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大覺胡同屬於哪個街道
擴展閱讀
上海品質公寓包含哪些 2025-09-10 05:05:30
廈門38號碼頭怎麼走 2025-09-10 05:01:54
天津中新廠家有哪些葯品 2025-09-10 04:40:37

北京大覺胡同屬於哪個街道

發布時間: 2025-09-09 23:06:42

『壹』 北京的胡同來歷

來北京旅遊的遊客經常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北京的胡同在哪裡。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於元代,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大街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規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東西走向的一般為胡同,相對較窄,以走人為主,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

從地理位置上劃分,前門以北的胡同一般較寬,規劃比較整齊,前門以南的胡同一般較窄,規劃也不整齊。因為在清代時,清政府為了安全,不允許外地來京人員住在京城內,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門和崇文門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門商業區;在外來人員中許多是來京趕考的舉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廠文化街,天橋地區有許多娛樂場所,北京的劇院也都集中在南城。

北京城內老百姓集中活動的場所在什剎海一帶。

因為北京的胡同不集中,一般也不通車,游覽起來比較累,本站選擇了一些胡同的照片,以供了解胡同的一般情況。

「錢市胡同」是北京最窄的胡同(左圖和下圖),位於前門外珠寶市大街。過去這條胡同里都是錢庄,所以叫錢市胡同。胡同中最窄的地方只有80公分寬,兩個人相遇時只有側著身子才能過去。胡同長約三四十米。

老北京胡同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當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胡同的廢墟上拔地而起的時候,人們在擔心:胡同是否會消逝?大概正因為如此,有人又揀起了一個似乎陳舊的話題:胡同是怎麼成為街巷的名字的?這個詞是怎麼造出來的?因為提出了新觀點,所以今天再把舊話重說說。
一、「胡同」最初不是漢語
胡同一詞最初見諸元雜曲。關漢卿《單刀會》中,有「殺出一條血胡同來」之語。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梅香說:「我家住磚塔兒胡同。」磚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變。元人熊夢祥所著《析津志》中說得明白:「胡通二字本方言。」何處方言呢,元大都的。明人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進一步說:胡同本元人語。既是元人語,那就不能是漢語。元代將人劃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所謂漢人,指北方的漢人、女真人、契丹人、高麗人。這四種人並非同一民族,也不使用同一語言。那麼「元人語」也肯定不是「南人語」,至於色目人,包括的民族更多。故此「元人語」只能是蒙古語。
二、胡同與井關系密切
有的學者認為,胡同是從「忽洞格」———井轉變過來的。筆者贊同這個觀點。因為從大都的實際看,胡同與井的關系更密切一些。
先從胡同的形成看。元大都是從一片荒野上建設起來的。它的中軸線是傍水而劃的,大都的皇宮也是傍「海」而建的。那麼其它的街、坊和居住小區,在設計和規劃的時候,不能不考慮到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後造屋,或者預先留出井的位置再規劃院落的布局。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因井而成巷」。直到明清,每條胡同都有井,這是毋庸置疑的.再從胡同的名字上看。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不外乎這么幾個:以寺廟命名的,以衙署、官府機構命名的,以工地工場命名的,以府第、人名命名的,以市場命名的等等。但是,為數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光「井兒胡同」就曾經有過十個;加上大井、小井、東西南北前後井、乾井、濕井、甜水井、苦水井……不下四五十個。這說明,胡同與井是密切相關的。
三、奇怪的名字原於音譯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為用漢語無法解釋。但是,如果把這些胡同的名字成蒙古語,就好解釋了。試舉幾例:屎殼郎胡同,這名字多難聽、多醜陋!當初此地的居民為什麼要起這么個名字?其實這個名字譯成蒙古語是「甜水井」!朝內有個「墨河胡同」,蒙古語的意思是「有味兒的井」,大概是被污染過吧。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寫做箍筲胡同),苦水井;菊兒胡同或局兒胡同,雙井;碾兒胡同或輦兒胡同,細井;巴兒胡同,小井;馬良胡同或螞螂胡同,專供牲畜飲水的井……
北京還有不少「 帽胡同」。「帽胡同」蒙古語是壞井、破井的意思,前面加上一姓氏,表明這個壞井是屬於某家私有的。這不是牽強附會,白帽胡同旁邊,曾有個「白回回胡同」,說明這里曾是白姓穆斯林的住宅。而「豬毛胡同」附近曾有個「朱家胡同」,說明這里確實住過朱姓人家。楊茅胡同附近就是楊梅竹斜街。
年代久遠,有些發音被念走了樣,這也不足為怪:漢語地名念走了樣的難道就少么?不過有些蒙古語的地名難以考證了是真的。
胡同是井的音譯,這一點應該沒有什麼疑問了。但有幾點還必須強調一下,胡同和井,在元大都時代都有了「市」的意思,沙絡市也可以叫沙絡胡同,是珊瑚市的意思。在古代漢語里本來就有「市井」一詞,「因井而成市」嘛。同在元大都時代,胡同和井也有了「大街」的意思,《析津志》鍾樓:「樓有八隅四井之號,蓋東西南北街道最為寬廣」。意思很清楚,「井」等於大街。
舊北京的井窩子。在沒有自來水的時代,北京居民的飲水主要靠井。一般居民沒有私家專用水井的,就得到公用水井去汲水。圖中的獨輪車是專為人家送水的。歡迎各國遊客前來參觀游覽!

