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杭州社保轉出哪裡辦 2025-05-15 13:36:52

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5-06 18:57:59

⑴ 北京的什剎海是什麼地方具體位置在哪附近有酒吧么應該怎麼去

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 位於北京城西北隅,交通十分便利。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後逐漸形成西海、後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三海碧波盪漾,岸邊垂柳毿毿,遠山秀色如黛,風光綺麗,為燕京勝景之一。
什剎海是北京城享有盛名的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景區由前海、後海、西海水域、沿岸名勝古跡和民居民俗生活組成。景區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到新街口北大街,北起北二環,南至平安大街,總面積146.7公頃,是京城內老北京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周圍有許多的王府和花園,如保存最好的恭親王府、醇親王府等,這一帶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業活動區。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也在什剎海旁邊,什剎海邊的柳蔭街曾住過十大元帥中的三位。
什剎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眾休閑、感受歷史、享受時尚的勝地。元朝曾依託這一片水域在東岸確定了都城建設的中軸線,什剎海始成為元、明、清三代城市規劃和水系的核心。歷經數百年的發展,什剎海積淀了上至皇親國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階層文化。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組成了老北京的風俗文化,組成了老北京的歷史,沿著什剎海迤邐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規則但密如織網的網狀胡同,這些胡同依勢而建,自然天成。今天,這里仍舊保存著十分難得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勝跡交相輝映的歷史風貌,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恭王府花園、廣化寺、火神廟、鍾鼓樓和銀錠橋等古跡宛如一顆顆明珠,將什剎海點綴地美麗燦爛。
在美麗的什剎海景區內,您可以乘坐三輪車游覽老北京的胡同、古跡;可以乘坐櫓船觀賞迷人的三海風光;可以騎上雙人自行車細細品味這里的文化。
編輯本段【什剎海的傳說】
什剎海在北京鼓樓的西南方,寬闊的水面四面種著高大的柳樹、槐樹、楊樹,風景好極啦。什剎海夏天可以劃船,冬天可以滑冰。解放後,政府又把什剎海徹底挖了一下子,又在岸邊上建立了水泥欄桿,把古老的什剎海打扮得更美麗了。什剎海的剎字,在北京人嘴裡念快了,就跟「季」、「價」、「窖」差不多了,因為這個,就有了活財神沈萬三(原來北京西便門外有一座「白雲觀」,廟觀里的「財神殿」,據道士說:財神老爺就是北京的「活財神沈萬三」。另外傳說:沈是元朝末年蘇州人,名叫沈富,號叫仲榮。因為他在弟兄里行三,所以人都叫他沈萬三。沈萬三很有錢,是當年江南第一個有錢的人,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打算擴建南京城牆,又沒有那麼多錢,沈萬三搶頭替皇帝修了三座城門,皇帝朱元璋心裡很嫉妒這個有錢的沈萬三,後來,抓個差錯,就把沈萬三殺了。這是南京的故事。沈萬三沒到過北京,可是北京卻流傳了沈萬三的故事。)挖十窖銀子的民間傳說。
