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老北京炸灌腸是什麼吃
擴展閱讀
福州同城適合去哪裡 2025-07-26 15:35:01
自駕到上海要多久 2025-07-26 15:25:48

老北京炸灌腸是什麼吃

發布時間: 2022-11-27 12:29:56

Ⅰ 老北京小吃炸灌腸通常蘸什麼吃

鹽水蒜汁。

炸灌腸從明朝就開始流行了,幾百年的經典小吃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大灌腸一種是小灌腸,兩種做法跟食材雖然不同,但是都要用到一個東西哪就是鹽水蒜汁。可以說鹽水蒜汁就是這道菜的靈魂。

炸灌腸做法大全:

1、大灌腸做法:用豬肥腸洗凈,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2、小灌腸做法: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 灌腸外焦里嫩,用竹簽扎著吃,頗顯特色。

Ⅱ 老北京的小吃炸灌腸通常蘸什麼吃

老北京的小吃炸灌腸通常是蘸鹽水蒜汁吃的,鹽水蒜汁可以中和炸灌腸的油腥氣,口感微辣還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鹽水蒜汁一般都是將新蒜脫皮以後,使用搗蒜罐將大蒜搗成蒜泥。然後放入鹽和香油進行提味,加入清水就可以使用了。在老北京的時候,炸灌腸都是使用豬大腸的油做的。這種油會有一種大腸的味道,使用蒜汁鹽水則可以去除這種味道,化解油膩的感覺,還會增加炸灌腸的香味,軟糯微辣的口感,給人一種百吃不厭的感覺。

那麼,你有沒有品嘗過炸灌腸這一美食呢?

Ⅲ 老北京的小吃炸灌腸通常是蘸什麼調料吃

老北京人最喜歡的炸灌腸可說是當地特色小吃之一。最初的做法是把豬大腸中的肥油煉制出來後用於炸灌腸。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更加關注飲食健康,用豬大腸油來炸已經慢慢地被淘汰了。

(3)老北京炸灌腸是什麼吃擴展閱讀:

灌腸一定要切成薄片,平底鍋中煎灌腸片時須要中低火。待灌腸片煸煎至兩面金黃即可出鍋裝盤。鹽水蒜汁可以直接澆在灌腸片上,蘸著吃。

Ⅳ 炸灌腸是一種怎樣的北京美食

灌腸是一種老北京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

從前炸灌腸要用網子油,也可以用燉豬肉時上面的那層浮油,這樣炸出來不僅是脆的,而且是酥的,伴著一股醇厚的肉香。遺憾的是,現在炸灌腸鋪幾乎都改用素油了,說是為了健康,灌腸變成了全素齋。這么炸出來的灌腸只能說是脆的,而不能說是酥的,火候掌握不好還發艮。

吃炸灌腸必須澆蒜汁兒。把大蒜瓣放在碗里,撒上些鹽後用木製的蒜槌搗爛,然後再用涼水開水一激,蒜汁呈淡淡的綠色。注意,蒜必須是搗爛的,而不能用刀切或拍,那是出不來蒜香氣的。再是必須用涼開水,因為水一熱就出蒜臭氣。另外,搗蒜之前放了鹽,蒜才不亂蹦。要是能點上幾滴香油,味道當然更好。灌腸能咂摸出些肉的味道,奧秘也就在這鮮辣的蒜汁兒上。對於不能吃生蒜的南方食客,大概永遠也體會不到其中的妙處。

Ⅳ 炸灌腸是啥

灌腸是一種老北京特有的漢族風味小吃,用麵粉灌制,講究用豬大腸中煉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腸不免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不過,出於對健康的考慮,現在人們已經很難見到用豬大腸油炸制的灌腸了。炸灌腸的時候先將灌腸切片,或煎或炸,灌腸煎至兩面鬆脆時,澆上拌好的蒜汁趁熱食用,出於對這種老北京小吃的喜愛,在廟會排隊等待和手捧餐盒、用牙簽挑食灌腸的遊人也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灌腸也分兩種: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凈,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灌腸外焦里嫩,用竹簽扎著吃,頗顯特色。

不過大灌腸,這種講究質量的貨色現已經不易吃到了,通常在廟會、夜市上您所見到吃到的,只是用澱粉加上紅曲捏成個棒槌形,切成片兒後上鐺煎,滋味兒當然不如真正的灌腸,但因為用油煎得特別香,而且價錢又比較便宜,吃者依然很多。甚至,有吃灌腸吃上癮的人索性就買上幾塊,回家去自煎自吃,獨享其樂。

Ⅵ 炸灌腸是啥

灌腸是很出名的地方小吃,灌腸主要用的原材料是豬大腸,用豬大腸加上肉餡,灌腸,曬干之後可以用來清炒油炸,還能用水煮,不管怎麼做味道和口感都是很不錯的,最常吃的是炸灌腸,把豬大腸加上黃瓜蔥末,蔥姜蒜和蘸料放在鍋中均勻的翻炒,不過喜歡吃辣的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胡椒粉和孜然粉。

