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哪裡有麻辣拌
擴展閱讀
廈門萬人旅遊是什麼 2025-06-25 10:42:44
北京方便麵小袋多少克 2025-06-25 10:31:10

北京哪裡有麻辣拌

發布時間: 2025-05-21 12:48:50

A. 北京好吃的外賣有哪些

北京的外賣美食推薦:


1. 檸小檬越南粉(價格:28~30元)
- 位於朝陽中傳附近,推薦嘗試冬陰功河粉加咖喱雞排套餐。粉質不會坨,幾乎媲美堂食,菜單無踩雷。我在那段時間整整吃了一個月。


2. 靚仔士多(價格:18~30元)
- 最平價好吃的西餐外賣,香腸拼盤土豆泥、瑞典肉丸都是我的最愛。曾連續兩周吃了8餐。


3. 熊大爺餃子雲吞(價格:25~35元)
- 雖然價格稍貴,但雲吞品質不錯,尤其是鮮蝦蟹子大雲吞,口感豐富。推薦原湯搭配,干拌也可以。


4. 不只是一家涼皮卷(價格:18~28元)
- 它家的涼皮不錯,醬料分量足,味道獨特,性價比高。需注意包裝密封性。


5. 滿記甜品
- 知名甜品品牌,美味無需多言。配送費波動較大,建議在優惠時段下單。


6. 南城香(價格:16~28元)
- 平價且口感上乘的中式快餐,無踩雷推薦,適合大快朵頤。


7. 阿香米線
- 米線不易坨,米飯和菜品均可滿足。性價比高。


8. 小谷姐姐麻辣拌麻辣燙
- 價格適中,注意不要點太辣,保證口感。


9. 小龍坎火鍋菜
- 價格稍高,但口感不錯,帶來滿滿幸福感。


10. 詠歌麻辣燙
- 特別推薦,能點飯,湯醇厚,價格實惠。


以上推薦,希望滿足你對北京外賣美食的探索需求。更多選擇歡迎繼續探索和分享。

B. 麻辣拌是什麼

麻辣拌是一個小吃,主要有土豆片、海帶結、豆皮、丸子、魚丸、甘藍、寬粉、油菜、白菜、悶子、豆泡、蟹棒、蘑菇、素丸子等原料組成或者隨便加自己喜歡的食材。

做法和麻辣燙原料相似,不過是在煮過後瀝干水分,加鹽,陳醋,糖,花生碎,辣椒,孜然,麻油等拌勻後食用, 是撫順人在引入麻辣燙的基礎上發明的,非常受歡迎,有醬香口味、酸甜口味、酸辣口味、麻辣口味、咸辣口味、甜辣口味、酸甜麻口味。

而且口味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進行調配,還有九葉粉之類的,現在遼寧周邊也有相應的麻辣拌出現,隨後風靡全國。最早出現在各個中小學校門口,很受學生們的歡迎,現在已經成為街頭小巷的美味小吃。



起源:

麻辣拌早在六七年前撫順將軍的一位店主就已經在沈陽開店,發展良好。如今,撫順麻辣拌已走向全國各地,沈陽、大連、鞍山、北京、上海、天津、山西等各大城市都有撫順麻辣拌身影。

這種麻辣口味的食品一出現,便以其新穎的製作方法和更加合適的口感征服了全撫順的人,從河南(渾河以南)到河北,從望花到東洲,大街小巷,迅速傳開,把原來的麻辣燙的市場完全擠走了。

現如今的麻辣拌製作方法是又經過幾次調整和改善之後形成的,而且在麻辣拌的傳播過程中,也衍生出許許多多不一樣的製作方法和口味。

C. 美食城的灰色外賣誰應該負責

7月19日12時,正是午餐高峰,但北京市海淀區新村的香四溢美食城沒有人聲鼎沸的景象,反而是美食檔口商家的各種外賣訂單提醒聲此起彼伏。這個約200平方米的美食城中間只有4套簡易餐桌,最多可供20人同時用餐,四周卻有約20戶小餐飲檔口。

