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東山口附近的疫情怎麼樣
擴展閱讀

廣州東山口附近的疫情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6-29 18:20:09

A. 大灣區哥哥們現身廣州東山口,他們為什麼聚集在這個地方

披荊斬棘的哥哥已經播出有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幾位來自香港的男藝人,深受大家的歡迎。他們在節目上的表現吸引了多關注和話題,有關大灣區哥哥們現身廣州東山口,他們為什麼聚集在這個地方? 我認為大致有以下的原因。

他們是在這個地方拍攝新的綜藝,因為芒果台的節目播出之後,內地觀眾非常喜歡他們,所以他們就立馬接下了其他的通告。以抱團的方式進行活動,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觀眾就喜歡看他們幾位在一起,可以說這幾位哥哥迎來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不少香港藝人在內地得到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很多藝人都來到內地發展,特別是拍攝真人秀。該綜藝不久之後就會和大家見面,收視率肯定不會低。我現在就很期待他們的表現了,其實他們早年都在香港進行演藝活動,很少來內地。

1、他們是在這個地方拍攝新的綜藝。

因為芒果台的節目播出之後,內地觀眾非常喜歡他們,所以他們就立馬接下了其他的通告。

有關大灣區哥哥們現身廣州東山口,他們為什麼聚集在這個地方?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認可本篇文章,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B. 想知道: 廣州市 廣州東山口是那個區 在哪

東山口就在原來的東山現在的越秀區,東華北與署前路交界那附近.
地鐵一口線有東山口站,東山百貨大樓及東山區人民醫院就在附近

C. 東山口屬於廣州哪個

東山口屬於廣州越秀區。

地鐵東山口站位於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一路與農林下路、署前路、東華北路交匯處的地底。車站附近有三寓賓館、農林下路商業街。廣州地鐵東山口站是廣州地鐵1號線和廣州地鐵6號線的換乘站,於1999年開通(1號線1999年;6號線:2013年)。

設6個出入口,通往周邊各地,東山是一個商業較為集中的地區,又是一個居住人口密集的老城區,鄰近的東山電車總站(農林下路)是廣州最老的電車總站之一,每天都車水馬龍,人山人海。

車站站台

地鐵東山口站的1號線為島式站台,位於中山一路地下;6號線為分離式島式站台,位於署前路地下。兩線需經站廳的換乘通道進行換乘。

另外,廣州地鐵東山口站的1號線站台東側設有一條折返軌道。當1號線的東段發生故障時,往廣州東站的列車會通過此軌道折返,以本站為臨時終點站。此時往楊箕-廣州東站的乘客需要轉乘其他交通工具,換乘3號線和5號線的乘客需要坐6號線換乘。

D. 廣州海洋館門票多少錢

廣州海洋館門票價格景區直接買票120元一張,同程網上訂好票,到景區根據簡訊取票可以便宜15元。成人票主要包含海洋館,動物園,錦鱗園,3D電影門票。廣州海洋館地址:廣州市先烈中路120號廣州動物園內
廣州海洋館乘車路線:
乘座16路、6路、72路、84路、84路A、220路、246路、84路公交車動物園總站下車即到。
最近地鐵出口:
1、在體育西出,過對面天河城轉78路車;
2、在東山口出轉192路車。
廣州動物園北門位於先烈中路,南門位於環市東路,
廣州海洋館比較靠近北門想了解更多廣州海洋館門票信息可以參考下 www.17u.cn/...2.html或者加118995920裡面有很多去過廣州海洋館或者將要去廣州海洋館的人。
網上搜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望採納,謝謝。

E. 廣州東山口景點在哪個出口

東山口最近景點的出入口是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南一門。

東山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昔日的一個市轄區,已於2005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撤銷並入越秀區,是廣州市著名的老城區(老四區)之一,昔有「有錢有勢住東山」之說。

東山區於2005年9月28號中午12點正式摘牌,大批市民來到位於署前路8號的東山區駐地門前合影留念,許多市民表示老東山文化與情懷已經成為廣州的城市印記,對於東山區被合並感到遺憾和不舍。

