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大學正門是哪個門
北京大學的正門是西校門。
北京大學西校門是1952年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合並成為新的北京大學之前,燕京大學主校門。由燕京大學校友於1926年集資修建,所以又稱為校友門。西校門坐東朝西,為古典三開朱漆宮門建築,高不過七八米,風格古樸、庄嚴典雅,與頤和園東宮門相似,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校門兩側有兩頭石獅。
(1)北京大學寫了牌匾的是哪個門擴展閱讀
北大正門向西的由來:
1919年,在新任校長司徒雷登著手籌備建設新校園之時,五四運動正在全國上下掀起新文化運動的浪潮,民族情緒空前高漲,庚子之變後痛定思痛的教會大學,衷心希望學校能夠以中國樣式建造。他們請來了有志於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的墨菲擔任新校園的總設計師。
在1920年燕園的設計中,墨菲傾注了更多的熱情。他的雄心是使燕園「成為僅次於北京紫禁城的建築傑作」。新校址的位置尚未選定,墨菲就來到了北京,和燕大校方定下了第一個詳細的規劃設計方案。
在這個方案中,校園以長方形的院落次第展開,這種布局方式既能夠輕松地被西方人理解,同時也深深地刻著中國紫禁城嚴謹宏大的印記。沿主軸線布置了主校門、主體建築圖書館-行政樓、基督教青年會館、醫務樓最後以一座高聳的寶塔收束。
墨菲對西向如此鍾情,是他作為一個西方人來自文化深處的記憶。在西方,教堂的入口多設在西側,信徒從西面進入,面向東側的聖壇。作為燕大教育者的傳教士們,恐怕在潛意識中都懷有教堂東西向空間的記憶。
所以,玉泉山塔確實是一個令墨菲喜出望外的發現,它不僅給了校園面向西山道德優美風景,還在冥冥之中成就了燕大作為一所教會學校的宗教理想。
⑵ 北京大學正門位於哪一方位
北京大學正門在海淀區頤和園路五號。
⑶ 北京大學掛有「北京大學」牌匾是哪個門口每日的參觀時間段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在北大西門。
每日的參觀時間段是上午8:30至11:00和下午2:00至4:30。出自北京大學《關於2019年暑期參觀校園的公告》:「個人參觀校園需網上預約。預約成功後由東側門(地鐵四號線北京大學東門站A口向西)經人臉識別、證件核對後入校。
提前7天開放預約名額。每日准許預約入校的時段為:上午8:30至11:00和下午2:00至4:30。安保人員將對參觀人員及攜帶物品進行安全檢查,請予配合。「
(3)北京大學寫了牌匾的是哪個門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的西校門是1952年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合並成為新的北京大學之前,燕京大學主校門。校門兩側有兩頭石獅。這座校門是由燕京大學校友捐資修建,故而又稱之為校友門。
燕京大學有著眾多傑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國傑出的物理學家黃昆院士,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院士,著名醫學家吳階平院士等等。歷史上的燕大至今仍是北京大學的一筆寶貴財富,對今天的北大有著深遠的影響。
北大西門上面掛有北大校友,曾在北大圖書館工作過的毛澤東同志親自為北京大學書寫的校名,他所書「北京大學」四個字蒼勁有力,氣勢雄渾。
這座北大西校門仍然是北大師生進出北大的重要通道之一,它所正對著的是蔚秀園北大教工宿舍區;而每到節假日全國乃至全世界慕北大之名而來的人民常常在這里駐足留影,做為他們來到北京大學的存照。
⑷ 北京大學這四個字的牌匾是誰寫的
北京大學這四個字的牌匾是誰寫的?詳情是:
1949年12月12日,經北大校委會主席湯用彤、秘書長鄭天挺同意,校委會秘書汪子嵩起草了給毛澤東主席的信,請文書劉椿年楷書謄寫後,送中南海毛主席辦公處。信中邀請毛主席在北大五十一周年校慶紀念日(12月17日,解放後的第一個校慶)之際為北京大學題寫校名,以備製作新的校徽之用。信中附寄了一張紙,紙上有文書劉椿年畫的一個長11厘米、寬3.1厘米的長方形框,框下標注「北京大學」四個字,供毛主席寫校名時作尺寸參考。1950年3月17日,中共中央秘書室將毛主席為北大校徽的題字放在一信封內送給北大,並附言:「寄上毛主席為北大校徽題字,敬請收查。」
清華西門高大的門楣上鐫刻著四個灑脫的大字【清華大學】,這是開國領袖毛澤東親筆題寫的。1950年6月,日理萬機的毛主席應清華 師生員工的請求,欣然揮毫,一連寫了六個力透紙背的「 清華大學」。作為一代書法大家的他,還在旁邊謙虛地註明「:右下草書似較好些」。從此,由毛主席題寫的校徽就一直伴隨著每一個清華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