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廣州訊息 » 廣州有哪些地方有西關大屋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魔獸世界 2025-07-16 21:38:29
興業數金廣州怎麼樣 2025-07-16 21:28:07

廣州有哪些地方有西關大屋

發布時間: 2022-12-23 08:24:37

㈠ 廣州的西關大屋在哪裡

最著名的西關大屋位於荔灣湖公園邊上的逢源北街

公交線路:地鐵5號線,全程約5.5公里

1、從廣州站步行約620米,到達廣州火車站

2、乘坐地鐵5號線,經過3站, 到達中山八站

3、步行約1.1公里,到達西關古老大屋

㈡ 廣州龍津西西關大屋區位於哪兒

龍津西西關大屋區位於廣州,詳細地址是廣州市荔灣區老城區多寶路、逢源路、龍津西路一帶街邊巷筒,為了避免出現因為不熟悉而迷路,可以提前使用導航軟體進行搜索並將結果截圖以便隨時查看或詢問當地人。

交通方式:公交 1.乘坐25路、夜6路至【泮塘】站下,步行可至 2.乘坐196路、207路、226路、541路、55路、61路、66路、66路石湖班車、74路、8路、夜39路、夜6路至【市三宮】站下,步行可至。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㈢ 廣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西關大屋在什麼地方

上下九、長隆游樂園、動物園、天河公園、火爐山(嘿嘿、我們學校後面的)西關大屋在上下九附近

㈣ 廣州人都知道的廣州嶺南特色民居:嶺南西關大屋!

一、  廣州特色民居——西關大屋

西關大屋

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興建的極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西關在明朝已成為廣州城區的商業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漸形成。而西關角形成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范圍包括文昌橋、大觀橋、泮塘、昌華園周圍一帶。西關大屋集中在寶華路、多寶路、寶源路、逢源路。後來又擴展到西關的其他地區,多為名門望族、官僚巨賈所建。199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黃華華省長的組詩《廣州新景贊》的  「贊新荔枝灣」中也不忘贊美嶺南西關,風景勝美:

重來不識荔枝灣,風情遠勝古西關。

宛如清明上河景,遊人忘卻把家還。

西關小橋流水,煙雨蒙蒙,花團錦簇時的景象,彷彿西關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為美麗的西關更添一些詩意。

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這些住宅高大明亮,廳園結合,裝飾精美。基本布局是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後,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一進,一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天台,供乘涼、賞月和西關小姐們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廳、客房後部為卧房、廚房等。

庭園中栽種花木,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廳與廳間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蓋,靠高側窗(水窗)或天窗通風採光。正間兩旁主要有書房、偏廳、卧室和樓梯間等。最後為廚房。門廳右邊一般設有庭院小品,栽種花木,布置山石魚池以供遊憩觀賞。庭院後部為書房。大屋兩側各有一條青雲巷(取「平步青雲」意),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僕役出入)、通風、採光、排水、晾曬、栽花、清運糞便垃圾等多種功能。

西關大屋的布局圖,從其布局來看西關大屋平面布局狹長,結構獨特,利於通風,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且在風水學上也有吸納有利於屋主的先天之氣之意。 西關大屋對風水格局很講究,典型的西關大門一般左上位奉有天官神位,左下角供奉門口土地神,天官主賜福,土地以驅邪,藉此以避凶趨吉、保合家之平安。這布局也體現了人們的家族等級觀念和以中軸線為對稱線的傳統布局觀念。

西關大屋的門廊裝修與竹筒屋相同,外設矮腳吊扇門(又叫角門)、中為趟櫳、內為硬木大門三重門扇。趟櫳是一個活動的欄柵,用13或15條堅硬的圓木條(一般為紅木或硬木)構成,橫向開合故稱趟櫳。角門和趟櫳有通風和保安的功能,是適應嶺南炎熱多雨的氣候而特製的建築構件。西關大屋的大門是用紅木或樟木等高級木材製造,厚約8厘米,門鈕銅環,門腳藏石臼中,門後用橫閂扣門,以防盜賊。

西關大屋最具特色的是趟櫳門,此門乍看像一個大的木框,中間橫架著十幾根圓木,圓木數目須是單數,不能雙數,因為在粵語中「雙」和「喪」同音,有不詳之意。

東山少爺,西關小姐

廣州有句出名的俗語,叫作"東山少爺,西關小姐",句子來源是說,東山向來是廣州權勢實力人士的的世居地,出入東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關是自古廣州商業繁華區,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們多數居住在那裡,花飛蝶舞,招搖過市。花園式洋房與西關大屋,權力與財富,現代與傳統,各分東西,相輔相成,是支撐著整個三十年代廣州商業社會的兩大縮影。