景點

「東山區」這個名字已經隨著2005年的行政區劃調整而消失了,但無論如何,流傳甚廣的俗諺「西關小姐、東山少爺」可以精準地註解廣州的權貴文化。在廣州,素有「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的說法。

東山區的小別墅被稱為「東山花園洋房」,以東山恤孤院路、新河浦路為主要集中地段,建築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新河浦、龜崗一帶,這些高高低低的復式小別墅就有600多棟,是廣州現存最大的中西合璧低層院落式傳統民居群。

F. 廣州東山口地鐵站被封了了嗎

廣東的東山口站地鐵應該是封了,因為現在疫情管控比較嚴格,我們應該支持和理解疫情管控。

G. 關於廣州東山口的一些老記憶

東山口電車總站

H. 現在能去江寧區嗎

現在是可以去江寧區的,但是疫情期間非必要不出省,做好防護。
自7月20日南京報告發生本土病例以來,到30日24時,江蘇南京這次疫情相關聯的病例已累計報告了262例,短期內南京疫情仍有擴散風險。這次疫情特點有三:一是由德爾塔變異株輸入引發;二是正值盛夏暑假期間,旅遊度假景區人員聚集;三是發生的地方是人口密集、流通相對很大的國際機場。由於這三個特點,現在這個疫情已經向省內其他地市或省外擴散,短期內還會有繼續向其他地區擴散的風險。
【拓展資料】
調整後我市高風險地區4個:
江寧區祿口街道圍合區域(東至祿銅路,南至達練崗河,西至原東湖遲家村,北至啟航大道),祿口街道石埝村,祿口街道白雲路社區、茅亭社區、機場社區、永興社區和永欣新寓所在的連片區域,祿口街道銅山社區和謝村社區所在的連片區域;
中風險地區42個:
江寧區祿口街道曹村村張家自然村、歡墩山自然村、山陰自然村、街東自然村,溧塘村銅山端自然村、南夏自然村,陳巷村前陳巷自然村、毛郎頭自然村,桑園村排駕口自然村、駐駕山自然村、范家自然村、後周家沖自然村,埂方村卷蓬自然村,彭福村彭福自然村,陸綱社區翠屏城小區,小彭村坂田埂自然村、徐家宕自然村、東崗頭自然村,群力社區金德路63號,馬鋪村劉家自然村,成功村楊家邊自然村,湖熟街道周崗社區張巷自然村、莊上自然村、新風苑,尚橋社區焦東自然村,秣陵街道殷巷社區龍湖文馨苑小區,青源社區翠屏灣花園城,橫溪街道許呈社區小呈自然村,東山街道駱村社區天琪福苑;
玄武區孝陵衛街道勝利村100號;
秦淮區瑞金路街道標營4號26棟、27棟、28棟、29棟、30棟;
建鄴區南苑街道所街26號、莫愁湖街道鳳棲苑1-93號小區;
鼓樓區挹江門街道大橋南路10號,中央門街道工人新村小區;
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鳳翔花園4期;
棲霞區邁皋橋街道和燕花苑12幢;
溧水區石湫街道九塘行政村毛家圩自然村,永陽街道萬科城香樟苑、宏力花苑,柘塘街道湖濱新寓;高淳區椏溪街道省道239與椏定路交叉路口蕪太建材店所在建築范圍。
以上是2021年9月份之前江寧區的新冠疫情情況,如果去江寧區建議關注當地新聞和疫情出入政策。

