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話豬舌頭怎麼讀
擴展閱讀
二月中旬上海穿什麼 2025-07-31 14:18:05

北京話豬舌頭怎麼讀

發布時間: 2022-09-14 22:33:51

Ⅰ 豬舌頭潮州話怎麼說

摘要 您好,豬舌頭用潮州話,也就是潮汕話來說,叫做」獨己桃「。

Ⅱ 為什麼菜市場買豬舌頭不能叫豬舌頭

下面是幾位網友的解答:

賣豬舌頭的不叫豬舌頭,很有意思。全國各地都一樣,因為「舌」字無論用哪種方言讀音都與「折」、「蝕」、「賒」等比較貶義的字讀者相似,做生意人都比較忌諱,因些都把「舌」換為吉利的詞,比如兩廣人都叫「豬利」,有些地方則叫「豬賺頭」等等。

此外,中國人很多不好的東西要用口頭表述時還能是很有講究的,其實這就是中國文化。

舌頭的「舌」字與做生意「蝕本」的「蝕」字同音,不吉利,為商人忌諱,在兩廣地區,豬舌叫豬利。看過周星馳粵語版《算死草》的讀者,可以回憶一下葛民輝在澡房吻豬利片段,當時,星爺是不是豬利豬利的叫?

豬舌頭在我們老家又叫做賺頭,農村都有殺年豬的習俗。所以富不丟書,窮不丟豬是有一定的寓意的。年豬的部位,豬頭叫做元寶寓意招財進寶所以都會把豬頭放在中堂做祭祀的貢品。豬舌頭叫做賺頭希望一點都可以有錢賺生活富足。豬耳朵叫做順風希望一年到頭都可以順風順水,風調雨順。等等。

我是湖北的,我們那裡豬舌頭叫豬轉頭,我不知道轉是不是這個轉。但意思也應該是要賺的意思,而不是折本,就像蛇叫長蟲一樣。我發現很多地方蛇的方言都叫長蟲,可見全國人民都不希望折本的。

豬舌頭在你們那裡怎麼叫呢?

Ⅲ 豬橫利是豬舌頭還是豬腰

豬的脾臟(學名叫做「胰」),屬於消化的器官。是長在腹部之中,與腸道橫著連在一起的,象是一長舌,廣東話叫做「豬橫利」(廣東人把嘴裡舌不叫舌,叫「利」;做生意虧了廣東話叫「蝕」,與舌同音,為了忌諱這個「蝕」,改稱為「利」;又因為那脾象橫著的長舌,所以稱之為「橫利」)。
它只是長的像舌頭,並不是真的指豬舌,俗語叫做「豬腰子」。

Ⅳ 讀書的語氣有哪些

讀書的語氣有3種。

1、陳述語氣

陳述語氣是直陳事實,或肯定,或否定;有時單純報道事實或表示意見,有時還帶著某種感情色彩。

2、疑問語氣

疑問句可分為「有疑而問」和「無疑而問」兩大類。

是非問的結構與陳述句相同。一個陳述句改用疑問句的語調,就變成了是非問。特指問有疑問代詞指明疑問點,疑問點可以不止一個,語氣詞一般用「呢」,不用「嗎」。選擇問是句中幾個並列項目,或一件事的正反兩個方面,要求對方選定一種來回答。面上意思是否定、

3、選擇問句

選擇問句舉出並列幾個項目,讓回答的人選擇一個。基本格式是「(是)甲還是乙」。這類問句跟特指問句一樣,也不能用「嗯、是的、不是」之類回答。

(4)北京話豬舌頭怎麼讀擴展閱讀

委婉語的運用范圍

委婉語的運用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那些美好悅耳的詞來替換那些過分外露引人反感、恐懼的詞語,使言語更得體,交際也更容易進行,因而可廣泛採用。

1、死亡

漢語中替代「死」的委婉語很多,另外有些委婉詞的運用不僅可以使聽者能理解而且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與「死」有關的字眼也用相應的婉詞來替代。

2、人體的缺陷

一個人高矮胖瘦俊丑是天生的,但誰都希望自己更瀟灑漂亮一點。當你對一個人外貌進行評價時,長得有點缺點的要盡量撿中聽的說,這樣說減輕了直言的刺激和傷害,也是對別人的尊重與心理呵護。

3、日常生活

飲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也有許多委婉語。如北京話中 「舌」 與 「折」 同音,人們為了求吉利,用「口條兒」 代替 「豬舌頭」。老師對學生的評語也多採用委婉語的形式,以免傷其自尊。

4、職業

工種不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必定會有所差別。提起工人,人們容易與收入不高、簡單勞動等聯系起來,而用與 「白領」 相對的 「藍領」 來婉稱工人,則會使人有一種地位平等的感覺。那些收入不高、地位較低的職業一般用委婉的語言來表達。

5、不良現象

對於不良現象,人們一般持厭惡的態度,但是在某些場合或因為不願提及或因為不好意思就改用委婉語來說明。犯罪,直言時感到缺少同情心,犯罪者也會覺得丟人現眼,受人鄙視,因此就用 「失足、出事了」 來婉稱。

6、傷、病、殘

人人都有求吉避凶的心理要求,盡量使用吉祥一些的詞語來替代人們有所顧忌的詞語,這樣可以減輕當事人的心理壓力與自卑感,創造良好的心境。

7、政治軍事

在政治和軍事中,也涌現出一批外交上的委婉語。外交家常常企圖將緊張局勢的嚴重性縮小到最低限度,因而讓自己的真正動機給人以模糊的印象,這樣的委婉語只有行家才會明白。

Ⅳ 請問哪裡的方言,將舌頭叫做「小離離」(音)的,謝謝!

「舌頭」的「舌」與「折本」的「折」(此處讀she)同音,所以人們忌諱說「舌」。因此,上海稱豬舌頭為「門腔」。武漢稱豬舌頭為「口條」,或者反「折本」之意而稱之為「賺頭」。廣州也是把「折本」的「折」反過來稱為「獲利」的「利」,於是廣州稱豬舌頭為「豬脷」。
「小離離」大概就是「小脷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