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錢塘江位於我國浙江省,最終注入東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天下聞名,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前來觀看這一奇景。海潮到來前,遠處先呈現出一個細小的白點,轉眼間變成了一縷銀線,並伴隨著一陣陣悶雷般的潮聲,白線翻滾而至。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洶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潮峰高達3—5米,後浪趕前浪,一層疊一層,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勢。詩雲:「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裡,蘊藏能量可驚天。」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如雷,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觀潮始於漢魏,盛於唐宋,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中也。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參考鏈接:
錢塘潮(浙江省錢塘江大潮)-網路
錢塘江-網路
2. 錢塘江的介紹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 。
從發源地始,為大源河。再然後,叫做率水。在屯溪,新安江上游一條重要的支流橫江流入了率水。從屯溪的率口往下,一直到浦口,這條河流稱為漸江。在浦口,漸江與新安江的二級支流練江交匯。
(2)什麼河流流經杭州灣注入東海擴展閱讀:
錢塘江的主要支流有:休寧河、洽陽河、桂溪、練江、昌溪、壽昌溪、蘭江-衢江-常山港-馬金溪、金華江-東陽江、清渚港、分水江、大源溪、淥渚江、壺源溪、浦陽江、曹娥江。
其中較大的有蘭江、婺江、分水江、浦陽江、曹娥江、淥渚江。
錢塘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文明發祥地之一,在距今數萬年前,即舊石器時代,新安江支流壽昌江畔便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的蹤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非常豐富。
秦漢時期,歷時440年,錢塘江流域城鎮發展在總體上比較緩慢。但是在東漢時期,錢塘江流域出現了大轉折,城鎮發展迅速,廣闊的中上游地區也新建了許多縣級城市,開始逐漸縮小與黃河流域的差距。
同時,此流域土地利用狀況在東漢時開始有所變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和平環境人口的自然繁衍以及對糧食需求的增加和鑒湖的形成,另一方面是由於西漢文、景帝採用「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使生產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
從東漢中後期起,開發相對較早、發展相對較快的錢塘江下游其城市逐漸嶄露頭角,呈現出不斷加快的發展勢頭。
3. 錢塘江在我國()省,入海的地方叫()
錢塘江在我國(浙江省)省,入海的地方叫(杭州灣)。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 ,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4. 錢塘江的走向是哪個方向在哪岸觀潮
錢塘江的走向是由西向東,在東岸觀潮。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水文特徵:
錢塘江徑流變幅大,來水和來沙季節性變化大,3~6月水量佔全年的57%,10月至翌年1月水量僅為全年的15.6%。多年平均流量1468立方米/秒,蘆茨埠站實測最大流量29000立方米/秒(1955年6月),最小流量27立方米/秒。
全流域年徑流總量 46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2千克/立方米,年輸沙量703萬噸。潮汐為半日潮。由於杭州灣寬度自口外向口內急劇收縮,潮差沿程遞增。
灣口南岸鎮海的平均潮差為1.69米,灣頂澉浦平均潮差為5.45米,最大潮差8.93米。進出澉浦斷面的平均流量為14萬立方米/秒,遠較流域來水為大。
5. 錢塘江真正的源頭在哪裡
錢塘江真正的源頭在懷玉山主峰六股尖。20世紀80年代浙江省組織了一支科考隊,對新安江進行了深入的實地考察,確定錢塘江正源是新安江,源頭位於安徽省休寧縣海拔l600多米的懷玉山主峰六股尖。
2010年9月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發布了《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關於啟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長度、流域面積、主要湖泊面積數據的公告》。在該公告中錢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 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 公里。
(5)什麼河流流經杭州灣注入東海擴展閱讀: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6. 錢塘江最終注入哪個海
錢塘江(Ch'ien-t'angRiver)概述亦作Ch'ien-t'ang Chiang或Qiantang Jiang,舊稱浙江。中國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上游常山港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大尖山嶺北麓,匯江山港後東北流貫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7. 錢塘江發源地是哪
錢塘江發源地是:北源新安江。2010年9月,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發布了《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關於啟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長度、流域面積、主要湖泊面積數據的公告》。在該公告中,錢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 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 公里。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7)什麼河流流經杭州灣注入東海擴展閱讀:
