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大運河在杭州的終點在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廈門公園的草叫什麼 2025-08-18 23:07:42

大運河在杭州的終點在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7-24 00:39:58

㈠ 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是在哪

京杭大運河起點為杭州,終點北京。

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1)大運河在杭州的終點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杭州、蘇州、揚州、淮安、濟寧、滕州、臨清、天津,這些運河邊上的城市,因此成為商品集散地,商業盛衰與運河始終。

《馬可波羅游記》中記載,他沿京杭大運河南行,輾轉於蘇杭,最終抵達刺桐港(福建泉州)。運河每一個城鎮都能從他的游記中找到贊美。

㈡ 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在哪裡

京杭大運河起點為杭州,終點北京。

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2)大運河在杭州的終點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杭州、蘇州、揚州、淮安、濟寧、滕州、臨清、天津,這些運河邊上的城市,因此成為商品集散地,商業盛衰與運河始終。

《馬可波羅游記》中記載,他沿京杭大運河南行,輾轉於蘇杭,最終抵達刺桐港(福建泉州)。運河每一個城鎮都能從他的游記中找到贊美:將陵(德州)運河上南北運輸商品極多,最多的是絲、香料。

濟寧商業手工業很發達,「船隻多得令人難以相信」,徐州、邳州、清口、淮安商工農業都極發達,淮安的貨運可以通到40多個城市。寶應、高郵、揚州都是商業手工業為主的城市,很繁華。真州(儀征)是運河通江口岸之一。

㈢ 隋朝大運河中點和起止點

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後代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紹興)、寧波。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巨大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
洛陽天津橋:天津橋是隋唐大運河洛河洛陽段的重要附屬遺存,位於隋唐洛陽城皇城以南、應天門至定鼎門的連線上,是隋唐洛陽城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城市格局的重要地標。天津橋前後延續600餘年,遺址位於今洛陽橋西約400米的河床內。
天津曉月:天津曉月亦為洛陽八景之一。天津橋初建於隋大業三年,原是一座浮橋,隋末被毀。唐玄宗時建造為石橋,又稱洛陽橋。北與皇城南門端門相應,南與定鼎門大街相接,橋上原有四角亭、欄桿、表柱,清雅幽靜的意境使「天津曉月」成為著名景觀。可惜自宋以後,戰火連綿,建築物大多被毀,天津橋亦未倖免。民國年間在附近建一碑亭,佇立於洛河中央,其西今又建兩座大橋。
堰洛通漕:2014年藉由古沉船發掘而擴展開的洛陽漕運水系考古勘探,發現橫亘漢魏洛陽城與偃師商城一線、位於夏代二里頭遺址正北的洛陽溝,興修時間竟然遠推至夏商時期——它是已知洛陽乃至國內最早為都城服務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世界上也很可能是最早的。此後至隋唐之間,興修水利工程和漕渠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在漢代,洛陽的漕運「小氣候」已經相當發達,能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這次全面調查,除了洛陽溝的勘探,還摸清了谷水、洛水等河流與漕渠的走向,確定了漢魏時期千金堨、堰洛通漕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遺址的位置,也是很大的突破。2014年,考古人員在洛河以北首陽山一帶,勘探了一段約3公里長的洛陽溝,其在地下三四米深處,溝深十多米、寬七八十米,人工修築的痕跡明顯,南岸還有人工抬高的痕跡。南岸上有早於商代的三層人工堆積的花土,總厚1.55米。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水往南溢,是應對邙山山洪的排洪溝。2014年,考古人員循著文獻中的線索,在如今洛河南堤南側的佃庄和河頭一線東側找到了堰洛通漕遺址,堤堰東西長530米左右,南北寬420米,堰西為引洛渠,堤北為排洪渠,洛河水大時可以往東泄洪。這一工程建成後,洛河故道因為缺水後來斷流,洛河與陽渠也合而為一。
清汴工程:北宋時期,洛陽為西京。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為解決汴河引黃河水所引起的淤積問題,進行了清汴工程。開渠50里,直接引伊洛河入汴河,不再與黃河相連。但這僅是一個歷史階段,伊洛河直接入黃河仍是歷史主流。

㈣ 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

京杭大運河的起點在浙江杭州,終點是北京。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邗溝,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長為蘇伊士運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馬運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運河流經北京、通州(區)、天津、杭州、鎮江、清江、揚州、台兒庄、臨清、蘇州、湖州、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濟寧、德州、滄州18個市區,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㈤ 京杭大運河的起點和終點是哪裡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2]

㈥ 京杭大運河的起點和終點在那裡

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

京杭大運河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京杭大運河的主要水源為南四湖(山東省微山縣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6)大運河在杭州的終點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流域

京杭運河自北而南流經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

人口稠密,農業集約化程度高,生產潛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滬寧和滬杭鐵路及公路網相繼修建,與運河息息相通;沿線各地工業先後興起,城鎮密集,是中國經濟精華薈萃之地。

京杭大運河沿線是中國最富庶的農業區之一,工業發達。在兗州、濟寧、滕州、豐縣、沛縣、徐州、邳州及兩淮等有大中型煤礦,連接上海、南京、徐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杭州等工業城市。


㈦ 京杭大運河起點和終點是哪裡

京杭大運河南起於杭州,終在北京。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

其始建於春秋時期,是歷經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運河是由統治者主導開鑿整修而成,統治者們集合龐大的人力、物力開鑿運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漕運。運河是為了實實在在的漕運目的而生的,漕運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與動力供應系統,維持王朝的生命延續。

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㈧ 京杭大運河的終點是在哪裡,曹雪芹為何會被埋在那個地方

京杭大運河的終點在如今的北京通州,大運河的開鑿成就了通州的輝煌。



作為依賴於運河的通州也開始走向了沒落,清末、民國年間的戰爭更是讓整個國家停滯不前,在這樣的背景下,通州自然也逃脫不了衰退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