I. 非典的英雄

護士長葉欣抗擊非典 以生命書寫大醫精誠 2003-04-19 20:21:20 金羊網-羊城晚報 網上報刊 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場上,廣大醫務工作者高揚白求恩精神的旗幟,無私無畏,沖鋒在前,用生命譜寫了救死扶傷的壯麗篇章。 在玉蘭花開的時節,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永遠離開了人世,她犧牲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場上。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銘心的話:這里危險,讓我來。 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病人,這是無數醫務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一大批白衣戰士的頑強奮戰,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勢頭才得以遏制。人民群眾才得以安享寧靜的生活。 ——《人民日報》4月18日述評:《人民健康重於泰山》 「凡大醫治病,必當無欲無求,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 唐代名醫孫思邈將這篇《大醫精誠》冠於中醫巨著《備急千金要方》之首,提倡為醫者必須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精」於專業、「誠」於品德,這樣才是德才兼備的「大醫」。 這篇《大醫精誠》,正是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護士長葉欣在1974年,考上該院的「衛訓隊」正式從醫所上的第一課。 在廣東省中醫院當了23年的急診科護士長,無論是現場急救跳樓的垂危民工,還是帶頭護理艾滋病吸毒者,還是冒死搶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葉欣從來沒有「瞻前顧後,自慮吉凶」。她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中國大醫之「精誠」。2003年3月24日凌晨,因搶救非典型肺炎病人而不幸染病的葉欣光榮殉職,終年46歲。 連日來,記者探訪了葉欣的家人、朋友、同事、病友以及主診醫生(負責她臨終前的搶救工作),追尋這位白衣天使不滅的精神。 每天給大家派葯送湯 一定要親自監督大家用開水服下預防葯物,連清潔工也不例外 2月份起,省中醫院二沙分院陸續接診非典型肺炎病例。由於此前在大德路總院已經有一線醫護人員被傳染病倒,葉欣護長尤其小心。 每天早上,她提前半小時回科室,給大家准備預防葯物,派發到每位醫生、護士、護工手裡,連清潔工也不例外。有些預防葯物有較強的副作用,葉欣一定要親自監督大家用開水服下。 進病房前,葉欣反復強調各項預防措施:換工作服、鞋子、襪子;戴好口罩、帽子、眼罩;進隔離病房前要更換隔離衣;出隔離病房要洗手、漱口。 在迎戰非典型肺炎的日子裡,她每天睡覺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但仍不忘記臨睡前煲一鍋老火靚湯,有時是花旗參,有時是冬蟲草,她要在第二天帶回醫院給同事們喝,提高抵抗力。 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 面對危重傳染病人,她身先士卒,有時甚至關起門來搶救,不讓太多人介入 沒有人能確定,葉護長是在哪一天、哪一次感染到非典型肺炎的。每次有疑似或者確診病人送到科里,她和急診科主任就身先士卒,承擔起繁重的醫護工作,有時甚至關起門來搶救,不讓太多同事介入。 「我已經給這個病人探過體溫、聽過肺、吸了痰,你們就別進去了,盡量減少感染機會。」在迎戰「非典」的日子裡,這番話令很多年輕護士落淚。 「葉護長可能是2月24日那天被感染的。」護士小容回憶起那晚,一位40歲的急腹症腸梗阻患者,在外科緊急手術後,發現還合並高燒、肺部陰影等非典型肺炎症狀,於是送急診留院觀察,很快就出現呼吸衰竭。葉護長沖在第一線,配合醫生進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當時患者的分泌物很多,可能在搶救時噴在護長身上了…… 「可能是小陳病倒以後,葉護長大搞清潔時感染的。」護士小余清楚地記得,2月底科里發生第一例護士感染後,葉護長一直冥思苦想,不知道到底哪個環節做得不夠,才給病毒有機可乘。她親自給每台電話消毒、每個門把手清潔,連工作服放在哪裡、在哪裡換工作鞋、鞋墊的位置,都一一巡視並消毒。小余認為,葉護長在消毒時接觸過這么多可疑的帶毒物,沒准就是那時給感染的。 「可能是3月1日早上,我們有四個醫護人員都在搶救那位病人後病倒的。」同樣病倒的急診科主任張忠德對那次搶救的情形很難忘懷:三天後的3月4日中午12時、下午6時、晚上10時,急診科葉護長、張主任和江醫生分別發燒接受隔離,同一天麻醉師也發病了。 3月1日早上8時10分,急診科正在交班。一位87歲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的家屬沖進醫生辦公室:病人不行了!葉護長等火速奔到病人床前:只見病人面唇發紫、呼吸微弱,規律的心電圖形變成了紊亂的波浪……大家當即把病房裡其他三位病人和家屬全部疏散出去,然後緊急進行胸外按摩、人工呼吸、心臟電擊、建立靜脈通道,反復推注急救、強心葯物,插管上呼吸機…… 早上9時15分,病人搶救無效死亡。