提起沈萬三來,老北京人沒有不知道他的,他是「活財神」。活財神應該是很有錢的了,可是他手裡一個錢也沒有,窮得連衣服都穿不整齊,那麼,他怎麼會叫活財神呢?他呀,他能知道地下哪裡埋著金子,哪裡埋著銀子。那麼,他怎麼不挖點金子、挖點銀子,換換衣裳呢?不行,沈萬三平常說不出來哪裡有金子,哪裡有銀子,要想跟沈萬三要金子、銀子,得狠狠地打他,把他打急啦,他胡亂一指哪裡,挖吧,准有銀子,也許是金子,並且,打得越厲害,從他指的地方挖出的金銀就越多,這么,人都叫他「活財神」。
可是,誰肯打他呢!他家裡的人,不忍打他,一般老百姓呢,又沒有平白無事打人的道理。這樣,沈萬三跟那些不肯打他的人,就都窮得吃不飽飯,穿不整齊衣裳。這一天,皇帝要修建北京城了,皇帝又不願意把他庫里的錢拿出來,就跟大臣們商量「就地取材」的辦法,大臣們說:「這一片苦海幽州,哪能弄出這么多錢呢!」皇帝說:「沒法子也得想法子!」後來,有人把活財神沈萬三的事,告訴了皇帝,皇帝高興了,吩咐馬上把沈萬三給抓來。
官兵奉了皇帝的「聖旨」,飛快地跑到沈萬三家門口,等到了沈家門前,官兒也笑啦,兵也笑啦,原來是一個很破舊的小門,一個兵樂著說:「活財神就住這么個小門兒呀!」官兒說:「甭管他門兒的大小,只要把沈萬三抓到了,咱們就交差啦。」一個兵上前敲了幾下門,就見從里邊出來一個老頭兒,身量不很高,穿著一身破褲褂,他問:「你們這些人找誰呀?」「找沈萬三。」老頭兒說:「我就叫沈萬三。找我有什麼事呀?」官兒說:「皇帝叫我們找你,你跟著我們走吧。」沈萬三知道不去是不行的,就跟著這些官兵見皇帝去啦。
皇帝正在殿上等著沈萬三呢,官兒上來回稟皇帝說:「奉旨抓到沈萬三,現在殿外等候。」「把他帶上來。」沈萬三上殿見了皇帝,皇帝一瞧沈萬三,心裡就犯了嘀咕:就是這么個窮老頭子呀?他會是活財神?靠不住吧!「有錯拿的沒錯放的」,這是老規矩,問問他吧:「你叫沈萬三嗎?」「我叫沈萬三。」「你知道哪裡有金子,哪裡有銀子嗎?」沈萬三說:「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皇帝急啦:「你不知道哪裡有金銀,你為什麼叫活財神?」沈萬三說:「那是旁人那麼叫我的,我不是活財神。」皇帝發了火,一拍桌子,說:「你這是妖言惑眾,你是妖人呀!」皇帝吩咐武士說:「把這個妖人拉下去,給我狠狠地打!」武士把沈萬三拉到殿下,推翻了就打,沈萬三剛一挨打的時候,嘴裡還嚷:「我不是妖人呀!別打啦!」武士說:「只要你說出來哪裡埋著金銀,就不打你啦。」沈萬三喊著說:「我不知道哪裡有金銀呀!」「不知道就打。」唰!唰!唰!直打得沈萬三肉都翻花啦,血都流出來啦,這時候,沈萬三喊了一句:「別打啦,我知道哪兒有銀子。」武士住了手,回稟了皇帝,皇帝說:「帶他挖去,挖不出銀子來,再打!」沈萬三帶著官兵,走到一塊空地上,往下一指,說:「你們就在這里挖吧。」果然,挖出來十窖銀子來,說故事的人,說的真詳細,說這十窖銀子,一窖是四十八萬兩,總共四百八十萬兩。北京城修起來啦,這埋銀子的地方,就成了大坑啦,大坑後來有了水,就叫了「十窖海」。
北京城修起來以後,皇帝還是貪心不足,他想得到更多的金子,更多的銀子,就又把活財神沈萬三抓來啦。這回,皇帝更凶惡啦,見著沈萬三,馬上一瞪眼,大聲向武士們說:「給我加勁打這個妖人,非打出他九缸金子,十八窖銀子來不可!」沈萬三又被打了個死去活來,打得他真急啦,就又帶著一幫官兵,出了安定門,往西北走了不太遠,又是一片大空地,沈萬三說:「這里有九缸金子,十八窖銀子,可是得有開窖的鑰匙,鑰匙是什麼呢?是馬蘭花,你們找吧。」
這幫官兵一想:野外空地上,還能沒有馬蘭花嗎?官兒下了一個令:「趕快找馬蘭花!」說也奇怪,這么大片空地上,連一根馬蘭花的苗兒也沒有。這時候,官兒也火兒啦,大聲地喝斥沈萬三說:「你這打不死的妖人,你知道這兒沒有馬蘭花,卻偏說馬蘭花是開九缸十八窖的鑰匙,你不想活啦!走!咱們見皇帝去!」官兵把沈萬三又帶到了皇帝那裡,皇帝知道了這回事,更氣惱啦,只吼了一句:「把這個賊妖徒,給我往死里打!」武士們看著皇帝的臉色,緊一陣慢一陣地打那沈萬三,他們盼著沈萬三說出九缸十八窖的另外的鑰匙來,好讓他們的皇帝高興。沒想到,沈萬三歲數大啦,挨了一回又一回的打,實在受不了啦,只聽得一聲咯兒嘍!沈萬三兩眼一翻,兩腿一伸,活財神就變成死財神啦。九缸十八窖的鑰匙,到底沒找著。後來,這塊地方做了給皇帝練兵的教軍場,也沒找著這把鑰匙。現在,這塊地方蓋了大樓,也沒找著這把鑰匙。可是,直到今天,人們還說著教場沒有馬蘭花,沒有馬蘭花就開不了九缸十八窖哩!
