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抗日義橋在杭州哪個地方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室內裝修 2025-08-18 21:01:59
北京如何舉報報廢車輛 2025-08-18 20:53:28

抗日義橋在杭州哪個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7-24 22:26:04

A. 蕭山聞堰鎮和義橋鎮劃歸杭州濱江區

目前還沒有。將來不排除這個的可能性。
因為目前杭州的幾個區中,濱江區的范圍太小了,不利於全面發展。而蕭山區的面積又太大了,尤其是蕭山要向東邊發展,這西邊的有可能劃歸濱江。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分析,不是官方消息。

B. 杭州義橋古鎮老街在什麼地方

應該就是在義橋鎮上啊!

C. 杭州火車南站到義橋大橋怎麼坐車,各種地圖查出來都是老路線了,都是錯的,求好心人告知。

你可以直接在南站坐726路到三江口或者東方文化園轉352,再坐大概三四站就可以到義橋大橋(不知道是老橋還是新橋,老橋就直接到了,新橋還得再轉回去一點路)
也可以在南站邊坐715到東站,也就是通惠路公交站,再轉745路,這個是直接到新大橋的。
也可以在南站里直接坐700到金山公交站,然後轉719路,這個是到老橋的,新橋還得再轉回去一點路。
我每天都要過那邊,路線肯定不會錯。

