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距離北京近的沙漠治理得怎麼樣
擴展閱讀
廣州到雲南的快遞多久 2025-07-29 16:29:52
福州哪裡有批發教輔書的 2025-07-29 16:25:51
杭州怎麼去淳安 2025-07-29 16:17:53

距離北京近的沙漠治理得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9-18 04:05:48

❶ 中國每年花巨資治沙,但為什麼只有庫布齊沙漠效果顯著

說起沙漠,許多人都會覺得這個一個荒無人煙水資源貧乏之地,因此,沙漠也被稱之為是“死亡之海”,只要是黃沙所在之地,都毫無生機。同時,我們國家也是收到沙漠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一直以來,將沙漠變成綠洲都是我們的夢想。

這恐怕有些難度,畢竟每個沙漠所處於的地理環境都不相同,如果和庫布齊沙漠一樣進行大規模的綠化,有可能會導致一些無法預估的危害,地下水位下降,污染等等問題,在治沙方面,還是要針對不同的沙漠進行相應的治理方案。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我們治理庫布齊沙漠的成就的呢?

❷ 沙漠綠化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有徹底消滅沙漠的案例

我的家鄉不是沙漠,但是大部分是荒山。山的陰面基本上是松樹林,鬱郁蔥蔥。而山的陽面則是偶爾零星分布著幾顆歪歪扭扭的松樹、楊樹等,其餘基本上全是野草、低矮的榛子叢。甚至還有的除了一點高度不超過10厘米的草之外,什麼也不長。荒山,徹徹底底的荒山。

大概十幾年前,北京的沙塵暴非常嚴重。說我們那裡是北京沙塵暴的污染源。可能吧!因為十幾年前,每年三四月,我們那裡都會刮沙塵暴,黃沙漫天蔽日。於是,為了治理沙塵暴,也可能是為了治理荒山,在我們那裡的幾個鄉鎮開始在山上種杏樹——杏樹成活率高,主要是還有經濟價值,杏仁可以葯用,可以造杏仁露。大概我在初中時,約十年前吧,我們那幾個鄉鎮發動全鄉村民,到山上挖樹坑。一個樹坑的標准規格是長兩米,寬一米,深一米——額,活像一個大棺材。挖了幾年,我們家那一片山終於全都挖上樹坑了,漫山遍野,整整齊齊,相當漂亮。還立碑紀念了此事。我們村子裡的山是最先挖樹坑的,那一年,全鄉的民眾都來我們村子的山上挖樹坑。下雨了,他們就住在我們村民家,每戶住個三四人。彷彿回到了人民公社時代。我們村子挖完的第二年,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村子裡的河沒水了!我們村有一條河,源頭就是我們村裡的山。夏天,雨水多,山上的水會留下來,山上的泉水也會冒出來,河水很大。冬天,河裡會結冰。我們小時候夏天去河裡洗澡,冬天去河裡劃冰車、抽陀螺,我們那叫冰尜(bing ga)。可是挖完樹坑的第二年,怎麼就沒水了呢?當時我想,可能是下雨的雨水都匯聚到樹坑裡了,還沒流下來!等沖擊的砂土把樹坑填滿了,應該就會流下來了吧!也就是第二年,山上的樹坑都種了杏樹。可是第二年,第三年……河裡仍然沒水。山上的杏樹倒是長的很旺盛,已經長的比人都高了,鬱郁蔥蔥。同時,好像是我們家那邊的沙塵暴也不怎麼颳了,看來植樹造林對沙塵暴很管用。但是,河裡的水,仍然沒有啊!也就是那幾年,我們村子裡面冬天雨水少的時候,開始有人家裡的水井沒水了。這其中就包括我們家。我們家裡的水井沒水了,那時我在高中。沒辦法,我們家又重新打了一眼更深的水井,才有水吃。到了近幾年,我們家那邊是經常旱,幾乎年年都會旱。總有幾家挖的淺的水井裡沒水。而家門前那條河,好像已經死了。

❸ 中國最沒有出息的沙漠,為何如今只剩200畝

從1300畝被治理的現在只剩下200畝,歸根到底還是擔心過大的沙漠會影響到北京的生活,因此把天漠進行了綠化填充,剩下200畝作為國家拍電視劇和景點作用。曾經很多人覺得天漠是自然消失的,其實天漠是整治導致變少的,畢竟離北京實在太緊了,如果沙塵暴真的很嚴重。

天漠雖小但意義很大,有機會也可以去感受一下小沙漠的生活。

❹ 庫布其沙漠治理到底 怎麼樣 知乎

先拋出一個大結論:即使是中國一線的優秀治理,也並沒有一個良好的調薪機制,使得部分老員工薪資被鎖定,新員工進入的時候又必須遵從市場化原則,造成新人比老人工資高,這並不是單一一家的問題,而是在中國界普遍存在。

