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的什麼縣
擴展閱讀
上海一手房有哪些稅 2025-07-24 06:48:35
廈門英語如何拼 2025-07-24 06:38:54
找工作上海寶山區有哪些 2025-07-24 06:17:12

北京的什麼縣

發布時間: 2022-11-18 04:36:02

Ⅰ 北京市18個區縣分別是什麼

北京市共轄16個市轄區,分別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

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注意事項:

北京從總體上劃分為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保護區4類功能區。

首都功能核心區:

包括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和石景山5個區,這個區域是集中展現古老特色,體現北京作為我國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功能的區域,也是首都功能及「四個服務」的最主要載體。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網路-北京

Ⅱ 北京幾區幾縣,都在哪裡

截至2022年4月,北京一共16個區,自2015年撤銷延慶縣和密雲縣,設立延慶區和密雲區開始,16區的格局就形成了。

北京16區分別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

城六區是以天安門為中心的近城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台區、石景山區。

Ⅲ 北京市18個區縣分別是

截止到2022年4月,北京並沒有18個區縣,只有16個市轄區,分別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北京市人民政府駐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

北京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之間,中心位於北緯39°54′20″,東經116°25′29″,總面積16410平方千米。

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北京市轄區延慶區概述:

延慶區,位於東經115°44'~116°34',北緯40°16'~40°47'之間,東與懷柔區相鄰,南與昌平區相聯,西面和北面與河北省懷來縣、赤城縣相接。

總面積1994.88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佔72.8%,平原面積佔26.2%,水域面積佔1%。距北京市區74千米。

延慶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溫帶與中溫帶、半乾旱與半濕潤帶的過渡連帶。氣候冬冷夏涼,年平均氣溫8℃。最熱月份氣溫比承德低0.8℃,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擁有105平方千米的地熱帶,具有豐富的淺層地熱資源。年日照2800小時,是北京市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延慶官廳風口70米高平均風速7米/秒以上,風力資源佔全市的7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網路-延慶區

Ⅳ 北京市的所有區、縣名稱!

截至2019年7月底,北京市共轄16個市轄區,分別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銷密雲、延慶兩縣,設立北京市密雲區、延慶區。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

(4)北京的什麼縣擴展閱讀

北京市建制沿革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

又封黃帝之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

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

漢高祖五年,被劃入燕國轄地。

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

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於此,故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

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

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

歷經前燕、前秦、後燕和北魏而不變。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除燕郡。

大業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

貞觀元年(627年),幽州劃歸河北道。

後成為范陽節度使的駐地。

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北京稱帝,建國號為「大燕」。

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歸盧龍節度使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海淀區)與遼戰斗,北宋大敗,對燕雲十六州從此望眼欲穿;遼於會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

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北京東城區歷史沿革

周初屬薊國薊城,後屬燕國薊城,秦置薊縣,新莽時期改名伐戎縣,東漢復名薊縣,遼會同元年(938年),改名薊北縣,開泰元年(1012年),改名析津縣,金貞元二年(1154年),改名大興縣。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設內外城巡警總廳,下設46個警政區,內城26區,外城20區;三十四年,內城合並為13區,外城合並為10區。

宣統二年(1910年),再並內城為10區,內左一區至內左四區和外左一區至外左五區全部及中一區、中二區東部屬今轄區。

Ⅳ 北京有幾個區幾個縣

截至2019年,北京市共轄16個市轄區,分別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北京市人民政府駐通州區運河東大街57號。

北京,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153.6萬人,城鎮人口1865萬人,城鎮化率86.6%,常住外來人口達794.3萬人。

北京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中心位置東經116°20′、北緯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5)北京的什麼縣擴展閱讀:

東城區,隸屬於北京市,地處北京市中心城區的東部,東、北與朝陽區接壤,南與豐台區相連,西與西城區毗鄰,介於東經116°22'17"—116°26'46",北緯39°51'26"—39°58'22"之間,東西最大距離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千米,總面積41.84平方千米。

東城區是北京文物古跡最為集中的區域,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18.5片。

2019年,東城區下轄17個街道,常住人口79.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10.4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7.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822.9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6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摺合5.2萬美元)。

網路-北京

Ⅵ 北京有多少個區縣

截至2019年,北京市共轄16個市轄區,無下轄縣。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北京市共轄16個市轄區,分別是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

(6)北京的什麼縣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雲、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1956年3月9日,撤銷昌平縣,將昌平縣所屬行政區域(高麗營鎮除外)劃歸北京市,並命名為昌平區。將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長店、北皋、孫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葦溝等7個鄉歸北京市。

1958年3月,河北省通縣專區所屬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等5縣及通州市劃入北京市。其後撤銷西單、西四兩區,合並設立西城區;撤銷東單、東四二區,合並設立東城區;

撤銷前門區,並入崇文、宣武二區;東郊區改名為朝陽區;撤銷石景山區,分別劃歸豐台區、海淀區和門頭溝區;京西礦區改名為門頭溝區;

撤銷通縣和通州市,合並設立通州區;撤銷良鄉、房山二區,合並設立周口店區;撤銷大興縣,改為大興區;撤銷南苑區,劃歸朝陽區、豐台區和大興區;撤銷順義縣,改為順義區。

1958年10月,河北省所屬懷柔、密雲、平谷、延慶4縣劃入北京市。1960年1月7日,撤銷昌平區,恢復昌平縣;撤銷順義區,恢復順義縣;撤銷通州區,恢復通縣;撤銷大興區,恢復大興縣;撤銷周口店區,恢復房山縣。

