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增多少小學生
擴展閱讀
二月中旬上海穿什麼 2025-07-31 14:18:05

北京增多少小學生

發布時間: 2022-09-14 22:32:49

❶ 2022年全國小學生有多少人

根據公報,全國一般小學的在校生超過了1億人。全國普通小學為15.80萬所,比去年減少了2169所,減少了1.35%。另外,小學的教育據點為9.03萬處,比去年減少了0.62萬處。招生人數為1808.09萬人,比去年減少了60.95萬人,減少了3.26%。在校生為10725.35萬人,比去年增加了164.12萬人,增加了1.55%。畢業生1640.32萬人,比去年減少了7.58萬人,減少了0.46%。

❷ 2025年,北京將新增學位16萬個左右,增加學位能給學區房降溫嗎

我個人覺得其實不太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學位增加,進入北京人口,北京的出生人口也在增加,緩解不了大趨勢。

要知道,北京作為中國的多個中心,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最有地位的城市之一,每年有無數的人會湧入北京,每年也有會無數的人因為在北京生存不下去回到自己的家鄉,所以說各種各樣的優質人才都會源源不斷的湧向北京,他們會在北京結婚生子,到時候仍然會有非常多的學生需要上學,學區房仍然供不應求。而隨著開放二胎乃至以後的三胎,其實北京的居民也會增加生育,這樣的話其實新出生的嬰兒會越來越多,16萬左右的學位其實只能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浪潮,而這種趨勢是不可能緩解得了的。

❸ 北京有多少所小學,初中和高中

根據統計,2017年-2018年,北京市一共有小學1504所,擁有將近60萬名小學生,以西城區的實驗二小、東城區的史家小學、海淀區的中關村一小、宣武區的北京小學、崇文區的光明小學較為出名。

中學共305所,擁有將近27萬名中學生,以西城區的北師大實驗中學、東城區的北京二中、海淀區的人大附中(實驗班)、朝陽區的北京八十中學、宣武區的師大附中、崇文區的匯文中學較為出名。

高中共378所(不包括職高),擁有將近17萬名高中生,以西城區的北京四中、海淀區的人大附中、朝陽區的北京八十中學、順義區的牛欄山一中較為出名。

(3)北京增多少小學生擴展閱讀:

史家小學:

史家小學重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人才觀、質量觀。還積極探索考試方法改革和完善監控評價體系,實施多維立體動態評價體系,採取單元測試重考制,綜合考試分項制,學科能力競賽制,分層次選考制等多種考試方法改革,減輕學生的一些學習壓力。

1993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貫徹「十八字總要求」的標兵校,受到市教委的重獎。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該校成立於1950年,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排名首位。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先後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範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等稱號,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擁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以及開展國際課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截至2012年,學校有本部和人大北校區兩個校區,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國際部三個教學序列,在校學生4500餘人。

北京市第四中學:

北京市第四中學,簡稱北京四中(BHSF),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也是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北京市第四中學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12年,更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校;1928年,改名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學校;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增設國際部;2005年與北海中學合並。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市第四中學高中部共有近30個班級,學生數1153人;截至2012年,北京市第四中學初中部共有20餘個班級,學生數1200餘人。

❹ 全國小學生有多少

當年全國小學68.26萬所,比上年減少1.41萬所;招生2537.03萬人,增加183.55萬人;在校生12822.62萬人,增加401.38萬人;畢業生1899.59萬人,增加58.08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按各地相應學齡學制計算)98.4%(7-11周歲小學凈入學率98.7%),比上年增長零點七個百分點。其中男女兒童入學率分別為99.0%和97.7%,分別比上年增長零點五和零點九個百分點,男女性別差由上年的一點七個百分點降低到一點三個百分點。小學在校學生五年鞏固率81.08%,比上年增長二點二五個百分點。其中女學生五年鞏固率80.59%,增長二點一六個百分點。小學生輟學率1.85%,比上年下降零點四二個百分點。其中男、女學生輟學率為1.93%和1.75%。小學畢業生升學率86.59%,比上年增長四點六個百分點。