這是一例高度危險的病人,誰都知道應當換上隔離衣再搶救,但是在一個多小時的搶救中,誰都不肯離開病人哪怕是幾分鍾去做好自我保護。 躺在病床還惦念工作 醫生護士靠近她時,她艱難地在紙上寫「不要靠近我,會傳染」 隔離治療早期,葉欣還能打電話。她每天打電話回科里,叫大家記得吃預防葯,叫和她接觸過的同事注意體檢,叫護士給7床的病人記錄尿量、給9床的病人翻身、拍背…… 發病第四天,她出現了呼吸困難,和急診科主任一起送進了重症監護室ICU。大家都戴上了氧氣罩,只能靠發簡訊息和寫紙條互相勉勵,大家戲稱急診科的護長和主任在ICU還「鴻雁傳情」呢…… 為了減少同事接觸她被傳染的機會,她給自己接補液。醫生、護士靠近她聽肺、吸痰時,她艱難地在紙上寫:「不要靠近我,會傳染。」院長和其他同事來探望時,她寫著:「我很辛苦,但我頂得住。謝謝關心,但以後不要來看我,我不想傳染給大家。」 3月11日,急診科張主任收到葉護長寫的最後一張字條:「我實在頂不住,要上呼吸機了。」同樣呼吸困難的張主任顫抖著寫字回復她:「護長,你一定要堅持住!全院的醫生護士都在支持我們!」 張主任再也沒有等到葉護長的回信。她在插管上呼吸機後,就被注射了鎮靜葯物進入「冬眠」狀態,避免因為躁動使呼吸機脫落。3月24日凌晨辭世時,葉欣很平靜。 同一天,ICU有一位病人康復出院。他就是2月24日晚葉欣冒死搶救的那例腸梗阻合並非典型肺炎的病人。為了不給他將來的生活留下陰影,出院時誰都沒有告訴他:搶救他的護長,現在已經長眠在她奉獻了半生的醫院里。 集中專家盡全力搶救 一位70多歲的老名醫二話不說,第二天就從天津飛到廣州 葉欣染病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省委秘書長蔡東士慰問她和家屬,了解病情;雷於藍副省長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到醫院過問治療情況。省衛生廳、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為搶救她提供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醫院成立了治療小組,邀請國內最好的專家參與會診和急救。治療小組組長是葉欣的前任急診科主任劉旭生,他為了及時搶救,索性搬到醫院住。他拿著葉欣的病例和資料,親自登門到中山一院、中山二院、中山三院、省人民醫院、南方醫院,向傳染科、血液科、腎科等專家請教。廣州市呼研所副所長多次到病房會診。患病後期,葉欣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全身出血和心、肝、腎多器官功能衰竭,醫院邀請天津中西醫結合醫院專事研究多臟器衰竭的專家,這位70多歲的老名醫二話不說,第二天就飛到廣州,走進葉欣的病房…… 工作23年有「三突出」 她愛崗敬業,多年來腰椎突出、頸椎突出、成績突出 1976年參加工作後,由於業務拔尖、品行端正,葉欣在1980年出任全院最年輕的護士長。在每一分鍾都與死神賽跑的急診科,一干就是23年。23年來,她有「三突出」:腰椎突出、頸椎突出、成績突出。 她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護士」、「優秀護長」。她曾獲廣東省中醫葯科技進步三等獎,多次在全國、全省的學術交流大會上宣讀論文。 丈夫和兒子說,她敬業、盡責,面對非典型肺炎時不退縮,和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一樣,可敬,可愛。 同事和同行說,她已經不是第一次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健康讓給同事。我們心痛、心服。她的精神將鼓舞我們戰勝一切病魔。(廖懷凌鄭佩華胡延濱) 白衣戰士葉欣長眠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 2003-04-20 07:33:40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白衣英雄長眠去,親人插上一炷香。 南方網訊 科室里似乎仍回盪著她那爽朗的笑聲,病人似乎仍記得她那永遠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風般關切的撫慰。然而,在萬物復甦的陽春三月,46歲的葉欣,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卻永遠地走了。 病魔襲來迎著上 葉欣是知道這次抗擊「非典」危險的。她病倒前兩周,我們連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 葉欣的愛人總是神閑氣定,波瀾不驚。他相信,危險和死亡從來不會真正地走進他雙眸明亮的妻子;他相信,妻子不會離開他和還在上大學的兒子。然而,葉欣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拼搏的戰場上。以前連家中水電費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為命,從燒菜、洗衣開始照料自己和兒子。他強忍悲痛從葉欣工作的科室取來了她心愛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讓她與人們作最後的訣別。因為,「她喜歡工作服,哪怕再舊再破她也喜歡」。眼含熱淚,他對前去采訪的記者說:「其實,葉欣是知道這次抗擊『非典』危險的。