記者還走訪了五道口地鐵口附近的學府美食城和美食匯。這幾家美食城有明顯的共同之處:到了就餐時間,店內實際就餐人數少、外賣派送量大、餐飲檔口沒有張貼獨立的營業執照和食品安全許可證,學府美食城和美食匯甚至沒有將相關證件公示於餐廳明顯位置。

這一情況與國家和地方法規有所出入。2018年起實施的《網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並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並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經營項目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超范圍經營。《北京市網路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第六條明確規定,「網路食品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網路食品經營范圍應當與其許可范圍一致。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不得從事網路食品經營活動」。

美食城商鋪自己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只通過美食城授權使用證照就能經營外賣,與國家和北京的要求並不一致。換言之,這些美食城商鋪送來的外賣,都是「灰色」的。

美食城監管處於政策模糊地帶

商事制度改革後,我國對食品經營實行先照後證,也就是餐館可以先辦理營業執照,再去食葯監部門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時並不核查商戶是否具有經營餐館的衛生、消防條件,企業年報時工商部門也僅考察商戶是否還在營業、電話地址等能否聯系得上。如果商戶拿到營業執照後就開業,不去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食葯監部門無法掌握信息,實際上就處於無人監管的狀態。

而且,出售外賣為主的美食城商戶幾乎沒有顧客上門,來自消費者的監督極其有限。以記者走訪的這3家美食城為例,盡管所處的周邊環境不佳,但是從這里配送出去的食物包裝卻十分精緻,各大外賣客戶端上的點單量和點評數也不少,消費者很難從外賣平台了解這里的作業環境和營業資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生小段說:「我點外賣的時候主要看一下評價,幾乎不會留意店開在什麼地方。至於相關的證件我從來沒點開過。」

據介紹,北京市大約有600家美食城,其中的美食檔口目前幾乎都沒有單獨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但這些商家大都在外賣平台開通了服務。

按照《網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

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平台需承擔起監管責任。記者聯系了目前國內主要的外賣平台。口碑掌櫃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在口碑入駐需要有單獨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系統會進行審核。當問到如果是美食城的一個餐飲檔口是否能審核成功時,客服回答記者「不能保證審核成功,但是可以嘗試」。

美團外賣方面回復稱:全國不同地區對於美食城商戶的監管要求不同。以北京為例,美食城內的商戶與美團外賣合作,的確只需要提供美食城的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信息。但是,為了核實真實經營地址,商戶還需要提交與美食城主體簽訂的場地租賃協議。

餓了么公關總監周毅對記者表示,餓了么要求上線的平台必須持有單獨的營業執照,但是由於北京等地沒有出台細則要求美食城商戶必須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目前這些地區上線的商戶只需要提供所在美食城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對不合規經營者,餓了么目前採取的是自查自糾與監管部門合作等形式。記者在餓了么北京地區客戶端首頁找到了「餓了么向消費者鄭重承諾」,其中有「下線名單公示專欄」,公布了因食品安全問題下線的商戶名單,下線原因大多為「使用他人許可證」「無證經營」「證照過期」「超經營范圍」等。

雖然各外賣平台表示已通過提供高科技手段加強商戶資質審核並進行大范圍自查,但從記者的調查來看,各平台上仍有「漏網之魚」違規經營。

正在審議中的《北京市小型食品業生產經營規定(草案)》擬規定,開辦小作坊、小餐飲,應向所在地區的食葯監管部門申請許可證,並提出擬對小食雜店和食品攤販實行備案管理。今後,開辦小食雜店,應在取得經營主體資格的同時,向所在地區食葯監管部門辦理備案卡。設立食品攤位,需向所在地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辦理備案卡。周毅則建議,對美食城商戶也應明確政策,採取備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