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從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稱,但最能代表他創作成就的是描寫湘西邊地風土人情的「湘西小說」。 為什麼錯
這話基本上是正確的。所謂「京派作家」,是指當時那些寫帶有濃重的本土風味的作家,並非只是寫北京風情的作家,因為他們集中在北京活動,故稱「京派」。自然,寫北京風情的老舍是其代表,但寫湘西的沈從文與寫浙江的廢名也是重要的京派作家。
2. 駱駝祥子中有獨特的京味兒,摘抄一些片段,並說說其中如何表達了這一點
《駱駝祥子》的京味兒可以體現在:用北京話寫北京人。下面我逐個為您分析,並提供相應片段。
一、先看他是如何刻畫車夫的形象的:「這些專拉洋買賣的講究一氣兒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頤和園或西山。氣長也還算小事,一般車夫萬不能爭這項生意的原因,大半還是因為這些吃洋飯的有點與眾不同的知識,他們會說外國話。
英國兵,法國兵,所說的萬壽山,雍和宮,「八大胡同」,他們都曉得。他們自己有一套外國話,不傳授給別人。」
任何讀者看了這一段的描寫都不會把它錯認為是上海或別的地方的車夫。玉泉山,頤和園,西山,萬壽山,雍和宮,「八大胡同」這些都是北京城裡特有的地方,這種北京的氛圍是無可取代的。
老舍是北京人,他的作品內容大多是反映北京的社會世俗風貌,尤其是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大都是以北京為背景的,他所用的語言也是地道的北京話。
拓展資料: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中國北平城裡的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
祥子來自農村,是個破產的青年農民,勤勞、純朴、善良,保留著農村哺育他、教養他的一切,卻再也不願意回農村去了。
從農村來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是祥子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憑著勤勞和堅忍,他用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理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
但剛拉半年,車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祥子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
可是,還沒有等他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泡影。
當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好景不長,因虎妞死於難產,他不得不賣掉人力車去料理喪事。
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徹底破滅了。再加上他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連遭生活的打擊,祥子開始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
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不再像從前一樣以拉車為自豪,他厭惡拉車,厭惡勞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開始游戲生活, 吃喝嫖賭。為了喝酒,祥子到處騙錢,墮落為「城市垃圾」。最後,靠給人干紅白喜事做雜工維持生計。祥子由一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底層勞動者
淪為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參考資料:網路-《駱駝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