編輯本段【什剎海的歷史】
什剎海歷史悠久,早在13世紀,蒙古滅金,被稱作金中都的金代北京城(在現在北京城區的西南一帶)的宮殿毀於大火,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剎海是元大都規劃設計的最基本的依據之一,體現在: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軸線是緊傍積水潭而選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牆位置是依積水潭東南岸的距離而建的。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先有什剎海,後有北京城。
什剎海地區的街巷結構最早形成於元代,區內不少建築年代久遠,具有北京傳統建築的典型特徵。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己將該地區列為重點保護的二十五個歷史街區之一。此外,在本地區居住著的民民少則居住了十幾年、幾十年,多則數代居住於此,形成了老北京淳樸熱情的鄰里生活環境。
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依託胡同和四合院,什剎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動,如放荷燈、泛舟游湖、宴飲賞荷、冰床圍酌、大閱冰鞋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動仍然在什剎海地區大量存在。如釣魚、游泳、劃船、賽艇、下棋、彈唱、消夏舞會等。 「胡同游」即活躍在這片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中。
編輯本段【什剎海的文化】
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佔西城區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本地區曾建有王府、寺觀、庵廟等多達30餘座,現仍尚存十幾處。什剎海景區的不少古建築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 郭沫若紀念館、鍾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
什剎海地區是北京內城保留了原有民俗文化的富於老北京特色的傳統風景地區和居民保留地區。東部銀錠橋橫跨湖上,站立橋頭可飽覽西山秀色,故有燕京小八景「銀錠觀山」之美稱。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鴉兒胡同、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什剎海周邊從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的繁華商業區,它當時是漕運的終點,被稱為「北京古海港」,那時沿岸處處是酒樓歌台、商肆作坊。現仍有以地安門百貨商場為首的一大批各類零售商店和以烤肉季、馬凱餐廳為代表的數十家新老餐館。
夏日波平如鏡,垂柳依依,荷花盛開,冬季則是天然溜冰場。兩岸是保存完好的王府花園、縱橫交錯的市井民居,與鍾樓、鼓樓遙相呼應。當你踏上長堤,波光粼粼的碧水,婉約披拂的垂柳,環回宛曲的欄桿,花木蔥茂的中央小島,盡收眼底。海中有小艇可劃,岸旁有露椅可坐,游泳池中紅綠相間,別有情趣。
編輯本段【什剎海的小吃】
提起北京的什剎海,對北京土著來說,是非常親切的。過去,三海還是禁地的時候,在夏天,城內居民想找一處消夏遊賞之地,實在不易。有的太遠,有的已荒廢不葺。只有什剎海地處鬧市,密邇民居,消暑納涼,確是城內不易多得的所在。久而久之,商業叢集,變成消夏的集市了。