她病倒前兩周,我們連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當病魔襲來時,葉欣是迎著上去的。她沒有當逃兵,我們為她驕傲。」 身先士卒連續加班 忙的時候,葉欣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詢問。只是對接聽電話的姑娘說,「告訴他,我在班上。沒事。」 今年2月,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開始發現「非典」和疑似「非典」的患者,最高時一天5例。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葉欣護士長周密籌劃,並安排了加強班。為了防止病魔感染自己的同事,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打來開水拿來預防葯,親眼看著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做好各項隔離措施,從醫生到護工一個不拉,其檢查的嚴謹和認真幾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人物檔案 姓名:葉欣 年齡:46歲 姓別:女 履歷:1976年參加工作,1984年起在廣東省中醫院任護士長,2003年3月25日凌晨,在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崗位上病逝 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科室的工作強度不斷增加,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詢問。只是對接聽電話的姑娘說,「告訴他,我在班上。沒事。」 「我已經給這個病人探過體溫、聽過肺、吸了痰,你們就別進去了,盡量減少感染機會。」在迎戰「非典」的日子裡,葉欣這番話令很多年輕護士落淚。 原有冠心病,曾經作過心臟搭橋術的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面色紫紺,出現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葉欣護士長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使患者處於半坐卧位,面罩吸氧,接上床邊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監測儀,靜脈注射強心葯、血管活性葯、呼吸興奮葯,監測心率、血壓、呼吸……2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葉護士長顧不上休息,拖著疲憊的身軀又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了。因為還有上了呼吸機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9床高伯的護理工作等著她去檢查……就這樣,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隨著葉欣。 「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和二沙急診科主任張忠德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葉欣盡量包攬了對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檢查、搶救、治療、護理工作,有時甚至把同事關在門外,聲色俱厲,毫無協商的可能。然而不幸很快發生了。 2月24日,對於葉欣來說是一個緊張而又尋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時只覺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從急診科出現「非典」患者以來,她已經沒有節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時期以來,她明顯地感到精力不濟,尤其是頸椎病、腰椎病和膝關節病似乎湊熱鬧般一齊襲來,可急診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 上午,一位懷疑腸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來急診,同時患者的某些症狀引起了醫務人員的高度注意。懷疑終於被證實:又是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情急轉直下,一切嚴重的症狀都呈現了,這是一例「毒」性極大的重症患者!葉護士長與專家組的成員迅速展開了搶救工作,患者終於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可「非典」就在這個時候闖進了已經在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多天的葉欣身體。 「不要靠近我,會傳染」 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顫顫巍巍地寫道:「不要靠近我,會傳染。」護士含淚把紙遞給了這些同事。 