❺ 請問北京市有多少小學生多少小學校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北京晚報》報道,2005年,北京市小學數量將由2002年的近2000所減少到1500所,優質學校的
2005年9月起,有關人士預測,盡管目前小學新生還在登記中,但城八區本市戶口的小學生將在4萬人左右,是近年來小學入學人數最少的一年。
按照市教委公布的計劃,北京每年將通過布局調整掉100所左右的薄弱校。據悉今年北京小學畢業生首次跌破10萬,而畢業生最多的年份,小學畢業生接近20萬。但是,近幾年來,本市小學生數量逐年減少,有的小學甚至因為區域內小學生太少而與周邊學校合並。
覆蓋率將進一步提高。

❻ 北京少年宮新增1300餘優質學位,新增學位和課程後,師資配備是否充足

近日,北京市少年宮引進一批優質的教育教學項目,主要以體智融合為主,結合時代的發展以及素質發展的政策號召,北京市少年宮做出了良好的示範。新增課程以及學位之後,少年宮的師資配備將會陸續到位,據了解,本次的師資招攬主要來源於內部挖掘以及外部徵招,內外結合,激發優質教育教學項目的最大合力。北京市少年宮自身有著專業的師資,該師資在業內具有十分優良的口碑,教師基礎扎實,教學經驗豐富,能夠結合政策與時代的需求,為社會培育一大批全面發展的學生。

❼ 全國人口中小學生數量大約占的比例是多少

中小學生數量大約占的比例是20%。

小學生指正在小學上學的孩子。

1、舊指在國子監童科和民間蒙館、私塾讀書的學生,今指在小學讀書的學生。 《文獻通考·選舉八》:「 徽宗政和四年,小學生近千人,尚有繼至者,分十齋處之。增教諭俸,不許受束脩。自八歲至十二歲,率以誦經書字多少差次補內舍上舍。

2、比喻對某方面要從頭學起的人。多用作自謙之詞。毛澤東的《序言和跋》:「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這就是我的志願」。


教室活動安全教育

1、防磕碰。不在教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摔。需要登高打掃衛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無論教室是否處於高層,都不要將身體探出陽台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教室的門、窗戶在開關時容易壓到手,也應當處處小心,要輕輕地開關門窗,留意是否會夾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災。不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險物品進校園,杜絕玩火、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

6、防意外傷害。不準帶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等文具,不能隨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❽ 怎麼才能查到一個城市小學的數量啊

環比、同比、常住人口這些指標,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不過從「小學生在校人數」管窺中國人口遷徙路徑,進而反映出真實的樓市價值,這樣的論調你可能是初次見到。更為令人意外的是,廈門地區竟然位居這個榜單的榜首,力壓北上廣深成為全國增速第一。該文的作者認為,廈門不僅僅像像威海、煙台、三亞吸引來了養老人口,還吸引來了孩子們,這在沿海城市裡是非常獨特的,也是非常突出的。這說明,廈門能提供的公共資源更全面,因而城市更有競爭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文/劉曉博

故紙堆里,往往隱藏著重大秘密,我今天繼續為大家分析來自「統計公報」里的基本國情。今天的話題是,過去5年中國人是如何遷徙的,他們正從哪裡撤離,向哪些中心城市聚集。

能贏得增量人口的城市,房價自然會獲得支撐,商業機會大大增加,有望成為未來中國的城市之星。而失去人口的城市,或者競爭力偏弱的城市,商業價值將大打折扣。

我仍然不準備使用統計局關於人口的數據。2010年的時候,有過普查,這些數據至今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每年統計公報里,也會公布新的常住人口,這些數據是抽樣調查出來的,或者是估計出來的,往往受到官員政績觀的影響,因為他們需要「人均指標」。我仍然採用「小學生在校人數」這個指標,原因有二:第一,它目前沒有跟政績聯系起來,所以不會受到「污染」;第二,小學是義務教育,目前全國基本上都接近100%入學率,而且小學生數量是「數人頭」數出來的,不是抽樣調查出來的,更不是估計出來的。

「小學生在校生人數」這個指標也是有缺陷的。對於中心城市來說,它略微滯後於人口增長,因為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沒有把孩子帶來;在農村和小城市,它滯後於人口流失,因為家長們走了,孩子們在留守。但當我們用它來研究中心城市時,基本上還是靠譜的。唯一影響的因素是,城市房價越高,小學生人數越滯後於人口增長。我們先看數據(47個大中城市小學生數量變動表):

在上面表格中,有4個城市的數據需要說明一下,大連的數據為「義務教育階段數」,所以實際小學生下降比例會更大。蘇州、南寧沒有查到2013年數字,使用的是2007年與2012年數據的比較。合肥由於在2011年參與「劃分巢湖」,數據不可比,表中數據是2011年和2013年數據。裡面的呼市、烏市分別是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的簡稱。

