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位於哪個市
齋堂鎮為門頭溝區轄鎮,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西部深山區,鎮政府駐地東齋堂村。該鎮東南距區政府駐地30多公里,東北與雁翅鎮相接,北部與河北省懷來縣毗鄰。西部是清水鎮,南部與房山區大安山鄉接壤,東南部與大台辦事處相連。下轄29個行政村,三個居委會,總面積為392.4平方公里,略呈長方形,共7786戶,1708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08人。
齋堂鎮是西部地區的中心,地域廣闊,地形復雜,資源豐富,被稱為:"京西重鎮"。永定河、清水河穿境而過,109國道貫穿全境。全鎮大多是山地淋溶褐土,植被有楊、柳、櫟、榆、桑等林木和荊條、秀線菊等灌叢。人工植被有松、柏、蘋果、核桃、杏等。氣候屬溫帶季風型,氣溫低而多變,多風沙,夏季最高氣溫在37攝氏度,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75毫米,無霜期170天。
全鎮有鎮辦企業20個,村辦企業56個,煤炭產業曾經是齋堂的主導產業,也促進了齋堂各項事業的發展,隨著國務院關井壓產政策的實施和煤炭資源的枯竭,我鎮及時調整了產業結構,確定了以綜合開發、旅遊為經濟的發展的重點,培養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
齋堂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其中"東胡林人"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寒嶺關城、靈水村龍王廟戲台及"柏抱榆"、"柏抱桑"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而唐朝的靈岳寺、明清古居山莊、沿河城敵台、土城門更是遠近聞名。後桑峪天主教堂是北京郊區建立最早,規模較大的一座教堂。
為了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充分利用好旅遊資源,齋堂鎮正在大力開展旅遊事業。以旅遊業作為帶領地區群眾致富的切入點。通過對老景區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與新景點的開發,形成旅遊網路,逐步成為全區的旅遊中心,激活旅遊消費市場,帶動齋堂鎮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齋堂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21日,齋堂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0年3月10日,齋堂鎮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
2011年10月13日,環境保護部授予齋堂鎮2011年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黃芩仙谷
黃芩仙谷自然風景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由齋堂鎮政府、北京瓷茗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規劃將齋堂鎮的黃芩茶種植進行整體開發,瓷茗緣公司進行黃芩茶的加工、銷售、品牌樹立等。國家AAA級
爨底下村
依山勢而建的古樸民居,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磚雕,青石、紫石、灰石鋪成的街道,延續500多年的民風民俗走進門頭溝齋堂鎮爨底下村,彷彿置身於一幅完整的「清代民居圖」中。位於西山古道邊的爨底
馬欄村
馬欄,又名馬蘭,明代圈放馬匹之地,故此得名。馬欄村北距齋堂鎮政府僅4公里。抗戰時期的崢嶸歲月給小小的馬欄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業,被人們尊仰為京西紅村。1937年11月7日,黨中央決定成立
黃草梁風景區
目的地介紹黃草梁自然風景區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北14公里處,主峰海拔1773米,與靈山、百花山、妙峰山遙遙相望,為北京市西南山區高峰之一。黃草梁風景優美、氣候宜人,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
爨底下村古建築群
爨底下村古建築群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村又名「古跡山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現仍保存著500間70餘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國保留較完整的山村古建築群之一。爨底下村人(戶主
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現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北京市-物館和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紅色旅遊的好去處。1939年10月,蕭克將軍領導的八
⑵ 北京門頭溝刷新5月上旬氣溫歷史紀錄,你覺得熱嗎
北京門頭溝刷新了5月上旬氣溫歷史記錄,我不洞頌覺得這,因為這邊基本是山區感覺不到熱納岩鄭,只要在房間里好好獃著,基本上沒有炎熱的感覺,或者說在辦公室開著空調,外面再熱自己棗廳也感覺不到,只是感覺這邊空氣有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