3月4日清晨,葉欣仍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科室,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飯沒吃一口,只覺得周身痛,不得不費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剛過,極度疲倦的葉護士長開始出現發熱症狀,不得不到病房隔離留觀。體溫在升,補液在滴,但葉護士長記掛的還是科室里的幾個危重病人。通過呼叫儀,急診科的同事們又聽到她那微弱但親切的聲音:「7床每2小時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時翻身並做好皮膚、口腔護理哦!」 病魔終於沒有放過她。經確診,葉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進了她工作了27年的省中醫院總部。最初幾天,每當醫護人員前來檢查和治療,她總是再三叮囑他們多穿一套隔離衣,多戴幾層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護理自己:「我是老護士長了,什麼不行?」院領導前來探望,她首先講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檢討自己的不足,責怪自己不慎染病,給醫院和領導添了麻煩。發病第四天,她出現了呼吸困難,和急診科主任一起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ICU.據葉欣的同事回憶,大家都戴上了氧氣罩,只能靠發簡訊息和寫紙條互相勉勵。一天,面對前來治療的醫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護士遞給她紙和筆,艱難地寫道:「不要靠近我,會傳染。」護士含淚把紙遞給了這些同事。院長和其他同事來探望時,她寫著:「我很辛苦,但我頂得住。謝謝關心,但以後不要來看我,我不想傳染給大家。」 3月11日,同患「非典」的急診科張主任收到葉護長寫的最後一張字條:「我實在頂不住,要上呼吸機了。」她在插管上呼吸機後,就被注射了鎮靜葯物進入「冬眠」狀態,避免因為躁動使呼吸機脫落。 專家全力搶救未果 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 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同時向全國尋求支援。一次專家會診時,呂玉波院長聽說天津有位專家對治療多臟器衰竭有獨到心得,當晚即打電話給這位遠在天津的專家,專家被呂院長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動,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機趕來廣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葉欣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不知有多少人在為葉欣祈禱,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關切地詢問「葉護士長怎麼樣了?好轉了嗎?」葉欣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葉欣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能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就在她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1個星期,3月25日凌晨1時30分,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 3月29日下午,廣州殯儀館青松廳,省中醫院全體員工在這里為她做最後的送別。花圈如海,淚水如雨。遺像中,留給人們的是她永恆的微笑。 ■對話 讓她穿著護士服走吧 張先生深情回憶妻子葉欣的點點滴滴 昨日(4月19日)下午4時,暮春的夕陽柔柔地灑在廣州東山區一個普通居民的家裡。擔任某公司老總的張先生不停地抽著煙,向記者談起他的妻子葉欣時,他都會專注地望著擺在對面桌上妻子美麗端莊的遺像。面容憔悴的張先生的眼眶不禁溢滿了淚水,雖然他一直想用平和的語氣來進行這場對話。 記者(以下簡稱「記」):近幾天,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等媒體都發表了關於你妻子的文章和評論,你看到這些是不是更勾起了對妻子的思念? 張先生(以下簡稱「張」):葉欣3月25日凌晨去世,到現在已快1個月了,可我和兒子的心情還是難以平靜,我盡量不見朋友、親戚,就想拚命工作。雖然葉欣已經離開人世了,但我還經常感覺到她的存在。對於這幾天媒體發表的文章我真的感到慰藉,應該說我的妻子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她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記:你和葉欣是什麼時候認識的,她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張:我們是經過一位護士長的介紹認識的,那是1981年的1月,葉欣還在省中醫院當護士。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隨和、開朗、善良。我們很快便於當年春節結了婚,兒子今年21歲了,我們感情一直很和諧的。