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京滬鐵路沿線經過的省級行政中心及其簡介
沿途省市 天津
河北:廊坊、滄州
山東:德州、濟南、泰安、兗州、 滕州
安徽:宿州、蚌埠、滁州
江蘇:徐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
上海 京滬鐵路 是中國一條從北京通往上海的鐵路,於1968年建成,全長1463千米。原分為北中南三段。北段為京山鐵路的北京至天津段,建於1897年至1900年。中段從天津到江蘇南京的浦口,稱為津浦鐵路,於1908年動工,1912年建成。南段從上海到江蘇南京,稱為滬寧鐵路,於1905年動工,1908年建成。在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後,兩條鐵路接軌,並改名為京滬鐵路。京滬鐵路連接了中國最大的兩座城市,沿途大都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帶,因此成為中國目前最繁忙的鐵路干線之一,並正在籌建高速鐵路和客運專線,以緩解運輸壓力。
京滬鐵路電氣化改造 改造工程自2005年7月1日正式開工,,2006年6月20日起全線供電,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涉及北京鐵路局管內的正線368.7公里,包括京山線(京津段)、津浦線及北京、天津樞紐。主要工程項目包 :括鐵路電氣化、通信、信號、電力及與之相配套的改造工程。京滬鐵路電氣化改造後,京滬線部分列車將由原來的內燃機車牽引改為電力機車牽引
② 京山鐵路的簡介
京山鐵路,又稱京榆鐵路,是指中國一條由北京經豐台、廊坊、天津、唐山至河北省山海關的一段鐵路的舊稱,起點北京站(正陽門東車站),終至山海關站,是老京哈鐵路的三段之一,也是其最早修建的一段。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京沈鐵路與原南滿鐵路哈爾濱至沈陽段合並為京哈鐵路。受唐山大地震、壓煤改線以及京哈客運通道(即今京哈線)貫通里程的影響,京山鐵路各段幾經易名[2]。
③ 京山鐵路、津山和沈山鐵路可以說是京哈的一部分嗎
京山鐵路是老京哈鐵路的一部分,由北京經京滬線-南倉-津山線至山海關。老京哈鐵路南起首都北京市,北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途徑河北、天津、遼寧、吉林等三省一市。由京山、沈山、沈哈三段組成。老京哈鐵路的京山段是我國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1881年始建唐山-胥各庄段,1887年唐胥段展修到蘆台,繼而於1888年展修至天津,1894年唐山-山海關段通車,1897年由天津通到北京城外馬家堡,1901年延展至北京正陽門。後來北端延至沈陽,成為我國最早的關內外鐵路。解放前,京哈鐵路曾是日、俄等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工具;解放後,老京哈鐵路回到人民手中,鐵路技術設備不斷更新,成為我國列車密度最大、通過能力最高的鐵路干線之一。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經這條鐵路對蘇聯進行了歷史性訪問,以這條鐵路為主體的中長鐵路公司為我國鐵路管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④ 請問京山鐵路起止點在哪裡經過哪些地方
京山鐵路是現在京滬鐵路的一部分。指北京到山東濟南這一段。途經北京、天津、滄州、德州、濟南。京滬鐵路是分段建成的,京山鐵路是一個歷史稱謂。要了解京山鐵路,就需要了解京滬鐵路的建設歷史。
京滬鐵路從北京通往上海全長1462千米。原分為北中南三段。北段為京山鐵路的北京至天津段,建於1897年至1900年。中段從天津到江蘇南京的浦口(長江北岸),稱為津浦鐵路,於1908年動工,1912年建成,山東及以北段系德國投資建設,江蘇、安徽段系英國投資建設。南段從上海到南京下關,稱為滬寧鐵路,於1905年動工,1908年建成,系英國投資建設。1933年在南京下關與浦口之間的長江上建成火車輪渡,開通從上海直達北平的快車。在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後,兩條鐵路接軌,並改名為京滬鐵路。