什剎海整個水域,元時統稱海子。前部緊靠北海宮牆,東傍地安門,這是什剎海集市所在地。中部稱後海,這部份風景絕佳,且多大宅邸。再斜向西北,通過德勝橋,就是積水潭了。
什剎海這一部份,面積不算大。地鄰鬧市,沿堤盡種垂柳。一到夏天,濃蔭蔽日,清風徐來。湖塘中遍種蓮藕、菱芡,盛夏時,近水一片嫩綠。荷花盛開,圍繞這一帶的馬路、民居都浸沐在陣陣荷香之中。可以說是清韻襲人,塵氛絕跡。近堤淺水之處,蘆荻叢生,蒹葭覆岸。一到秋天,充滿了蕭蕭瑟瑟的清肅之感。自辟為集市以來,開始可能還好,有一點納涼之趣。後來集市中百戲雜陳,鑼鼓喧天,遊人摩肩接踵擠來擠去。其引人之處,就是茶棚茶座。此外還有本湖塘所產的蓮藕,現采現賣。以及什剎海獨有的幾種小吃,為別處所不見。
什剎海茶棚,都設在柳岸荷叢之間。用蘆席架起一座座高於堤岸的棚榭。下面是堅木支架,插在河泥中,上鋪木板,頂蓋蘆席,好像一座座傍水高台。高台邊緣,伸向水面,荷塘游魚,均在眼底。這就是什剎海茶棚納涼「勝境」。蘆棚雖設備簡陋,內部布置也還舒適。考究一點的,一律用藤椅,桌上鋪白布,光吃茶價格也不貴。這種茶棚沿堤大小不下十餘處,座客常滿。下面談談什剎海獨特的小吃。
據說蘇造肉來自清宮,是清宮里一味家常菜。清亡後,由原來廚師將此法傳到民間,從此北京有了蘇造肉。煮這種肉,據說用二種湯。一是老湯,二是蘇造湯。老湯是煮肉原湯,用後去油封存,可以逐日逐年遞進使用。用時逐日加入新水,佐料,新老相雜,愈久愈濃,味愈醇厚,故稱老湯。北京有很多出名醬製品多用老湯。蘇造湯是用葯物香料加醬油等配成的湯,也是逐日加進新料更替使用。據說它的葯料、香料配方,原有春夏秋冬之分。主要葯料不過是丁香、肉桂、甘草、砂仁、廣皮、桂皮、豆蔻之類。用老湯煮肉,用蘇造湯煨透,就是所謂的蘇造肉了。
蘇造肉的原料不外豬肉、內臟。舉凡心、肝、肺、腸、肚煮在一起,琳琅滿目,全擺在鍋邊上,任人選擇,按量論價。然後臠切成小塊,澆上原湯,放上佐料,佐酒或與叉子火燒同吃,是什剎海集市上的一樣名菜,喜歡吃的人,視同珍饈。目前在北京尚有此項食物。
什剎海集市賣蘇造肉的也是設在席棚內,象個小飯館。有酒有菜,還兼做一種「肉餅」。它是以肉餡和蛋間隔嵌在面餅之間,做成多層肉蛋的厚餅,用重油煎透,按斤兩出售。油水足,焦香帶軟,兼有蛋香及餅香,很好吃。
這些小飯館的席棚,多設在人行道之西,席棚背後就是直射的西曬太陽。正當盛夏三四點鍾,坐在熱氣蒸騰的席棚中,吃著肥膩膩的豬內臟,喝著辣嘴的燒刀子(高粱酒),揮汗大嚼,不是一般體質的人所能享受的。
蓮子粥。什剎海另一特點食品是蓮子粥。粥用糯米燒得濃淡得宜,粥內的蓮子粒粒可數都浮在粥面上,再點綴上各種蜜餞。加糖,香滑甜糯,燦然可觀。所以稱為八寶蓮子粥。因為是暑天,不用熱粥,大多溫涼適口,吃下不會出汗,所以很出名。開始是個挑擔的,後來發達,也搭棚設座,兼營外送了。在茶棚中吃茶,可以叫來吃。
編輯本段【什剎海的銀錠橋】
銀錠橋是位於後海與前海之間,煙袋斜街南端的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而得名。天氣好的時候,站在銀錠橋上可以觀賞到西山的美景。1910年革命志士汪精衛在此謀刺攝政王載灃。
編輯本段【什剎海酒吧街】
荷花,遊船,垂釣、遛彎的男女老少……這一切好像並沒有什麼特別,特別的就是圍繞什剎海一周的各式酒吧了,這里可聚集了不少老外。
古典與現代的相容,傳統與前衛的碰撞,品酒眺湖,微風撲面,湖光粼粼,遊船楊柳,竊竊私語……的確別有一番風味啊,這里就是北京的著名酒吧一條街之一。
市井的喜氣與飄香的紅酒相安無事,古老的院落與時尚的潮流各得其所,什剎海的確是一種「北京特色」。來什剎海的吧客講究的是個鬧中取靜。來這里喝酒是假,換心情才是真,所以不少酒吧裝潢頗為講究,「帥府」尋常院落中有金戈鐵馬之氣;「佛吧」的方寸之地卻別有宗教韻味;前海「小王府」更有個性,「我們是給那些拿銀子來找感覺的人開的。你再有錢,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也不伺候」。什剎海酒吧街最動人之處,還在可以觀景:站在「銀錠橋」上,聽船上二胡悠悠,最有銷魂滋味;更有水上蠟燈,伊人倩影,令人心醉。