D. 蕭山抗戰故事是什麼

蕭山的眾多地名,深藏著蕭山軍民奮起抗戰的故事,串起這些地名,是一部軍民抗日的不屈史,也是「捨身報國」「國而亡家」堅決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文化記憶。還有抗日戰爭期間產生的如軍事埂、炮台灣等地名,這些地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演變,有的雖已成為歷史地名,有的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少了,但這些地名有的記錄戰火紛飛的往事,有的記錄日軍殘暴的罪行,給我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特意編寫了此刊,讓我們記住這些地名及其包含的可歌可泣的往事,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難忘那血與火的歲月——抗日戰爭與蕭山地名
民國26年(1937)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同年11月5日,日本侵略軍在金山衛登陸後,蕭山開始遭受戰火的侵襲。11月30日,日本侵略軍飛機28架次輪番轟炸蕭山縣城。12月24日杭州淪陷,一江之隔的蕭山成為浙東抗日前線。地名是歷史的記錄,串起以下這些地名,喚起和還原抗戰歲月的那段血與火的記憶。
一、軍事埂這個地名,記錄當時蕭山是浙東抗日前沿
軍事埂,這是一個由抗日戰爭時期的軍事設施演變而來的地名。杭州淪陷後,駐守蕭山的中國軍隊和蕭山人民冒著敵人的炮火,日夜搶修工事,奮起抗戰。國民黨蕭山縣政府徵集民工,曾在盈豐新中村至利二村(今屬寧圍街道)修築防禦工事一條,長3800多米,並建碉堡12座。堤,蕭山人稱為「埂」。這條長近4000米的防禦工事,當地村民稱其為「軍事埂」。國民黨六十三師、六十二師和浙江保安第七團先後駐防於此。
軍事埂,如今不復存在了,知道這個地名的人也不多了。但當時蕭山軍民憑借著軍事埂這防禦工事,擊退日軍一次又一次的渡江南擾,與盤踞杭州的日本侵略軍隔江對峙達二年之久。這說明當時蕭山是浙東抗日前沿。
二、六百畝頭和雙山嘴這兩個地名,記錄日軍偷渡錢塘江,蕭山淪陷的悲痛歷史
六百畝頭和雙山嘴,如今知道這兩個地名的人越來越少了。六百畝頭,原是錢塘江灘塗,後為地塊名,位於盈豐六甲。解放前夕,國民黨陸軍部隊在「六百畝頭」征草盪地修築軍用機場,建有臨時跑道。但建成後未予啟用。解放後,機場土地先劃給盈豐勞改農場,該場撤銷後,轉給錢江農場。雙山嘴是指北干山與長山之間的山壟地帶。山嘴是指伸出去的山腳的尖端,山嘴與山嘴之間的地帶,稱雙山嘴。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蕭山人,提起這兩個地名,就會想起民國29年(1940)蕭山縣城淪陷,日本侵略軍佔領蕭山的悲痛屈辱的歷史。
民國29年(1940)1月21日(農歷乙卯年十二月十三日),大雪。入夜,雪愈大。侵佔杭州的日軍在錢江大橋附近,集結汽艇七八十艘,冒雪強渡。國民黨錢江南岸守軍奮力抵抗,激戰一個多小時,一次又一次擊退日軍。午夜,日軍松井部隊在四堡(今錢江二橋附近)以大雪為掩護,身穿白衣,悄悄劃著橡皮艇,偷渡至盈豐六百畝頭登陸。早晨,另一股日軍又在錢江輪渡碼頭登陸。
