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歡迎你>歌詞鑒賞!急!
詞:林夕
曲:小柯
唱:群星
製作:陳少琪 小柯 余秉翰
迎接另一個晨曦 帶來全新空氣 <陳天佳>
氣息改變情味不變 茶香飄滿情誼 <劉歡>
我家大門常打開 開放懷抱等你 <那英>
擁抱過就有了默契 你會愛上這里 <孫燕姿>
不管遠近都是客人請不用客氣 <孫悅>
相約好了在一起 我們歡迎你 <王力宏>
我家種著萬年青 開放每段傳奇 <韓紅>
為傳統的土壤播種 為你留下回憶 <周華健>
陌生熟悉都是客人請不用拘禮 <梁詠琪>
第幾次來沒關系 有太多話題 <羽泉>
北京歡迎你 為你開天闢地 <成龍>
流動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 <任賢齊>
北京歡迎你 在太陽下分享呼吸 <蔡依林>
在黃土地刷新成績 <孫楠>
我家大門常打開 開懷容納天地 <周筆暢>
歲月綻放青春笑容 迎接這個日期 <韋唯>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 請不用客氣 <黃曉明>
畫意詩情帶笑意 只為等待你 <韓庚>
北京歡迎你 像音樂感動你 <汪峰>
讓我們都加油 去超越自己 <莫文蔚>
北京歡迎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譚晶>
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陳奕迅>
北京歡迎你 為你開天闢地 <閻維文>
流動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 <戴玉強>
北京歡迎你 在太陽下分享呼吸 <王霞李雙松>
在黃土地刷新成績 <廖昌永>
北京歡迎你 像音樂感動你 <林依輪>
讓我們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張娜拉>
北京歡迎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林俊傑>
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阿杜>
solo 京戲
我家大門常打開 開放懷抱等你 <容祖兒>
擁抱過就有了默契 你會愛上這里 <李宇春>
不管遠近都是客人請不用客氣 <黃大煒>
相約好了在壹起 我們歡迎你 <陳坤>
北京歡迎你 為你開天闢地 <謝霆鋒>
流動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 <韓磊>
北京歡迎你 在太陽下分享呼吸 <徐若瑄>
在黃土地刷新成績 <費翔>
。。。。。。
我家大門常打開 開懷容納天地 <湯燦>
歲月綻放青春笑容 迎接這個日期 <林志玲張梓琳>
天大地大都是朋友請不用客氣 <張靚穎>
畫意詩情帶笑意 只為等待你 <許茹芸伍思凱>
北京歡迎你 像音樂感動你 <楊坤 范瑋琪>
讓我們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游鴻明周曉歐>
北京歡迎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沙寶亮滿文軍>
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金海心何潤東>
北京歡迎你 為你開天闢地 <飛兒 龐龍>
流動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 <吳克群 齊峰>
北京歡迎你 在太陽下分享呼吸 <5566 胡彥斌>
在黃土地刷新成績 <鄭希怡 刀郎>
北京歡迎你 像音樂感動你 <紀敏加 屠洪剛 吳彤>
讓我們都加油去超越自己 <郭容 劉耕宏 騰格爾>
北京歡迎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金莎 蘇醒韋嘉>
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付麗珊 黃征房祖明>
北京歡迎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全體群唱>
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全體群唱>
北京歡迎你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全體群唱>
有勇氣就會有<全體群唱>
奇跡 <全體群唱>
另:
在一波波大張旗鼓地宣傳攻勢下,即使你對奧運和音樂都不感興趣,你也會偶爾聽到一些奧運歌曲。不得不說的是,幸好香港有林夕,中國有林夕,才不至讓最富魅力的中華文化符號——漢字蒙羞。在眾多迎奧運慶奧運的歌曲中,大多流於表面,無病呻吟,故弄玄虛,矯情做作之際,林夕拯救了我們的視聽,拯救了一度「搖搖欲墜」的奧運歌曲。
在這里,我無意去評述其他人的作品哪裡優哪裡劣,只要有心的朋友去聽一聽想一想,就會發現中國文字的深奧、玄秘。同樣的文字同樣的旋律同樣的語言規律,不一樣的排列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入題角度,效果就是如此截然不同。在林夕的這首歌詞中,我們可以讀到包容,讀到真誠,讀到大愛無疆,讀到激情奮進,讀到熱情,讀到幸福,讀到滿心歡喜,讀到民族尊嚴。崇拜林夕,他筆下走千言,心中系萬語,中國文字在他的輕描淡寫下熠熠生輝,他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最精粹的一個美麗側面。
讀林夕的詞是種享受,那種散文式的的韻律和詩意始終輕輕盪漾其中。林夕詞中的每一個字眼都是精雕細琢出來的,多一字太重少一字太輕,文字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尤其給這首奧運歌曲所填的歌詞,妙句迭出,不僅展現出他獨一無二的文字駕馭功力,更體現出了他對中國對奧運對世界對人類的深刻理解!