9北京西祠胡同10北京八大胡同11北京胡同文化12北京胡同地圖13北京胡同照片14北京的胡同 馮雪梅15北京著名胡同16北京胡同圖片17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18老北京的小胡同19北京胡同 夏炎20北京菊兒胡同21北京府學胡同小學22北京胡同一日游23北京的胡同 教案24北京胡同游公司25北京羊肉胡同26北京胡同旅遊27北京夏家胡同28北京禮士胡同29北京販毒胡同30北京胡同資料31人在北京西祠胡同32前門地區胡同 北京33北京細管胡同34北京胡同的伴奏35北京e龍西祠胡同網36游北京胡同的三輪車37北京市府學胡同小學38北京胡同吉他譜39北京 散文 胡同40北京 胡同 後海41北京胡同公司42北京 胡同 整治43明朝 北京 胡同44北京胡同的歷史45老北京胡同照片46老北京胡同圖片47北京胡同介紹48北京胡同的圖片49北京凈土胡同50北京胡同查詢51北京胡同女孩52北京 門框胡同53北京胡同 flash54關於北京的胡同55北京胡同的消失56北京磚塔胡同57北京胡同的特點58北京胡同文化公司59北京的胡同照片60北京胡同傳說61北京胡同詩62北京胡同小學63北京後海胡同游64北京八大胡同名字65北京胡同住宿66北京東城區乾麵胡同67北京西絨線胡同68北京胡同 論文69北京胡同觀光70北京最寬的胡同71北京最窄的胡同72北京胡同咖啡館73老北京八大胡同建築74北京胡同的起源75北京胡同mp3下載76北京市東堂子胡同77胡同里的北京娃78北京史家胡同51號79北京胡同的文化內涵80北京 興華胡同46號81北京山老胡同82北京棉花胡同棉花糖83北京西城正覺胡同84北京 一中 寶鈔胡同85北京的胡同 ppt86北京建築名稱的胡同87老北京胡同觀賞圖88北京胡同 公益講座89北京的胡同 京歌90北京胡同觀賞圖91北京西四塔磚胡同92北京市按院胡同小學93北京胡同mp3 夏炎

> 北京民俗數字博物館 > 胡同面面觀

走進現代化的北京城,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
因此,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並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胡同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為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胡同"即小街巷,在上海(南方)稱"弄"。明代以後被官方規范為"胡同"。過去一般認為"胡同"是蒙古語城鎮的音譯或是蒙古語"水井"的借詞,因為凡有居民聚落處必有水源(井),北京城區以水井為中心,分布居民區由來已久。過去的北京就是由千百萬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對面,平排並列有序地組成的。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間必要留出通道,從而形成了胡同。
每條胡同一形成,人們自然會給它起個名,這個名稱一旦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叫開了,就確確實實地代表了這條胡同在整個城市中的方位,成為人們交往、通信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標志。這是胡同名稱的實用指代作用。由於胡同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胡同口上,只是民國後才有的。
北京的胡同雖然看起包羅萬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廠胡同、團結湖、海濱胡同)、山川日月(圖樣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張自忠路、賈家胡同)、市場商品(菜市口胡同、銀碗胡同)、工廠作坊(打磨廠、油漆作胡同)、花草魚蟲(花枝胡同、草園胡同、金魚胡同、養蜂夾道)、雲雨星空(雲居胡同、雨兒胡同、大星胡同、空廠)、雞鴨魚肉(雞爪胡同、鴨子店、鮮魚口、肉市街)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看著眼花緣亂,但如果認真分析,還是有其自個兒內在的規律的。多以衙署官方機構、宮壇寺廟、倉庫作坊,橋梁、河道、集市貿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決定胡同、街巷的名稱,其中許多沿用至今。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縱橫交錯,織成了薈萃萬千的京城.胡同深深 .胡同深處是無數溫暖的家,這就是北京人對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