日本侵略軍登陸後,一路連夜橫穿寧圍,搶占長山頭,一路攻佔西興,對縣城形成夾擊之勢。國民黨蕭山縣政府倉促應戰,兩個縣自衛中隊在北干山和西門設伏阻擊。詎料日軍不由西門而入,也不由北干山進犯,而由雙山嘴小路直撲東門。守候在城西、城北的抗日自衛隊全線撤退,其中埋伏在北干山的抗日自衛中隊,撤至城郊與敵遭遇,展開激烈的戰斗。然而寡眾不敵,傷亡甚重。22日上午10時20分,蕭山縣城淪陷。國民黨蕭山縣政府再次南遷河上店。蕭山淪陷,使日本侵略軍突破了浙東防線,打開了進犯浙贛通道的大門。
三、炮台灣與大爿山這兩個地名,記錄日軍侵佔蕭山後的罪惡行徑
提起這兩個地名,上了年紀的蕭山人,就會想起日本侵略軍佔領蕭山後,築碉堡,占據點,姦淫燒殺的罪惡行徑,蕭山人民從此過著血和淚的生活。
位於今新街街道盛樂村和寧圍街道新華村之間的長山直河,解放前,當地人稱為炮台灣。民國29年(1940)1月,蕭山淪陷,日本侵略軍為了控制錢塘江邊一帶,在河東岸的盛樂村建造碉堡。蕭山沙地區稱碉堡為炮台,稱河為灣,故稱炮台灣。
炮台四周拉起鐵絲網,陰森森地像個殺人魔窟。八九米高的炮台上,架著機槍,幾個日本兵身穿黃狗皮,腳踏黑馬靴,手拿掛著膏葯旗的步槍,時而用望遠鏡東張西望,時而用步槍東指西瞄,尋開心時胡亂地放幾槍。
大爿山在聞堰之東,是浦陽江、富春江、錢塘江三江口的咽喉。民國29年(1940)1月22日(農歷十二月十四)下午,日本侵略軍強渡錢塘江後,佔領了大爿山、火燒尖和東山陳村。接著日本侵略軍到處抓人,在村裡和大爿山、火燒尖,建起了5座碉堡。為建碉堡,當時東山陳村的房子幾乎全被燒光。碉堡建成後,日本兵對附近村莊任意炮擊,還到周圍的村莊姦淫燒殺。當時東汪村深受其害,民謠雲:「東汪、東汪,眼淚汪汪!」
四、虎爪山、嚴家畈、塘塢等地名,記錄蕭山軍民為狙擊日軍侵犯而英勇奮戰
民國29年(1940)2月中旬,日本侵略軍分三路侵犯義橋。一路由浦陽江口西岸登陸,另一路由浦陽江東岸的孔家埠登陸,侵佔浦陽江口兩岸,其汽艇直趨義橋之南;還有一路由湘湖南岸的大灣山登陸,向義橋進犯。中國軍隊在義橋附近,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一系列激烈的戰斗。
虎爪山形似虎爪,故名,又稱傅家山。位於義橋鎮西北,橫亘於浦陽江口與湘湖之間。中國軍隊守在虎爪山上,控制浦陽江口。2月14日,日本侵略軍全天不斷地用重炮,轟擊虎爪山上中國守軍陣地。下午三四點鍾,日軍步兵在炮火的掩護下,向虎爪山進攻。中國守軍一次又一次擊退敵人的進攻。當晚,日軍增援部隊又在浦陽江口登陸。次日,日軍250餘人竄入義橋鎮上。黃昏時,日軍從背後攻擊虎爪山。中國守軍雖面臨兩面作戰,卻沉著應戰,以預備隊擊退背後之敵,並奮勇追到鎮上,經過四小時的激烈巷戰,16日凌晨,日軍退出義橋鎮,向東竄犯。
嚴家畈在義橋東南里許, 2月16日(農歷正月初九),日本侵略軍一個中隊經峽山頭,順著西河沿向義橋竄犯。其時國民黨一九○師扎營於傅家山、趙家山、茅山;一九二師埋伏在對江眠犬山。當日軍進入嚴家畈外塘時,傅家山陣地發出了號令,眠犬山伏兵用機槍掃射,日軍被迫竄入嚴家畈村。一九○師馬上調集兵力,包圍了嚴家畈、日軍以大樟樹、房屋作為掩護體,負隅頑抗,一九○師雖然傷亡比較嚴重,但仍發起多次的沖鋒。兩軍相持兩天兩夜。
日軍松井部隊獲悉其軍在嚴家畈遭伏擊的消息後,派兩架飛機到嚴家畈上空投擲糧食,又派騎、步兵250餘名增援。一九○師被迫撤離。這次戰斗,擊斃日寇40餘名,一九○師陣亡130餘名。