⑵ 什剎海在哪裡

從德勝門往德勝門外大街走
200米進一個
胡同就是後海。
坐5路也到。

⑶ 北海,後海,什剎海都是在一個地方嗎

是在同一個地方,都在北京。北海和後海是什剎海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前海、後海、西海三塊水面組成的什剎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別,被稱作「後三海」。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

(3)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

什剎海景區的不少古建築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紀念館、鍾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

什剎海典故軼事

歷代在什剎海畔居住過的文化名人有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米萬鍾及詩人三兄弟袁崇道、袁中道、袁宏道,清代大詞人納蘭性德等。納蘭性德居住的大學士明珠府(後為醇親王府、宋慶齡故居)有一「淥水亭」,納蘭性德經常和文友朱彝尊、陳維崧、曹寅、嚴繩蓀、姜宸英等在亭內飲酒賦詩填詞。

納蘭性德有名篇《金人捧露盤·凈業寺觀蓮懷蓀友》:「藕風輕,蓮露冷,斷虹收。正紅窗,初上簾鉤。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

此時畫閣,垂楊岸,睡起梳頭。舊游蹤,招提路,重到處,滿離優。想芙蓉,湖上悠悠。紅衣浪跡,卧看桃葉送蘭舟。午風吹斷江南夢,夢里菱謳。」詞中不僅寫出了什剎海的秀美,也表達了對被撤官而南歸的好友嚴繩蓀的懷念。

⑷ 什剎海屬於北京哪個

什剎海屬於北京西城區。

⑸ 北京什剎海有怎樣的傳說

什剎海在北京鼓樓的西南方,是天然湖泊,其水面寬闊,四周有高大的柳樹、槐樹、楊樹,風景極其優美。

什剎海的剎字,在北京人嘴裡念快了,就跟"季"、"價"、"窖"差不多了,因為這個,就有了沈萬三挖十窖銀子的傳說,什剎海也有了"十窖海"的別名。

相傳沈萬三是元朝末年的蘇州人,因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人們叫他沈萬三,其實,他叫沈富,是江南第一富豪,明朝初年他替朱元璋修了三座城門,後被朱元璋嫉妒而殺害了。這當然是南方的傳說。