錢塘江的水文特徵
1、錢塘江主源出自休寧縣大尖山嶺北麓的板倉,往東北流貫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經杭州灣入東海。澉浦以上河長約500公里,流域面積50100平方公里。流域來水豐沛,河流中含泥沙量小。根據潮區界蘆茨埠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291億立米,多年平均年輸沙量500萬噸。
2、天然徑流的年內分配很不均勻,4、5、6月份梅汛期水量約占年總量的50%,最大洪峰流量達29000立米/秒(1955年);枯季最小流量為15.4立米/秒(1934年);7~9月為台風雨季節,但產生較大洪水的機會不多。
3、河口段河床既寬又淺,低潮水深1~3米,潮間帶十分寬廣。在強勁的、流路分岐的漲落潮流作用下,隨著徑流與潮流對比勢力的消長,河床變形劇烈。在徑流弱,潮水強的秋季,主槽順著漲潮流頂沖的方向擺動,在徑流多的季節,主槽順落潮主流方向擺動。
8. 錢塘江的來歷
文化淵源
錢塘江是吳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於錢塘江南北兩岸,可稱「吳越並載之」。有相關證據表明,位於錢塘江南岸的杭州蕭山,是吳越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吳越文化是錢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體。吳越文化「海納百川、兼容並蓄,聰慧機敏、靈動睿智,經世致用、務實求真,敢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徵為錢塘江文化的發展打下深刻烙印。錢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吳越文化的氣質。
在錢塘江流域廣大的區域內還分布著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等多個區域文化。他們千姿百態,具有明顯山水地域色彩,極富文化特色。作為玉文化的代表的良渚文化歷史悠遠,其「祥和、圖騰」的特點,為其增添了厚重而朴實的色調。
南宋文化中的「世俗化、市井化」特色,與江河渡頭結合,便有了如七堡茶館、筧橋老街的風韻;西湖文化「精緻、和諧」的特徵也融進了錢塘江文化,誕生了《富春山居圖》這樣的巨作;運河咿呀的搖擼聲與放排人的山歌共鳴。
這些無不對錢塘江文化起著有益的補充和借鑒。錢塘江文化繼承了良渚文化和南宋文化的特色,在與西湖文化和運河文化的共融中又有著自身的創新和發展,同時更具「大氣、開放」的特質。
錢塘江流域名人薈萃,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錢塘江流域涌現出科學家王充、文學家王國維、歷史人物孫權、陳碩真、當代畫家葉淺予、作家郁達夫、革命文藝家夏衍等。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盡顯錢塘江山水的魅力。歷代無數名人游歷錢塘江山水,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
弄潮兒一詞,本是宋代錢塘江漲潮時,對「浮潮頭而戲弄」者的昵稱。弄潮兒指的就是朝夕與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戲水的少年人。錢江潮聞名天下,弄潮兒勇搏激流、拼搏進取的精神逐步演化出 「弄潮兒」精神。「競奔不息,永立潮頭」正是這種精神構成了錢塘江文化的精髓和靈魂。
(8)什麼河流流經杭州灣注入東海擴展閱讀:
錢塘江是中國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於安徽省黃山,流經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其流域是越國和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千米,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積的一半以上。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72萬千瓦特。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
錢塘江其正源(北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徽州地區休寧縣青芝埭尖,進入浙江後經過淳安縣,在建德市梅城鎮會合錢塘江的南源蘭江。南源蘭江各段分別稱為馬金溪、常山港、衢江、蘭江。兩江匯合後稱富春江,又流經桐廬縣、富陽區至杭州市區,杭州以下始稱錢塘江,此後為蕭山區、海寧市、上虞區等的界河,在海鹽縣與慈溪市之間注入杭州灣。曹娥江被認為是錢塘江最後一個大支流。
錢塘江的主要支流有蘭江-衢江、分水江、浦陽江及曹娥江等。
9. 世界三大強涌潮河流是什麼
世界三大強涌潮河流是錢塘江與南美亞馬遜河、南亞恆河。
1、恆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為南亞大河,有兩個主幹,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
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恆河流域概況
恆河穿過西瓦利山脈後,在古城哈德瓦附近進入平原,與其著名支流朱木拿河結伴並排而行,流至阿拉哈巴德時聚會一堂,地勢再降至120m。
由於恆河到此已沙多水濁,而朱木拿河水深且清,結果褐色的恆河水與青色的朱木拿河水形成十分明顯的水線,以後逐漸交融混合。恆河接著氣勢磅礴地流向印度宗教聖地瓦臘納西,又集納了許多支流(如哥格拉河、宋河、干達克河、古格里河等),河面寬闊,水流浩盪地奔向下游。
進入孟加拉國後,恆被稱為帕德瑪(意為荷花)河,分成數條支流,並匯合大拉馬普特拉河,形成「丫」字形,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就在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恆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亞馬孫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錢塘江
10. 觀潮中的潮指的是錢塘江大潮,而錢塘江最終注入了東海,這句話對不對
對,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
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 ,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錢塘大潮在江浙一帶的名聲毋庸多言。但錢塘江並不是只有大潮奇觀的浮誇演員,更是哺育了沿岸文明的母親。錢塘江流域全年降水分配不均,尤其是夏季4-6月達到全年的50% 以上,這片流域易發旱澇災害。
新中國成立後,針對流域內的水旱災害問題,先後建成了新安江、富春江等大中型水電站及數千項小型水利工程。比如著名的新安江水庫。