關於林夕和他的詞作,在此不再贅述。還是讓我們靜下心來一起品讀他的這首力作吧——《北京歡迎你》。
另:采訪
新浪娛樂訊 北京奧運會倒計時100天主題歌《北京歡迎你》由成龍( 聽歌 blog)、那英(聽歌)、劉歡(聽歌)、陳奕迅(聽歌)、周筆暢( 聽歌 blog)等百名一線歌手演唱,並將於17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
當天下午(17日)16時30分,這首《北京歡迎你》的主創人員林夕、陳少琪、小柯(聽歌 blog)、余秉翰獨家做客新浪直播間,與廣大網友在第一時間分享這首奧運會倒計時100天的主題曲。以下為此次聊天實錄:
主持人趙寧(blog):歡迎各位新浪網友,我是主持人趙寧。在今天上午北京奧運會倒計時100天主題曲《北京歡迎你》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而今天下午我們也非常有幸能夠請到這首歌曲的主創陣容做客新浪,歡迎一下他們,小柯老師,林夕老師,陳少琪老師還有餘秉翰老師,歡迎四位,我們自己來點掌聲,讓這個下午能夠熱鬧起來。(笑)
(鼓掌)
「北京歡迎你」不是口號 是最淳樸最平實的心情
說到熱鬧這個詞,我們覺得真的挺熱鬧的,這樣一首歌曲融匯了兩岸三地這么多明星的加入,同時還有小柯老師的作曲,還有林夕老師的作曲,四位參與到這么樣一個活動來,我們先分享一下好不好,小柯老師先來。
小柯:這次覺得這個事特別有意義,為什麼有意義呢?我不代表他們三個,我代表我個人,就是我本人思想上的一個轉變,提到思想這個詞,其實挺生硬的,但實際上的確是,小時候不愛提這個字兒,現在大了,願意提,是因為比如說「北京歡迎你」這五個字,在很多人耳朵里邊它是一句口號式的話,我們起碼70年代的人就不太喜歡喊這個口號,喜歡做一點更實際的。
所以在寫第一稿《北京歡迎你》的時候,我甚至沒有給林夕老師留寫這幾句詞的空,就是我們不想喊這個口號,我們想用一些更淳樸的音樂和語言表達我們這五個字的心情。但是當寫到一定地步的時候,這句話情不自禁地流出來了,因為發現原來被變成口號的這句話,原來是最淳樸、最平實,就是能夠是最自然表達北京人情感的一句話。所以我的創作過程當中有這么一個思想上的轉變。
因為開始比如說喊口號,是我請不起大家來,我們沒法,我面帶笑容都是強裝的,來了啊,挺好的,但是哎喲,我們家窮,但現在不是這樣,現在很有底氣的,當你很富裕的時候,外邊來的人你會很坦盪,很真誠地歡迎他們。那麼口號變成一句實際的話,就是這個轉變,想到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之後,覺得我們是理直氣壯的,而且非常有底氣地來歡迎來自全世界五湖四海的朋友。
運用中國的五音調式 有中國獨特的DNA
主持人趙寧:在發布會的時候,小柯老師一直笑稱,說自己是創作陣容當中惟一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孩子(笑)
小柯:這個創作是這樣,當開始想到這個題的時候,我的第一直覺就是一定要寫一首歌謠式的歌,就是我們有三個謠,民謠,歌謠,童謠。民謠是歲數偏大一點,好像只有成人才能懂的一種謠,叫民謠,童謠是小孩兒唱的,但歌謠是老人和孩子都可以唱的,就是很多歌謠,很多老頭兒唱起少兒的歌,他也可以唱歌謠,會覺得更有一種另外一番風味,所以首先確立這首歌的風格是歌謠,然後北京的風格,北京在我的腦子里歌謠,就是說我在北京30多年,一說歌謠我第一反應就是水妞水妞,每個北京人都會唱,所以那個是我的創作一個原始的源頭。