據歷史記載,晚清時期,廣州的女性一年也有幾次可以"拋頭露面"的機會,如人日游花地,乞巧節游石門,鄭仙誕游白雲等,在這花園錦簇人流之中,西關小姐以其新穎的裝束和高雅的氣質閃現其間,特別令人矚目。她們打扮入時,錦心綉口,與同窗好友結伴而行,穿梭於西關眾多商鋪之間,形成了一道動人心魄的風景線。於是,"西關小姐"一語叫起來了,越叫越響,歷久不衰……

西關小姐以群體的形象集中體現和代表了時代前進和潮流的方向,代表著廣州女性解放的先聲,代表著近代廣州最風雅和繁華的生活。這些活躍著各個階層的新女性,她們的服飾、生活方式、社會交往、學識----無不成為當日"時尚"的標志。如女醫生、女學生、女運動員、女革命家等職業女性和社會活動家的脫穎出,第一次使中國女性站到了歷史的舞台上,也使"西關小姐"成為了一個歷史和文化的綜合符號。

西關小姐 都比較有文化,或是在自己家的私塾讀書,或是上過小學、初中。據說,當時的真光中學和坤維中學都是女子學校,不少西關小姐就是在那裡讀的書。在20世紀30年代,不少西關小姐還在嶺南大學(現中山大學)上學。漸漸地,西關小姐變成一個專稱延續至今,就成為永不落幕也不上台的"廣州小姐"。

西關大屋滿洲窗

西關大屋最富特色的標志之一是滿洲窗。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許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鑲嵌而成。其工序十分復雜繁瑣。光是一個滿洲窗就耗掉了15人10天的工時。因為滿洲窗的真正工藝早已失傳,據說每件窗的玻璃起碼要返工三次以上。所以,即使說建這樣一座木石瓦房,其工程量相當於建一座九層高樓,相信也不會令人覺得太驚訝

「西關大屋」不僅保留著可代表廣州的傳統建築風格,而且他們還從全國各地帶回了各地建築藝術之精華,加以運用和仿造,取長補短,同時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和歸國華僑的增多,也引進了不少國外的先進科技,使西關大屋的建築與裝飾日趨華美。

歲月的車輪,帶走了名與利,卻沉澱了厚重的文化。值得慶幸的是,廣州還有西關大屋這些歷史記憶能以建築的形式保留了下來,木趟櫳、滿洲窗、硬木大門……舊了,殘了,卻記錄著這座城市曾經的輝煌。

㈤ 廣州的西關大屋在哪裡

為何有此一問?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好劇,演員傑出的演技,故事取材真實,反映出廣州西關人家的生活寫照,其拍攝背景和地方也是取材於荔灣區古老的西關大屋。

廣州西關如此多驕;西關風情,西關 美食 ,西關小姐,西關大屋……。其中之一西關大屋有三大特點,一,房屋是磚木結構必須是青磚的。二,門前可移動的木製趟櫳,三,頻有特式的各款色彩燦爛花紋的滿州窗。

幾十年來,城建中的廣州雖然經過多次遷拆,但仍保留相當的西關古老大屋,主要集中荔灣區龍津路,恩寧路……及其它路段與內街。

近些年來,廣州市政府重視 歷史 遺產和文物保護,因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金對西關古老街道和西關大屋進行翻修或重建,使到西關大屋這一古老建築得到更好的存承和保護。

(圖片出自網路)

庭院深深深幾許,經過腳門、趟櫳、正門,從兩側繞過前天井和中天井,在層疊的木屏風後,是清末民初西關大戶的生活場景。西關文化,是廣州文化的縮影,而西關大屋,則體現出西關建築文化的精髓。記者近日走訪鴻昌大街、多寶路、龍津西路、三連直街、逢源大街及西關民俗館,尋訪鬧市中的西關大屋,中西結合的藝術特色、建築結構的精妙設計,訴說著 歷史 往事,呈現出古韻濃厚的廣府文化。

西關民俗館

青磚大屋藏巷內濃濃傳統西關風

從荔灣博物館東側拐入,一座青磚大屋靜靜佇立在窄小的巷子內。這座西關民俗館以重建的西關大屋為主體建築,坐落於原館址東側,建築面積278平方米,整座大屋結構基本完整體現出傳統西關大屋的主要風貌。屋外的小巷叫「青雲巷」,承載了多種功能,因此別稱頗多,叫「水巷」是因為它能排水,叫「火巷」則因它能隔火,叫「冷巷」是它能向室內輸入冷空氣通風透氣。

跨入矮腳門,推開趟櫳與硬木大門,低頭可見地面的紅泥大階塊,抬頭則是木板拉花秀雕而成的天彎罩,將大廳與天井分隔開。民俗館採用三開間布局,正對門口的是正廳,映入眼簾的桌椅傢具由酸枝製成,呈對稱擺設。「舊時大戶人家接待賓客時,主人及接待人員坐左側,客人及隨從坐右側,你們看這個桌子,這是用來飲茶吃點心的。」廣州大學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湯國華教授指著大廳中間的圓桌說。大門的正上方還有一排「水窗」,通過繩子輪滑開窗進行通風。

