍),1個重裝集團軍。由於中蘇關系的長期緊張,沈陽軍區所屬部隊普遍裝備較好,作戰威猛。雖然中蘇關系早已冰釋, 98年以來也先後撤掉了64、23兩個集團軍,但雄風猶在。有「常勝軍」之稱的第39重裝集團軍與38軍實力在伯仲之間。只是有「旋風縱隊」美譽的第40 軍與第27軍相比實力稍遜,第16集團軍與第65集團軍相比也不佔上風,因此,總體實力排在北京軍區之後,名列第2位。

3、濟南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54軍),1個重裝集團軍。雖然轄區面積最小,但由於長期擔任軍委戰略總預備隊及日韓方向的防禦任務,實力不容小覷。第 54重裝集團軍雖名氣不如38、39軍,但作戰實力不在它們之下。20軍作為新四軍的傳人,實力不俗。再加上擁有三野、四野、華北野戰軍血脈的第26軍,排在第3位順理成章。

4、南京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1軍)。麾下的第1軍、12軍、31軍的實力比較平均,由於地處南方,多為輕型部隊。近年由於台海局勢緊張,部隊裝備更新加快,組建了3支兩□機械化師(旅),訓練強度及水平突飛猛進,整體實力比十幾年前有了大幅提高,排在第4位。

5、蘭州軍區

2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21軍),1個副大軍區級的新疆軍區。21軍及47軍都是作風相當硬朗的部隊,再加上新疆軍區的3個獨立師,實力與南京軍區不相上下,只是不如南京軍區更受矚目,只能屈居第5

6、成都軍區

2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13軍)。13軍、14軍都是二野的主力,都在越戰中經受了歷練,一個擅長山地作戰,一個擅長叢林作戰,實力強悍。只是成都軍區的部隊數量較少,綜合實力處於蘭州軍區之後,名列第6。

7、廣州軍區

2個集團軍。雖然第41軍在塔山阻擊戰中打出了赫赫威名,42軍也在朝鮮戰爭中走向成熟,但由於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受經濟大潮沖擊較大,部隊戰鬥力受到影響。同時,廣州軍區的作戰部隊數量較少,綜合實力在七大軍區中只能墊底了。

七大軍區的陸軍實力綜合排行:
http://wz.dzwww.com/js/200707/t20070702_2321754.htm
陸軍現役兵力為200萬,分屬7個軍區編成24個集團軍,其中7個快速反應集團軍(1軍、13軍、21軍、27軍、38軍、39軍、54軍)。陸軍有85個步兵師、10個裝甲及機械化師、10個炮兵師(含若干高炮師)、1個山地師、50個獨立工程兵團、19個通信團、4~7個獨立特種兵團。

軍區 集團軍:

北京軍區:24軍、27軍、28軍、38軍、63軍、65軍
沈陽軍區:16軍、23軍、39軍、40軍、64軍
濟南軍區:20軍、26軍、54軍、67軍
南京軍區:1軍、12軍、31軍
廣州軍區:41軍、42軍
蘭州軍區:21軍、47軍
成都軍區:13軍、14軍

北京軍區 6個軍 40萬
沈陽軍區 5個軍 35萬
濟南軍區 4個軍 30萬
南京軍區 3個軍 32萬
廣州軍區 2個軍 21萬
蘭州軍區 2個軍 28萬
成都軍區 2個軍 25萬

七大軍區分布圖

1、北京軍區

3個集團軍,2個A類部隊(38軍、27軍),1個重裝集團軍。雖然98年以來的兩次裁軍,北京軍區先後撤並了28軍、63軍及24軍三支部隊,實力大大受損,但由全軍第一王牌主力第38重裝集團軍、驍勇善戰的第27軍和擁有「紅1師」的65軍組成的北京軍區地面作戰集群,實力仍然傲視群雄,再加上北京衛戍區的御林軍,排在首位毋庸置疑。

2、沈陽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39軍),1個重裝集團軍。由於中蘇關系的長期緊張,沈陽軍區所屬部隊普遍裝備較好,作戰威猛。雖然中蘇關系早已冰釋, 98年以來也先後撤掉了64、23兩個集團軍,但雄風猶在。有「常勝軍」之稱的第39重裝集團軍與38軍實力在伯仲之間。只是有「旋風縱隊」美譽的第40 軍與第27軍相比實力稍遜,第16集團軍與第65集團軍相比也不佔上風,因此,總體實力排在北京軍區之後,名列第2位。

3、濟南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54軍),1個重裝集團軍。雖然轄區面積最小,但由於長期擔任軍委戰略總預備隊及日韓方向的防禦任務,實力不容小覷。第 54重裝集團軍雖名氣不如38、39軍,但作戰實力不在它們之下。20軍作為新四軍的傳人,實力不俗。再加上擁有三野、四野、華北野戰軍血脈的第26軍,排在第3位順理成章。

4、南京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1軍)。麾下的第1軍、12軍、31軍的實力比較平均,由於地處南方,多為輕型部隊。近年由於台海局勢緊張,部隊裝備更新加快,組建了3支兩□機械化師(旅),訓練強度及水平突飛猛進,整體實力比十幾年前有了大幅提高,排在第4位。

5、蘭州軍區

2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21軍),1個副大軍區級的新疆軍區。21軍及47軍都是作風相當硬朗的部隊,再加上新疆軍區的3個獨立師,實力與南京軍區不相上下,只是不如南京軍區更受矚目,只能屈居第5

6、成都軍區

2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13軍)。13軍、14軍都是二野的主力,都在越戰中經受了歷練,一個擅長山地作戰,一個擅長叢林作戰,實力強悍。只是成都軍區的部隊數量較少,綜合實力處於蘭州軍區之後,名列第6。

7、廣州軍區

2個集團軍。雖然第41軍在塔山阻擊戰中打出了赫赫威名,42軍也在朝鮮戰爭中走向成熟,但由於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受經濟大潮沖擊較大,部隊戰鬥力受到影響。同時,廣州軍區的作戰部隊數量較少,綜合實力在七大軍區中只能墊底了。

⑻ 我軍到底有多少個軍呀

24個軍!

北京軍區:24軍、27軍、28軍、38軍、63軍、65軍
沈陽軍區:16軍、23軍、39軍、40軍、64軍
濟南軍區:20軍、26軍、54軍、67軍
南京軍區:1軍、12軍、31軍
廣州軍區:41軍、42軍
蘭州軍區:21軍、47軍
成都軍區:13軍、14軍

北京軍區 6個軍 40萬
沈陽軍區 5個軍 35萬
濟南軍區 4個軍 30萬
南京軍區 3個軍 32萬
廣州軍區 2個軍 21萬
蘭州軍區 2個軍 28萬
成都軍區 2個軍 25萬

⑼ 84年以前中國有多少軍區現在有幾個

自1979年 開始,中 國的軍 區為:

沈陽

北京

濟南

南京

廣州

武漢

昆明

蘭州

成都

福州

烏魯木齊

——一共11個大 軍 區。

1985年6月,將11個大 軍 區合並為沈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七大軍 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