然後在創作過程當中用了就是中國的五音調式,後來錄的時候歌手都開玩笑,說小柯,真夠難為你的,就這五個音翻過來倒過去,上去下來上去下來,其實我覺得既然在中國辦奧運會,那麼這次的音樂應該有中國人獨有的DNA。
主持人趙寧:在小柯老師的介紹當中,我隱隱約約感覺到您是先把曲子做完了,然後再交到林夕老師手裡的。
小柯:是的。
林夕:放棄所有的武器 平白的表達心情
主持人趙寧:那能不能讓林夕老師談一談,你在這個詞方面的一些感受。
林夕:剛才小柯提到《北京歡迎你》,我倒不覺得,在最初的時候我倒不覺得它太像一個最典型的口號,因為畢竟我們如果省掉北京兩個字,我們說我們歡迎你,它只是將這個主角變成北京而已。所以我倒覺得不會太口號式,但是我也比較抗拒口號式的東西,就是我覺得這個北京歡迎你本身挺自然的,可以作為一個奧運的一個其中的主題,可是那個難題就是這個北京歡迎你,本身可以是一個像一句口號,其實想深一層它也是一個挺口語化的東西,歡迎你。我的難題在於,我想怎麼用一種最淳樸的語言,最簡單的文字,特別是現在那個音樂是決定用一種歌謠的風格,所以我不可能用表現太多靠文字技巧來完成的一種畫面,或者是任何的訊息的表達,我一定要用最簡單的文字,整個口氣像一個北京老百姓,或者是任何的一個中國人。
你想一個方面,打開一扇門,然後歡迎一些曾經來過,或者是完全陌生的一些客人,你的心態是怎麼樣的,那種心態我覺得以一個奧運的主辦國來講,我覺得應該是蠻有自信,可是不是驕傲,他的包容性很大,可是他有他的一種很清晰的、清楚的態度跟立場。所以其實你聽我剛才講的已經夠復雜了,可是我要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出來。
過去我太習慣用一些很多,我們說寫歌詞的武器,寫歌詞的武器就是一些比如說我用一個比喻,擬人法之類的,可是這個我一定要放棄所有武器,我就是很平白地寫一些東西出來,而且奧組委那邊的要求,給我五個字很大的壓力,四兩博千金,要用最簡單的文字,可是背後需要有一些哲理在裡面,有一些想法在裡面。所以其實很難,這個很難的,因為任何的創作最難的地方,最高的境界我覺得是返璞歸真,其實返璞歸真四個字說起來容易,能夠達到真正的這樣的效果其實比你寫很多很復雜,玩很多花俏的東西要困難的多。
主持人趙寧:在網上很多留言的朋友都說非常喜歡這首歌。
網友(天津):我已經聽了很多遍,覺得旋律非常好,唱起來也是琅琅上口,而且歌詞部分我也很欣賞。比如說像由歌手寒耕唱的畫意詩情帶笑意,只為等待你,很有意境。
陳少琪:歌手都很專業很配合 錄制過程很順利
主持人趙寧:剛才我們跟我們的詞曲創作者兩位老師交流了一下,想問製作人陳少琪老師了,在面對這個工作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有一些壓力和挑戰並存的感覺?
陳少琪:說白了,壓力其實比上次那個更大,他們的歌寫好了,我們經過很痛苦的過程,就把小樣做出來,拿到那個名單我真的害怕了,因為所有的歌手加起來,我可以大膽一點說,沒有一個作者能給這么有分量的歌手,在唱同一首歌,給他們配唱,應該從來都沒有。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在北京的部分我跟小柯已經錄大概七、八天了,錄了七、八天,然後還有港台的部分我要飛到香港和台灣,也錄了七、八天左右,最後把所有的聲軌都帶回來北京做後期。
那個名單裡面你看很多歌手,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優秀的音樂人,他們唱歌都比我厲害一千倍,所以他們都很用心聽我們的應該怎麼唱,包括小柯老師很堅持每個部分,在哪裡換氣,他們都是同意。所以這個我們很感動的。
主持人趙寧:我想打斷一下,為什麼小柯老師會在一些氣口的換氣部分要求那麼嚴格?