日軍進犯義橋後,遭到中國守軍的阻擊,遲滯不前。日軍企圖集中兵力,強行南下。國民黨一九二師得到消息後,悄悄地准備在黨岐嶺伏擊日本侵略軍。黨岐嶺位於戴村鎮上董村與凌山村(現半山村)之間,西北接雲石七都山麓。嶺雖不高,卻是義橋到河上、樓塔的捷徑,也是日軍南下的必經之路。加上嶺西邊山勢陡峭,樹木繁茂,形同畚箕,是一個理想的伏擊戰場。中國軍民在李家塢集結。為防止走漏消息,在戴村、雲石七都山一帶的交通要道上布滿崗哨。2月15日(正月初八)黃昏生火做飯,午夜進入預伏陣地。16日,日軍一隊人馬全副武裝,從義橋耀武揚威地向黨岐嶺方向撲來。當日軍進入埋伏圈,即遭到迎頭痛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紛紛潰退。當日軍明白中了埋伏,馬上組織瘋狂反撲,利用高大威武的大洋馬和精良裝備,向中國軍民的陣地撲來,卻遭到一九二師火力的頑強狙擊。雙方激戰多時,日寇始終無法沖破中國軍民的防線,只得狼狽逃竄。戰斗一打響當地百姓積極投入戰斗。挑水送飯,運送彈葯,搶救傷員,當軍隊發出追擊命令,由老百姓組織的抗日自衛隊更是勇猛頑強,沖鋒在前。這次戰鬥打死打傷日軍數十人,戰馬三匹,俘獲一人,一九二師有數人犧牲。黨岐嶺戰斗極大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當地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決心,在蕭山的抗戰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塘塢坐落於茅草灣山塢中,因村西曾築有一條堤塘,故稱塘塢。民國29年(1940)2月17日,日本侵略軍由錢塘江東洲沙渡江,經許賢鄉向浙贛鐵路沿線進犯。駐守富陽嶺下的一九二師聞訊後,在師長吳達率領下,進駐沈村,並派出一一九團把守貓頭山進行伏擊。日軍不備,倉皇應戰,雙方展開了殊死的激戰,最後日寇不支,被迫退入塘塢村,設指揮部於村校教師沈佩蘭家中。一一九團包圍塘塢,但因不明敵情,形成對峙局面。沈佩蘭見此情景,不顧個人安危、從後門潛出,奔赴國民黨軍陣地,報告了敵軍指揮地點和敵軍火力點。一一九團弄清敵情後,迅速發起進攻,集中火力用迫擊炮猛轟日軍指揮所(即沈佩蘭家的房屋),日軍頓時失去「屏障」,亂作一團。一九二師又兵分三路,中路由何家橋直攻塘塢,左翼向塘塢村後的安山灣迂迴前進,右翼由觀音橋出擊。三麵包圍,終於全殲塘塢200多名日軍,繳獲了全部輜重。為褒揚沈佩蘭,浙江省賑濟會特從優撥給獎恤金600元,國民政府向她頒發了於右任書的「國而忘家」的匾額。是年3月、4月間的《東南日報》、《大公報》、《掃盪報》對沈佩蘭此壯舉均作了報導,稱沈「如此中國弱女,不畏艱險,實屬難能可貴」。這次戰斗中犧牲的30多名國民黨將士,埋葬在沈村旗牌山上。
鳳凰山在衙前鎮境內,海拔90米,因山形似一隻伏地的鳳凰而得名。這里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民國29年(1940),為阻擊日本侵略軍向紹興進犯,駐守鳳凰山麓衙前鎮和衛家村(現鳳凰村)的國民黨第十集團軍第八支隊官兵約4000人,先後在長山、新街、龕山(今坎山)三岔路阻擊日軍。國民黨第五、六兩個支隊奉命前來增援,這樣鳳凰山下國民黨官兵已有一萬余。民國29年(1940)2月17日(正月初十)凌晨,日軍分兩路,一路出動鐵甲車重武器從長山經新林周大塘進入,一路從安昌過錢清由南直下,在離國民黨駐軍地約200米處的如意祠登陸。當天早上8時許,兩路日軍對國民黨部隊左右夾攻。一萬多國民黨官兵雖進行了長達10多小時的拚死抵抗,但終因裝備落後,難敵日軍,死傷官兵數千。傍晚時,大部隊向楊汛橋撤離。可是到了橋邊才發覺楊汛橋已被日軍所炸。面對三四十米寬的江面,國民黨軍隊別無退路,只得爬魚箔過江,時值隆冬,官兵門穿著棉襖棉褲、帶著槍枝彈葯,一不小心就掉入江里,許多官兵在西小江中淹死。另有一路國民黨軍隊,由衛家一村民帶路翻莫家嶺,過昭東大義太雷橋,往紹興新甸方向安全撤退。晚上8時左右,日軍攻克防線,佔領衙前。
