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農村收益如何
擴展閱讀
廈門晚報如何訂 2025-07-05 02:21:39
天津鋁板保溫多少錢 2025-07-05 02:10:58

北京農村收益如何

發布時間: 2023-01-18 11:49:12

A. 北京農村現狀及其相關情況

北京農村現狀和所存在的問題在北京農村,55周歲以上的女村民和60周歲的男村民開始享受每月280元以上的補貼,不足年齡的村民在自願的情況下,每年交基數為912元數額的保險,在可以領取補貼的時候能更多的享受保險待遇。除此之外,耕地種田享受補貼;交很少的保險就可以在遭遇天災的情況下不至於血本無歸,以往靠天吃飯的農民終於可以靠政策「旱澇保收」。另外,「建設新農村」的大規模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據了解,這細化到建設統一的廁所和吊炕等等,未來的農村,必將是老有所養,其樂融融,煥然一新的新面貌吸引著每一位城裡人來度假,郊遊的最佳場所。制度是好的,我們也相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農民幸福,農村富裕,農業生機勃勃不再是夢想,但是現在的北京現狀又是如何呢?一,逛了整個村子不見年輕人。在村裡,誰家的孩子要是落在家裡那就是沒有出息,被街坊四鄰嘲笑的對象,農村的孩子,寄希望於學習,考出去轉了「非農戶」,全家人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考不出去的孩子也隨即離開了家,到外面美其名曰「闖盪」,就是一個月掙個三五百塊也絕不能在家務農,所以在村裡,逛上整整一天,你能看見的,多數是老人,其次是外地人,在本地做些小本買賣,在路邊跑來跑去的小孩,也多數操著口音,本地的孩子,都被爸爸媽媽帶去城裡接受教育了。二,誰在種地?誰在種地,走在路邊就能看見了,是一群四五十歲的男男女女,也許再過十年,就是一群五六十歲的男男女女,再過二十年,是六七十歲的男男女女,那麼,以後呢?「青黃不接,後繼無人」這些詞兒可以用在體育,文藝等各種各樣的事業上,用在農業上呢?以後,誰會種地?為什麼年輕人不去種地?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農村真窮,農民真苦」了吧!農業的出路在哪裡?何時才能發展到國外集約式大規模的生產?這似乎光靠一點點的優惠政策還不夠,道阻且長啊!三,私佔耕地現象嚴重。以前的麥地可以用「一望無垠」來形容,現在不是了,你的目光中隨時可能出現磚牆,甚至大瓦房,磚牆延伸倒是頗有些「一望無垠」的氣勢,偶爾會從大門內行駛出一輛奧迪,賓士或是其他講不出名字的高級卧車,那就說明這塊地被有錢人包下了,這是金錢和土地的交易,農民也開始做生意,因為他們也意識到把地租出去賺錢比自己辛辛苦苦種地掙錢要容易多了。還有自家在耕地中蓋房子的,有錢了,就渴望住大房子,至於種地,那能種出幾個錢呢四,房前屋後,栽瓜種豆。農民是靠土地來吃飯的,更是在夾縫之中的求生存,「轆轤,女人和狗」這部電視連續劇應該是80後的吧,現在的農村,還是象當年的電視連續劇中一樣,隨處可見「籬笆牆的影子」,籬笆牆之內,是各種各樣的青菜,瓜苗,美其名曰「純天然」,這也確實為農民剩下了很多菜錢,但是也嚴重影響了鄰里關系和新村建設,有的籬笆牆插進了鄰居的地盤,有的欺街佔道,讓車輛無法通行,村委會出面交涉,但是法不責眾啊,全村家家都一樣,怎麼才能一碗水端平?五,廁所,廁所!管理好農村,廁所是至關重要的大問題,吃喝拉撒是人之常情,建廁所就理所當然隨心所欲了,漂亮的廁所也能賞心悅目,但是在這里,就顯得那麼齷齪,不由得敬而遠之,以前的廁所,都建在自家院子東南角,現在的廁所,都是建在自家院外門前,院里是干凈整齊芬芳四溢了,若是家家門前都建那麼一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千姿百態,臭氣灌鼻的廁所,是怎麼樣的景象呢?

B. 北京農村戶口有什麼好處

法律分析:1、擁有農業用地和宅基地,農民通過審批的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

2、集體收益分配權:分配土地等集體經濟利益。

3、征地補償:對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實行徵收或徵用,並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等給予補償。

4、農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二條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