北京民俗數字博物館版權所有.

北京胡同名稱的由來

解放後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北京城區比解放初擴大三倍多。新建各類房屋面積,相當於建了10個舊北京城。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並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胡同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為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自元大都以來形成的老北京胡同成棋盤式格局。胡同的形成和發展,在其名稱上也留下了歷史變遷的痕跡,並反映出社會風情。
"胡同"即小街巷,在上海(南方)稱"弄"。明代以後被官方規范為"胡同"。過去一般認為"胡同"是蒙古語城鎮的音譯或是蒙古語"水井"的借詞,因為凡有居民聚落處必有水源(井),北京城區以水井為中心,分布居民區由來以久。最近《北京晚報》又刊登了新的考證文章,認為"胡同"不是蒙古語"水井"的借詞,是漢語。
每條胡同一形成,人們自然會給它起個名,這個名稱一旦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叫開了,就確確實實地代表了這條胡同在整個城市中的方位,成為人們交往、通信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標志。這是胡同名稱的實用指代作用。
由於胡同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胡同起,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胡同口上,只是民國後才有的。

北京的胡同雖然看起包羅萬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廠胡同、團結湖、海濱胡同)、山川日月(圖樣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張自忠路、賈家胡同)、市場商品(菜市口胡同、銀碗胡同)、工廠作坊(打磨廠、油漆作胡同)、花草魚蟲(花枝胡同、草園胡同、金魚胡同、養蜂夾道)、雲雨星空(雲居胡同、雨兒胡同、大星胡同、空廠)、雞鴨魚肉(雞爪胡同、鴨子店、鮮魚口、肉市街)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看著眼花緣亂,但如果認真分析,還是有其自個兒內在的規律的。

多以衙署官方機構、宮壇寺廟、倉庫作坊,橋梁、河道、集市貿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決定胡同、街巷的名稱,其中許多沿用至今。

1.以形象標志來命名

因而好多胡同都是以一個較明顯的形象標志來命名的,這也表現出北京人的實在、直爽和風趣,象較寬的胡同,人們順嘴就叫成了「寬街」、窄的就叫「夾道」、斜的就叫「斜街」、曲折的叫「八道灣」、長方形的稱「盒子」、短的有「一尺大街」、低窪的有「下窪子」、細長的叫「竹桿」、扁長的稱「扁擔」、一頭細一頭粗的叫「小喇叭」等等。

還有以特殊標志命名的胡同,如堂子胡同、石虎胡同、柏樹胡同(今百順胡同)、鐵獅胡同等。此外,還有以當地特點或形狀命名的胡同,如耳朵眼胡同、羅圈胡同、椅子圈胡同等。

2.以地名命名

早年間,最顯眼、最突出的標志就要數城門、廟宇、牌樓、柵欄、水井、河流、橋梁廠,所以就出現了以此命名的西直門內、外大街、前、後圓恩寺胡同、東四(牌樓)、西單(牌樓)、大柵欄(老北京人讀成:大市臘)、水井胡同、三里河、銀錠橋胡同等胡同名稱。

3、樹木植物

有的小胡同附近沒有這些特別顯眼的標志,胡同中種的樹多,就有了柳樹胡同,棗林胡同、椿樹胡同等以樹命名的胡同。

4、方位

許多胡同在起名時為了好找,還在胡同名稱前加上了東、西、南、北、前、後、中等方位詞,象東壇根胡同、西紅門胡同、南月牙兒胡同、北半壁胡同、前百戶胡同、後泥窪胡同、中帽胡同等。