❺ 庫布其沙漠為何被稱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中國樣本」

「從記事起,村裡村外全是沙,房前屋後全是沙,晚上睡覺還得頂門。」80歲的高林樹一直生活在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的北緣――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中和西鎮官井村。

作為官井村治沙第一人,高林樹通過多年的堅持,種活了近千畝樹苗,通過林下種草養羊,成為村裡的第一個「萬元戶」。這事發生在1986年。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已成為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防治荒漠化模式,並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名片」。

美國《時代周刊》記者查理・坎貝爾認為,世界上中國人口最多,但耕地面積只佔世界的7%,庫布其的經驗彌足珍貴。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不僅在渾善達克、烏蘭布和、騰格里、塔克拉瑪乾等各大沙漠得到成功復制,同時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雲南、貴州、河北、吉林等中國各大沙區也成功落地。

❻ 庫布其是採用何種方法讓沙漠變綠洲

庫布其治沙人探索出迎風坡造林技術:在沙丘迎風坡2/3以下的區域密植花棒、沙柳等灌木和蒿草,固住沙丘腰部,讓風吹頂部的沙子;楊樹等喬木樹苗高,栽在背風坡後的窪地里,不怕沙埋。這樣,可以實現樹長沙低、削峰填谷,3-5年後沙丘高度可明顯降低。

庫布其人正是摸透了這些綠色「精靈」的「脾氣」,幾十年如一日,使庫布其沙漠3200多平方公里的黃沙披上了綠裝。披上綠裝,只是庫布其沙漠治理的第一步。綠富同興,由單純治沙向生態建設、生態經濟發展並舉轉型,才是治沙的最終目標。沙柳、檸條、甘草、沙棘、梭梭等治沙先鋒植物,耐旱、耐寒、耐鹽鹼,既有超強的固沙能力,又有多種經濟價值,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對實現「綠富同興」的目標功不可沒。

❼ 庫布齊、毛烏素沙漠都被消滅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也能治理成功嗎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我國森林覆蓋率明顯提升,從原來的不到9%,到改革開放初期的12%,再到如今的22.96%。與森林覆蓋率節節升高相反的是,我國的沙漠面積不斷下降,其中毛烏素沙漠已經完全從我國版圖上消失,庫布齊沙漠也已經治理成功了60%以上,完全消滅指日可待。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我國內陸地區,三面環山,而高山會阻礙水汽的進入,使得這里降雨量非常小。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雖然有冰雪融水,但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主要是由沙子組成,比熱容非常小,因此正午時分溫度異常高,而高溫會加速水汽的蒸發,所以即使有冰雪融水,也很難流經這里。

更重要的是,冰雪融水對於周圍的生態地區也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將一部分冰雪融水引入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那麼將會導致其他地區因缺水而荒漠化,所以從目前來看,治理塔克拉瑪干沙漠難度非常大,治理成本非常高,因此現階段我們難以消滅它。

❽ 世界上最「丟臉」的沙漠,從1300畝到如今只剩下200畝,經歷了什麼

大家對於沙漠都不會陌生,一望無際的沙漠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任何生命都難於生存。對於沙漠這種如此惡劣的環境,沙漠會不斷的「侵蝕」邊緣環境,不大擴大自己的疆土。但是有這樣一片沙漠叫天漠,因為解放軍叔叔的長期抵抗,從1300畝到如今只剩下200畝,可謂是世界上最「丟臉」的沙漠了。

這片沙漠非常有遊玩價值,只需要花費20塊錢就可以進入,而且裡面還有駱駝可以騎。不僅如此,而且還有很多電影和電視來這里取景。

❾ 繼毛烏素沙漠後,中國哪個沙漠200畝地變廢為寶

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地球上的沙漠化是越來越嚴重,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很多草原退化,到處都是沙漠,因此也是造成了很多地方常年缺水,植物變少,也使得很多靠近沙漠的城市,飽受風沙的折磨,當人意識到沙漠所帶來的嚴重影響時,就開始慢慢的治理沙漠,於是著名的毛烏素沙漠就被成功消滅了。

❿ 距北京僅1小時車程的沙漠是否被成功治理了

談及沙漠,咱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片被沙土所覆蓋的區域,雖說沙漠風景也別有一番風味,但是由於常年缺水,植物稀少等問題,沙漠對於環境的影響,那可是十分惡劣的,尤其是靠近沙漠的城市所受到的干擾尤為嚴重。之前我們介紹過毛烏素沙漠被成功治理,成為全球第一個即將被消滅的沙漠。無獨有偶,距離北京最近的又一處沙漠又被治理;比起毛烏素沙漠,它還有點與眾不同。


作為我國治理歷程中成功的一例,里也成了人們治沙的一個標桿。沙漠既有生態研究價值,保留一小部分又能助力於當地旅遊業、影視業的發展,帶動經濟。相信這里的治沙方案能為其他地方的沙漠治理形成參考,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自然環境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