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加葬禮要送多少紅包
葬禮也有隨禮的習俗。與紅包不同的是,葬禮隨禮的是白包。白事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辭,把紅包送給相關司禮人員即可。
喪事送白包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親人去世後,主人家一般都會派專人去給親友報喪,白事紅包一般就是在使者報喪的時候送出去。
對於一些親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於關系比較特殊,還要給逝者送花圈或是輓聯,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辦了,在使者報喪的時候一並把這個代辦款交給使者,注意要交代清楚代物款和紅包數目,避免使者弄混出醜。
隨禮原則:
一、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避免偶數是因為「雙」與「傷」是諧音,有「傷心」的意思。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
二、尾數加1(如101、301),一方面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另一方面因為按照中國傳統習俗,親友參加喪禮都會收到由亡者家屬送出、內含一元硬幣及糖果的吉儀。
一旦親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數,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尾數便為九,導致喪事「長長久久」不吉利之意。因此,便要特別在帛金內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儀內的一元後,不會以九字作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葬禮
2. 白事隨禮隨多少
你好。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種人情世故,結婚嫁娶,生老病死紅白喜事。白事隨多少禮錢,地方不同風俗不同,禮金也是不一樣的。
以我們西安為例。
一、喪事禮金隨禮原則
原則一、根據民間說法單數比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並無此忌諱,所以也不完全局限於此。
原則二、尾數加1(如101、301)寓意依依不捨的意思,表達對逝者的悼念之情
原則三、錢不再多,根據雙方的關系和自身的經濟情況來定。一般幾百元就足矣。
二、喪事禮金如何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紙、白紙來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再者是,白包封面可寫上「奠儀」二字。
當然,這習俗已流傳多年,想要改變這種風俗是難如登天的,但是國人好面子的奢侈之風還是應當抑制的,喪事禮金的多少應依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
參加白事有什麼注意事項。
1.親友前往弔唁時,一般都要攜帶禮品或禮金。禮金用黃色、藍色簽封好,在正中的藍簽上寫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樣。禮品有匾額、輓聯、挽幛、香燭、紙錢等。
2.參加葬禮,一定要盡量穿深色的衣服,最好是黑色的。如果實在沒有的話,也不能穿得花花綠綠的去,畢竟這是在辦喪事,而不是在辦喜事,在穿著方面可一定要著調。
3.在參加葬禮的過程中,一定要嚴肅、莊重,讓自己看起來是一種悲戚的自然的真情流露,而不是跟身邊的人笑嘻嘻的,打打鬧鬧,也不能對死者不敬,避免造成公憤。
3. 喪事禮金一般給多少
喪事份子錢一般給多少 給多少才合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一點是喜事那種才能叫份子錢,喪事那種叫帛金。
舊時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最開始,是因為,家裡有事,如紅白喜事,但是,因為沒有那麼多存款,喜事辦不下來,來的親戚朋友,你出一點,他出一點,湊齊了,把喜事辦了。
以前遇到親戚朋友有人過世通常都是帶一些金銀紙錢之類過去祭拜後燒給往生者,到現在為了方便基本都是包成帛金給逝者親屬讓他們自行安排。至於一般帛金給多少是取決於很多因素的。
死者關系遠近:與死者關系的遠近,直接影響著白事給多少錢。通常情況下,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應該是最多的,金額多數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相對較少,金額多數為100元或300元。前來幫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隨份子錢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數在出殯日隨一份黃燒紙,以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影響著白事份子錢的高低。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中東部地區),份子錢金額相應會高些;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中西部地區),份子錢金額相應會低些。部分地區弔唁去世的親人,有不隨份子錢只送黃燒紙的習俗(家屬有三年不買黃燒紙的習俗),也即出殯日送的黃燒紙,足夠家屬燒三年用。
要根據與死者關系而定。同樣喪主的為人處世,也決定著份子錢金額的高低。現在的人情世故,多數呈這樣的趨勢,小時候收到份子錢,看長輩;老了收到份子錢,看兒輩。也即子女在社會或當地影響力,也是間接影響份子錢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說與喪主關系的遠近,是白事給多少錢合適的關鍵因素,跟子女關系好,多給多少都無所謂,跟子女關系不好,多給一分都覺得心碎。
4. 福州喪事要包多少錢
是市區嗎?以下是市區的大概標准,郊縣要低些:
1、學生,如果是大學生,一般也是要包的,除非你不到現場。
2、工作的人,同事一般是300,100、200的也有,如果人到場並且在那吃飯,那至少要200。
3、朋友是300以上,500就不錯了,800到1000比較少。
4、親戚,遠親200,近親300以上,500到1000也是少數。
至於送花圈,同事、朋友都可以送,也可以不送。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參考別人怎麼包的,相同親疏的一般要一樣,不必特別多,也不能特別少。你可以在收錢的記賬處看看,也可以問問別人。
5. 喪事禮金一般給多少
提起份子錢多少比較合適,還要看親屬與死者關系的親密程度。直系親屬往往是隨份子的重頭戲,尤其是死者的女兒,在老家基本都是三千、五千的隨,如果死者有三五個閨女,單女兒們的份子錢,就足夠整個葬禮的開銷。
非直系親屬隨份子也是有講究的,隨份子前平輩親戚之間通常會溝通一下,尤其是比較大的家族。份子錢的多少通常是依照老大(大舅、大姑、大姨等)的金額隨,諸如300元,500元等。大舅隨多少份子,二舅也就跟著隨多少,這樣可以避免禮金不一帶來的尷尬。
份子錢的金額通常為單數
這與生活中的好事成雙恰恰相反。據說在陰間單數被稱為吉利的數字。所以老人去世後,不僅穿的壽衣數量為單數,親戚們隨份子錢的金額也要是單數。
隨份子時禮金的擺放也是有講究的,無論是喜喪(死者60歲後舉辦的喪事)還是白喪(死者60歲前辦的喪事),份子中的禮金要朝向外,也就是說人民幣上的頭像要朝外,把禮金朝外交給喪家,這樣才算合乎禮儀。
6. 去參加白事應該給多少錢啊
與死者關系的遠近,直接影響著白事給多少錢。
通常情況下,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應該是最多的,金額多數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親屬隨的份子錢,相對較少,金額多數為100元或300元。前來幫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隨份子錢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數在出殯日隨一份黃燒紙,以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注意事項:
衣著 : 男女均應穿黑、藍等深色服裝,男士可內穿白色或暗色襯衣,女士不應塗抹口紅,不戴鮮艷的圍巾,盡量避免佩戴飾物,如需要可考慮白珍珠或素色飾品,避免佩戴黃金。
言語: 喪事時忌諱使用「死」、「慘」等使人聯想到不幸的詞彙。作為慰問語一般可以說,「這次事情真令我悲痛,請節哀順便。」「這次事情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悼,請保重身體。」而且不要大聲哭喊或憑吊太長時間,容易引起家屬的悲傷情緒。那就難得停下來了。
舉止:葬禮會場是肅穆的,弔唁者言辭應收斂,高談闊論、嬉笑打鬧都是對亡者及家屬的不敬,說話壓低聲音,舉止輕緩穩重,才能顯出您的誠意和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