東蜀山一峰孤峙於南門江之東,西蜀山則孤立於南門江西。南門江上有座章潘橋,這橋是東西蜀山之間往來的通道。兩山海拔均不到50米,但當時是蜀山平原的制高點,也是縣城的南大門。南門江又是縣城通往臨浦、義橋、所前的水上要道。誰佔領這兩山,誰就可控制南門江這條水上交通線。民國29年(1940)5月,中國軍隊在東蜀山、西蜀山一帶多次阻擊日偽軍。5月15日,中國軍隊在東蜀山阻擊汪偽軍第三大隊,偽大隊長徐劍琴被擊斃。17日,日偽軍向城南地區掃盪,中國軍隊奮力阻擊,搶占東蜀山、西蜀山。日偽軍傷亡近百,偽軍少校大隊附陳冠英被擊斃。5月20日,日偽軍數百,由中島中隊長指揮,在炮兵掩護下,向城南中國軍隊發起攻擊,東蜀山和西蜀山失守。午後,中國軍隊發起反擊,奪回東、西蜀山,又向岳大橋猛擊。日偽軍增援頑抗,岳大橋得而復失三四次,結果為中國軍隊收復,日軍被擊退。這次戰斗,日偽軍死傷150餘名,中島負傷,中國軍隊傷亡100餘名。
民國29年(1940)5月,駐扎在所前鎮山聯村夏山埭的國民黨一九○師五○七團三營八連,得到命令,命他們立即前去西蜀山接防。八連當即向西蜀山挺進。哪知道情報有誤,日軍已在西蜀山上設下埋伏。八連官兵走到章潘橋東側的河邊,士兵們紛紛下河飲水。這時日軍的重機槍響了,瘋狂的掃射使八連傷亡慘重。八連地處平坦地帶,日軍踞高臨下,地形對八連十分不利。八連官兵頭上戴著用柳條編成的帽子隱蔽在田間,雙方隔著南門江展開槍戰。從上午八九點鍾打到中午,還沒有打過章潘橋,槍管都燙得手抓不住,只好用毛巾裹住接著打。士兵們為自己弟兄報仇心切,鬥志高昂。在下午終於沖過了章潘橋,攻上了西蜀山,迫使日本侵略軍逃進蕭山城裡。八連作戰英勇,稱為「忠勇師」。在這次戰斗中,連長程利科和班、排長15人以及更多的士兵犧牲。後埋葬在所前夏山埭村鷺鷥頭頸的山坡上。至今還留有「抗日陣亡將士之墓」及墓誌銘。章潘橋戰斗後,盤踞蕭山的日本侵略軍很久不敢出城作惡。
抗日戰爭時期,蕭山是浙東抗日的主戰場。
五、河上店,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國民黨蕭山縣政府所在地,蕭山抗戰的指揮中心。
河上店地處永興河上游,故名。舊稱和尚店,即今河上鎮。說起河上店,就會想起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蕭山縣政府兩次南遷河上店。民國26年(1937)11月30日(農歷十月廿八),侵華日軍飛機28架次,輪番轟炸蕭山縣城2個多小時,投下了100多枚重磅炸彈,縣城被炸成一片廢墟。國民黨縣政府被迫南遷河上店,翌年8月,遷返縣城。民國29年1月22日,蕭山縣城淪陷,國民黨蕭山縣政府再次南遷河上店。次年4月,日本侵略軍分兵三路包抄河上鎮,國民黨蕭山縣政府三面受敵,流亡至東陽峴北周,後走水路經蘭溪、建德、富陽回駐河上鎮,直至抗日戰爭勝利。河上店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國民黨蕭山縣政府所在地。當時蕭山縣政府駐扎在河上店鳳凰塢,即今河上鎮鳳塢村。國民黨蕭山縣四任縣長以及中共蕭山縣工委抗日自衛團隊、軍工隊和政工隊,駐守鳳塢村辦公。這里是當時蕭山抗戰的指揮中心。在長達5年多的時間里,因為縣政府搬遷至此,河上鎮鳳塢村成為日本侵略軍襲擊的重要目標,飽受日軍重點進攻和血腥轟炸。至1944年5月,縣政府在鳳塢村辦公用的30餘間民房被日軍燒毀,文昌閣和岩將廟兩處名勝古跡被炸毀,數十名無辜百姓慘遭日軍槍殺。