⑤ 北京市豐台區西鐵營萬達廣場屬於哪個街道
北京市豐台區西鐵營萬達廣場屬於右安門街道。
右安門街道,北京市豐台區下轄街道。位於豐台區境東部,距豐台區政府9千米,距天安門6千米。右安門街道東以北京南站為界與東城區相鄰,南至京山鐵路與西羅園、馬家堡街道相連,西至菜戶營與太平橋街道接壤,北至護城河與西城區隔河相望。
面積4.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萬人(2014年) 。轄16個社區,右安門街道辦事處駐外翠林三里23號樓。南二環從右安門街道轄區北側通過。古跡有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是金代水關遺址。
(5)北京京山路在哪裡擴展閱讀:
右安門街道辦事處是豐台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區人民政府領導,貫徹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和市、區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完成市、區人民政府部署的各項任務,在本轄區內行使政府管理職能。其主要職責是:
負責居民區、街巷胡同的環境衛生和綠化的管理工作;組織和監督對違法建築、違法佔用道路、無照經營以及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綠化管理規定行為的查處工作;領導、指揮地區城市管理監察分隊的行政執法工作;配合市、區環境保護部門監督環境污染項目的治理。
協同建設主管部門監督施工單位依法施工,防治施工揚塵、擾民;配合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做好居民工作,維護施工秩序;對居住小區的物業管理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協調並監督檢查公安、工商、稅務、環境衛生、綠化、司法、房管等職能部門派出機構或專職人員的執法工作。
⑥ 中國鐵路國家1級干線有哪些
京哈鐵路
是中國一條從北京通往黑龍江哈爾濱的鐵路,於1881年動工,1912年建成,全長1388千米。其中的唐山至胥各庄段原為開灤公司所建,是中國第一條標准軌距鐵路。京哈鐵路連接中國的華北與東北地區,是東三省的核心鐵路干線。
京通鐵路
自京包鐵路的昌平至內蒙古通遼,全長804千米,1972年10月開工,1977年12月通車,1980年5月交付運營。是溝通關內外的第三條鐵路干線。
集通鐵路
> 集通鐵路自內蒙古集寧的賁紅車站至通遼,全長995千米。途經內蒙古自治區四個盟(市)、13個旗縣,是最長的地方鐵路,現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鐵道部共同投資、共同建設、共享盈利、共擔風險、聯營性質的合資鐵路,是國內最長的合資鐵路。全線採用蒸汽機車牽引,是世界上最後使用蒸汽機車牽引的主幹線鐵路.
哈大鐵路
哈大線是中國鐵路的一段,連接黑龍江的哈爾濱和遼寧的大連,是中國東北地區的交通命脈。
長圖鐵路
長圖鐵路自吉林省長春至圖們,全長529千米,是通向中國與朝鮮國境線的一條鐵路
濱洲鐵路
自黑龍江省哈爾濱至內蒙古滿州里,全長935千米,是中國連接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的一條干線。
濱綏鐵路
濱綏鐵路自黑龍江省哈爾濱至綏芬河,全長548千米,是中國連接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的一條干線
京滬鐵路
京滬鐵路(1968年)是中國一條從北京通往上海的鐵路,於1968年建成,全長1462千米。原分為北中南三段。北段為京山鐵路的北京至天津段,建於1897年至1900年。中段從天津到江蘇南京的浦口(長江北岸),稱為津浦鐵路,於1908年動工,1912年建成,山東及以北段系德國投資建設,江蘇、安徽段系英國投資建設。南段從上海到南京下關,稱為滬寧鐵路,於1905年動工,1908年建成,系英國投資建設。1933年在南京下關與浦口之間的長江上建成火車輪渡,開通從上海直達北平的快車。在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後,兩條鐵路接軌,並改名為京滬鐵路。京滬鐵路連接了中國最大的兩座城市,沿途大都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帶,因此成為中國目前最繁忙的鐵路干線之一,並正在籌建高速鐵路和客運專線,以緩解運輸壓力。