下面講講北京流傳著的關於沈萬三的故事。

提起沈萬三來,老北京人都知道,他是"活財神"。活財神應該是很有錢的了,可是他卻身無分文,衣衫襤褸,那麼,為什麼叫他活財神呢?原來,他知道地下哪裡埋著金子,哪裡埋著銀子。只是,他平常說不出來哪裡有金子,哪裡有銀子,只有當人們把他狠狠打一頓,他受不了的時候,胡亂一指,指到哪裡,哪裡肯定有金子或銀子,並且,打得越厲害,從他指的地方挖出的金銀就越多。

可是平民百姓和他的親人都不會打他,因而都很窮。

這一年,皇帝要修建北京城了,但他又不情願花國庫的錢,就跟大臣們商量怎樣才能省錢的法子,大臣們都說這片苦海幽州,恐怕弄不出很多錢來,但皇帝不管,仍然叫大臣們獻策。

後來,有人把沈萬三的事,告訴了皇帝,皇帝高興了,吩咐馬上把沈萬三給抓來。

官兵來到沈萬三家,一個窮酸老頭從屋裡出來說自己就是沈萬三,官兵們看見他的落魄寒磣樣兒,心裡直犯嘀咕,但還是帶他去見皇帝去了。

沈萬三被帶上金殿,皇帝一瞧,就納悶了,心裡想:就是這么個窮老頭子呀?他會是活財神?靠得住嗎!於是問他吧:"你叫沈萬三嗎?"

"我叫沈萬三。"

"你知道哪裡有金和銀嗎?"沈萬三說:"我不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皇帝急啦:"你不知道哪裡有金銀,你為什麼叫活財神?"

沈萬三說:"那是別人硬亂叫的,我根本不是活財神。"

皇帝雷霆大作,一拍桌子,說:"你不說實話,把他拉下去,給我狠狠地打!"

武士把沈萬三拉到殿下,狠狠地打起來。沈萬三嘴裡嚷著:"我真不知道呀!別打啦!""不知道就打。"直打得沈萬三血肉模糊,這時候,沈萬三實在忍受不了疼痛了,喊了一句:"別打啦,我知道哪兒有銀子。"

武士住了手,皇帝說:"帶他挖去,挖不出銀子來,再打!"

沈萬三帶著官兵,走到一塊空地上,往下一指,說:"你們就在這里挖吧。"

官兵們就在他指的地方挖起來。不久果然挖出來十窖銀子來,一窖是48萬兩,共計480萬兩。修城的銀子挖出去,這里就成了大坑啦,大坑後來有了水,就叫了"十窖海"。也就是現在的什剎海。

北京城修起來以後,皇帝貪欲更大了,他想得到更多的金子和銀子,就又派人把活財神沈萬三抓來啦。

這回,皇帝打他打得比上次更狠了,沈萬三被打得幾次昏死過去,他一看命都快保不住了,就帶著一幫官兵,出了安定門,往西北走到一片大空地,指著這快地說說:"這里有九缸金子,十八窖銀子,可是得有馬蘭花才能開得了窖子"。

官兒下令:"趕快找馬蘭花!"可這片空地寸草不生,那裡有馬蘭花呀!官兒怎麼也找不到,大聲地喝斥沈萬三說:"你這個混蛋,明明知道這里是一毛不發之地,卻說要找馬蘭花,這不是存心和我們作對嗎?走咱們見皇上去。"

官兵把沈萬三又帶到了皇帝那裡,皇帝知道了這回事,惱羞成怒,大吼道:"把他給我往死里打!看他說不說!"武士們緊一陣慢一陣地打那沈萬三,他們盼著沈萬三說出九缸十八窖的另外的鑰匙來,好讓他們的皇帝高興。