5、北京的土語

因為胡同名稱是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自發起的,所以有不少北京的土語在里邊,象背陰兒胡同、取燈兒胡同、悶葫蘆罐兒胡同、答帚胡同、胰子胡同、嘎嘎胡同等。

還有不少胡同帶有兒音,更顯得京味兒十足,象羅兒胡同、鴉兒胡同、雨兒胡同、上兒胡同、帽兒胡同、盆兒胡同、井兒胡同等。

6、吉祥話

有些胡同名稱還能表露出人們的美好願望,人們總樂意用一些吉利的字兒來給胡同起名。象帶有什麼「喜」啊、「福」啊、「壽」啊等字眼的胡同就有喜慶胡同、喜鵲胡同、福順胡同、福盛胡同、壽長胡同、壽逾百胡同等等。還有帶著「平」啊、「安」啊、「吉」啊、「祥」啊字眼的平安胡同、安福胡同、吉市口胡同、永祥胡同等等。

還有富於浪漫色彩的胡同名稱,如百花深處、杏花天等,也有可笑的狗尾巴(老北京人讀作「狗乙巴」)、羊尾巴烊乙巴)胡同等等。

7、以衙署官方機構命名的胡同

如祿米倉、惜薪司、西什庫、按院胡同、府學胡同、貢院胡同、兵馬司等,以皇親國戚、達官貴族的官銜命名的胡同如永康侯胡同、武定侯胡同、三保老爹胡同(三保太監鄭和故居今名三不老胡同),吳良大人胡同等。

8、以市場貿易命名的胡同

如鮮魚口、騾馬市、缸瓦市、羊市、豬市、米市、煤市、珠寶市……

9、以寺廟命名的有隆福寺街、大佛寺街、寶禪寺街、護國寺街、正覺寺胡同、觀音寺胡同、方居寺胡同等。

10、以手工業工人和一般居民姓名命名的胡同有砂鍋劉胡同(今大沙果胡同)、汪紙馬胡同(今汪芝麻胡同)、騸馬張胡同(今栓馬胡同)、孟端胡同、劉漢胡同(今劉海胡同)、安成家胡同(今安成胡同)。
11、胡同與人名

北京的胡同,名字很有講究,是我們研究明清社會的參考資料。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後,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武安侯鄭亨住宅所在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後來錯叫武王侯胡同,即今天的西四北八條。

明初大將軍徐達長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長女嫁給了當時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時,徐達第四子增壽為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殺掉。朱棣進南京後撫屍痛哭,他即位後就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不久又封定國公,定國公徐氏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也就是今天北城的定阜街。

至於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監鄭和故居所在地。鄭和人稱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後來訛稱為三不老胡同。東城的無量大人胡同,即今天的紅星胡同,是吳良大人胡同的誤稱。吳良是明太祖手下大將。

明朝中葉以後商業經濟發達起來,當時有些個體勞動者也以他們出色的勞動為他們居住的胡同留下了名字。如明朝南城有個姓唐的洗布帛的勞動者,他們居住的胡同就叫唐洗白街,即今天崇文區的唐洗泊街。

宣武區有條粉房琉璃街,那是粉房劉家街的誤稱。東城有個姓姚的手工業勞動者,鑄鍋鑄得好,他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鑄鍋胡同,後來被訛稱為堯治國胡同,就是今天北京站西街附近的治國胡同。

北城有個豆腐陳胡同,後來訛稱豆腐池胡同。明朝還有個特點,當時製作祭祀用的紙馬鋪很多,這反映了明朝宗教活動盛行。胡同名字中就有汪紙馬胡同、何紙馬胡同,今天都已訛稱為汪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了。

北京的胡同名稱,實際上是以人為中心的,有的胡同直接以人名來命名。也有不少胡同雖沒以人名來命名,但其中卻有名人故居,像米市胡同里有康有為故居、北半截胡同中有譚嗣同故居、珠朝街有孫中山先生到過的中山會館、小楊家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護國寺街有梅蘭芳故居,後圓恩寺胡同有茅盾故居、西四北三條有程硯秋故居等等。而其它各類胡同名稱雖不是直接以人名來命名的,但也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關系。

