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市,標准人均住房面積時多少
29.83平方米
⑵ 出租房屋的准住人數標准!我記得好像有個房屋租住是按照房屋的面積算,多少平米一人!誰知道
1、各地有各地的標准,請參考居住地的標准。
2、拿北京舉例:
北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准規定: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單個房間不得超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系的除外)。《通知》要求,應當以原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等方式變相分割出租。
廚房、衛生間、陽台和地下儲藏室等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
北京的標准,有房產證的規范住宅,五平米一個人,一間屋不許打隔斷,廚房廁所不住人,雙層床現在標准比較模糊。
(2)杭州住房規定多少面積住多少人擴展閱讀
12月18日,成都市政府第177次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關於加快發展和規范管理我市住房租賃市場的意見》。
《意見》明確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通過住房租賃試點工作,基本形成管理層次清晰、部門職責分明、便民服務高效、平穩健康發展的住房租賃市場。
以間作為最小出租單位,最低人均租住面積不小於4平米。
1、出租住房的,應當以間作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按照床位出租。廚房為商檢陽台和儲藏室不得出租提供居住。
2、允許現有住房按照國家和地方住宅設計有關規定改造後出租,改造中不得改變原有防火分區、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設施。改造後每個卧室不得低於5平方米。
3、出租住房的,每個房間的居住人數不得超過2人,且居住使用人均面積的低於4平方米。
4、租房間達到5間以上或者出租房屋居住使用達到10人以上的,出租人應當建立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人員,落實安全管理職責。
⑶ 杭州市公共房子一人有多少面積好享受
公租房配租面積與申請人家庭人數相對應,即:2人以下(含2人)選擇40平方米以下(單間配套或一室一廳)住房,3人以上(含3人)可選擇60平方米左右(二室一廳)住房,4人以上(含4人)可選擇80平方米以下(三室一廳)住房。 公租房申請條件:申請人應年滿18周歲,在主城區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規定收入限制的無住房人員、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3平方米的住房困難家庭、大中專院校及職校畢業後就業和進城務工及外地來主城區工作的無住房人員。
但直系親屬在主:城區具有住房資助能力的除外。住房建築面積按公房租賃憑證或房屋權屬證書記載的面積計算;有多處住房的,住房建築面積合並計算;家庭人口按戶籍人口計算。
⑷ 國家規定人均房面積是多少
國家沒有規定人均住房面積。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為32.91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為37.09平方米。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未來改善性居住的需求還很大。人均住宅建築面積是指按居住人口計算的平均每人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
(4)杭州住房規定多少面積住多少人擴展閱讀:
人均住宅建築面積計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平方米/人)=住宅建築面積/居住人口。
人均住房面積包括人均住房居住面積和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居住面積指的是自己的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指的是自己家住房套內面積,而建築面積指的是自己家房產證上的標注面積,內含公攤等。
參考資料:網路-人均住宅建築面積
⑸ 人均居住面積標准
我國沒有具體規章規定人均最低的住房面積標准,人均住房面積標准一般為統計局統計的經濟指標,是城市居住水平的基本標志,反映一定時期內國家的經濟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由當地人民政府進行規定。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為32.91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為37.09平方米。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未來改善性居住的需求還很大。
人均住宅建築面積是指按居住人口計算的平均每人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
相關拓展:人均住宅建築面積計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平方米/人)=住宅建築面積/居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積包括人均住房居住面積和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居住面積指的是自己的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指的是自己家住房套內面積,而建築面積指的是自己家房產證上的標注面積,內含公攤等。
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編輯
(新增指標)是指按居住人口計算的平均每人擁有的住宅建築面積。計算公式:
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平方米/人)=住宅建築面積/居住人口
國家規定人均房面積如下:
我國對於人均住房面積並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所以存在國家規定,人均住房面積是多少的說法,只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地產行業的預熱,人均居住面積一直在持續上升。
直到2016年,調查得出的中國人均居住面積為40.8平米,其中城鎮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積為36.6m2,而農村土地多、人口相對較少,人均住宅面積就更多,有45.8m。
國家對於人均住宅面積沒有規定標准,人均住房面積只是一一個經濟指標而已,它的多少取決與個人經濟實力,也就是說對於經濟實力雄厚的,可能一-個人在不同的地區有好幾套大小別墅,而對於經濟實力不佳的人,可能只能幾代人擠在30幾平大小的房子中。
我國人均住宅面積一-直在持續上升,2012年的時候,城鎮居民人均住宅面積就只有18平方米,到了2014年,人均住宅面積就達到了25.4平方米,而2016年就上升到36.6平方米,每年以11.1%的速度在增長,而農村人均住宅面積的增長率更是高達23.3%。
⑹ 杭州公寓新政策面積要求
大於等於45平方米。
規定酒店式公寓最小單元建築面積大於等於45平方米;商辦最小單元建築面積大於等於800平方米。
在商品住房限購的環境下,杭州公寓目前採取了不限購的政策。公寓分為住宅性公寓和商業性公寓,產權在40-50年,到期可續。其中,落戶之後,住宅性公寓有劃入學區的話,子女是可以上公立學校的。但如果是商業性公寓,那就不行了。
⑺ 杭州人均租住建築面積是多少
《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僅以「人均租住建築面積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准」這一句話來涵蓋,而關於杭州的最低人均租住建築面積,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標准。
⑻ 法律對住宅小區里一戶最多住多少人有沒有規定
法律上沒有這個規定。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條例規定,目前國家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住房最大居住人數,或是人均最小居住面積,但安全考慮,最好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這樣發生災難等不可抗力因素時可以減少悲劇的發生。根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即使業主人數不夠,只要是業主就享有接受物業服務,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監督物業共用部位的管理和使用等權利。居住功能單一,相對封閉獨立,住宅小區最大的特點是居住功能單一,小區相對封閉獨立,居民集中居住。小區內一切設施都是為小區居民居住便利而設計、構建的,小區內不包括社會物質生產等城市某個功能,這樣便於管理與服務,便於提高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和水平。人口密度高,人口結構復雜,住宅小區內建築密度大,形成了住宅小區內人口密度高,人口結構復雜的特點。小區居民以家庭形式為單位居住在小區內,人口結構以年齡劃分,可以涵蓋人口各個年齡階段,房屋產權多元化,共用設施社會化,住房制度改革後,住宅小區的房屋基本上由住宅小區居民個人購買,產權歸居民個人所有。居民個人對自己擁有產權的住房享有佔有權,處置權包括出售,出租,抵押,贈與,繼承等法律允許范圍內的一切權利。統一規劃建設,配套設施齊全,現代城鎮住宅小區都是經過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而成。是多專業,多人才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大多數住宅小區規劃建設合理,配套設施齊全。
法律依據
《物業管理條例》 第六條 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⑼ 杭州人均住房面積標准2021
杭州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9.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75.5平方米。
人均住房面積包括人均住房居住面積與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居住面積指的是房屋的實際使用面積,也就是房屋套內面積,而建築面積指的是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包括公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