E. 杭州蕭山區義橋鎮的詳細情況

義橋鎮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錢塘江與浦陽江、富春江三江匯合處,是一個聞名遐邇的歷史古鎮。北瀕富春江與杭州市西湖區隔江相望,東與聞堰鎮、蜀山街道、臨浦鎮接壤,南與戴村鎮為鄰,西依雲峰山與富陽區相連,為三市區交界之地。

截止到2019年10月鎮域面積約58平方公里,下轄21個村、3個社區,47398人,黨員3077人,規上企業81家。



(5)抗日義橋在杭州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義橋鎮風景名勝:

1,杭州東方文化園

杭州東方文化園位於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三江匯合處的蕭山義橋楊岐山南麓。景區佔地2700畝,總投資5億元,是杭州市的重點旅遊項目。

2,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

浙江湘湖旅遊度假區系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度假區位於杭州市蕭山區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約20公里,隔錢塘江與西湖風景名勝區相對,與西湖、錢塘江構成杭州旅遊風景的金三角。

F. 想知道: 杭州市 餘杭義橋工業園區 在哪

義橋村位於餘杭鎮的西北面,彭余公路和舟青公路穿村而過。
老餘杭那邊有802 533 479等公交車過去。

G. 漸江戰役是那年那月

樓主,你好。

「漸江戰役」這個真沒聽說過?我估計你是打錯字了。是不是說的抗戰期間的「錢江戰役」。

自民國二十六年(1937)12月23日國民黨政府炸毀通車不到三個月的錢塘江大橋以來,中日雙方軍隊隔江對峙已達2年之久。民國二十九年
(1940)1月14日下午,蕭山縣政府發出布告,勸告市民疏散以防止敵機轟炸。因布告所示簡略,民眾一度慌亂。15日起城中市面改為下午,至18、19
日因敵人並未過江,局面再次安定。時,國民黨正規軍調動,守備蕭山錢塘江南岸的主力僅浙江省抗敵自衛團一個大隊的兵力。浙抗衛下屬支隊相當於正規軍一個旅
的編制,支隊下屬大隊相當於一個團的編制。駐守杭州的日軍第22土橋師團決定乘國民黨戒備疏忽,發起新的軍事行動。

1940年春,日軍發動錢江戰役。根據1月22日上午8時浙江省政府收到的蕭山縣《報告敵人登錄及抵抗情形》。21日晚11時,日軍小股部隊在
六百畝頭九甲登陸,與浙抗衛第二支隊二中隊激戰1小時,後撤退。但這僅僅是日軍的試探性攻擊,真正讓「六百畝頭」這個犄角旮旯之地載入史冊的大戰才剛剛揭
幕。1月22日凌晨,土橋師團第86真田聯隊數百人在四堡(今錢江二橋附近)以大雪為掩護,在漢奸帶領下,在盈豐六百畝頭偷渡成功。二中隊全線潰敗,士兵
不戰而逃,紛紛脫衣扔槍,避入百姓家中。日軍突破防線,並迅速南進,搶佔了荏山制高點。隨後長驅直入,進攻縣城東門。清晨,另外一股日軍又在錢江輪渡碼頭
附近強行登陸,對縣城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縣長程運啟手下僅有區區兩個中隊兵力,無力守住縣城。至上午10時許,縣城淪陷,國民黨蕭山縣政府被迫再次南遷
河上鎮。

23日,國民黨軍隊在與日軍交戰中全線潰退,但仍堅持戰斗,先後在城南、義橋、許賢、衙前等地狙擊日軍。日軍南侵臨浦、尖山,西竄義橋,東犯衙
前、坎山,大量使用毒氣彈,國民黨軍隊傷亡慘重。24日,據守浦陽江西岸和蕭山外圍的國民黨軍79師、190師及浙抗衛第一支隊等部隊全線反擊,收復臨
浦、義橋、白鹿塘、所前等地。192師蔣鑫團也奉命增援,並進駐沈村。此後,中日雙方陷入激烈交戰,中國軍隊一度兵臨城下,但始終不能收復蕭山。作為插曲
的是2月2日5輛日軍裝甲車及一輛汽車行駛通過臨時搶修的錢江大橋時因橋面不堪重負墜入江中,車上所載日軍全部溺亡。另有第22師團師團長土橋一次偕同師
團長以下官佐10餘人及記者於3月16日在聞堰附近東山陳登山。但樂極生悲,有佐官1人失足墮落,當場死亡。

錢江戰役及浙東蕭山戰役以來,國民黨軍傷亡數萬人,日軍亦有數千人傷亡。中日雙方再次回到互相對峙的平衡之下,日軍開始修築炮台等工事。錢江戰
役後,浙抗衛下屬8個支隊整編成4個縱隊(相當於正規軍師級編制)。不久,又被蔣介石下令整編為第10集團軍下屬暫編第9軍,下轄3個師。而日軍鞏固陣地
後,以蕭山為據點,多次在浙江擴大侵略戰爭。蕭山成為日軍發動寧紹、浙贛等抗日戰爭時期重大戰役的出發點之一。

H. 義橋鎮的介紹

義橋鎮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錢塘江與浦陽江、富春江三江匯合處,是一個聞名遐邇的歷史古鎮。

I. 想知道: 杭州市 餘杭鎮義橋工業區 在哪

在老餘杭 你從杭州坐公交可以在公交武林門北坐506路、或者古盪坐356路、346路到終點站 然後在那邊坐公交可以到義橋工業區 自己開車就走文一路到底 然後到鎮上再問一下別人怎麼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