象文丞相胡同、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等胡同的名稱都是人們為了紀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從而明顯表達了人們對民族英雄的敬慕。這就說明胡同的名稱絕不僅僅只有實用的指代作用,還具有美學功能和人文傾向。

『貳』 北京胡同名稱的變化有哪些趣聞

北京的胡同多,其名稱自然就多,它包羅萬象,涵蓋萬物,深入研究其名稱的來源及變化,能夠發現無數有趣的現象。

明清時期,北京胡同重名的特別多,如扁擔胡同就有11條,井兒胡同也有10條。

後來為了便於區分,將它們都改了名字。如東城建國門的扁擔胡同改成了大雅寶胡同,崇文天壇附近的扁擔胡同改成了東半壁街,東城朝陽門的扁擔胡同改成了竹桿胡同,西城豐盛的扁擔胡同改成了武定胡同,崇文花市的扁擔胡同改成了北河漕胡同,建國門附近的扁擔胡同改成了平坦胡同,宣武大柵欄的扁擔胡同改成了青竹巷,崇文門的扁擔胡同改成了剛毅胡同,西城廠橋的扁擔胡同改成了養蜂夾道,現存的扁擔胡同位於東城北新橋。

那10條井兒胡同改後的名稱有的聽起來特優美,如新街口南的"百花深處"、地安門大街的"杏花天"等。

有些胡同名卻十分難聽,像西直門內的屎殼郎胡同,不過現已更名為"時刻亮胡同";又如太僕寺街南的狗尾(老北京人把這個字念成"乙")巴胡同,現改成了高義伯胡同;鼓樓東大街的臭皮胡同,現改成壽比胡同;祟文門外東西興隆街的糞場大院,現改為奮章胡同等。

還有些胡同名稱,由於歷史悠久,人們逐漸用一些褒義的諧音字代替了原字。像東城的驢市街變成了禮士胡同,燒酒胡同變成了韶九胡同,悶葫蘆罐變成了蒙福祿館,東皇城根變成了東黃城根,東江米巷變成了東交民巷。

西城的臭水河變成了受水河,褲子胡同變成庫資胡同,大小沙鍋胡同變成大、小沙果胡同,牛蹄胡同變成了留題胡同,劈柴胡同變成辟才胡同。

祟文區的上、下鍋腔胡同變成了上、下國強胡同,纓子胡同變成了續子胡同,喜鵲胡同變成了喜悅胡同。

宣武門的打狗巷變成了大溝沿胡同,打劫巷變成了大吉巷,爛面胡同變成了爛漫胡同,牛血胡同變成了留學胡同,褲襠胡同變成了庫藏胡同,褲腿胡同變成了庫堆胡同,褲腳胡同變成庫角胡同。

很多胡同名稱非常耐人尋味。如有的胡同竟以柴、米、油、鹽、醬、醋、茶命名。柴棒胡同(安定門附近),米市胡同(宣武陶然亭一帶)、油坊胡同(西城西絨線胡同西口)、鹽店胡同(海淀清河)、醬坊胡同(西城德外大街)、醋章胡同(宣武牛街)、茶兒胡同(宣武大柵欄)。

還有的以金、銀、銅、鐵、錫命名的胡同,如金絲胡同(西城福綏境)、銀絲胡同(祟文門)、鋼鐵廠胡同(西城廠橋)、鐵門胡同(宣外大街)、錫拉胡同(東城東華門)。

此外,還有以金、木、水、火、土,東、西、南、北、中,紅、黃、藍、白、黑等命名的胡同。

胡同的名稱如此豐富多彩,以至引起了文人雅士的興趣,有人曾以胡同名作出多副對聯。如以今日西四到新街口路西十四條胡同名稱出的對聯,上聯是禮帥報壽石南太;下聯為:武車石寶大金公;橫批為:順阜德安。

上聯指禮路胡同、帥府胡同、報子胡同、壽壁胡同、石老娘胡同、南魏胡同、太安侯胡同,下聯指武王侯胡同、車兒胡同、石碑胡同、寶禪寺胡同、大帽胡同、金絲溝胡同和公用胡同。