西關民俗館復原的西關大屋裡的正廳。

再往內走,正廳後用屏門圍隔成的小房間叫頭房,是家中最年長的長輩居所,頭房後是二廳,是家人用膳之處。民俗館在此陳列出多種舊時的常用品,如柚木榨汁機、銅水煲、擂漿盆、搓衣板等,最有趣的是一個大號混水爐,它由全銅製成,在一側燒柴加熱時,另外兩側通過傳熱亦可加熱、保暖,構思之妙令人稱奇。

而書廳是家中晚輩讀書的場所,書房前設有一個小庭院,「書偏的小庭園一般不對外開窗,會被整個封住,讓孩子能安心讀書免受叨擾。」

鴻昌大街22號

中西結合匠心顯一磚一木皆有情

鴻昌大街22號是廣州僅存的一間結構保存完整的西關大屋,曾由木雕、灰塑、鐵柱、彩色玻璃窗等組成,帶有濃厚的中西結合藝術特色。整棟建築坐北向南,樓高兩層,趟櫳半開,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整座大屋為三開間,縱牆承重為主,凡通天的天井和和平天窗的開口都設鐵枝防盜格柵。

鴻昌大街22號西關大屋現在被改造成一所幼兒園。

據介紹,鴻昌大街22號的構造為:正間(也稱「中路」)沿中軸線從南往北順序為門廊、入口、前天井、轎廳、中天井、正廳、主人房、後天井。

入門第一進是「門廳」,東側牆上曾設有「門官」神龕,正中的「擋中」由木屏門組成,擋中後是通天的前天井。正門地面的白泥大階磚如今已十分罕見,春天時可吸潮。天井稍低於地面的部分鋪有花崗石板,使落入室內的雨水可由金錢眼排水孔排入下水道。

第二進是轎廳,是接待一般客人的茶廳,達官貴人進入大門後經過擋中和前天井之後落驕的地方。木屏風遮擋著後面的中天井,客人須從兩側進入,經過中天井後,就進入第三進的「正廳」了。

正廳是主要招待貴客,也是主人用膳的飯廳,正廳向中天井敞開以採光換氣。主人房上面為神樓,後面用磚牆與後天井隔開,牆上離地面1.5米開窗,改變了舊傳統房後牆不開窗的迷信習慣。

後天井地下開有水井,後牆與鄰屋之間的一條窄巷就是「青雲巷」了。後牆左右各開有一扇門,巷內的冷風就能進入室內,加入「後天井-室內冷巷-中天井-前天井-室外街道」的通風系統中。

專家:狹義與廣義的西關大屋

廣義上的西關大屋則指所有在西關一帶建造的大型西關民居。多寶路、龍津西路、逢源北街一帶,有不少西關的西式洋樓,房屋仍保留趟櫳門等西關大屋元素,整體以西式元素為主,但房屋已超過傳統西關大屋的兩層層高,建築材料除青磚外也有紅磚,還常見西式石柱。

有沒有神樓,可以說是狹義的西關大屋與廣義的西關大屋最大區別,趟櫳則是中、西式。湯國華教授認為,狹義的西關大屋建於清末民初,原型是農村的祠堂。當時祠堂的中路後進用於拜祖先,兩邊路可以住人,西關大屋借鑒了這種格局,但中路主要用於接待客人,大屋內設有神樓祭祖。

大屋通常佔地面積大,富有西關特色,建築樣式多為中式,基本構造包括磚木結構,三進、三個坡頂,正立面三個開間,大門前有明顯的青磚石腳和趟櫳、石門套大門。最輝煌的西關大屋有七進深,裡面客廳、小廳、書軒,還有花園,主要由買辦和商人建造。

記者走訪多寶路、龍津西路、逢源北街一帶,發現不少西關的西式洋樓,房屋仍保留趟櫳門等西關大屋元素,整體以西式元素為主,房屋高度已超過傳統西關大屋的兩層樓高,建築材料除青磚外,還有有紅磚、鋼筋混凝土梁板,還常見西式石柱。

龍津中路上的西關大宅門是中西結合的西關大屋。

多寶路24號大屋為中國致公黨中央黨部舊址。湯國華告訴記者,這座大屋的布局結構和廣義西關大屋差不多,加入了鋼筋混凝土,門口有西式石柱,三角形山花屋頂以及鐵藝裝飾,室內沒有西關大屋特有的祭祖神樓。

「你們看這個石柱,石墩上有竹節紋路,屬於中式,柱身和柱頭又是西式的,牆體正立面用青磚砌築,而建築的後半部分又是紅磚砌成,它的屋頂也是西式的。」站在龍津西路55號的「西關大宅」前,湯國華向記者進行講解,「像陳廉伯故居和蔣光鼐故居也都是這類廣義的西關大屋。」