再介紹一個大背景,由於計劃生育政策仍然在發揮作用,2013年全國小學生人數比2008年下降了9.4%,但全國人口仍然在緩慢增長。所以,如果一個城市小學生人數下降不超過9.4%,它的實際人口肯定是增長的。尤其是房價高的城市,小學生人數增長是滯後於人口數字的。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北京、上海、深圳(注意,沒有廣州)成為中國人口增長的三大中心,不僅自身人口增長迅猛,還帶動了周邊城市。在全國小學生人數平均下降9.4%的情況下,北京過去5年小學生人數增長了19.5%,所以實際人口增長大於28.9%(19.5%+9.4%)。在表中,我將廊坊、唐山、保定列入,這些城市人口增長都非常快,尤其是廊坊,過去5年增長實際上在40%左右,這些都是因為「北京因素」。上海本身增速超過40%(34%+9.4%),周邊的蘇州也迅猛增長。

深圳自身增長超過30%(24.6%+9.4%),並帶動了東莞、惠州的高速增長。事實上,深圳、東莞、惠州是廣東過去5年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相比之下廣佛地區黯然失色。而且,深莞惠地區過去5年資金增量也遠遠快過廣佛等其他地區,廣東的發展日益呈現出「全省看珠三角,珠三角看東岸」的態勢。如果這種態勢持續,廣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將被進一步邊緣化。

在北上深巨大光環之下,我們看到了另外幾個亮點地區。首先是廈門地區,增速竟然達到全國第一,這是我始料不及的。而且旁邊的泉州地區也是高速增長。這其實解釋了廈門最近幾年,房價飆升的根本原因。看起來,廈門不僅僅像威海、煙台、三亞吸引來了養老人口,還吸引來了孩子們,這在沿海城市裡是非常獨特的,也是非常突出的。這說明,廈門能提供的公共資源更全面,因而城市更有競爭力。

鄭州和長沙成為最耀眼的省會城市,他們在過去5年爭取到了大量外來人口,速度遠遠超過了杭州、成都、武漢,這也是非常讓人驚異的事情。尤其是湖南,最近幾年出現了人口迴流,小學生總人數的減少比例,明顯低於全國水平,值得祝賀。而在河南,內部失衡非常嚴重,至少有6個地級市出現了人口嚴重流失。 東北的衰落在人口數據上得到了證實:列入表中的4大中心城市,只有沈陽跑贏了全國數據,說明實際人口在微弱增長,長春、哈爾濱、大連都跑輸了全國數據,說明人口在流失。這些中心城市都出現人口流失,三省中的普通地級市、縣級市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大連,在過去5年「義務教育在校人數」竟然下降了16.9%,人口競爭力列47個城市倒數第一,讓人震驚。

大連、貴陽等7個跑輸全國數據的大城市(不含重慶),其樓市都缺少投資價值。尤其是貴陽這種房地產依賴度非常高的城市,樓市風險極大,絕對不能碰。至於其他商業活動,也盡量不要首選這類城市。重慶雖然小學生人數下降較多,顯示出人口的整體流失態勢,但重慶其實是一個人口規模中等的省份,對於重慶市區來說,人口肯定是增長的,只是缺少相關數據。

我今天分析的47個城市裡,絕大部分是「有特權的城市」,至於剩下的那些地級市、縣級市,絕大多數都屬於人口流失地區(但也有少數類似吉安、徐州這類人口增長較快地區),商業價值大打折扣。

【上哪學】我們基於互聯網工具及大數據,為家長和學生在擇校、升學

❾ 2025年北京將新增學位16萬個,增加學位能給學區房降溫嗎

2025年北京將新增16萬個學位,這些學位會對學區房的價格產生一定的沖擊作用,因為學生上學的位置沒有那麼緊張了,但是說到底能不能讓學區房降溫,還真不一定還得看一些其他的因素。

優秀的教育資源本來就是有限的,所以初中高中這個教育資源就很難去非常好的協調,因為誰都想讓自己孩子去好的學校,但是誰都去的話,學校哪有那麼多的教育資源啊,那就得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盡可能隨機的方式,不讓周圍地段的房子成為迫切搶手的東西,讓房子單純的成為房子,讓上學單純的成為上學,不與這個教育資源掛鉤,這樣學區房的熱度才能真正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