京滬高速鐵路
京滬高速鐵路計劃是在北京與上海之間建設高速鐵路的計劃
京九鐵路(連接北京及深圳,經九廣鐵路東鐵到香港九龍。)是中國一條從北京通往香港九龍的一級雙線鐵路,於1993年2月全面動工,1996年開通運營,縱貫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廣東、香港等10個省、市及特別行政區,全長2397千米。加上兩條聯絡線,總長2536千米。
京廣鐵路
京廣鐵路是中國一條從北京通往廣東廣州的鐵路,於1957年建成,全長2324千米。原分為北南兩段。北段從北京到湖北漢口,稱為「京漢鐵路」(1949年以前稱「平漢鐵路」),於1897年4月動工,1906年4月建成。南段從廣東廣州到湖北武昌,稱為「粵漢鐵路」,於1900年7月動工,1936年4月建成。在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後,兩條鐵路接軌,並改名為京廣鐵路。
廣深鐵路(連接廣州和深圳,經九廣鐵路東鐵到香港九龍,全長146公里。廣州至深圳段是中國大陸最早達到200公里時速的鐵路線,分為上、下行兩條客運專線和一條120公里時速的客、貨車混跑線。)
同蒲鐵路
同蒲鐵路自山西省大同,經太原至風陵渡口,全長865千米,以太原為界,分為北同蒲和南同蒲。南同蒲段513千米,於1933年5月開工,1935年12月竣工。北同蒲段351千米,於1933年11月開工,修至朔縣到大同段,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工。1951年8月,同蒲鐵路全線恢復通車。
焦柳鐵路
焦柳鐵路是中國一條從河南焦作通往廣西柳州的鐵路,於1978年建成,全長1639千米。原分為北南兩段。北段從河南焦作到湖北宜都(原名枝城),稱為焦枝鐵路,於1969年動工,1970年建成。南段從湖北宜都到廣西柳州,稱為枝柳鐵路,於1970年動工,1978年建成。1988年兩條鐵路合並,改稱焦柳鐵路。
粵海鐵路
粵海鐵路自廣東省湛江至海安,經瓊州海峽跨海輪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環鐵路途經澄邁縣、儋州市至叉河車站,全長345千米,與既有線叉河至三亞鐵路接軌。是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
寶成鐵路
寶成鐵路是中國一條從陝西寶雞通往四川成都的鐵路,全長668.2千米,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它是溝通中國西北與西南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成昆鐵路
成昆鐵路自四川省成都至雲南省昆明,全長1134千米,原為國防三線建設的重點工程,1958年7月動工,在修了61千米後停建。1964年8月復工,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又一度停工,1970年7月1日全程貫通。中國鐵路主要干線之一。
豐沙鐵路
豐沙鐵路自北京豐台至京包鐵路的沙城,全長106千米。1952年9月開工,1955年6月通車。1955年11月交付運營。這條鐵路是避開原京張鐵路關溝段33‰大坡道的另一通道,是當年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時所選的幾條線路中認為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豐沙線一直擔任煤運的重任。1963年初增建第二線。1972年,豐沙線復線改建完成,1984年電氣化。現在很多客運列車亦已改行豐沙線。
京包鐵路
京包鐵路自北京至內蒙古包頭,原為京張鐵路,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詹天佑設計並主持修建,1909年9月24日通至張家口市。1921年5月1日又修建了張家口至綏遠路段,全線更名為京綏鐵路。1923年延伸到包頭,改稱為京包鐵路,全長810千米。
包蘭鐵路