清炸大腸

材料

用料主料:生豬大腸1000克配料:黃瓜、大蔥、大蒜末、小餅調料:花生油、醬油、醋、鹽、香油、甜醬
做法
1、生火豬腸加醋、鹽搓洗凈外部黏液,用清水洗凈。
2、把大腸入水中煮爛。
3、把黃瓜、大蔥分別切成段,盛入小碟內。把大蒜末放入甜醬內加香油攪勻(稱老虎醬)。
4、把大腸周身蘸勻醬油,中間穿上一根大蔥,放入六成熱油內,炸至表皮呈棗紅色撈出,抽掉大蔥,把大腸切成馬蹄片或切成條,整齊地擺在盤內,連同黃瓜條、蔥條、老虎醬一起上桌即成。
小訣竅
製作關鍵
大腸洗凈煮爛。
注意火候,注意油溫,要炸酥外皮。
切各種配料時刀要整齊。
酥炸肥腸
材料
上色水:白醋5大匙,麥芽糖2茶匙,水2大匙,材料A:大腸2條,鹽1茶匙,白醋2大匙,材料B:片20公克,蔥3根,花椒1茶匙,八角4粒,水1大匙
做法
1.豬大腸加入鹽搓揉數十下後洗凈,再加入白醋搓揉數十下後沖水洗凈,備用。
2.將上色水所有材料加熱混合,備用。
3.蔥切段,分為蔥白及蔥綠,備用。
4.取一鍋,放入薑片、蔥綠,加入花椒、八角、水煮開,再放入作法1的大腸,以小火煮約90分鍾,撈出泡入作法2的上色水中,再撈出吊起吹晾乾,待作法4大腸表面干後,將作法3的蔥白部份塞入大腸內,備用。
5.熱油鍋,放入作法4的大腸以小火炸至上色、再撈出瀝干油份,切斜刀段排入盤中即可,亦可依喜好另搭配沾醬增加風味。

Ⅶ 北京灌腸是什麼做的

灌腸分兩種: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凈,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 灌腸外焦里嫩,用竹簽扎著吃,頗顯特色。北京最早的「灌腸」鋪是後門橋頭路東的「福興居」,有名的店還有長安街聚仙居、隆福寺豐年小店等。

相關資料

豐年灌腸,應名也算老字型大小,深究起來不過50來年歷史。解放後公私合營,將原來做灌腸的小攤販納入國營單位,有了豐年灌腸。隆福寺街里,一個不太敞亮的小店,貼著白瓷磚的牆面,碼五六張桌子。菜單上有生熟灌腸,生的論斤,熟的論盤兒。

除了灌腸、飲料,早期還有幾種冷盤,後來就只有小米粥。灌腸和什麼都不搭,個別拿灌腸當正餐的,吃完來碗小米粥溜溜縫兒,也是一頓飯。

以上內容參考新華網-老北京炸灌腸的前世今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老北京灌腸

Ⅷ 炸灌腸蘸什麼吃

  • 01

    鹽水蒜汁

    好吃的東西自然要配上好的吃法,炸灌腸一般是配上鹽水蒜汁來吃的。這樣子的灌腸口感會有一點點鹹味在裡面,如果不蘸那就是淡的,味道差很多。

    炸灌腸是一種老北京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屬於京菜系。灌腸講究用豬大腸中煉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腸聞起來總有一股豬大腸的特殊味道,但人們出於健康的考慮已經很少用豬大腸油來炸灌腸。

    老北京炸灌腸裡面加入了紅薯粉,口感和普通灌腸不一樣,炸出來的灌腸香脆可口,好吃的東西自然要配上好的吃法,炸灌腸一般是配上蘸料來吃的。配上鹽水蒜汁,這樣子的灌腸口感會有一點點鹹味在裡面,如果不蘸那就是淡的,味道差很多。

    灌腸切片是有講究的,要一邊厚,一邊薄,這樣才能酥脆可口,軟中有脆。吃灌腸澆的蒜汁,一直沿用傳統的石臼搗制蒜泥,將外焦里嫩的灌腸,澆上鹹味蒜汁,別有風味。

Ⅸ 老北京小吃「炸灌腸」,一般怎麼吃呢

Ⅹ 北京的炸灌腸是什麼,是什麼做的

炸灌腸是一種老北京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屬於京菜系。由:成品灌腸、蒜、香油、涼白開水、鹽做成。

1、灌腸是把澱粉加紅曲灌到豬腸子裡面。

2、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餅鐺中炸至兩面冒泡變脆,即取出澆上拌好的鹽水蒜汁趁燙吃。

拓展資料

在明朝劉若愚所著《明宮史》中就有記載。清光緒年間福興居的灌腸在京城小有名氣,福興居的掌櫃被稱為為"灌腸普",傳說其製作的灌腸為慈禧所喜。

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大腸灌制進澱粉、碎肉製成的,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灌腸的製作工藝發生了變化,改用澱粉加上紅曲和香料灌在豬小腸中成型,而超市中能夠買到的灌腸則把紅曲和小腸都省去了,僅僅是用綠豆澱粉加香料灌製成型的一個長長的澱粉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