這些胡同今日尚在,只不過前八條胡同現已改名為西四北一至八條,石碑胡同則改為育德胡同了。

橫批指的是老北京四座城門名,即順治門(宣武門)、阜成門、德勝門、安定門。

從元朝到清初,北京的胡同名稱以"大"字起頭的最多,共有40多條,如:大口袋胡同、大溝港、大市街、大豆腐巷、大陳線胡同(今改為大乘巷)、大轎胡同(今改為大覺胡同)、大盆兒胡同、大蒲鴿市(今改為大鵓鴿胡同)、大馬神廟胡同(今改為培英胡同)、大席兒胡同(今改為大席胡同)、大外郎營等等。

現今則以"東"字起頭的為最,共有333條,在"文革"時期則更多,達475條。當時僅"東方紅"路就有三條,還有"東風路"、"東風院"、"東輝路"、"東光路"、"東新胡同"等等。

那時,大部分胡同都加上了"紅"字,使帶"紅"字的胡同一下增加到了100多條。東城北新橋雍和宮大街當時改成為"紅日北路",然後從交道口北頭條至北新橋國子監街依次排列為"紅日北路"頭條至九條。

東四北大街當時改為"紅日路",然後由東四頭條至大菊胡同,依次稱為"紅日路"頭條至十七條。

東城東四的梁家大院、東門倉橫胡同、南豆芽胡同、南溝沿胡同、北豆芽胡同、椅子胡同當時都改叫"紅小兵胡同"。

祟文門地區的戴家胡同當年改為"紅哨兵胡同",宣武區的珠市口西大街給改為"紅衛東路",東城區交道口地區的豆角胡同給改成"紅到底胡同",崇文龍潭地區的元寶巷,改作"紅兵街",新街口南大街和西四北大街改叫"紅旗路",宣武區的騾馬市大街改稱"紅衛路",崇文區東花市地區的棗子胡同改為"紅強胡同",宣武區椿樹地區的"麻線胡同"改為"紅線胡同",東城朝陽門的真武廟改為"紅岩胡同"。

此外,那陣子還出現了不少諸如"總路線路"(地安門內、外大街)、"人民公社路"(德勝門內大街)、"大躍進路"(安定門內大街、交道口南大街)、"學毛著胡同"(東城交道口地區的南下窪子胡同)、"滅資胡同"(東城建國門地區的八寶樓胡同)、"反修胡同"(東城北新橋地區的東揚威胡同)、"反帝路"(東城東交民巷)、"代代紅路"陳城景山東街)、"永前進街"(西城德外大街地區的黃寺大樓前安德里北街)等帶有明顯時髦口號標語式的胡同名稱。

雖然這些胡同名字只叫了一時,很快就消逝了,但也留下了歷史痕跡。

由此可見,北京胡同好比一部網路全書,不僅反映了歷史的沿革,還展示了一些社會風情。像老北京流傳的"東富西貴、北貧南賤"的京師俗諺就反映出當年東城的一些胡同中住戶的基本情況。當時,那裡住的都是一些巨商大賈和殷實有錢的人。

還有一些胡同名稱顯示以前胡同的用處,如作過倉庫的新太倉胡同、海運倉胡同、北新倉一至五巷、北門倉胡同、北新倉胡同、西倉門胡同、東門倉胡同、南門倉胡同、祿米倉東、西、南、北巷等等,都是當年貯藏運河運到北京京官祿米的倉庫舊址。

西城胡同多住的是當官的,清代幾大王府都在西城,如什剎海北岸的醇王府(現衛生部所在地)、南岸的恭王府(現前半部為中國音樂學院,後半部為開放公園)、趙登禹路上的順承郡王府(現為全國政協所在地)、地安門西大街的庄親王府(現平安里太平倉西口路北,老建築基本無存)、大木倉胡同里的鄭親王府(現為國家教委所在地)、新街口東街的誠親王府(現為積水潭醫院)、西黃城根南街上的禮親王府(現為中央單位辦公用地)、府右街西的儀親王府(現為水電部招待所)、新文化街的克勤郡王府(現為新文化街第二小學)等等。

北城胡同中住的較多的是些做小買賣、耍手藝的的人和無業者。

南城胡同住的多是藝人和社會最底層的人,像珠市口以北,前門至和平門之間的八條胡同,從清朝時就是妓女居住比較集中的地方,俗稱"八大胡同"。解放後,隨著妓院的被取締,八大胡同也才徹底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