我以為我們的婚姻生活已經牢不可破,可她的離去徹底把這一切打破了,這對我的打擊非常大。 記:當時你的妻子戰斗在抗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線,作為家屬你們擔心她的安危嗎,她是怎麼患上病的? 張:其實她和我都很清楚這種危險性,可她最讓我欣賞的是她的善良和做人的准則,她當時對我說很鄙視一些臨場退縮的人,我也很贊成她的觀點,我是當過兵的,我們非常明白這次也像打仗一樣,只有沖上去的才是好兵。可她畢竟是以她的生命作出貢獻(張先生的聲音開始哽咽)。記得3月4日早上,每天早上要給我量血壓的她沒有起來,她說很累,可她又堅持要回單位,沒想到這一去就沒再回上家…… 記:她病的時候你每天都去看她嗎? 張:隨著她病情越來越重,醫生堅決不準我進去看她,為此我爭取了很久,我覺得她需要我,盡管每次看她她總是讓我走,戴上氧氣面罩不能說話她就打手勢讓我走,更不行就寫紙條。我知道她這樣做是怕我感染,可她是我妻子啊,為了她,感染不感染已不重要。 記:聽說在葉欣遺體火葬前,你堅決要求為她換上一套護士服,你當時是想表達一種什麼心情? 張:3月25日零點多,我接到醫院的電話,讓我馬上過去一下,我當時以為醫生要採取緊急措施搶救,讓我去簽字,可當我趕到醫院,她已經去了。我當時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我不相信她就這么走了,走得好快!(說到這,張先生已淚流滿面)在她要火化前,我堅持要給她換上一套護士服,你知道嗎?她是多麼熱愛護士這個工作,既然她是在這個崗位上倒下的,就讓她穿著這身護士服走吧,我想她會特別高興的……(編輯:馮怡駒) 中廣評論:鮮花獻妙手回春天使 向抗非典的英雄致敬! 中廣網 2003-04-20 12:02:55 中廣網北京4月20日消息(記者郭長江) 中國廣播網今天播發評論《鮮花獻妙手回春天使 向抗非典的英雄致敬!》,全文如下: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義大利醫生卡羅·烏爾巴尼在拉響「非典」警報後,卻永遠地離開了。在玉蘭花怒放的時節,廣東省中醫院護士葉欣殉職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崗位上。 今春以來,一種突如其來的、新的傳染病———非典型肺炎在我國部分省區肆虐著,直接威脅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非典型肺炎是一種全新病毒、傳染性很強,是人類共同面對的一個嶄新的世界性難題。在這場被稱之為「沒有子彈、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無畏的白衣天使們用他們的一顆顆赤誠之心,在感染、生存的選擇面前,用默默無聞的行動,續寫著救死扶傷的歷史。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鄧子德副教授在搶救病人中曾被感染,治癒後仍繼續戰斗。他的一首《醫者無悔》詩寫道:「救死扶傷闖險關,艱辛歷盡意未殘。矢志從醫言不悔,一朝為病更知難。他日還我強健體,再度懸壺百姓間。」表達了所有醫務人員和患者戰勝病魔的堅強決心。 寧夏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疾病內科的主治醫師丁向春和住院醫師馬麗娜是新婚不久的小兩口。面對寧夏的非典疫情,夫妻倆向醫院領導遞交了到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一線的請求,並得到了院方的同意。用他倆的話說「這是我們醫務人員的天職,就是再危險,我們也要沖上去!」 盡管人們談「非典」色變,盡管一個又一個醫護人員因感染而倒下,但是勇敢的醫護人員並沒有出現絲毫的退縮。 千百年來,各種致病的微生物在突破人類的免疫防線時,疫情的出現並不算是什麼偶然。從狂犬病、天花、黑死病,到禽流感、瘋牛病,甚至艾滋病,每次病毒對人類的進攻,都會讓人類付出慘重的代價。但也正由於此,人類同病毒較量的激情和勇氣也從沒有削弱過。人類正是在與疫情的不斷抗爭和較量中加快了不斷認識世界的過程。 面對這一全新疾病,我國醫學專家大膽探索中西醫結合的路子,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不是嗎?不久前,廣州市的非典型肺炎患者葉煥珍老人康復出院了。她早上喝茶,白天外出散步、帶孫子玩,生活一切如常;北京的第一位非典型肺炎患者也在鮮花的祝福中走出了醫院的大門。據統計,我國近八成非典型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為,中國摸索出了一套控制疫情和救治病人的有效方法。 這所有的一切無不凝聚著醫護人員的心血與生命!在他們付出的沉重代價的背後,獻給人民群眾的則是一道道靚麗的彩虹。 前來廣州調查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詹姆斯·馬圭爾為我國醫務人員的精神所深深地感動:「中國醫務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病人的奉獻精神是非凡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令人欽佩!」

J. 廣州東山口附近那裡有做核酸

廣州東山口可以到附近醫院去做核酸,或者可以打電話1000去查詢附近可以核酸的地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