包蘭鐵路自包頭至蘭州,全長990千米。1954年10月開工,1958年7月通車,1958年10月交付運營
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是青海省西寧至西藏拉薩的鐵路,全長1956千米,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千米)已於1979年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格爾木至拉薩段2001年2月8日宣布修建,2001年6月29日正式開工,2005年10月12日全線貫通;青藏鐵路全線鋪通慶祝大會於10月15日在拉薩火車站舉行;預計2006年7月1日試運行,2007年通車。
大秦鐵路
大秦鐵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島市,縱貫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長653千米,是晉煤外運的專線鐵路。
膠濟鐵路
膠濟鐵路是位於山東境內,連接濟南與青島的鐵路線。膠濟鐵路全長393千米,於1904年建成通車。
隴海鐵路
中國一條從江蘇連雲港通往甘肅蘭州的鐵路,於1905年動工,1952年建成,全長1735千米。隴海鐵路是貫穿中國東、中、西部最主要的鐵路干線,
蘭新鐵路
蘭新鐵路自中國甘肅省蘭州市至新疆烏魯木齊,全長1903千米,是隴海鐵路向西的延長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最長的鐵路干線。
北疆鐵路
北疆鐵路自新疆烏魯木齊市至中哈交界的阿拉山口,全長460千米,是蘭新鐵路的西延線,是歐亞大陸橋的一個部分。
南疆鐵路
寧西鐵路
寧西鐵路自江蘇省南京至陝西西安,經安徽省合肥、六安、湖北省隨州、河南省信陽、南陽、陝西省商洛、渭南,至西安市新豐鎮編組站,目前已經修通合肥至西安段,全長1030.2千米,是八橫八縱之一。
寧啟鐵路
寧啟鐵路自江蘇省南京,途經六合、揚州、泰州、海安、南通至啟東,全長365千米,是八橫八縱中寧西鐵路的一部分。
武九鐵路
湖北省武漢至江西省九江,全長261千米,是國家路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鐵路等級為一級復線。
寧蕪鐵路
滬杭鐵路
滬杭鐵路是中國一條從上海通往浙江杭州的鐵路,於1906年動工,1909年建成,全長189千米。它與滬寧鐵路相連,並與浙贛鐵路、湘黔鐵路和貴昆鐵路等共同構成了中國中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鐵路干線。該鐵路全線都是復線並正在實現電氣化改造。
浙贛鐵路
浙贛鐵路是中國一條從浙江杭州通往湖南株洲的鐵路,於1899年動工,1937年建成,全長946千米。浙贛鐵路與滬杭鐵路、湘黔鐵路、貴昆鐵路等共同構成了中國中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鐵路干線。目前已全部實現了復線,正在進行客貨共運鐵路電氣化改造
湘黔鐵路
湘黔鐵路是中國一條從湖南株洲通往貴州貴陽的鐵路,於1937年動工,1972年建成,全長820千米。湘黔鐵路與滬杭鐵路、浙贛鐵路、貴昆鐵路等共同構成了中國中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鐵路干線。目前該鐵路正在建造復線,並已全部實現了電氣化。
貴昆鐵路
貴昆鐵路自貴州省貴陽至雲南省昆明市,是三線建設的重點項目,於1966年3月建成。全長639千米。現為八橫八縱的滬昆通道的一部分
南昆鐵路
南昆鐵路自廣西南寧至雲南省昆明市,全長898.7千米。
粵海鐵路
粵海鐵路自廣東省湛江至海安,經瓊州海峽跨海輪渡到海南省海口市,沿叉河西環鐵路途經澄邁縣、儋州市至叉河車站,全長345千米,與既有線叉河至三亞鐵路接軌。是中國第一條跨海鐵路。
鷹廈鐵路
鷹廈鐵路,又稱鷹廈線,是中國東南部地區重要的鐵路干線。它北起江西鷹潭,南至福建廈門,全長694公里。它在鷹潭與浙贛鐵路交匯,另外,在南平市的來舟有一支線通往福州,被稱作來福鐵路。鷹廈鐵路於1954年動工興建,1957年竣工通車,曾經長期是進入福建的唯一鐵路線。其途經地區多山且雨頻,因此時有山崩爆發造成鐵路中斷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