至1960年底,北京市下轄東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朝陽、豐台、門頭溝等8區和昌平、延慶、懷柔、密雲、順義、平谷、通縣、大興、房山等9縣。

1967年8月7日,撤銷石景山辦事處,設立石景山區。1980年10月20日,設立燕山區。

1986年11月11日,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原房山縣和燕山區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

1997年4月29日,經國務院(國函[1997]30號)批准,同意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以原通縣的行政區域為通州區的行政區。

1998年3月3日,經國務院(國函[1998]17號)批准撤銷順義縣,設立北京市順義區,以原順義縣的行政區域為順義區的行政區域。

1999年9月16日,北京市撤銷昌平縣,設立昌平區。2001年3月2日,北京市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銷懷柔、平谷兩縣,設立北京市懷柔區、平谷區。

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銷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銷密雲、延慶兩縣,設立北京市密雲區、延慶區。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

Ⅶ 北京北三縣是哪三縣,北京的北三縣是哪幾個

1.北京北三縣一詞大多指的是廊坊市北三縣。

2.它包括廊坊市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以及香河縣,總面積1277平方千米。

3.這三個縣市行政上隸屬河北廊坊市,卻在北京和天津的包圍之中,成為河北省乃至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等級最高、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省級區劃間飛地。

4.由於毗鄰京津,北三縣地區也成為河北省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被河北省視為其經濟特區,有北京後花園的美譽。

5.三河市是河北省縣級市,西臨北京通州區,北臨北京順義區,東臨北京平谷區、天津薊縣,地處京、津交界地帶,和北京僅一河之隔,是中國佔地面積最大、行政級別最高的縣級飛地。

6.西距天安門30公里,西北距首都機場25公里,下轄東西兩市區,被譽為京東明珠。

Ⅷ 現在北京的區縣有哪些

截至2019年,北京市下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16個市轄區。

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8)北京的什麼縣擴展閱讀:

北京的區劃沿革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雲、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1956年3月9日,撤銷昌平縣,將昌平縣所屬行政區域(高麗營鎮除外)劃歸北京市,並命名為昌平區。將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長店、北皋、孫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葦溝等7個鄉歸北京市。

1958年3月,河北省通縣專區所屬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等5縣及通州市劃入北京市。

1958年10月,河北省所屬懷柔、密雲、平谷、延慶4縣劃入北京市。

1960年1月7日,撤銷昌平區,恢復昌平縣;撤銷順義區,恢復順義縣;撤銷通州區,恢復通縣;撤銷大興區,恢復大興縣;撤銷周口店區,恢復房山縣。

至1960年底,北京市下轄東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朝陽、豐台、門頭溝等8區和昌平、延慶、懷柔、密雲、順義、平谷、通縣、大興、房山等9縣。

1967年8月7日,撤銷石景山辦事處,設立石景山區。

1980年10月20日,設立燕山區。

1986年11月11日,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原房山縣和燕山區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

1997年4月29日,經國務院(國函[1997]30號)批准,同意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以原通縣的行政區域為通州區的行政區。

1998年3月3日,經國務院(國函[1998]17號)批准撤銷順義縣,設立北京市順義區,以原順義縣的行政區域為順義區的行政區域。

1999年9月16日,北京市撤銷昌平縣,設立昌平區。

2001年3月2日,北京市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銷懷柔、平谷兩縣,設立北京市懷柔區、平谷區。

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銷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銷密雲、延慶兩縣,設立北京市密雲區、延慶區。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

Ⅸ 北京市轄區縣有哪些

北京市行政區劃
首都功能核心區 ▪ 東城區 ▪ 西城區

城市功能拓展區 ▪ 海淀區 ▪ 朝陽區 ▪ 豐台區 ▪ 石景山區

城市發展新區 ▪ 通州區 ▪ 順義區 ▪ 房山區 ▪ 大興區 ▪ 昌平區

生態涵養發展區 ▪ 懷柔區 ▪ 平谷區 ▪ 門頭溝區 ▪ 密雲縣 ▪ 延慶縣

Ⅹ 北京市管轄幾個縣區

截至2019月2月13日,北京市所管轄的區有16個,沒有縣。

北京市下轄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門頭溝區、昌平區、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16個市轄區,共147個街道、38個鄉和144個鎮。

(10)北京的什麼縣擴展閱讀:

北京建制沿革: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雲、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1956年3月9日,撤銷昌平縣,將昌平縣所屬行政區域(高麗營鎮除外)劃歸北京市,並命名為昌平區。將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長店、北皋、孫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葦溝等7個鄉歸北京市。

1958年3月,河北省通縣專區所屬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等5縣及通州市劃入北京市。

1958年10月,河北省所屬懷柔、密雲、平谷、延慶4縣劃入北京市。

1980年10月20日,設立燕山區。

1986年11月11日,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原房山縣和燕山區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

1997年4月29日,經國務院(國函[1997]30號)批准,同意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以原通縣的行政區域為通州區的行政區。

1998年3月3日,經國務院(國函[1998]17號)批准撤銷順義縣,設立北京市順義區,以原順義縣的行政區域為順義區的行政區域。

1999年9月16日,北京市撤銷昌平縣,設立昌平區。

2001年3月2日,北京市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銷懷柔、平谷兩縣,設立北京市懷柔區、平谷區。

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銷原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撤銷北京市原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區。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銷密雲、延慶兩縣,設立北京市密雲區、延慶區。至此,北京告別縣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