沒想到沈萬三年事已高,早已經不住這樣的毒打,武士的板還沒打幾下,他就兩眼一翻,兩腿一伸,一命嗚呼了。沈萬三死了,皇帝貪婪的夢想落空了。

⑹ 請問,什剎誨在北京什麼位置

什剎海在北京城區中軸線的西北部,東起地安門外大街北側;南自地安門西大街向西至龍頭井向西北接柳蔭街、羊房胡同、新街口東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東到德勝門,由德勝門沿鼓樓西大街到鍾、鼓樓。

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佔西城區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本地區曾建有王府、寺觀、庵廟等多達30餘座,現仍尚存10幾處。什剎海34公頃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區之中,依託水體,還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為什剎海頻具特色自然景觀。

⑺ 北京什剎海的由來。

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將軍劉靖駐守薊城時,命軍士千人在桑乾河上修戾陵堰,開車箱渠、導高梁河水灌溉。13世紀,蒙古滅金在的宮殿毀於大火,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剎海是元大都規劃設計的最基本的依據之一。

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軸線是緊傍積水潭而選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牆位置是依積水潭東南岸的距離而建的。

元朝曾依託這一片水域在東岸確定了都城建設的中軸線,什剎海始成為元、明、清三代城市規劃和水系的核心。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後逐漸形成西海﹑後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

(7)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什剎海是京城內老北京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剎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

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依託胡同和四合院,什剎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動,如放荷燈、泛舟游湖、宴飲賞荷、冰床圍酌、大閱冰鞋等。

⑻ 什剎海位於什麼地方

什剎海,舊稱積水潭,亦稱海子,含西海、後海和前海3個湖泊,因處在皇城之北,被稱作後三海,與前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共同組成北京內城的六海水系。

這里古時曾是永定河故道,後為高梁河一段比較寬闊的河身。自元代在此處建漕運碼頭以來,吸引了眾多的達官大賈、文人墨客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些寺廟、宅園與水岸堤橋在西山的映襯下,構成一幅帝京山水畫卷。《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贊美什剎海的季相變幻之神韻。

什剎海風光

⑼ 什剎海在北京的什麼位置

什剎海景區是指前海、後海和西海及其周邊地區146.7公頃的范圍,以什剎海命名,其四至范圍大體是什剎海景區位於北京城區中軸線的西北部,東起地安門外大街北側;南自地安門西大街向西至龍頭井向西北接柳蔭街、羊房胡同、新街口東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東到德勝門,由德勝門沿鼓樓西大街到鍾、鼓樓。景區中三海水面達33.6公頃(約占總面積的23%)。

什剎海地區是北京內城保留了原有民俗文化的富於老北京特色的傳統風景地區和居民保留地區。東部銀錠橋橫跨湖上,站立橋頭可飽覽西山秀色,故有燕京小八景「銀錠觀山」之美稱。

夏日波平如鏡,垂柳依依,荷花盛開,冬季則是天然溜冰場。兩岸是保存完好的王府花園、縱橫交錯的市井民居,與鍾樓、鼓樓遙相呼應。當你踏上長堤,波光溶溶的碧水,婉約披拂的垂柳,環回宛曲的欄桿,花木蔥茂的中央小島,盡收眼底。海中有小艇可劃,岸旁有露椅可坐,游泳池中紅綠相間,別有情趣。

遊客一般從鼓樓經銀錠橋進入什剎海地區,先在橋上體會舊時燕京八景之一"銀錠觀山",再沿後海南岸漫步,順道參觀恭王府花園,郭沫若故居,再到出售北京小吃和工藝品的"什剎海古玩市場"轉一圈,時間充裕還可到後海北岸參觀宋慶齡故居(原醇親王府),再去登鼓樓和鍾樓。

⑽ 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

位於北京城西北隅,北海有個門的對面胡同往裡走就是什剎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