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是哪一年開始北漂的你對北漂有什麼收獲和感悟
我是2009年北漂的,如今已經12年了,回過頭來回答這種7年前的問題,還是很有感觸的。我北漂12年,現在已經安家立業,塵埃落定。如果說後悔什麼,最後悔的就是為什麼不早點來闖盪?用我的體會來說,如果選擇北漂,越早越好。如果我當年晚幾年來,基本就不太可能留下來,以後普通人留在北京的難度越來越大了,最核心的兩個硬體很難解決,一是戶口,二是買房,解決這兩個基礎問題的難度越來越大。
2009年,央企總部借調我來北京一年。接到調令,家裡人很不願意我去。畢竟在家鄉小城的二級單位,我們小兩口混得還不錯,有點小職務,有點小權力,小有成就,生活上一家三口,有房有車,歲月靜好。我骨子裡還是喜歡北京的,從內心深處不願意一輩子生活在小縣城。愛人知道我的心思,就同意讓我來一年看看。
記得那是初春的一個傍晚,長途車進入北京五環,從五方橋進入四環,路過四元橋後,人們昏昏欲睡。司機是位老師傅,一路防著老歌,正好播放一首《城市月光》: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請溫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間聚散,能不能多點快樂片段,城裡的月光把夢照亮,請守護它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
一抬頭,看見北四環邊上望京某樓盤上的四個大字「城市月光」(小區的名字)。這首歌,巧遇四個字,就在那一瞬間,我淚流滿面。當時,就有一種拋家舍業、生死離別的感覺。夜晚,長途車行駛在燈河之中,望著滿城萬家燈火,當時就想,不知道哪一盞燈屬於自己。
第七點,生活成本的差異化。
在北京生活,除了房價高、教育貴之外,其他的都很便宜。比如,那個年代,家鄉小城買一件大牌子的襯衣,標價2000元,一分錢不讓,北京同樣的襯衣經常打三折。家鄉小城的領導經常到北京開會時買名牌衣服。超市裡,更是分化嚴重,有華貿下面的高檔超市,一串葡萄600元,也有小市場一串6塊錢,各種消費層次都能融合在一起。相對而言,日常消費品,蔬菜水果,我覺得比家鄉小城都便宜,而且還新鮮。
綜上,總體意見和建議。
十多年闖盪北京,與現在闖盪北京,是截然不同的。
一是房價實在太高了,而且還限購;
二是買車搖號實在太難了,概率越來越低了;
三是戶口指標越來越少了,非常影響子女的教育問題,至少高考沒有辦法享受北京的待遇;
四是子女教育壓力比較大。雖然北京戶口對高考有優勢,但是北京孩子的從小競爭就比較激烈的,名校之間的PK幾乎到了白熱化,「雞娃」現象非常突出。
五是北京正在疏解人口,普通大學的畢業生越來越難找到好工作了,稍微好點的單位起步價都是名牌大學的碩研了;
六是職場內卷化更加嚴重了,你想呀,起步價招聘名校碩研,一堆人精和精英扎堆,晉升資源是有限的,關系背景的水更深了,普通人之間的競爭,恐怕還不是內卷,更多的是被人碾壓了。
現在是不是還要北漂?考慮的深度,要比十年前深很多了。以上的故事,可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