逢源大街8號大屋位於西關大屋建築保護區內,屬於三開間,坐北向南,正立面均用水磨青磚砌築,正間為凹肚門,石門框刻有幾道細致的邊線,趟櫳、腳門有木刻的圖案,封檐板木雕鏤刻精細,正立面石牆腳有22厘米高的基座,刻有幾道腳線。「現在它的左右偏間被分隔開並新開門,作為居民住房,已不再是完整的布局。」湯國華說。

延伸:關於西關大屋的小知識

基本結構:

西關大屋典型平面為「三邊過」(即三開間),正間以廳堂為主,從台階踏上凹入門廊-門口三件(腳門、趟櫳、大門)-門官廳-擋中門-天井-轎廳-天井-正廳-頭房(長輩房)-二廳-尾房,形成一條縱深很長的中軸線,兩側開間叫書偏和客廳,主要有書房、偏廳、卧室和樓梯間等。

青雲巷:

具有交通、通風、採光等多種功能。如巷子較長,常在中段處加設門洞牆分隔,以牆加層次感。有些青雲巷有水井,舊時認為井水通大海,井泉龍神即海上之龍王,這神以保家人平安。這是一口水井,水井上邊有井泉龍神。

青雲巷

天井:

過去天井多為方形,特別是門官廳、轎廳和正廳之間的天井更強調要方正。天井裡的去水孔,常雕成金錢形狀,這與過去相信「水為財」有關,同時兼有隔柵的功能。

天井裡的去水孔

神樓:

是一個像古典戲曲舞台樣子的鏡框式神龕,旁有小門可供人出入,以方便早晚點香燭及神燈。

頭房:

家中最老的長輩居住的房間。

倒朝房(客房):

賓客的臨時用房。傢具陳列較為簡單、隨意。西關大屋的各路之間,用橫門相通。橫門上往往有橫匾或磚雕之類的裝飾,也有些是做成半圓形帶蝴蝶圖案窗欞的彩色玻璃窗,俗稱「蝴蝶窗」,窗頂有半圓弧形的灰塑模線,很明顯是受了西洋的影響。

門頭上部具有西洋特色的「蝴蝶窗」。

偏廳:

家屬生活休息、兒女讀書和接待客人的地方。牆壁上往往掛有或刻有書畫對聯,體現主人的文化品位和修養。如「滿懷明月,兩袖清風」。「縱有良田萬萬千,有錢難買子孫賢」等。

正廳:

是全屋的「心臟」,是主要的一個廳堂。這個廳屋脊最高,面積最大,建築裝飾工藝最為講究,氣氛也最為庄嚴。是大家庭聚集、拜祭祖先、決議家庭大事和接待特別重要賓客的地方。

西關大屋,顧名思義當然在西關!那麼西關在那裡?當然在城西!怎樣劃分城西?以廣州舊城牆劃分!廣州舊城牆西面在人民路與中山六路交界(那裡有西門遺址)。

以人民路為界,往西的民國大屋都可以叫西關大屋!而現存最集中的西關大屋群在恩寧路,逢源路,華貴路周邊!可以先荔枝灣涌風景區逛,再延多寶路,轉入恩寧路,最後走到沙面,一路都是喜歡大屋,還有李小龍故居,西關大屋博物館,粵劇博物館等!

廣州有西關這個地方,應該是拍這部片的原型,反應老廣州人的生活習慣

在廣州西關騎樓,就是廣州圖書館那邊

在荔灣區荔枝灣景區內。廣州西關是以前的富人區,目前規模較大較完整的西關大屋設成了展覽館。附近就是荔枝湖,現在有個粵劇戲台,每天下午都有演出,粵風粵韻,可以去好好感受一下。

主要集中在荔灣區龍津路一帶。

廣州以前有西關區和東山區現在西關歸荔灣區,東山歸越秀區。西關大屋是廣州很有特色的建築主要分布在現在荔灣區荔枝灣涌附近逢源街也是老字型大小( 美食 )一條街。歡迎大家來廣州了解廣州深厚的 歷史 。東山也有小洋樓也很有特色,沙面也有歐式建築。

首先要糾正一下很多外地朋友可能望文生義而造成的認識上的誤區:以為西關大屋是一棟房屋!西關是指廣州市老城區西部的荔灣區,而大屋則是廣州荔灣區一帶特色的民居建築,習慣上窗戶用滿州窗,大門是趟籠門。荔灣區西關大屋最集中的地方在多寶路、龍津路、長壽路、寶華路、恩寧路、上下九路一帶。

廣州的西關大屋在廣州市荔灣區逢源路一帶,另外,在逢源北有一座嶺南大屋建於清代的遊人可以入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