小柯:是這樣,因為很多人嘛,大家有合,有齊,而且我們不知道它最後呈現的樣子,所以越是在後邊比較復雜的工作,你前邊必須要整齊劃一。
主持人趙寧:也是希望風格上面盡量有一個統一的感覺。
小柯:對。
陳少琪:要不然比如說現在有簽百位的歌手,如果每一個人都不一樣的話,最後我們根本沒法混在一起,所以他們都明白這一點,都聽我們的,所以這是我的第一個感動。第二個感動也是壓力,因為每個人唱的是一段兩段,但是真正用哪一句我們真的不知道,因為天天都有歌手加入,所以他們反而安慰我,那少琪,你的壓力先別那麼大,你先錄好,他們每一個人都進棚里一個小時,先把他們的部分唱好,其實他唱的時候每一個人都知道,可能最後出來只有五個字,可能只有北京歡迎你能用上,所以他們反而反過來安慰我,就說你別壓力那麼大了,因為每一個人我都跟他們解釋十分鍾,他說你別說了(笑)
製作內容龐大 一千多個段落整合
主持人趙寧:光解釋這些話他就說了上百遍,不容易(笑)
陳少琪:對,還有一件小事也是挺有趣,就是我們錄音的頭一天,第一位歌手進來就是力宏,那個可以說吧?(笑)那天我們剛做好那個音樂,就是小柯盡最後的努力,因為在錄音之前一個晚上那個錄音還在編曲,還在修改,那個速度也在加快了,所以第一天錄音的時候音樂是沒有人唱的,完全是伴奏,空的,然後力宏進來之後本來我們幾十個人唱一句,結果他把整首歌都唱完,等於唱了一個小樣。所以後來每一個人,第二個人進來,第三個人進來,他們說為什麼整首歌都是王力宏( 聽歌)在唱,因為那時候音樂是空的,我們就請他從頭到尾唱一遍,這個也是第二個感動。最後想說的,就是最後整首歌完成了,我們把所有的聲軌帶回北京,那個電腦都跑不動了。
小柯:這首歌的檔案一共有11個G。
陳少琪:也是我製作裡面最大容量的一首。
小柯:一共一千多個段落,一千多個檔案,因為歌手很多,所以我們最後做後期的時候通過電腦完全不可能帶動那麼多,就是很費力地進行最後的工作。
陳少琪:所以做完之後那個效果,有一件事我沒有想到,我一開始就是幫助他們兩位做那個配唱製作,最後聽最後的版本,我真的覺得那首歌已經超越了這五個字表面的意思,就是北京歡迎你,向全世界發出邀請這個意義了,我希望這首歌過了奧運之後,往後北京要辦任何的活動,我們都能用這個歌,就是繼續流傳下來。我相信這首歌因為這么多大牌同時在唱一首歌,然後裡面那個意思也是特別為奧運來寫的,就是請客人來我這兒坐坐,看看,走走,所以我覺得這首歌應該可以流傳下來的。
錄音工作四地同時進行
主持人趙寧:在三位的介紹當中,我們知道真是有這么多歌手和音樂人的精誠合作,這么多辛勤的勞動,同時還有這樣一份熱誠,最後才成就了我們今天聽到的《北京歡迎你》。當然我們在這個時候一定要隆重地請出我們余秉翰余老闆,我們知道從頭到尾余老闆都是親身參與了,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發起者,然後執行者,最後成形,我相信您應該是最有體會的。
余秉翰:挺可怕的(笑)這個事情剛剛做完樣板的時候,我是鬆了一口氣,到奧組委告訴我,他們准備再做另外一首歌的時候我是嚇了一跳,因為我第一個想法,很難很難有一首歌能超過樣本,後來跟他們一次、兩次、三次開會,我們想要做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一首歌?我們有一個命題,北京歡迎你,北京歡迎你的背後是什麼?這個核心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說北京歡迎你?這個都是我們討論了好久。到最後討論出來,有一個我們覺得很好的方向,小柯老師、林夕老師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方向,所以我們就決定做了。
到了現在整個歌做出來了,真的,我才算是安下心來,蠻大的壓力,從來沒想過能完成一首這樣的歌。聽很簡單,就是幾分鍾,就是剛剛說的我們一首歌是一個G,可能不是做這個行業的人不太懂,我們平常做一首歌,正常的一首歌不會超過一個G,所以錄的過程非常復雜,我們去了4個地方,大陸以外還去了香港、台灣和美國,我們在四個地方,不同的地方來錄,還要保證每一個聲音,每一個人,裡面的復雜度是很多人不能想像的,然後我們解決掉了。所以挺開心的,真的。
主持人趙寧:應該說現在還是蠻有成就感的一個事情,可能很多人想當大家精誠合作完成了這個樣板的時候,我們今天走進《北京歡迎你》,應該說是一個已經有了經驗,應該好像是一個延續的這么一個工作,但事實上完全我們看到這兩個版本的時候,會發現它在很多的操作方式上都是不一樣的。
余秉翰:我覺得我們吸收了很多經驗,包括在前期跟中間的安排,跟創作,有很多很多的考慮我們真的是因為那個經驗,覺得我們製作的比較完整。
主持人趙寧:而且這次我想問一下小柯老師和林夕老師,算是第一次詞曲合作吧?
小柯:其實不是了。
林夕:第一次是什麼?
小柯:張學友(聽歌)那首。
林夕:對。
小柯:因為我們都是通過版權公司。
主持人趙寧:是通過公司的牽線搭橋。
小柯:原來我們的合作沒有這么緊密。
主持人趙寧:這次聽說兩個人經常去聊天,去溝通。
林夕:對,有聊一下那個內容跟他催我,先有歌詞給他,讓他有一些旋律的想法。
小柯:我們倆在創作上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我是先有一句歌詞才知道寫什麼,他是一定要有一個旋律。
林夕:我其實是按照這個旋律來填詞,我不太習慣那樣。
主持人趙寧:後來呢?先給了一句歌詞?(笑)
林夕:後來我兩個晚上,結果我逃回香港,他就在香港做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